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6】《野性的思维》:现代人的思维和原始人有什么不同?

克洛德·列维 东方极致 2022-10-11 06:30 发表于北京

 关于作者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领袖,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由他所开启的结构主义哲学运动,对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影响极其深远。《野性的思维》对于他的哲学体系而言,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标志着他的结构主义哲学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关于本书


 

野性的思维》是作者在南美洲原始部落里生活了多年以后,写出的一部人类学著作。在这期间,作者与当地原始土著同吃同住,深入考察了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并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原始人的思维结构,与现代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在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虽然《野性的思维》探讨的是原始社会,但读完本书,你却能从中看到很多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子。这种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互呼应,一定能促使你去思考,那些我们平日里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社会制度,到底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还是我们人类固有思维结构的产物?

核心内容


 

作者在本书中批判了以往人类学中的进化论观点,他反对把原始文明看作是现代文明的初级阶段,认为这两种文明在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对此,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原始人与现代人一样,都具有科学思维,只不过原始人是一种具体性的科学思维;其次,原始人的社会制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愚昧又野蛮,但通过对这些制度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却能发现这些制度具有一种内在逻辑;最后,通过将现代社会制度与原始社会制度进行对比,发现两种制度在深层结构上其实具有相似性。

 

解读文稿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野性的思维》,作者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人类学家。这本书出版于五十多年前,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观点:原始文明并不是现代文明的初级阶段,两种文明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这个观点到今天依然有点颠覆我们的常识。你也许会想,原始文明那么落后,而现代文明那么发达,怎么可能平等呢?早期的人类学家跟你的想法差不多,在他们记录的资料里,原始人总是一副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样子,实在是非常野蛮。而且,原始人还把动物当作他们的祖先,渴望得到这些动物的保佑,这些荒唐的习俗,都让现代人觉得愚昧而可笑。那时候的人类学主要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野蛮时代进化到文明的过程。他们把西方之外的社会称为野蛮、原始的社会,只有西方才是文明、现代的社会。可以说,这是在为西方的殖民扩张辩护,因为在他们看来,殖民扩张是将现代文明带给了野蛮的原始社会。

列维·斯特劳斯对这种主流的想法提出了质疑,原始文明真的比现代文明要落后吗?图腾崇拜真的只是崇拜动物那么简单吗?原始人真的智力贫乏、缺少科学思维吗?也许,我们对原始人的很多印象,不过是因为我们对他们不够了解产生的傲慢与偏见。为了真正了解原始人,列维·斯特劳斯深入南美洲,跟当地土著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他仔细研究了这些原始人的社会制度和习俗,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原始文明虽然看似野蛮、愚昧,其实却有与现代文明相同的思维结构,从这一点来看,两种文明是平等的。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层面看看作者怎么证明了这个观点:

第一,原始人的思维并不是落后,只是和我们不同,它是一种具体性的科学,而且在底层逻辑上和现代人是相同的。第二,我们看一下原始社会的两种重要制度,图腾制度和命名制度,它们的具体内容虽然会让你觉得很没道理,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很有逻辑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论证,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在深层结构上其实是相似的,所以,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是平等的。

第一部分

我们就从论证的起点说起,原始人的思维和现代人有什么不同。

作者观察到,原始人有一个特点,他们特别喜欢给动植物做分类,一眼分辨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些动植物有些在现代人看来没什么区别。比如菲律宾群岛上的哈努诺人,能认出七十五种鸟类、十几种蛇类,而且给每一种鸟和蛇都取了名字。虽然作者也承认,原始人的分类依据往往是基于感性的观察,如果跟现代基于生物科学的分类相比,这种分类的实际效用是很有限的,但作者话锋一转,马上又指出,原始人这种分类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而是出于好奇心。比如美国东北部的印第安人,他们不吃蛇的肉,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饶有兴趣地对蛇进行细致的分类。

你肯定会想,原始人的分类和我们熟悉的生物学分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我来举个例子。当原始人遇上一只从来没见过的动物时,会首先记住这个动物身上最突出的特征,用特征来命名这种动物。他们记住了越来越多有着不同特征的动物以后,就会形成自己的分类体系。正是用这种方式,菲律宾群岛上的哈努诺人识别出了七十五种鸟类和十几种蛇类。那么现代生物科学又是怎么做的呢?现代生物科学并不会特别关注动物的外在特征,我们都知道,有的动物虽然外在特征很像,但其实是不同种类的动物。比如鲸鱼和鲨鱼,虽然长得都很像鱼,但其实鲸鱼是哺乳动物,鲨鱼才是鱼类。现代生物科学的分类方式,是先建立一套界、门、纲、目、科、属、种的体系,通过确定动物在体系里的位置来形成有关这个动物的概念。

