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自杀!亲人会生不如死!

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追风筝的人》

2017年,姐姐抑郁自杀。

她是在老房子里死的。

吞安眠药。

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之后半年,妈妈重度抑郁,神志不清。

后来好不容易恢复了些神智,爸爸又进了精神病院。同样是重度抑郁。

再没痛快地笑过。

哪怕爆笑的喜剧,于我们,也逗不出酣畅淋漓的笑容。

我妈认为她是有罪的女人。

附近大小寺院、道观、教堂,全都去烧香捐钱做礼拜。

爸爸开始酗酒,喝完必然嚎啕大哭。

我才18岁,但就像被关在一个黑牢里,走不出来。一静下来,就在想两个问题:

为什么姐姐会自杀?

为什么她如此不负责任?

前一个问题,令我自责、痛苦。

后一个问题,令我愤怒、压抑。

这种情绪的交缠,令我痛不欲生。很多次,也想到去死。但因为双亲衰弱,一蹶不振,我不能。

不能让他们继续白发人送黑发人。

一直捱着。拖着。累累沉沉。不知道希望在哪里。

可我真的好痛啊......

以上是一个“自杀者遗族”的真实故事。

自杀者遗族,即,因自杀死亡事件遭受痛苦的人。

这些人,也是自杀事件的受害者。

长期以来,这都是一个不被看见的族群。

承受着人间至痛。

无法说。

无人说。

死亡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里,本就是禁忌。

自杀更是不可触碰的禁区。

人人避而不谈。于是,它成了一个难以开启的“潘朵拉盒子”。

一旦有亲人自杀,留在世间的人,不会像亲人老去、病逝的人一样,被安慰,被关怀。

他们无法公开讨论,无法倾诉。

他们活着。

却成了一个遗址。

没有生的气息,只有消亡的痕迹。

在北京,一个帮助自杀者遗族的互动小组,曾来过一个母亲。

她姓杨。

儿子抑郁自杀。

从此满面愁容,再没开怀过。

她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50多岁的人,语气弱得像一个5岁的小孩了。

“我饿,我不知道该怎么吃饭。”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至少200万人自杀未遂。

而一个人自杀,会对周围至少6个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目睹自杀者过世的画面,像割腕、上吊、坠楼、溺毙,会永生难忘,心理创伤极深。

在知乎上,许多自杀者遗族,都讲述过自己的故事。

有人父亲自杀。

“万箭穿心,生不如死。

原来人间最痛的,是活着不如死了。

我不知道未来几十年我该怎么过,每一天都是以泪洗面。”

有人母亲自杀。

“那天放学回家,客厅空无一人,觉得奇怪。我一边喊,一边在屋里寻找妈妈的踪影。

最后,发现妈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她的脸很怪异。

也很吓人。

我开始以为她睡着了,可无论我怎么喊、哭、触摸她,妈妈也没有回应。

我觉得不对劲,打电话给爸爸。

爸爸赶回家,把妈妈送到医院。

医生说,早就走了。

......

妈妈自杀的消息,传遍了小镇。

那段时间,说'痛彻心扉、暗无天日’,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你们体会过一醒来,只要呼吸,都带着痛的感觉吗?

我就是那样熬过来的。

一晃,我已经17岁,依然活在妈妈自杀的阴影,人生灰暗,看不到希望......”

