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32】《头发》:头发到底有什么用?

库尔特·斯坦恩 东方极致 2022-10-28 06:30 发表于北京
《这样和世界相处》:心理学家阿德勒,教你与世界和谐相处
 《知道做到》:教你从知道“做什么”精进到掌握“怎么做”

 关于作者


 

库尔特·斯坦恩,毛发研究的权威学者,曾担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皮肤学与病理学教授,还曾连续十年在强生公司担任皮肤生物学总监。近些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卓克索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担任兼职教授。

关于本书


 

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毛发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一直都被轻视了。它们不光是人类头上的装饰,或者动物身上的保护层,更是一座信息宝库,是人类文化、艺术、贸易和社会演进的一个侧写。

核心内容


 

毛发的作用,要远比我们想象得重要。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毛发的进化史也是人类的进化史,我们的祖先为了保护自己,长出了浓密的毛发,而随后,大脑的进化,又让人类褪去毛发,并且间接催生了最初的人类家庭单元。其次,毛发先天的符号价值和身体属性,让它成为人性的延伸,在人类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演绎出了丰富内涵,它作为一种强大的信号发射工具,替我们传递信息。 

 

解读文稿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书叫《头发》。

但是这本书,讲的不光是头发,而是包括了人体的各种毛发,和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毛发,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Hair》,翻译成毛发其实更恰当。

本书的作者库尔特·斯坦恩是一位专门研究毛发的医学博士,他认为,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毛发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一直都被轻视了。它们不光是人类头上的装饰,或者动物身上的保护层,更是一座信息宝库,是人类文化、艺术、贸易和社会演进的一个侧写。

我们从书中选了一个关于人类头发的例子,你可以通过它感受一下,毛发为什么被称为信息宝库。头发的构造就像电影胶片,由大量的定格画面组成,每个画面,都展示出人生的某个阶段。比如一个人吃过被汞元素污染的鱼,那么他体液中的汞含量就会上升,被吸收进发根,两个月后,这段带有汞元素标记的头发,就会长到头皮上方几厘米的地方。尽管我们的身体已经把汞排出体外,但头发却永远记住了这一幕,并且伴随一生,从不说谎,也不容篡改。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就是你的头发。但是,这仅仅是毛发承载的一部分信息。从远古时代人类最早的家庭单元如何形成,到人类社交活动中,政治、文化信号的传达,再到近代贸易的形成,我们都可以把小小的毛发作为窥镜,从中一探究竟。

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看看如何从毛发的角度,理解我们人类身体的进化、精神生活的演变和现代贸易的形成。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从自己的身体出发,看看毛发的演化,对人类自身的生物学意义。

众所周知,我们的先祖,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有一身浓密的毛发,后来这些毛发又随着进一步的进化消失了,而且只有人类发生了这种大规模褪毛,为什么会这样呢?人类的毛发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人类长出毛发是为了生存,而褪去毛发,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先说人类为什么会长出毛发。我们的毛发,来自于进化的馈赠。话说,远古时代,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海里,当它们登上陆地,皮肤就必须要抵御陆地上干燥的气候、强烈的阳光等新的威胁,这就需要表皮作出巨大改变:它既要有厚度,又要有强度,还要能防水。于是,动物的皮肤表面延伸出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聚在一起,变成了针状,形成保护层,这就是最初的毛发。

毛发最初的作用,是充当盾牌。不同的毛发承担着不同的保护职责,眼睫毛通常短小而坚韧,向外翻卷,是为了防止异物进入眼睛。腋下和阴部的毛发又短又弯,目的是减少皮肤间的摩擦,防止蚊虫叮咬。胡子一般粗糙、浓厚并且卷曲,目的是防止外伤。

毛发还是天然的保温系统,它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是铜的八千分之一,帮我们留住热量,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够外出捕猎。毛发也是天然的雷达,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比如对蚊虫跳蚤之类的昆虫,有体毛的人就要比剃掉体毛的人敏感得多。

但是,所有这些好处,都指向一个更大的疑问,既然毛发是天然的雷达、盾牌、保温箱,看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害,人类为什么要把它进化掉呢?