所以说,原始人总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慢慢建立起一套知识体系;而现代科学则往往是先建立起一套知识体系,再用这个体系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作者把人类遭遇到的具体问题称为事件,而把人类构建的知识体系称为结构。原始人和现代人都试图将充满偶然性、不断变化的事件纳入进一个稳定的结构之中,所不同的是,原始人采用的方式是从事件到结构,就像修补匠;而现代人采用的方式是从结构到事件,就像现在的科学家。作者指出,修补匠的结构是有限的,随着新事件不断产生,结构必须为了适应新事件做出调整,如果旧的结构无法再容纳新的事件,修补匠便只能重新建立结构;而科学家的结构是无限的,从科学家的初衷来看,任何新的事件都应该能纳入到他们设定的结构里。我们再回到动物分类那个例子,具体说说修补匠和科学家的区别。假定原始人和现代人遇上的那只不认识的动物是一头牛,原始人会把牛角作为这头牛的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牛都长角,当出现一头不长角的牛时,牛角便不再能用来指代牛;而现代人,则会根据牛在界、门、纲、目、科、属、种里的位置,形成一个字典上“牛”的概念,将来出现的任何一头具体的牛,都必然会永远符合牛这个概念。

到这儿,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确实是不同的,原始人是从事件中总结结构,现代人是先提结构,再归纳事件,但是进一步看,这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只是把事件与结构在这个关系式中颠倒了一下位置,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其实,人类从来没有真正抛弃过原始思维,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用到修补匠的思维方式,它跟科学家的思维一起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们来看看作者举的一个关于学艺术的例子。专业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培训是科学家的思维:学生先掌握一套美学风格,然后再用这套美学风格寻找一个能够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具体事物。但也有一些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其实用的是修补匠的方式:他们先是被具体事物的美所打动,然后再寻找一个结构使这种美得以永恒。在艺术史上,事件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会受到美学思潮、社会环境等各种外在力量的影响,唯一不变的是,艺术永远都是事件和结构的组合,当偶然性的事件被纳入必然性的结构时,就产生了美感情绪。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系统观察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只不过是具体性的科学,这种具体性的科学是从事件到结构,而不像现代思维是从结构到事件。因为结构是有限的,所以原始思维没办法包容不断出现的新事件,这让我们觉得它比现代思维落后,但是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平等的,在现代人处理问题时都会发挥作用。

第二部分

原始人的思维决定了他们的文明制度,接着在第二部分,我们看看作者对原始文明制度的分析。我们选了最重要的两种制度图腾制度和命名制度切入,作者指出,这两种制度的底层逻辑是把人类和自然、个人和集体联系在一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首先来说图腾制度。现代人认为原始人愚昧,有一个原因就是原始人居然会把动物当作他们的祖先来进行崇拜。但图腾制度真的毫无道理吗?原始人对动物所进行的崇拜仪式,背后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呢?

表面上看,原始人的图腾制度似乎缺乏逻辑,没有任何深层次的道理,只是原始人漫无边际的联想能力的产物。比如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奥撒格人,把老鹰作为大地的图腾,原因是老鹰让他们联想到闪电,而闪电又让他们联想到火,火又让他们联想到煤,而煤是埋藏在大地之中的,所以老鹰是大地的图腾。身处澳大利亚中西部的艾斯马特人,把松鼠作为他们打仗时的图腾,因为松鼠的躯干很像人体,而松果就相当于人头,松鼠摘取松果的行为就像砍掉敌人的头颅一样,所以松鼠是打仗时的图腾。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原始人的图腾制度一点都不符合逻辑,这是因为图腾的内容太过随意。