有人儿女自杀,一夜白头。

悲恸之际,他们生活几乎毁了。

关于孩子的任何回忆,都几乎要他们的命。

他们寻找各种所谓的灵媒、巫者、术士,想和离开的孩子再说几句话。

也有的父母,年岁已高,四处求医,去国外寻找代孕,希望有一个重做父母的机会。

或者说,希望孩子能重新投胎回来,继续做他们的孩子。

“如果他回来,我再也不会......”还未说完,泪水滚滚。

可这样的希望往往是渺茫的。

他们耗费了大量金钱、时间,却一次次落空。

一个女儿自杀的母亲,因放不下孩子,被灵媒骗走了几十万。

女人心力衰竭,情绪暗无天日,生活还陷入困窘之中。

悲辛交集,举步维艰。

每一次,社会新闻曝出自杀事件,受众总会盯着那个自杀的人。

关心他遇见了什么事。

猜测他的动机。

去揣摩他的痛苦。

但自杀者遗族,比自杀者还要孤独。

还要痛。

这种痛,是穷尽一生的,难以真正消释的。

《我是自杀者遗族》一书中,一个名叫吕欣芹的当事人,写过这样的话:十五年过去了,也许很多人会期待我写本书,细诉我以前有多么悲伤,后来又是如何坚强的走出来。

但很遗憾的,对我来说,伤痛并没有改变,程度没有减轻。

不同的只是以前看不见自己的伤,浑浑噩噩的度日。

如今我清楚自己的悲伤,并且要设法活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这样的伤痛,不仅无法逃避,连面对也不会过去。

于是每个夜晚,不是淡淡的愁,就是狠狠的痛。

一个人的离开,一家人的破碎。

这种蝴蝶效应,席卷每一个与自杀者有关的人。

最爱的人,伤得最深。

最亲的人,最痛。

在澎湃新闻里,一个乐观上进的哥哥,因弟弟自杀,开始看心理医生,进入抑郁患者自助群。

那时候,哥哥刚刚买了房,娶妻,生子。

他与弟弟感情好。

给弟弟留了最大的一间房子。

2016年12月2日,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就是你弟,从学校的楼上摔下来,摔死了。”

父亲没说“自杀”。

他仓皇赶往火车站,路上,他反复在心里劝自己:不可能,不可能,或许只是重伤!

坐上出租车,报了地址。

跟家人打过电话。

周围静下来。

他突然绷不住了,哭得一塌糊涂。

他对司机说:“要好好爱自己的家人。”

弟弟下葬以后,他将弟弟的手机带回家。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寻找一个答案:弟弟为什么自杀?

可他不知道,这是他痛苦的开始。

他会反复追问,又反复推翻,继续推测,继续怀疑。

最终,他也走到了抑郁症患者这里。

和他们感同身受。

因为负面情绪加身,没有出口。

台湾卫生局心理健康科指出,遗族在寻找答案、解答、推翻答案中反复不定。

他们会痛苦,也愤怒,不只因为自杀者,也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们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超过外人所能想象。

有人会敷衍地劝:换个想法想。

或者劝:不要再说再提。

可“不被允许的悲伤,会让悲伤更悲伤。”

逃避与沉默,让痛苦直击内心,变成抑郁。

丁香医生团队也报道过自杀者遗族。

其中有个女生,名叫吕芯秦,连续6年,都走不出姐姐自杀的阴影。

那天半夜,姐姐曾给她打过一个电话。

她没接到。

凌晨4时,姐姐跳楼身亡。

她才知道,那是姐姐生前最后一个电话。

她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是自己杀了姐姐。“如果我当时接了电话,姐姐应该就不会死......”

姐姐走后的那个月,她也住进医院,多病迸发,整个人瘦了16斤。

崩溃的时候,她反复说:“如果死的人是我就好了!”

她失眠。

自残。

在手臂划出一道道血痕。

当作是赎罪。

澎湃新闻的报道里,一个丈夫患上严重抑郁症。

2015年7月15日,他去找分居多年的妻子,似有话说,但欲言又止。

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16日早晨,妻子去卫生间,发现自己脸上有两行泪痕。

她觉得奇怪。随后开始不安。

“他可能出事了。”

下午3点,救护车开到丈夫的小区,医护人员告诉她,“死了几个小时了!”

