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紧急预警!一地10天189人中招 | 新冠患者治疗费用谁负担?官方明确了!

今天沈阳将脱离冷空气的影响

最高气温一跃来到5℃

夜间最低气温-13℃

西北风3~4级

提醒大家早晚出行注意保暖

下面一起看看

今天还有哪些热点话题:

紧急预警!

一地10天189人中招!

马上就到年底了

最近

大家是不是都忙着网上买年货?

有没有经常网上购物的小伙伴

想象一下

要是突然有“客服”给你打电话

要求你按照他们的指引来操作

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需支付年费等

你会怎么办?

千万别慌!

也别急着听“客服”的话

最近,很多人因此中招

一地发布紧急预警

十天内189人中招!

浙江宁波市反诈中心紧急预警

1月4日

宁波公安发布消息

2022年12月22日至31日

宁波市冒充某网购平台客服

虚假征信类诈骗

累计发案189起

损失金额数百万元

宁波市反诈中心发布案例预警

 预警详情如下 

👇

近期,冒充京东客服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诈骗分子多以“192”等号段拨打电话,要求注销“京东白条”、“京东金条”,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需支付年费等,要求受害人下载使用视频共享软件,诱导受害人向指定“安全账户〞转账汇款而实施诈骗。

2022年12月22日至31日,我市冒充某网购平台客服虚假征信类诈骗累计发案189起,损失金额数百万元,市反诈中心发布案例预警,请市民朋友们提高警惕!

我们来看一下

官方公布的案例

案例一

2022年12月31日14时50分许,家住慈溪市的周某接到192****0984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京东白条客服,要求其注销京东白条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周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下载名称为“全视通”的APP进行视频聊天,并通过该APP的投屏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在视频聊天过程中,对方以网贷未结清无法注销白条账户为由,骗被害人多次进行转账汇款,损失金额65万余元。

案例二

2022年12月30日,余姚市民沈某报案称,其接到“192”(192****6723)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京东客服,要求其注销京东白条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事主沈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云视讯聊天软件,后对方通过视频聊天骗沈某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共计被骗54万余元。

案例三

12月25日,家住宁波市江北区的市民胡某报案称,其接到一男子(192****5020)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银监会工作人员,称其京东白条贷款利率过高,要求其关闭京东白条账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事主胡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下载投屏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后转账汇款至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共计被骗64万余元。

无独有偶

广东多地均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接“京东金融客服”来电后

深圳女子险被骗数十万

据光明公安分局光明派出所消息,陈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来电,对方称系统查询到陈女士学生时期申请京东白条贷款的账号一直没有注销,如果不及时注销贷款账号,后期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来电的目的就是帮陈女士办理注销业务。

陈女士担心自己的征信受到影响,急忙询问对方注销方式。

对方表示,想要注销账号,首先得保证银行账户内有足够的存款,而且存款金额需与白条账户额度一致,并告知陈女士其白条账户额度为72万元。陈女士告诉对方,其银行卡内只有52万余元。随后,对方主动提出让陈女士下载钉钉APP进行屏幕共享,可以在线为其操作,称存款金额不够也可以注销账号。

一心只想尽快注销账号的陈女士并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圈套,按对方指引下载了钉钉APP与对方屏幕共享,允许对方远程操作其手机,并向对方提供了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

就在这时,民警及时赶到现场,阻止了诈骗分子的下一步操作。

会影响个人征信?

男子遇“京东”客服来电险中招

近日,深圳铁路公安处广州东站派出所紧急止付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资金。

2022年12月27日14时39分许,在益民服装城货仓工作的方先生接到一通自称是“京东”客服的来电,称方先生开通了京东金条的服务,因京东金条服务贷款中的贷款利率高于国家所规定的利率会影响个人征信,所以需要通过转账来消除对方先生征信的不良影响对方还称,若方先生手上暂无闲钱,可通过贷款软件进行贷款,其所贷款项将由京东代为偿还。

方先生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很快通过“微利贷”软件和建设银行APP中“快贷”功能贷款了70200元,并将资金分两笔全部转给对方。但电话那头的“客服”仍要求方先生继续在支付宝里贷款转账。此时方先生也察觉到不对劲了,他立刻挂断电话来到广州东站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案后,民警根据方先生提供的涉案银行卡账户信息,第一时间开展紧急止付工作,成功止付本案全部涉案金额70200元,并协助地方公安机关成功止付了该账户内其他涉案金额13万余元,共计20万余元。

京东官方客服:

从未有电话外呼此类业务

对此,记者获悉,京东官方客服从未有电话外呼“影响征信”“注销账户”“调整利率”的相关业务。

京东官方客服表示——

一旦收到以这类为借口的“京东客服”请一定及时挂断,这就是诈骗!如有疑问的,一律找官方APP中的客服咨询,切勿相信陌生电话自称是客服的人。

中国广电官方郑重提醒

对此,中国广电官方郑重提醒——

电商平台客服不会以“192”号段进行外呼如有疑问,“您可以通过电商官方APP中的客服咨询,切勿相信陌生电话自称是客服的人。”