但在作者看来,图腾内容的偶然性,并不能掩盖图腾结构的必然性。如果抛开具体的图腾动物,单纯考察图腾的结构,就会发现,图腾制度本质上是自然、动物、人类之间的关联结构。一方面,原始人已经脱离了自然状态,进入社会化、文明化;但另一方面,原始人比起现代人更加强烈地依赖自然的馈赠,渴望从自然界获得力量。图腾制度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状态的产物:将动物图腾化,一方面是把动物从自然界吸收进人类的文明之中,给了这些动物一种人类文明的内涵,比如前面提到的,把松鼠和人类的打仗砍头关联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原始部落通过把图腾动物当成自己的祖先或者兄弟,其实也是将人类动物化,将社会自然化。比如位于美国东南部的齐卡索人,据说他们的浣熊族人靠鱼和野果为生,美洲狮族人靠猎物为生,夜猫族人白天睡觉夜间行猎,鸟族人则天亮前就起床,这些描述有些夸张,真实情况可能只是不同氏族部落之间各司其职,但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因为人类文明演化出的社会分工,被原始人当作是自然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投影,不同氏族的人之所以从事不同的工作,是因为在大自然中代表这些氏族的动物原本就在做着类似的事情。经过这样一番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图腾制度把动物变成了联结人类与自然、文明与野蛮的纽带,图腾的内容是偶然的,而且会随着部落的迁徙、人口的减少、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图腾的结构却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

如果说图腾制度是在人类跟动物、社会跟自然之间建立起联结关系,那么原始人的命名制度,就是在个人和集体之间建立起联结关系。

对原始社会而言,新出生的孩子是一个偶然性事件,打破了社会原有的稳定结构,因此,结构必须做出调整,才能将新的事件纳入进来。对此,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的维克门坎族,想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给每个新生儿三个名字,大名、小名和脐名。大名和图腾动物的头部或上半部有关,小名和图腾动物的腿、尾部或下半部有关,而脐名完全是随机性的。当孩子出生时,管事的人一边拉着脐带,一边随机念叨着一大堆名字,正好在去掉胎盘那一刻说出来的名字,就成为了孩子的脐名。所以说,大名和小名来自于集体共同拥有的图腾,指向结构的必然性;脐名则是个人的名字,指向事件的偶然性。通过这种命名制度,事件和结构、个人和集体联系了起来。

还有两个更有意思的例子。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里的皮南人,在他们的原始部落里,只有孩子和死人才拥有个人的名称,其他人就跟从孩子或者死者的名字称呼,比如某某人的母亲、某某死者的妻子。因为在皮南人看来,拥有一个专有名字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要么你太年幼,没有资格进入社会集体的关系结构里,要么就是你已经死亡,脱离了社会集体的关系结构。皮南人这个命名制度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出生和死亡对于原始社会而言都是不可控制的偶然性事件,而事件指向的是个人的专属名称;但伴随着出生和死亡,另一个人却可以因此进入到结构里,摆脱自己的专属名称,获得一个指向社会集体关系的名称。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相反的命名制度。生活在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阿尔冈金人规定,刚出生的孩子不能有名字,只有等待一个长辈亲属死亡后,才能继承这个亲属的图腾名称。在这种命名制度里,随着出生和死亡,一个人被剥夺了图腾名称,脱离结构,另一个人却能因此获得图腾名称,从而进入结构。这样,作者就得出结论,在原始社会里,很多制度和习俗表面上看内容相反,但结构却相同,它们表达的往往是同样的意思。

图腾制度和命名制度,都是试图把偶然性的事件纳入到必然性的结构里,图腾和名字这些内容都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它们的结构却具有必然性、稳定性。而且这种结构并不愚昧,它体现了原始人把人类跟自然、个人和集体联系起来的底层逻辑。

第三部分

经过前面两部分的论证,作者已经证明了原始思维和现代思维没有本质不同,原始社会的制度在底层逻辑上是合理的。但你可能依然很难接受,原始文明与我们现代文明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头脑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觉得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处于早期的原始文明肯定比现代文明要落后。在第三部分,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了一个很颠覆的观点,他认为历史其实是人的一种主观幻觉,基于这一点,他才提出,现代文明和原始文明没有前后高下,只是两种文明而已。

