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逼父卖肾自杀,非刘德华不嫁:16年过去,她的现状令人唏嘘

还记得疯狂迷恋刘德华的杨丽娟吗?
她非刘德华不嫁。
为了支持她,
父亲卖房子、甚至想卖肾,最后跳海身亡。

16年过去,她与世隔绝,
仍放不下怨恨。
终其一生,
她是普通人,也是可怜人。




杨丽娟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墙壁上挂着一张画。

画里有位英俊的男子,看不清脸。

只见画像旁边写了两行字:

你特别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

醒来后,杨丽娟跟父亲分享了这个梦。

或许是为了哄她开头,杨父表示:“我也做了一模一样的梦。”

此后一段时间,类似的场景,频繁出现在她梦中。

梦中,他们一起玩沙包,河边嬉戏。

杨丽娟被带到一盘磁带面前。

磁带上写着:

你是我的女人。

可奇怪的是,杨丽娟每次都看不清“神秘男子”的脸。

她愈发好奇,他到底是谁?

直至,她看到刘德华的海报。

她觉得,他就是梦中的“神秘男子”,自己和他之间存在着某种“感应”。

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见到他!

那一年,杨丽娟17岁,刘德华已是天王巨星。

在梦到“刘德华”之前,杨丽娟已经辍学2年。

关于辍学原因,她父母的说辞是:

1,嫌学费高。

2,她和同学相处不融洽。

辍学后,她足不出户,天天在家看电视。

而刘德华仿佛一道光,照亮她懵懂的青春。

起初,她跟大多数追星者一样。

买海报、磁带,关注偶像的动态。

她房间的墙壁上贴满刘德华的照片。

她的生活,被刘德华一点点占据。

可渐渐地,她感到异常烦躁。这种烦躁,来源于屏幕里的偶像,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

她决定,去找刘德华。

在杨父的陪伴下,她跟团赴香港。

但没有如愿见到刘德华。

他们辗转打听到刘德华的住所,前往蹲守,还是无果。

此行花费了9900元。

而杨父的退休金一个月才2050元。

那时,杨丽娟20岁。

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刘德华有演出,她都要追随。

即使是斥巨资,杨父也全力支持。

他们笃定:

杨丽娟和刘德华有着“特殊”感应,只要能和其见面,这种感应必将变成现实。

可家里积蓄已掏空,没钱寸步难行。

杨父心生一计,卖房子。

随后,他们搬进破旧不堪的出租屋。

杨父心想:

“只要见到刘德华,我们一家就能好好生活了。”

为了给女儿筹钱,他借遍所有能借的钱。

甚至还想去卖肾。

杨丽娟曾劝阻过父亲:

“我觉得你最好去借钱,卖肾太危险了。”

不管危不危险,他只想帮女儿“圆梦”。

当时,“卖肾”新闻被大肆报道,一度传到刘德华耳中。

刘德华公开回应:

“要父亲卖房卖肾来见我,这是不忠不孝。”

但杨父和杨丽娟并没有善罢甘休。

希望一次次破灭,杨丽娟“走火入魔”,杨父年纪渐大。

友人这样形容他:

“杨父神情恍惚,牙也掉了,很憔悴。”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杨父又想到一个办法——

找媒体曝光,把刘德华“逼”出来。

“追星事迹”曝光后,他借来1.1万元“高利贷”。

然后,把户口本、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和奖状等东西打包好,送到朋友家。

没有人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搏”。

2007年3月25日,杨丽娟如愿见到心心念念的刘德华。

她跟刘德华拍了一张合照。

可这次见面,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感应”。

她感到很沮丧。

见面的时间很短暂,她带着不甘回到小旅店。

那一晚,她再次梦到刘德华。

但她不知道,当时,她父亲正走向大海,再也没有回来。

杨丽娟醒来时,听闻噩耗,以及看到一封父亲留下的万字遗书。

在遗书中,杨父把刘德华骂得体无完肤。

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

你很自私、很虚伪,你不敢承认现实,非常可悲。

我的孩子杨丽娟为能见你一面,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已付出13年的青春代价,走过13年血泪之路,几乎把命都搭上了。

