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7. 公众号四周年

德彪西式美到心碎

又是一年愚人节。一转眼,公众号从发出第一篇文章起已经过去四年,照例该对过去一年的写作做一个总结。

过去这一年,是公众号更新篇数最多的一年。刨去不编号的文章和视频内容,从第125篇到第226篇一共有102内容,平均来说三四天更新一篇,更新频率算是历史新高了。这主要得益于在美国四个月的假期里,工作日日更《大学完全指南系列》,一下子拉高了今年的总篇数。

其他方面,我也破例在更新《大学完全指南》系列之际给公众号做了一个小范围的推广。仅这一个小改变大概准备了三年之久。暑假读论语,孔子说不以别人不知道为耻,而以吸引了太多人关注而没有能力为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写到第四个年头我才对自己的内容有了一点点把握,觉得自己可以为更加广阔的读者群服务。也向各位读者汇报一下,截至发文日,目前的关注量是1188人。其实人数也不算多,但是想想也有小两个年级的人了。能服务好这些读者,写出我自己觉得对得起这么多人的内容,我就已经是非常知足了。

这一年

公众号的写作主题和变化

我这个小破公众号这么多年只为自己而写,兴趣到哪写到哪,从来没有固定的方向。回头来看,今年不仅写作篇数上来了,写作主题也比往年来说更加广泛。

1.社会讨论与社会观察

写作125131篇时,美国疫情刚刚兴起,中国疫情尚在控制的阶段。那段时间我的主要兴趣点集中在微博和推特等社交媒体的网络讨论上。


以前我从来没用过微博,也不爱看这些公众讨论。但是疫情期间突然发生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有趣现象,那就是全世界人民每时每刻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情,做任何事情都拥有了同样的背景和前提。这时候作为一个身处美国的中国学生,这个视角就非常有意思了。


这几篇内容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也觉得不光是针对当时的讨论场景,对更广泛的“讨论本身”也有或多或少的意义。

125. 意愿和事实

126. 讨论的方法

128. 公众人物再难维持人设

129. “重要”和“优先级”

130. 我们能从新加坡学到什么?

131. 身不由己

201. 唯一与之一

2.大学完全指南

135篇开始一直到188篇,公众号第一次完整写作一个系列。

不怕大家笑话,这个写作计划早在大三大四就已经萌生,最开始就是当一本书来写的。正值疫情回国困难,丧失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获得了四个月的空闲时间,这也给了我写作完整系列的时间和心境。

这一系列文章,一方面是以大学生活为背景,想写一个直给型的工具书;另一方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当培训班老师的经验、和对于教育的热情,自认为这些内容会对高中生和大学生有独特的价值。正好去年暑假是一个过渡期,暑假过后生活重心就从学习转向了找工作。在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这个系列也是对这么多年学习生活的一个不错的总结。

3.中西文化根源与当下

暑假期间的另一个主线是读书和讨论。一方面因为空闲,暑假期间是我有史以来阅读量最大的一段时间。同时,我参加了一个学校举办的每周口语角,这个口语角终于给了我梦寐以求的和美国本地人理性讨论一些社会问题的机会,正好把我在125131篇的思考进行一个实践和反馈。

那段时间集中在看华杉老师批的四书和资治通鉴,也耐着性子把柏拉图的《理想国》翻了一遍,同时也在关注着中美疫情的新闻和社交媒体上的社会观点,对于中西方的文化根源很感兴趣。看过之后才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整个社会的社会惯性,都潜移默化的受着这些文化根源的影响,只不过我们自己不自知。我想更好的了解中国,了解美国,于是有了这些内容。

161. 中国人的政治参与热情为什么不高

163. 为什么要读《论语》

178. 得意忘言 

4.社会观察中的洞见

完成了《大学完全指南》的写作后,那会儿还杂七杂八的看了很多其他书,所以终于把之前积压的很多话题都写了出来。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最骄傲的几篇177190191192。这几篇是最典型的我想写的文章:对热点话题的远离、对选题的克制、小众、边缘、切入点有趣、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于一个很小的兴趣点做我自己独一无二的,对来龙去脉的阐述和串联。这几篇虽然阅读量一般,但是对我来说,我很满意能连续写出这几篇文章,算是我自封的过去一年写作的一个小高潮。

177. 为什么人们爱买AJ1?

190. 领导人是否需要好口才?

191. 名字的力量

192. 网络黑话之我见

5.求职和职业生活

接下来一个阶段是开学之后,生活和写作的主题转到了找工作上面。193篇到196篇,包括199203204209218是我在找工作时的一些思考,是对找工作背后遇到的更大的问题的反思和表达,也是对自己所处问题的一种分析。有些东西只要写出来,便已经形成了对自己生活现状的观照,希望也会引起那些处于同一阶段的人的共鸣。

193. 什么是赚钱的本质?

194. 咨询岗位面试感悟

196. 干一行不爱一行,怎么办?