你可能会觉得,这太过离经叛道了。我们有那么多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证明历史的确是存在的,难道作者要把这些客观存在的资料都当作是主观幻觉吗?当然不是,作者并不否认这些客观存在的资料,作者完全相信,过去的确发生过很多事件,但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并不等于是历史。如果仅仅把历史定义为过去发生了的事件,那么作者就要继续追问:究竟是过去发生的哪些事件呢?哪怕只是在过去的一天之内,每一个个人都在每一秒里发生了无数的事件,历史不可能穷尽所有过去发生了的事件,而只能对这些事件进行选择,使这些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有意义、可以被理解的历史。也就是说,历史之所以对我们人类而言有意义,不在于过去发生了什么事件,而在于这些事件是怎么被组合在一起,也就是结构。过去发生的事件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选择哪些事件、如何组织这些事件,则依赖于人类的主观思维。拥有不同历史观的人,会选择不同的事件,或者虽然选择同样的事件,却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事件,最后都会形成完全不同的历史。人类有多少种历史观,就可以讲述出多少种历史来,所以,历史是人类主观思维的产物。

主流历史观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种历史观,主要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在这种历史观的影响下,我们会认为,原始文明是一种低级的文明,而现代文明是一种经过了发展之后的高级文明。但在作者看来,这种历史观只是众多历史观里的一种。作者提出了另外一种理解,他认为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是平等的,证据就是,原始文明的具体内容虽然与现代文明不同,但在深层次结构上,原始文明却与现代文明非常相似。

比如,我们现代人嘲笑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认为原始人把动物当作自己的祖先是一件非常愚昧可笑的事情,但我们现代人其实也在做着完全一样的事情,却并不自知。比如汉族这个概念,其实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已经不存在血统上纯粹的汉族了,但汉族这个概念依然可以维系着我们,当我们把自己称呼为炎黄子孙的时候,我们个人和一个共同体联系在了一起,并由此获得了力量。再比如,一个中国人在奥运领奖台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产生的那股自豪感,同样会把个人与一个共同体联系在了起来。所以,在深层结构上,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和我们现代人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都是借助一个符号,把个人跟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力量。这个符号可以是图腾动物,也可以是汉族的概念,又或者是五星红旗的图案。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地考察现代文明里的很多制度,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跟原始人的很多行为真的很像。比如我们现代人每天辛苦地工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可在原始人看来,这些所谓的钱不过是一张纸片,现代人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多的代价,仅仅为了挣得几张纸呢?也许在原始人眼里,现代人更加愚昧可笑吧。我们现代人的钱,就相当于原始人图腾制度里的那些动物。动物本身没有任何力量,但当整个原始部落都在制度上认可了这只动物所具有的象征性力量后,这只动物便成为了原始人的图腾,并且在饮食禁律中禁止吃这只动物。现代人也是一样,钱本身没有力量,是一个国家所有的人都认可了这张纸所象征的货币力量之后,钱就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的图腾。

第三部分我们也讲完了。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很颠覆的观点,历史是人类主观思维的产物,那种认为人类文明是进步的只是在一种历史观中的认识,如果我们跳出来看,在深层结构上,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是极其相似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总结

《野性的思维》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说到了原始人所拥有的具体性科学,它像修补匠,是从具体事件不断归纳结构,而现代人的科学思维是先确定一个结构,再把事件纳入到结构中。然后,我们讲了原始社会的图腾制度和命名制度,它们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愚昧,不合逻辑,在深层结构上其实是合理的。而且,我们现代文明的制度和原始人的制度在这种深层结构上其实也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其实是平等的。

最后,我们还是要补充一点对这本书的认识。这本书确实很重要,作者论证的逻辑也非常严密,它破除了人类学长期以来的一种偏见,那就是把西方文明看成是高级文明,而把原始文明看作是野蛮和愚昧的低级文明。作者从原始文明里找到了和西方文明相似的结构,从而论证了原始文明并不比西方文明低级。但是,作者是不是过度解读了呢?列维·斯特劳斯围绕原始文明的分析,其实也是他筛选了信息纳入到自己的结构里,当然也是主观的。当然,这并不妨碍这本书带给我们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方式。今天,人类对历史的进步或者文明的差异已经有了更丰富、多元的思考,这本书可以说是它们的先驱者。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多元的价值观更加可贵,文明之间不一定是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不同文明要在地球上和平共处,就必须学会尊重对方,而不是把自己的文明看作比别人的文明更加高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性的思维》
3.服装文明
多个孤立文明都有伏羲女娲交尾图腾,文明回溯收敛指向同1源头
岩刻体现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智慧与信仰图腾0828
狐道:生存和发展的动物图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