达尔文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设,说男性原始人更喜欢没有体毛的女性,因为她们看起来更性感。为了配对繁衍,女性和男性就把体毛都进化没了。

但是,很多现代研究者认为,达尔文的解释过于简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人类失去浓密的体毛,是为了保护一个更重要的器官:大脑。人脑对温度非常敏感,只要体温超过41摄氏度,且持续30分钟以上,就会造成脑细胞的损伤和死亡。生物学家发现,在100万年到300万年前,人类开始褪去浓密的体毛,并且进化出汗腺。正是同一时期,原始人的大脑也在不断增大。既然大脑这个最重要的 CPU 需要散热,一身浓密的毛发就成了阻碍,只能舍弃。

同时,失去毛发还让人类获得了另外一种能力,也就是长途奔袭的耐力。因为我们有汗腺,能够随时散热,所以可以马不停蹄地跑上很久,但其他的动物就不行。比如猎豹,虽然它的跑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10公里,比很多汽车都快,但是,这种速度连1分钟都维持不了,迅速升高的体温就会迫使它停下来休息。

你看,这是褪去毛发带来的直接收益,发达的大脑和持久的耐力。同时,褪毛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间接收益,就是催生出人类社会最初的家庭单位。

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说起。雌性黑猩猩之所以能在森林里为自己和孩子觅食,是因为它们的双手得到了解放,孩子可以紧紧抓住母亲的毛发,趴在母亲背上。但这在光溜溜的人类身上就行不通,赤裸的人猿妈妈只能一直用双手抱着孩子,根本没法觅食。这就导致她需要一个帮手,显然雄性人猿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可以为孩子和孩子母亲提供稳定的食物和保护,同时,雄性始终在雌性身边,也获得了更多的交配机会,大家都有收获,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毛发的消失,间接衍生出了最初的家庭单元。有了家庭,人类这个族群才得以稳定繁衍,越来越多的人才能聚集在一起,彼此协作,并且最终站在了食物链顶端。

好,以上是第一部分,毛发对于人类个体的生物学意义,总结一下,我们为了生存而长出浓密的毛发,它们是天然的盾牌、雷达和保温箱。而褪去毛发,则是为了给大脑提供更好的散热系统,这也让人类获得了长途奔袭的能力,并衍生出最初的家庭单元。

第二部分

今天,我们已经跟多毛的祖先大不相同,进化让我们只留下了头发、胡须等等少数几处毛发,毛发的生物学意义大不如前。但是,人类复杂的政治、文化和宗教行为,却赋予了毛发更多的情感意义。

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就说说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人类的毛发对于我们的情感意义。根据作者的观察,人类的毛发,尤其是头发,是一位终极沟通大师,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信号发射工具之一。

你注意到一件事没有?即使我们明知道长发打理起来很麻烦,既费时间又花钱,而且头发上的皮屑和油脂,还会为细菌繁殖提供温床,对我们的健康有害无益。剃光头可以省去这些烦恼,但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剃光头,在大多数人的审美中,一头漂亮的头发和精致的胡须,都是加分项。

而且凡是历史上能够被人们熟知的名人,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科学领域,往往都有一头标志性的发型或者胡须。这些特征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里,成为被牢记的符号,更成为传播的抓手。

比如18世纪,有个臭名昭著的海盗爱德华·蒂奇,绰号黑胡子,因为他的胡子又长又黑,长到什么程度?他经常把胡子编成辫子,耷拉在下巴上。10世纪的挪威国王哈拉尔德绰号叫乱发哈拉尔德,因为他曾经发誓征服挪威之前绝不理发,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直到登上王位,他才开始打理自己的一头乱发。9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绰号是秃头查理,有人说这个绰号就是因为他秃头,也有人说不是因为他缺头发,而是缺少领土。两万多年前,人类最早的维纳斯雕像,虽然没有明显的五官特征,但却被赋予了一头优美的发型。

今天,毛发依然是我们记住一个人的重要途径。比如爱因斯坦、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第45任总统特朗普、奥黛丽·赫本、猫王、鲁迅,只要想起这些人,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他们标志性的发型或者胡须。

那么,头发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看重呢?这源于头发先天的符号属性。

关于头发的符号属性是怎么来的,英国的一位灵长类研究专家,叫艾莉森·久利专门做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基因里,天然就具备用毛发鉴别同类的倾向。即便是不具备人类审美能力的黑猩猩,也更喜欢接近毛发靓丽的同类。

这位灵长类专家认为,不管对人类还是黑猩猩来说,一身靓丽的毛发,首先是一种健康指标,毛发浓密、色泽饱满,是健康的象征。其次,毛发还能反映个体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因为漂亮的毛发需要专心打理,而专心打理的前提,是温饱无忧,只有物质条件优越,吃得饱的人,才有闲心和精力去打理毛发,又或者是他的社会地位很高,身边有同类愿意为他打理毛发。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毛发就已经是灵长类动物展示身体优势和社会地位的符号。而且和服装、首饰等外在的装饰品比起来,毛发作为一种符号,还具备另一项优势。它是我们人类自身的一部分,而且是人类唯一可以随意改变形状、颜色、长短,但又不会觉得疼的身体部位。