199. 人群的分布

203. 秋招季写给自己

204. 一切都是关于期望

209. 如何避免生活的内卷

218. 失业是不存在的

6.美国往事

198篇开始,我刻意的想把笔伸向自己的生活,记录一些自己在美国的个人体验。这段是最最最难写的。如果要我给写作难度排一个序,对我来说最简单的是讲清一个事情,其次是讲明白一个道理,再困难的是类似177190191192那样的文章,需要足够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一篇文章在某一个点就出来了。然而最难的类型还是个人体验类的写作。

说实话,我最喜欢的文章绝对是个人体验类的文章。但是由于日常生活太过乏味,实在没有那个信息量和心境去写。想当年在澳洲和迈阿密打工换宿时,每日奋笔疾书,像三毛那样写出来的是纯粹不加修饰,但非常鲜活的东西,写完之后感觉字字冒着热气。几年之后读来,当时的那种感觉仍然能浮上心头。因为有生活、有体验,每天的信息量,想分享的事情写也写不完。


可是当我边找工作边想对美国生活做一个回溯时,心境很难沉下来。每天操心的都是些功利的事情,生活信息量也不大,这种状态下的回溯就异常困难。另外,写个人体验类文章难就难在很难拿捏那个度,不想太过矫情,又不能太过理性。但我觉得我有必要在学生生涯的结尾给自己翻个篇,于是有了美国往事系列。这些文章写的时候很困难,但是一旦写出来,就是令我欣喜的一笔财富。

198. 美国往事 | 躺在草地上

202. 美国往事 | 闲游

205. 美国往事 | 音乐会

208. 美国往事 | 饮食

211. 美国往事 | 博物馆

 7.十句话科普和教学手记

回国之后,我又捡起之前扔下的十句话科普系列,写一些金融科普。这些内容实话说是为自己学而写。写作收获最大的永远是作者。另外,回国之后又重操旧业带起了补课班,这时候我对教课这件事相比起一年半之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有了教学手记系列。教学手记系列中,213和215两篇,算是我这次代课最大的收获。

221. 教学手记 | 说教为什么没用

215. 教学手记 | 系统思维

213. 教学手记 | 动力、知识和方法

224. 十句话讲明白逆回购

223. 十句话讲明白GDP

222. 十句话讲明白通胀和通缩

219. 十五句话讲明白期货

217. 十句话讲明白神奇公司中投

216. 十句话讲明白外汇储备

214. 十句话讲明白评级机构

212. 十句话讲明白债券

210. 十句话讲明白CPI

8.年终总结

最后,年终总结向来是一整年我最重视的文章,年前一段时间完全不知道怎么写,但灵感总归还是如期而至。总体来说,年终总结,个人体验类文章和其他的文章截然不同。写这类文章需要心境,需要感觉,因为这不简单是一篇文字创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写完之后至少我自己认为,从音乐到文字,这个整体是美的,这是我之所以认为其难得的原因。

 225. 2020年终总结

文字的距离感

另一个写作感悟是,在这个短视频的时代,我仍旧觉得文字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实视频本身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有自己创造美的方式。只不过对于短视频这种媒介,创造美不是目的。快捷的内容,它们的生命可能只有几十分钟的窗口期,要么迅速爆红,要么再无人问津,不会有人看它们第二眼。朝生暮死,就是它们的代名词。

这些内容能迅速的抓住人性的弱点,让人们“爽”一下。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距离感太近。

短视频通常是所见即所得,需要用最直白的方法把一件事情讲述清楚。除了短视频,现在很多流行歌也是如此,主题除了“爱你爱我爱他”就没有别的,到了所谓中国的说唱和freestyle,文字的信息量几乎为零,直白的让人听了害臊。

从诗词到所谓的freestyle,文字的维度被一层层压缩,信息量逐级递减。然而文字有文字的力量,几十个字的诗词跨越千年仍旧没有变化,仍旧能引起人的共鸣。

举几例来说明我所谓的距离感是什么。相比于很多流行歌曲,李健老师的每一首歌词都保持了十足的距离感。随便举一例:

飞鸟归山林 落日入东海

我心上的人 你从哪里来

青山随云走 大地沿河流

这深情一片 等待谁收留

这广阔的天地 如何安放我

我如何安放 这广阔天地

我心深似海 你宛如明月

这般美如画 却遥不可及

为何要可及 彼此共天地

海上升明月 已尽收眼底

这美丽的世界 已经拥有你

我已经拥有 这美丽世界

——《心升明月》

“青山随云走,大地沿河流”,何其妙哉。又如,《城市之光》本来是电影插曲,但是因为歌词的距离感,词本身并不只是描述电影那些剧情,恰好就完美契合了疫情下的武汉。《传奇》更不必说,主题关于爱情却保持了十足的克制。再如《向往》:“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到寒冷,却无法阻挡我对温暖的向往。我知道并不是耕耘就有收获。当泪水流干后,生命还是那么脆弱”等等。