她整个人在发抖。

所谓天崩地裂,不过如此。她什么也做不了。不敢去认领遗体,不敢动。

但没有眼泪。

直到第二天下午,她坐在床上,泪水才突然涌出。一流,就无法停止。

“非常寒冷,好像生活在一个冰里面,被打到绝境。”

她请了半年假,也服用抗焦虑药和安眠药,才停止终日不停的哭泣。

她开始看丈夫生前看的心理学书籍。

研究佛教。

参加各种身心灵的讲座。

后来,她踏入一个心理咨询机构。

丈夫生前,曾在这里做咨询。

丈夫死后,她来了。

抑郁症从未消失。自杀者用死亡来结束,但它在自杀者遗族身上继续。

吴淡如曾写过一本书,《昨日历历晴天悠悠》。

在序言里,她替自杀者遗族,说过一段话:

我们总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

以我的亲身经验与切身观察,时间却未必会冲淡一切。

没有被正面面对的负面情绪,常会自行寻找出路,以其他的方式浮现枱面。

即使愿意以理性的态度面对,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从惊吓、自责、愤怒、失落、失眠、忧郁与身心失调中渐渐回复。

他们中有人,经历丧亲之痛后,无法进入正常的婚恋角色。

有人生活如中魔咒。

也有人,被自责与愤怒,拖入无光的深谷。

台南市卫生局心理健康科曾科普,自杀者遗族极易处于强烈罪恶感、自责的深渊中,无法脱离。

他们会在这些问题中,不能自已:

到底哪里出了错?

哪里没注意到?

哪个环节没处理好?

为什么自杀者会结束生命? 

这种追问,往往就带来剧烈的攻击,和自我攻击。

一个20岁的儿子自杀,父母生活大乱。

周围人开始出现各种声音。

这些怀疑、苛责,都降临到了父母的头上。就好像是父母害死了儿子。

二老一夜白头。

家庭内部也开始互相攻击。

他们因无法接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不得不逃离老家。

有些自杀者遗族,因内外的压力,离婚,家庭破碎,生活一片阴影。

而闲言碎语,外加儿子猝然离开,还会带来最致命的一点:

自我攻击。

“如果那天自杀者的亲人突然因为什么事情笑了,他都会自责。”

还有一个妈妈,自从27岁的儿子自杀过世后,一直深陷于自责之中。

“我不是个好妈妈……当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拉他一把。”

没说两句,就嚎啕大哭。

3年过去了,她依然无法原谅自己。

“我应该要拉他一把。

可是我没有拉他一把,

我还骂他,我以为这样可以激励他振作起来.......

可是我不知道其实他那时候很无助,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居然还骂...…”

她会抠过往的每个细节。

而一抠,全是愧疚,全是自责。

“那天,我回到家发现他自杀,原本我还想说过几天,有比较长的假可以陪他出去散散心,可是来不及了!”

儿子离开后,她保留了他房间的原样。

每天晚上,她都睡在儿子床上。

一下班,就回到家,看儿子照片,一边看,一边哭,哭累了就睡在儿子床上。

梦里有时会梦到儿子。

笑得特别开心。

偶尔也会有幻觉,觉得儿子还在身边,帮她盖被子。

很多自杀者遗族,在亲人自杀后,会涌上以下几种情绪。

震惊。

自责。

羞耻。

愤怒。

是的,亲人也会愤怒。

认为自杀者选择自杀,是让家族蒙羞。

吴淡如曾说,几十年过去了,舅舅还是认为,母亲自杀是自己的耻辱。

“他还在其中旋转,三十多年过了,窗子关了,门却还没找到,他还在恐惧、羞耻、焦虑和愤怒中,任谁也没办法碰触这个地雷。”

到处都流传着母亲自杀的传言。

有人说是因为赌气。

有人说赌博。

有人说被外祖父辱骂。

每一种都会裹挟着负面评价。

而这些负面评价,令遗族坐立不安。

“这不能怪他,人们对于自杀者遗族的态度常常充满谴责,那种不经意的严苛质问,也曾使我痛苦难当。”

而这种痛苦、愤怒、抑郁,导致另一种可能的悲剧:

自杀者遗族,也走上同样的路。

研究表明,自杀未遂和经历亲人自杀死亡,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自杀事件可能造成亲人的模仿效应。

《难以承受的告别》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数据:

遗族自杀的机率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八十到三百。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自杀者家庭,往后那几代至少又有一个人自杀……