你看,虽然改变身体的方式有很多,但每一样都要付出代价。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获得健美的身材,但是健身很累,很难坚持。也可以靠整容获得更漂亮的脸,但整容很贵,还伴随着疼痛和一定的风险。唯独毛发,尤其是头发,我们可以随时改变它的样子,又不用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它不是任何身外之物,它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天然的符号价值和身体属性,导致头发在人类的宗教、文化和政治活动中,展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在很多宗教文化里,人们坚信,头发里含有人类的灵魂,我们可以用它来和神明签订契约。所以每一种宗教文化,都对应着一种鲜明的发型。比如传统的犹太教派留着大胡子,两鬓有长长的卷发,东正教的牧师留着长发和胡须,而佛教僧侣则需要剃度,也就是剪去所有的头发,这代表他愿意放弃一切世俗的人际关系和利益,正所谓四大皆空。

在社会文化里,我们曾一度把头发当作一种生活信念。《孝经》里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换句话说,不剃头是最起码的孝,是做人的底线。所以清朝建立初期,汉人的口号是“宁死不剪头”,正所谓“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而满清统治者的态度则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最后,在满清的强大威慑下,汉人接受了统治,剃光前额,留起了辫子。这些辫子久而久之,就成了社会文化根深蒂固的一部分,许多人对头发所代表的社会观念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的生命,以至于后来,清政府倒台,一些人因为抗拒剪辫子,居然选择了自杀。

在政治领域,政客们通过发型来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比如英国首相卡梅伦上任后一个月,就把头发从右偏分变成了左偏分,据说是他的时尚顾问告诉他,头发从右边分,会让人看起来更阴柔,而从左边分,则会使人看起来充满阳刚气。

再比如古代统治者通过让士兵修剪统一的发型,凸显自己的政治声望。据说这种做法起源于亚历山大大帝,当初亚历山大发现,士兵的长发经常露在盔甲外面,动不动就被敌人揪住。于是,他下令所有士兵剪短发。这个惯例沿用至今,军人整齐的短发,被视为一种秩序、纪律和规范,也代表着领导者的声望。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头发也一度被当做重要的身体器官,它的重要程度和五脏六腑一样。所以在几百年前的欧洲,理发师和医生都是同一批人。直到18世纪,这两个职业才分开。如今,我们在理发店门口看到的,红白蓝相间的旋转柱,就是当初残留的痕迹,它代表着曾经常见的放血术。当时给病人放完血后,理发师兼外科医生会用白色的绷带包扎病人手臂。平时,他们就把干净的白色绷带缠在店门口的杆子上,当作招牌。后来,他们不再摆放真的杆子和绷带,而是用红白蓝三色相间的柱子代替,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绷带。

在娱乐圈的明星手里,头发成了打造性格标签的工具。比如迈克尔·杰克逊早年的爆炸头,代表着狂放自由;奥黛丽·赫本盘起的长发,代表着优雅;秀兰·邓波洋娃娃似的卷发,代表着天真可爱;麦当娜的短发造型,代表了坚强干练。

你看,身体、性格、政治、文化,这些信号都可以通过毛发的造型来传达。换句话说,头发是人性的延展和外在体现吗。正因为它具备这种情感属性,反过来说,它也能被用来抹杀人性。

回顾历史上的惨剧,很多对人性的抹杀,都是从对毛发的抹杀开始的。15世纪,圣女贞德被烧死前,刽子手剃光了她的头发。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被送上断头台之前也被剃光了头发。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也被剃光了身上的毛发,这些毛发加在一起足足有7吨重。

即使今天,在采用电击死刑的地方,为了让电击和皮肤更好地接触,罪犯的头发也会被剃光。虽然行刑者说这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在这本《头发》的作者斯坦恩看来,这种行为还是会释放出反人道和独裁的信号。

总之,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毛发的精神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它是如此重要,这就引出一个说起毛发,我们就不得不顺便说说的问题,秃顶。

秃顶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不美观之外,它还带来一个更大的损失,也就是,失去了一种强大的信号发射工具,无论你想用它发射什么,这种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关于秃顶,现代医学做了很多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因为头发根部的毛囊就像一个激素聚集地,脑垂体、肾上腺、性器官,每一个部位产生的激素,最终都会通过体液被带到毛囊,这就导致秃顶的成因非常复杂,很难下定论。在书里,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秃顶并不是真的没有头发,假如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秃的部分有很多细小的毛囊和头发,只不过它们退化,或者说睡着了。只要能唤醒它们,就能再次长出头发。坏消息是,具体怎么唤醒毛囊,现在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未来没准儿会有。