最厉害的爱情歌词,同样也是李健老师唱过的,我觉得还要属琼瑶改编诗经的《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李健老师在《歌手》现场唱这首歌,底下有观众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歌词对我来说最有杀伤力。因为有了足够的距离感,就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内容本身就超越了它所描述的事物本身,有了更广阔的范围。当你能感受到这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结尾,对表达的克制,相信你也会有这种无尽的超越人类的美的体验。

再说回到距离感。很多人都和我说短视频有多么容易吸引人,但是文字对我来说有其独特的审美,文字就有这种不同于视频的距离感和克制。如今没有人再手写信件。但是想想小时候看到别人传的小纸条情书,一封手写信,那种见字如面的感觉,字字都有生命,每个字的样子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记忆。

 

类似的,脱离了学生身份,成为了打工人,才更明白了保持对生活的距离感这件事有多么重要。就在每天陷入一种重复和内卷之中,忙到没有闲暇和思考的时候,整个人和生活的关系就太过亲近。没有距离感,人就不能反思,不能进步,不能真正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能幸福。

在这种时候,写作对我来说才更像公众号开篇第一篇文章时所说,用兴趣对冲巨大的无趣。

开篇:田园将芜  2.星空—我们的本来面目

写作与公众号就是我生活最后的自留地如今成为打工人,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希望在这第五个年头,我还能保证一定量的输出、思考,保持对生活的距离感,保持对fun的渴望和追求。

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确定性的事情。有这么一件确定性的事情做,而且我有能力做得更好,对这件事有掌控感,是一件幸福且幸运的事情。

四年了,我还在这里。这一切的坚持都来之不易,且愈发艰难,但我无处可去,更不会停下脚步,只有继续。感谢各位的陪伴,第五个年头正式开始,我们明年今天再见!


 本年度我最喜欢的内容

207. 密歇根大学-毕业视频

我最喜欢的内容竟然是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是一年半美国生活的浓缩,是我第一次非常正式的剪视频。为了这个视频我花了大半年拍了三百多个素材,只为了把我脑子里的那种感觉做出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时光荏苒,我在其中。每次看到都回忆起在美国的那些美好回忆。

本年度我最喜欢的文章TOP10

192. 网络黑话之我见 本年度最喜欢文章top1,代表了最令我满意的一类文章。从一个小视角切入,串起一个很大的社会现象。

225. 2020年终总结 每年的年终总结都是花费写作时间最多的,代表了一整年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审视。

191. 名字的力量 类似第一篇,这一篇主题攒了两三年才终于完成写作。主题是几乎任何人都不会关注的小点,背后却是一种有穿透力的视角。

205. 美国往事 | 音乐会

202. 美国往事 | 闲游 这两篇美国往事是我在美国最幸福时光的缩影。这一辈子恐怕再难有这样的心境和闲暇。

204. 一切都是关于期望 又是一篇攒了至少四五年的文章,早在高中就有体会,到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才有了更切身的教训。

190. 领导人是否需要好口才?这篇文章其实颠覆了我一个长久的观念。从美国大选辩论,到中国哲学推崇的得意忘言,让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彻底改变。

213. 教学手记 | 动力、知识和方法 今年教学的最大收获,指导纲领。

158. 大学指南 |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大学完全指南》只能看一篇,就是这一篇了。

阅读量最高TOP5

177. 为什么人们爱买AJ1? 浏览量:1521

同样是一篇从无人问津的小视角切入,看到一幅大图景的文章。荣膺本年度浏览量第一名,算是诸多文章中的异常值了。

羽毛球训练3 | 杀球、挑球、发球和全场步伐 浏览量:1260 

万万没想到,就在今天,这个视频逆袭绝杀成了本年度浏览量第二。只是最近随便发的一个羽毛球视频,发出去四五天浏览量不过100,却连续增长,一口气涨到了全年最高之一,可能是因为其中的干货属性获得了不少非读者群的关注。 

207. 密歇根大学-毕业视频 浏览量:1247

一直以为这个视频是浏览量第二名。作为我最喜欢的内容,发出去一天之内不经宣传就以罕见的浏览速度增长。可见不是关注的人少,还是内容不够好。

133. 写给读者——新系列的开始 浏览量:789

代表了一个新的写作主题和写作阶段的开始。

225. 2020年终总结 浏览量:589

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文章获得更多的浏览,我一点也不惊讶,同样可见内容本身的重要性。

过去四年的精选文章

114. 迈阿密打工换宿(二)—— 我在迈阿密铲屎

80. 杨永信与中国教育

109. 教堂——我的人类学观察

往年写作目录

124. 公众号三周年

90. 公众号两周年——写作带给了我什么

65. 一周年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乌之狼:我的写作体系形成的14个模式分享
这条视频浓缩了506个本年度最闪亮的瞬间
公众号一周年啦!
这视频信息量很大
【视频】专访管轶,信息量大
今天的视频信息量有点大……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