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唐朝讲给你听——走向盛世(30)

[30]

此时的唐朝内政依然是稳定的,形势依然是很好的,说句寒碜话,有了前些年打下的好底子,哪怕放条狗来当宰相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以李林甫那一肚子整人整得卖了还帮他数钱的坏水儿,打理下朝政不过是顺手的事情而已

饭有的吃了,内政就稳了,内政搞好了,外交自然也会跟着好。鉴于古代的外交主要通过打仗约架表现出来,这时候唐朝的对外战争也取得了很多胜利,而这其中最抢眼的,就是东北战场。

契丹,这个地头蛇唐朝一直以来在东北方向最顽固的敌人。从开国到现在,唐朝击败了无数强大的敌人,灭掉了无数难缠的对手,唯独对这个小小的部落却没有办法,目前大战役对决的胜率还是非常稳定——零。

武则天时代,王孝杰讨伐契丹,战死;武家子弟讨伐契丹,战败;到李隆基这里,大将薛讷出征也依然是战败,还被人起个“薛婆”的外号,真是奇耻大辱。

连李隆基这样不好惹的皇帝,因为西北战线吃紧,一时抽不开身,也不得不采用一种低成本的方式跟他们维持和平——和亲

顺便说一句这位被叫做永乐公主的姑娘,她甚至都不姓李,而是姓杨,是李世民的第五代外孙女(孙子的外孙的女儿),可以说皇室血统已经稀释到快没味儿了。由此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放一颗米粒儿煮出来的水能算粥吗?恐怕在李隆基眼里应该是算的。永乐公主都能叫公主了,这水凭什么不能叫粥?

无论如何,契丹首领娶了这个姑娘还是很高兴的,唐朝跟契丹的和平局面也算维持住了,此后很久都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表面上的和平只不过是短暂的休战,唐朝对契丹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自新一任幽州节度使走马上任之后,和平的局面立刻就被打破了。

在这个人面前,契丹人终于第一次尝到了被痛打的滋味儿,而且之后还会反反复复,无穷已也

张守珪,陕州河北(山西平陆)人,是一个十分凶猛的人物。他的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外表,高大威猛,身材魁梧,而史书上还用了这样一个词才形容他——仪形瑰壮,就是不是一般的强壮的意思,就这身板儿往前一摆,估计不需要怎么训练就能去参加健美比赛。

二是经历,他自幼随父亲流落边塞,后来参军入伍成了一名边防军战士,从军之后,从基层小兵干起,历任别将、果毅、左金吾外将军当上了高级领导有人可能觉得这份简历看起来也不过如此,无非就是司空见惯的到点升迁而已,但如果我们了解到古代基层武官的升迁主要取决于首级数量,就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

张守珪这个将军是通过不停地砍脑袋换来的。

有多少可怜的敌人就是死在了他无情的屠刀之下,身首异处,大家尽可以想象。

和许多历史上有名的猛将一样,张守珪的成名也依赖于一个福地。这要从他当刺史的地方——瓜州说起。

瓜州这地方属于唐朝边境,西部和吐蕃接壤,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经常有吐蕃人出没。张守珪到任的时候,赶上吐蕃大军刚刚抢劫完毕,撤退不久,这个时候,瓜州的城防和栅栏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残兵败将游荡在城内的各个角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和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样不乐观形势下,张守珪连办公室的门儿都没进,马上来到城里,指挥大家整修防御工事,清点人数,抢救伤员把群众赶快安抚下去可是就在大家一起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危险再度发生了。

城外的守卫突然一脸惊恐地跑来向他报告,说附近又出现了大队骑兵的影子,而这些骑兵,就是刚刚离开的那些人

又是吐蕃人!早不来晚不来,吐蕃大军居然杀了个回马枪——又来了。

将士们一时大为恐慌,急得汗都快下来了,这可真是要命啊!进攻的话,兵力肯定不够。防守城防还没有修好,守也是白瞎。投降?......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悄悄看向了这位新领导,看他会有什么好主意。只见张守珪淡定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转过身去,叫来几个随从耳语几句,随即上马直奔城门口而去。

很快,张守珪高大威猛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城墙边上,映入了大家的视线。此时身着服,气定神闲,走下马来,迈步向城墙上走去,像是主动吐蕃人的枪口之下暴露,让所有看到他的人都大吃一惊。

可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上了城墙之后,几个随从又抬上来了桌子,端来了美酒,还拉过来一帮下属,坐下来陪着他一起喝酒。要说喝就喝吧,老张竟然还不尽兴,又不知从哪找来了一群美女,自己就端着酒杯,坐在位子上,眯着眼睛翘着二郎腿看她们跳舞助兴。

美酒佳人,开怀畅饮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好一幕醉生梦死,死前也要再狂欢一把的景象。

看到这一切,淳朴善良的瓜州军民都傻眼了,不知道这位新长官是不是疯了。但更傻眼的还是吐蕃人,自己大军压境,这位唐朝大官儿竟然还有心情在城墙上大吃大喝看娱乐表演,赶紧揉揉眼睛看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却发现这一切的情景十分真实......

写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张守珪是玩的什么把戏了,因为类似这一幕的情景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上演,属于不少名将的惯常动作。但是我们明白并不代表吐蕃人也明白,人家可没经历过谋臣倍出的三国时代,心眼儿实诚的很,哪懂得这些在咱们辞典上都算成语的奇谋密计。

于是吐蕃人迟疑半晌之后,终于还是调转马头,悻悻离去了。这种情况下兵马是绝对不能进的,贸然进去被包了饺子怎么办?宁可错过空城,也不能丢了自己的小命儿。

然而吐蕃人实在是不该离开的,因为张守珪是一个胆子比诸葛孔明还要大的人。跑了就完了?不留下点纪念品怎么好意思走!

决意把空城计发扬光大不给敌人来一次终生难忘的心理阴影誓不罢休,于是本着杀人杀到底,送佛送到西的精神,选派一支兵马跟上去,趁机追上去打了一家伙。结果吐蕃人猝不及防,被杀得玩命逃窜,本来一场板上钉钉的大胜,最后却成了一场结结实实的惨败

瓜州之战,张守珪因此一举成名,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瓜州都督(升格了)。此后再接再厉,打得吐蕃人不得不遣使求和。

后来多有战功的张守珪被皇帝亲自下令调任幽州,升为节度使。吐蕃人可算是能松一口气了,契丹人却迎来了自己的噩梦。在这里,老张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欲望,他一改以往节度使龟缩防御的方式,而是没事找事,主动出击(频出击之),隔三差五就出去找仗打。

边将邀功,历来不是朝廷鼓励的行为,因为这看起来十分冒失,穷兵黩武,哪天一不小心就可能吃个大亏,到头来得不偿失。可说来也奇怪,张守珪却像是有如神助一般,不管大仗小仗,每次都大获全胜从来就没有输过(每战皆捷),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对此我只能猜测,可能是的段位比较高,具有打仗的天赋。就像有的人天生跑得快,有的人天生长得高,有的人天生就力气大一样,张守珪十分清楚怎样打仗,怎样能打赢。

名将是可以后天学习的,猛将基本都是天生的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吐蕃用空城计,给契丹用离间计,当安禄山干爹,可惜被贬而死
在他的提拔下,大唐乱了144年
张守珪守瓜州对抗吐蕃
空城计智退万兵,张守珪——一个被低估的大唐将星
他是大唐名将,空城计的真正实施者,因提拔一个偷羊贼让国家由盛转衰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