春节将至各类诈骗事件高发,广大用户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击未知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不给陌生账户汇款、不轻信高额投资,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守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广电公告中则表示,同时,目前中国广电已成立全国范围内的反诈工作专班,合力协同推进反诈工作。各部门/条线按部门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反诈相关工作,对于侵害客户权益的行为,一经发现,严厉处罚、绝不姑息。

中国广电表示,将从制度管理、源头管控、技术手段多方面入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官方已建立常态化的治理体系,并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疑似涉诈号码并快速处置,有效预防风险。

根据广电官方最新数据,中国广电通过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完成了48万个700MHz基站的建设,从7月起到目前,中国广电的“192”号段用户已经超过了500万户。

温馨提醒各位~

无论什么人什么事

凡是涉及汇款转账

一定要先确认

有没有可能遇到诈骗?

多留个心眼,不会有错

最后

再次提醒大家

一定要擦亮双眼谨防被骗

还有,记得下载反诈app哦~



新冠患者治疗费用谁负担?

官方明确!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出《关于实施 “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 》。


《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所有收治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执行前期费用保障政策,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先行支付,中央财政按实际发生费用的60%予以补助。该政策以患者入院时间计算,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协同推动实施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基层就医,确保医疗服务平稳有序。加大医保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力度,对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疑似症状参保患者门急诊费用实施专项保障。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配足医保药品目录内(含各省临时增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参保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有关的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具体规定由地方医保部门商财政部门根据医保基金运行情况研究确定,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参保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门急诊费用,按照其他乙类传染病医保政策执行。


《通知》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品延续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部分地方因药品供应不足考虑临时性扩大医保药品目录的,可参照省联防联控机制认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目录,由省级医保部门结合医保基金运行情况,提出临时纳入当地医保药品目录的品种、期限及报销类别,报国家医保局备案后执行,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

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

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解读

(上滑查看全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陆续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及配套方案。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相关政策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实施“乙类乙管”之日起施行,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关于新冠患者住院治疗费用保障

为保障新冠患者不因住院费用问题影响治疗,文件规定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新冠患者在所有收治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该政策以新冠患者入院时间计算,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二、关于新冠患者门急诊治疗费用保障


为保证新冠患者在感染早期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服务,文件要求实施专项保障提高门急诊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治疗新冠的报销水平。加大医保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力度,对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疑似症状参保患者门急诊费用实施专项保障,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配足医保药品目录内(含各省临时增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参保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冠治疗有关的(医保目录范围内)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具体规定由地方医保部门商财政部门根据医保基金运行情况研究确定,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参保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冠门急诊治疗费用,按照其他乙类传染病医保报销政策,对纳入医保范围的看病和药品费用,应报尽报。


三、关于新冠患者用药保障

为适应当前疫情形势,满足新冠患者用药需求,决定临时扩大医保药品目录,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660种,在此基础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内包含的新冠治疗药品也实行医保临时支付政策。药品仍然不足的地方医保部门参照各省联防联控机制认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目录,结合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可临时性扩大医保药品目录。


四、关于新冠患者在线诊疗


为保证新冠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文件要求做好“互联网 ”医保服务,助力新冠患者在线诊疗。要求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及时公布提供“互联网 ”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对于行业部门准许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开放的互联网首诊服务,按规定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新冠患者提供医保移动支付结算服务,各地医保部门可按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配套互联网首诊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报销标准与线下一致。新冠相关症状复诊服务,仍按现行互联网复诊报销政策执行。


五、关于降低新冠治疗费用提升医保保障能力


文件要求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做好新冠患者治疗所需药品等价格谈判或磋商、集中采购、挂网采购、备案采购、价格监测等工作,降低新冠患者治疗成本。省级医保部门要结合各地医保基金运行实际,统筹推进政策落实,科学确定保障范围和水平,既合理减轻群众负担,又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在此基础上,医保基金确出现收不抵支的统筹地区,可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适时推动省内基金调剂。


六、关于医保经办服务管理


文件要求优化医保经办流程,提供便捷医保服务。继续做好医保便民服务,落实长期处方医保支付政策,实施医保经办工作常规事项网上办、紧急事项及时办、特殊事项便民办、非急事项延期办、消除隐患放心办。各地根据需要,与具有新冠治疗能力的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收治医疗机构医保费用结算临时专项协议》,指导各类医疗机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诊断、结算等信息采集和上传、医保费用结算等工作。充分发挥经办力量,推进服务下沉,各级经办机构要在做好参保宣传动员等经办服务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健康宣传工作,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切实做到医保经办管理不放松、医保经办服务不间断。


七、关于相关部门职责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文件要求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地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医保部门负责相关费用的审核、结算工作,加强基金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新冠患者的认定、信息登记与上传工作;疾控部门负责新冠患者的信息、数据上传工作。加强协调联动,确保不折不扣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明确了,新冠患者可这样报销
江西对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免费救治!
明天起,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调整,住院免费、门诊报70%
云南确诊或疑似患者 不需支付任何医疗费用
报销75%、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事关新冠治疗,山东明确了
好消息!新冠门急诊费用可实时结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