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仙荣:迟来的释怀

                      

按理说,上坟是中国人,尤其是乡下人每年都必须做的事,而我是在母亲走后的第十个年头,才第一次上坟。是啊!即使舅舅不劝我,我也是时候给我妈上坟了。


临近七月十五,我每天暗自在心里细数着日子,又期盼,又胆怯,似乎还有一丝的不情愿。这十年中,我似乎还没有理清"怨恨",似乎依然耿耿于怀。

我又怎能不耿耿于怀呢?!因为妈的突然离开,我只能无奈地选择辍学,回乡下照顾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一个风华绰约的少女,在她即将高考的前三个月,从她深爱的教室,生拉硬拽地走进她极不情愿回去的农村,开始了她做梦都想不到的改造式劳动生活。她的大学梦、理想、抱负,统统在这一刻化为泡影。面对即将崩溃的父亲和成天哭哭啼啼的弟妹,我仿佛惊弓之鸟,我该怎么办?

我想逃避,我甚至想过丢下这一切随母亲而去,可我不能呀,我必须面对这严酷的现实。终于,在父亲的哀叹声中,我抹掉眼泪,挑起了养家这副重担。尽管如此,这沉痛的十年中,我对母亲的责怪从来没有停止过。

中元节的前三后四,是乡下闺女们上坟的日子,我知道错过七月十四这一天,就得等到十五以后才能上坟。可老人们常说,要烧纸就要赶在冥府过节之前去,否则逝去的亲人看着别人吃香喝辣有钱花,只能穷困潦倒去抢别人的东西。

想到这里,我的后背发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这十年不上坟,我妈做鬼也是个穷鬼。我的眼泪又一次一串串落下,在我抖动的鼻翼上四下飞溅,我的心好痛……

母亲,我想你!!

七月十四一大早,我准备好祭祀用品,老公骑车载着我,朝着我们村的方向出发了。我坐在他身后,怀里抱着一堆应有尽有的"金银财宝,吃喝穿戴",半天没有说话。内向的老公开口了:"我和你上去吧,怕你找不到,那里我去过几次。"

“不用,我自己去吧,你在坡底下等我就行了。哎?对了,你怎么知道我家的坟在哪里?女婿是外人,我妈去世的时候我才十八岁,哪有你?你怎么会去那地方?”

“我去过好几次,和你弟弟一同去的,只是没敢和你说,今天你既然知道了,也不要生气,我是想替你尽孝。”


我没有接话,又一次泪崩,只是伸出一只手搭在她的腰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颤抖地抽泣着。他一边骑车,一边紧紧地握了一下我的手,接着说:“媳妇儿,想开吧,跟一个去了的人较什么劲呢?都过去的事了,现在大家不是都挺好嘛;再说还有我呢,你都做妈妈了,再这样憋着,以后孩子会怎么看待我们这些大人。今天上了坟,事情就算过去了,好吗?”

他的车骑得很快,我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我的手紧紧地搂着他的腰,任凭风儿将我的眼泪远远地甩在身后。

车子七颠八拐,终于在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停了下来,他说:“到了,就在前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不远处母亲孤零零的坟头,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下的车,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踉跄着走过去的,只是发了疯的号啕大哭……

不知道哭了多久,我只觉得头晕目眩,嗓子干的冒烟,好几次干呕,差点吐出来。这座小小的坟墓,仿佛是母亲的怀抱,我把头伏在上面,张开双臂想拥抱这块小小的土地,久违的母女情顷刻将我的怨恨化为乌有。这一刻,我仿佛在用自己的灵魂与母亲交谈,犹如昔日与母亲每周一封的书信交流。曾几何时,我是母亲的骄傲,我们都做着同样的梦,那就是我们都心照不宣的大学梦。我视母亲为知己,因为我所有的少女情怀都会悉数写信告诉母亲;母亲是我的偶像,远在他乡,每每遇到为难事,便写信告诉母亲,在她下一封的回信里,一定会给我一个满意的回复。记忆中的母亲是极其果敢,有判断力,又极具亲和力的,她曾经是我唯一的依靠。

我忍不住要哭,哭我这些年来承受的本不该我承受的身心煎熬;哭我早早断送了的青春岁月和远大理想;哭我这些年对她深深的,深深的思念……

老公早已烧完了纸,他站起来将品类齐全的贡品掰成小块,向坟的外围四下散去,那意思是给路过的孤魂野鬼分享一点。他是个很细心的人,我的好伴侣。没想到,婚后的这几年,他每年都要替我来这里上坟,我感激他的同时,内心自然宽慰了许多。

"过来磕个头吧",他扶我起来,走到烧纸的地方。我俩同时跪下,用木棍将烧过的纸钱画出一个大圆圈,一齐磕了三个头。

我没有起身,因为我有话要问妈妈,接着又哭喊起来。

——妈,你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要轻生?为什么要扔下我们姐弟几个?你不是稀罕男娃吗?你的儿子才十三岁,你残废的丈夫如何能把他养大?你让我如何应对这天塌地陷的变故?你知道那时候我有多狠你,我说过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可我爱你,想你呀,妈妈……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与我们天人永隔了。我用十年的时间来缓冲,其实一点也不多,因为这是我一生的痛!

妈走后的这十年,我如同跌落谷底的雏鸟,绝望而艰难,我的内心承受了比死更可怕的煎熬。放弃读书的我,开始了真正的农人生活,早出晚归,耕田种地,春种秋收,就连庄稼人认为最难的点山药籽、抓粪、打场、扬场,我都样样精通。


我相信,人是能逼出来的。于是我就想,我能学会读书,能学会种庄稼,也能学会向城里人一样做生意,或许能赚更多的钱,我还年轻,迟早有一天我要走出去的。

——妈,今天我是来跟你告别的,你的儿子已经考上了大学,我和妹妹也都成家了。我决定要带着父亲进城,你就保佑我创业成功,万事顺遂吧。

——安息吧,母亲!

返回时,在上车的那一刻,我回头再望望那座孤凉的坟头,我的眼泪又一次模糊了双眼。

朦胧中,母亲美丽的身影仿佛就在不远处,她的面容依旧是那样姣好,笑容依旧那样平静,一如那年她送我上学时的样子。毕竟,她走的那年才仅仅四十五岁啊!

这是母亲走后的第十个年头,我放下对她所有的“怨恨”,不留遗憾地离开家乡,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张仙荣,1969年出生,五寨县旗袍协会会长,五寨县摄影协会副秘书长,五寨县书法协会副理事。2000年至今经营服装店。



美 文 推 荐



张仙荣:老师,您慢些走……2021-09-19
张仙荣:离乡(外二篇)2021-09-12
张玉梅:乡居2021-09-09
刘笑梅:扎蒙花2021-08-29

刘佳琳:羊杂碎粉汤

2021-08-23

 刊号 | 第257期   

编辑 | 徐茂   

投稿 | 微信XU1569866718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老实人遇到世态炎凉
散文|帕蒂古丽:血族
好大一棵树
原谅
墓里的人
回家上坟,母亲给我6000块钱,我眼眶湿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