父母为孩子实现见你这个小小愿望,已经倾其所有、债台高筑……

我决定以死抗议。

我死了,你刘德华还要见我们孩子,不然死不瞑目。

那一年,杨丽娟30岁,杨父68岁。

杨父的离去,使杨丽娟彻底走向疯狂。

她像祥林嫂一样,反复跟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

“这不是你们所能想象的,你们根本看不到我会有多么痛苦。”

她仍要见刘德华。

这一次,她是以圆父亲“遗愿”之名。

“他必须要见我,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见面了。

他必须先去祭奠我爸爸,再来见我,必须是单独的。

只有这样我爸爸才能安息。”

对着媒体的镜头,她公开谴责刘德华。

“我为他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他不读书、不工作,我不是歌迷,不是追星族,我是他的亲人啊!我们需要见面。我们没见到他之前,生活是非常正常的。”


可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刘德华因此事大受打击,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


最后还匿名帮杨丽娟还了1.1万高利贷。

在此之后,杨丽娟一直活在被异化的舆论里。

人们提起这三个字,往往觉得,它代表着:非理性,虚妄,“神经病”,疯狂......都不是好词。

但标签背后,那个名叫杨丽娟的女子,正在承受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这种代价,她一生都将深受其累。

鲜有人问过,悲剧从何而起?

了解杨丽娟家庭状况的人说:

“杨丽娟能做出这种事,我不奇怪。他们其实只是在做自认为对的事情。”

1978年,杨丽娟出生。

她成了全家人的“掌中宝”。

小时候的杨丽娟

当时,杨父38岁,是一名高级教师。

1994年,杨父和杨母离婚。

据杨母解释,两人用假离婚来多分房子。

同年,杨丽娟“梦”到刘德华。

杨父和杨母走向两个“极端”。

杨父成了彻头彻尾的“女儿奴”。杨母则流离于几个男人之间。

1995年,杨父提前退休,为了照顾辍学的女儿。

只要女儿高兴,让他去干嘛都行。

有一次,女儿说想喝红牛。

那时,杨父身无分文。

他买不起红牛,于是去偷。

杨母的一个男友说:

“杨丽娟二十多岁了,都是爸爸给她洗澡擦身,他们一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没有边界的爱,最毁人。

杨父越宠溺,杨丽娟越嚣张。

有个记者了解杨丽娟的情况后,带来两个心理医生。

他觉得,她的心理已极度扭曲。

但她根本不肯见医生,甚至威胁父母:

“你们现在不管我,到时候我跟了刘德华,也不会管你们的。”

杨父舍不得女儿受半点委屈。女儿想见刘德华,那他就倾尽所有。

即使他自己走向了绝望,还不忘叮嘱:

“刘德华还是要见我孩子,不然我死不瞑目。”

失去父亲的杨丽娟,独自面对舆论“风暴”。


 她沉浸在痛苦中,时而嚎啕大哭,时而喃喃自语:

“如果我们不见刘德华,爸爸是不是不会死?”

 

答案不言而喻。

就算没有刘德华,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或其他事出现,杨父依然会义无反顾成全女儿,哪怕付出再大代价。


这个悲剧,从杨丽娟出生起,就已注定。

舆论过后,杨丽娟淡出公众视野。

再次出现时,已是2014年。

她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声泪俱下地说:

“我对当年的事很后悔,大家要理智追星。”

之后,她再一次“消失”。

直到2019年,她又出现在《豫见后来》节目中。

不管过去多久,“疯狂”、“偏执”,都是杨丽娟身上的标签。

但在那次访谈中,人们发现她“变”了。

过了不惑之年的她,变得“敏感又脆弱、善良又纠结、醒悟又执拗”

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搬了很多次家。

后来,住进了政府分的廉租房。

房租一年不到一千块。

家里布置得很简单,只有一张沙发和茶几。

她特意和外界“隔绝”。

不看新闻,不看电视,微信也是偶尔才聊天。

每天上班下班,日子过得简单平淡。

她在一家超市当销售员,月薪2000元。

一开始,她很抵触跟同事交流。

她害怕别人提起那段往事。

时间一久,大家很关心她,她慢慢敞开心扉。

在同事们眼中,她很随和。

“她其实是个平常人,在我们看来也是挺可怜的人,没有父亲。”