吴淡如的家族就是如此。

她的外祖母死于自杀。

后来,她的亲弟弟也自杀身亡。

骤然失去亲人或挚爱,已是椎少之痛。

但自杀者亲属的感受更加复杂、罪恶感更加深重、遗憾更是刻苦铭心。

有些人,花了一辈子时间,把自己的难言之苦,压抑在看不见阳光的深处。

有些家族刻意埋藏对自杀者的所有记忆。

有些人则追随着自杀者的脚步,一阶一阶踏入没有光的所在。

《挪威的森林》里,直子因叔叔自杀,一直无法释怀。

后来又遭遇姐姐和木月离去。

她经受重创,同样患上严重抑郁症。觉得失去开心的权利。

到了叔叔自杀的年龄,直子也自尽了……

遗族的治愈之路,显得艰难重重。

没有自尽的人,也在破碎之中。

此后的每一天,之于他们,都是劫后余生。

有人母亲自杀。

表面上,他没有流过泪。

但那以后,他总是无意识地走几公里的路,穿过一座城,回母亲的家,去照顾母亲生前种的花。

他参加互助小组。

想找一个会养花的人。

他说:“让留下的那些花,开得和从前一样。”

还有一个女孩,母亲离开。

很多年以后,她去刺青店,在胸口靠近心脏的地方,纹了一棵树。

树从心脏长出来。

结了一颗小小的、红色的果子,上面写着“mother”。

“母亲是长在我心上的,她是我的底,我的根基。”

母亲留下的项链,她一直戴着。他们用这种方式,留着那已经不在的人。

不要自杀!

艰难+绝望+压抑时,许多人会走上绝路。

但自杀不能解决问题。

问题被留下来,留给家人。

在知乎上,一个奶奶自杀的女孩说: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走出来。

但亲人自杀,周围的人是最痛苦的......

以前我挺想不开的,总想着自杀。

现在觉得,只要有一个亲人在,我就不能自杀,我不能再让她们承受这些痛苦,不能让她们时刻自责......”

是啊,一个人走了。

亲人会重走一遍你的路。

他们会在漫长的一生里,不断反刍你的痛苦,并放大这种体验,因为他要找到答案。

而你陈年的痛,加上他激烈的创伤,同样足以要人命。

说不出的悲伤,太容易变成抑郁。

他们所行之路,阴风晦雨,永无尽头。

也因此,一场自杀,不是痛苦的终结,而是痛苦的开始。

那些痛,就像一种能量守恒,转移到另外的人身上。

那些人,是此生最爱你的人。

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含着泪水,悲愤地喊:

“我请求全天下儿女,不要伤害父母。”

一位苍老的父亲声泪俱下地请求:

“如果能换回你的复活,我宁愿哭死。你愿给我这个机会吗?你会可怜爸爸这一卑微的请求吗?”

一个人,不是一个孤岛。

在你身边,连接着一整片陆地。

不要仓促告别!

不要自杀!

崩溃的时候,就崩溃好了。哀伤也是。

但活着!

好好活着!

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

《难以承受的告别》一书说:自杀者显然并未看重亲友,到某个地步、认为值得为他们继续活下去。

但希望你看完此文,能真正明白:

他们值得。

人间值得。

资料来源:

1 ,澎湃新闻《自杀者遗族:与悲伤同行》

2 ,偶尔治愈《自杀者遗族:生死两相安的漫漫人生路》

3 , LUKAS,CHRISTOPHER《難以承受的告別》出版年: 20010815 ISBN: 9789573049579

4 ,吴淡如《昨日历历晴天悠悠》

5 ,《我是自杀者遗族》呂欣芹 方俊凱 / 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08年09月10日 / NT2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连男子深夜跳海失踪,7天后母亲同地殉亡: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等你回家
我可怜可敬的弟弟
汪大秀丨清明节,写给天堂的亲人
「散文城 ┊和氏璧」东之晓白:冬至*流年
怀念哑姐
生死之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