好,以上就是第二部分,毛发的精神内涵。总结一下,毛发是一种强大的信号发射工具,是人类的可以随意整容的第二张脸,它承载着丰富的性格信号、政治立场和文化主张。

第三部分

除了我们自己的毛发,这本书还讲述了其他动物的毛发和皮毛,对人类社会的塑造作用。接下来,第三部分,我们就把视线延展到自然界的其他动物身上,看看动物的皮毛和毛发,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根据作者的观察,毛发生意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着人们演化出更先进的贸易行为和经济制度,间接促成了现代经济的形成。

作者认为,在自然界的众多生物里,有两种动物的皮毛,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最大。一个是海狸的皮毛,另一个是羊毛。

咱们先说海狸。海狸皮不仅数量稀少,加工的代价也很大。一件海狸皮的帽子,要达到最佳效果,必须经过缩绒让皮毛更紧实。最常见的缩绒方法是往皮毛里加水银,这就导致经常接触水银的制帽工,会出现精神错乱之类的职业病。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有个疯疯癫癫的角色叫疯帽子,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那些可怜的制帽工。

早在8世纪,瑞典的维京人就和阿拉伯人做起了海狸皮的生意。后来,这门生意扩大到了整个欧洲。17世纪,西欧的海狸被捕杀殆尽,人们又瞄准了美洲新大陆。200多年的时间里,海狸商人们追随着猎物的足迹,走遍了整个北美洲,为即将到来的欧洲侵略者绘制出了新大陆的地图。因此,说海狸催生出了北美洲的第一张地图一点都不夸张。如今,加拿大的五分硬币上还刻着海狸,以此纪念它们的功绩。

但是,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还不是海狸皮毛,而是一种更常见的动物毛发,羊毛。它为现代金融业的萌芽,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都提供了间接条件。

在12世纪的英国,纺织还只是家庭手工业,农民自给自足,假如有多余的羊毛就卖给别人。后来,随着需求的增加和纺织技术的提高,农民逐步减少耕作,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纺织,他们就是早期的纺织工人。

到了13世纪,羊毛贸易已经颇具规模。为了确保货源,羊毛商人往往会提前预定某个农场未来20年的所有羊毛,商人还要对每一年的羊毛估价,和牧场主签订合同,这就是早期的期货合同。

同时,羊毛市场从原料供给编织到染色运输,环节很多,伴随着很大的开销和风险。雄心勃勃的商人们联合起来,承担着这些贸易风险,并且雇用了成千上万的欧洲人。他们成为了最早的商业银行公司,并从中产生欧洲的第一个大型银行业系统。这些银行家的财富渗透到各行各业,他们还用多余的钱支持艺术家创作,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米开朗基罗。

这是羊毛对现代金融的影响,它间接促使现代银行系统萌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正因为羊毛利润可观,才引发了新一轮,更大的变革,这就是圈地运动。

14到15世纪,欧洲以英国为代表,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从农民手里抢夺土地,并且把地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这场圈地运动前后持续了300年。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农民被迫和土地分离,小农经济被消灭,资本主义市场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最基础的条件。

同时,羊毛贸易的发展也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前面说过,羊毛生意使一部分农民变成了纺织工。而随着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吸纳进来,从自给自足的农民,变成了有组织、有技术的、工业流水线上的工人。换句话说,民间的劳动力,通过纺织业实现了组织化。他们就像一支预备军,已经经过了流水线作业的训练,可以迅速适应工业化,正是这些被组织起来的劳动力,成为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之一。至于英国凭借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那都是后话了。

好,以上是第三部分的内容。总结一下,毛发生意的巨大效益,推动着人类贸易的前进,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历史,比如海狸的皮毛催生出第一张北美地图,再比如羊毛贸易为现代金融和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工业革命都奠定了间接的基础。

总结

到这里,这本《头发》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毕。回顾一下,毛发的作用要远比我们想象得重要。

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毛发的进化史也是人类的进化史,我们的祖先为了保护自己,长出了浓密的毛发,而随后大脑的进化,又让人类褪去毛发,并且间接催生了最初的人类家庭单元。

其次,毛发先天的符号价值和身体属性,让它成为人性的延伸,在人类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演绎出了丰富内涵,它作为一种强大的信号发射工具,替我们传递信息。

最后,除了人类自身的毛发之外,其他动物毛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社会,它催生了复杂的经济行为,这些经济活动为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里的猫掉毛严重怎么办?6个方法教给你 | 记得点赞收藏
剃光猫咪的毛真的“好”吗? 对着镜子发呆的猫咪,网友都觉得心疼
海狸的馈赠:裹着一层皮毛的新型潜水衣
俗论探宗:正月里理发百无禁忌
油画动物就这么画,1分钟理清头绪!
有一种热叫你妈觉得你热,最后还把你毛剃光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