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但愿你我都不是巴甫洛夫的狗

一群视力正常的人在雨天步行,遇到一滩积水,不约而同的从两侧绕过,结果是大家都顺利通过,没有踩坑。如果是一群盲人,那必然手扶肩膀,从一侧依次通过。

工作中需要查找客户的电话号码,有的人通过招聘网站,工商注册网络平台,有的人通过到前台询问,还有的找朋友介绍,不管快慢最终也都找到了,如果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小白,也许会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回到一个产品的销售,为何有人能找出众多卖点,订单不断,有人陈词滥调,无奈的面对客户一次一次地拒绝,却不去寻找其他的通道和路径?

当听到别人分享了达成结果的思路,很多人会发出感叹,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没想到?很多事大概都是一层窗户纸,别人不说,你猜不到,看不穿,别人说了,你也许嗤之以鼻,这么简单有什么了不起?

古人讲,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很多的汉字都认识,但就是无法组合成一篇经典的文章。

在我看来,这两种表现的背后,是对任务的分解和重构,是框架思维,大脑中有思路有框架,就可以不断地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直至成功,如果大脑空空,便会茫然,不知所措。

合理化解释:不管是对别人的,还是自己的行为,往往会给出一个理由,至于理由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其背后是简单的归因,忽略其他影响因素归为单一因,这也是一处大坑。

前文说的内容,第二种人往往给第一种人的行为构建一个合理化解释,像如他曾经做个这个事情,他家有人从事这个行业等等,这都是茫然的人给交付成果这个行为给出的合理化解释,从而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的无能,进而放弃对成果的探究。

长此下去,种种合理化解释就变成定势思维,变成了囚禁自己看不见的牢笼,从行为到思维到灵魂都妥协了,称为习得性无助,又称巴甫洛夫的狗。

只为交付成果,拒绝合理化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芒格:如何克服“巴甫洛夫联想偏见”?发人深省,受益匪浅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的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学理论?
拆书81:《绝非偶然》——一本精彩的心理学大师自传
【知识】行为的奥秘:经典性条件反射
认识心理学6
【社会】我们比那只狗进化了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