“那个时候年轻,是有点过了,但现在能好好地生活就行了。”

“她够努力,够勤奋,亲和力也很强,特别喜欢笑。”

她很喜欢这份工作,还成为超市的“金牌促销员”。

她没有朋友。

这些年,她除了上班,就是去教堂唱诗班训练。

她每次训练都很认真,被选为女声低音部部长。

大家都很照顾她。

在那里,她笑得格外开心。

唱诗班的人都知道她的过往,但彼此都没有过问。

自从信教后,她不断提醒自己,要友善对待身边人。

鲁豫问她,有没有想过交男朋友?

她摇摇头,她没交过男朋友。

她说:

“我一个人照样可以逛街,可以吃饭,没有觉得说好像非要让人陪上我去干什么。

我习惯这种生活,除了参加集体活动,休息的时候就会自己一个人。”

她没有了以前那般执拗,而是变得清醒、淡然。


但前提是,不再跟她提起刘德华。


有一次,记者跟她在餐厅吃饭,正常聊着天。

突然,她脸色一沉,愤然离席。

记者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冷静下来后,她才说:

“我感觉对桌的男人可能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他不停地打量我。服务员也在听我们谈话。”

原来,那件事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内心深处,不能碰。

一碰,她就会条件反射,出现莫名烦躁和愤怒。

早前,她走在街上,都会被议论一番。 

她捂起耳朵不去听,可流言蜚语会越过耳膜,直击心脏。

这些,她都能熬过去。

可一旦谈到父亲,她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那天,她买了一束鲜花去祭奠父亲。

她对父亲说:

“爸爸,女儿来看你了,女儿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会努力生活,照顾好妈妈。你是我最好的父亲,请你原谅女儿。”

在节目最后,她问了鲁豫一个问题:

“十几年来,看过新闻的人那么多,有没有人在看到新闻之后,真正关心我这个具体的生命,问一句她现在还好吗?”

她想被关注,被惦记。

更主要的是,她想向大众证明:自己不是疯子。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时,她去看了这部电影。

当看到申公豹说出那句“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时,她哭成泪人。

她身上的标签就犹如那座大山,怎样都无法移走它。


这么多年,她一直畏惧面对镜头。


决定接受鲁豫的采访,她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思考。


对此,她表示:

“我想让大众看到现在的我,不是过去被妖魔化的疯子,而是一个正走在自我救赎路上,积极、乐观、努力重生的普通人。”

 

今年,杨丽娟45岁了。

是的,终其一生,她只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天赋。

没有事业。

只有曾经的一腔妄想,和积重难返的错误。


但好在也还来得及。

她说:


“现在我看到蓝天绿树,听到小鸟叫,都会觉得我很幸运,我感谢上苍没有丢弃我。”

她还有机会,去照顾母亲,去做一个尽职的女儿,让后半生少些遗憾。

恰如多年以前,她长梦乍醒,以为梦中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孰不知,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在她身边。

从未离去。

触手可及。

他们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

可惜她直到人生大梦初醒,才看见这一真相。

参考资料:
杨丽娟的救赎:离开父亲这10年
https://mp.weixin.qq.com/s/hGugSCvG2hfsETt113Ma_Q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http://www.infzm.com/contents/1602
《豫见后来》——杨丽娟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yMjE1NzQ4NA==.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Program_1.dselectbutton_6&showid=fbbc13eb5eea4105815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年前,为见刘德华,逼得父亲卖肾自杀的...
父亲被逼跳海15年后,只愿嫁给刘德华的追星女子,现在结婚了吗
第一个震惊全国的追星族,杨丽娟: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再那样做
父亲卖房卖肾自杀为让女儿见刘德华一面,如今43岁的杨丽娟咋样了
15年过去了,那个为追星逼父跳海的杨丽娟,如今过得怎样?
疯狂追星族,疯狂到父亲卖房卖肾后自杀,11年后她得到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