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56】《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阿列克谢耶维奇 东方极致 2020-09-07 07:00

关于作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女作家。2015年,67岁的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专注写大事件里的 小人物,特别是女人和孩子这两个群体,擅长从个人情感的记录中,来体现灾难对人的伤害。她认为,只有让每个亲历者都发声,才是真正的记录,才是全部的历史。



关于本书


 

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为切尔诺贝利的亲历者之一,为了记录下那段真是历史中最原始的声音,花费三年的时间,采访了100多位切尔诺贝利的亲历者,最终撰写出《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这本书的口述史的风格,使得讲述人的故事可以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作者采用复调式书写的创作手法,让文本中多种叙事声音并存,且每种声音都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核心内容


 

作者采访了100多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幸存者,用口述史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在那场大灾难里鲜为人知的残忍事实。人类的渺小、无知、狂妄和贪婪在大灾难面前暴露无遗,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如果未来。

match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清感世界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痛苦。

切尔诺贝利事故带给人最直接的伤害,就是核辐射导致的肉体的死亡、病变和残疾。这种疼痛会痛到什么程度呢?亲历者描述出的细节让人不害而栗。

一位去世的消防员的妻子讲到,她丈夫死前的最后两天,嘴里会涌出细小的内脏器官碎片。这些碎片让她丈夫咳嗽不止,甚至窒息。一位去世的清理人的妻子也讲到,因辐射患上淋巴癌的丈夫生前的状态:下巴挪位,脖子消失,舌头从嘴里垂了下来,鲜血从他脸上的各个部位流了下来,一滴一滴地落在脸盆里,就像挤奶工挤进桶里的牛奶。这些关于死亡的描写,很生动,却也很惊人,让人毛骨惊然。

对切尔诺贝利人而言,死亡似乎成为了一种解脱,因为活下来的人,还要经受各种病痛的折磨。一位在核污染区定居的老人讲,她一到晚上,全身疼得厉害,两条腿就像被针扎了一样。读到这,你可能会感同身受般地因为疼而咬紧了牙根。紧接着,一位深入切尔诺贝利地区拍摄的摄影师的故事又刺痛了你的神经。他描述了一幅恬静的田园美图:枝繁叶茂的苹果树,忙碌的蜜蜂飞来飞去,花园里的鲜花争奇斗艳,但是他却什么气味都没闻到一核辐射导致他失去了嗅觉。摄影师的这段讲述非常平静,却让你可以瞬间感受到这场核事故是多么可怕。这样残忍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脑子里长肿瘤、女孩天生没有肛门和阴道、健壮如牛的人变得全身瘫痪等等等等,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奇异故事会让你有切肤之痛,浑身上下跟着不舒服。

身体上的痛苦已经够折磨人了,精神上的痛苦更扎心。这种痛首先表现在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刚刚我们说了消防员和清理人的妻子陪伴丈夫走向死亡的过程,在她们的讲述中,还穿插讲了她们相恋的美好往事。一边是妻子对丈夫的挚爱,一边是死神对丈夫的召唤,在爱与死亡的碰撞下,这种痛苦可想而知。与挚爱的分离还表现在父母与子女间。一对夫妻,看着年仅6岁的女儿遭受病痛的折磨时,妻子情绪激动地说,“我宁愿女儿死,也不愿让女儿受到这样的折磨。干脆我死掉好了,我真的受够了”。作者原原本本把讲述人“胡言乱语”的状态呈现出来,于是,一个饱受痛苦折磨的母亲的形象在你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这种痛苦,除了表现在与人的分别外,还表现在与故乡的分离上。因为核污染,许多人被迫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的罪犯。有人跪在自家房子前,苦苦哀求疏散他们的士兵;有人从母亲的坟前抓了一把土装在袋子里离开;有人带走了自家的大门,而这扇大门最后成了摆放女儿遗体的棺材。在居住者和清理人的描述中,都讲到过切尔诺贝利附近村庄的风景是多么美丽,然而,越是听到他们平静回忆故乡的风景美如画时,人们背井离乡的场景就显得越酸楚。最后,还是有一些老人坚持留在了污染区,也有一些人不顾核辐射的威胁返回了家乡,他们觉得落叶归根才。,一空气、水、食物中到处都充满辐射的污染区,这样的落叶归根,也跟背井离乡一样,充满了凄凉的色彩。

以上就是作者通过记录切尔诺贝利幸存者和见证者的声音,为我们展现的第一种感情:痛苦。无法估量的核辐射,让个体的生活深陷痛苦深渊。他们背井离乡,饱受死亡和病痛的折磨。肉体和精神上带给人的双重痛苦,让我们看到了这场事故的残忍。

如果说痛苦是一种看得见的情感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情绪,在潜意识里折磨着切尔诺贝利人,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情感关键词,恐惧。他们恐惧的根源其实是对核辐射这个看不见敌人的害怕,他们害怕不知哪一天,死亡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作者记录下了不同人的不同恐惧方式。有人精神失常,选择自杀;有人常做噩梦,梦到自己生了一个长着刺猜脑袋的狗;有人歇斯底里的呐喊。比如,一个清理人到了核灾难现场后,因为害怕只待在自己的帐篷里,睡觉都穿着塑胶衣服。最终,他却被组织开除。他大喊道,我只是想活下去啊。此时,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张无辜又无奈的面庞,让人觉得心疼。还有人是在平静的讲述,然而看似波澜不惊的话语中,却透露着潜意识中的恐惧。一位母亲讲了这样一个场景,医院的小女孩合上她们的洋娃娃的眼睛说,娃娃死了,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都会死。

核爆炸发生后,死亡成为切尔诺贝利人生活的主旋律。即便他们想忘却,可周围人看待他们的眼光和对待他们的态度,都会把他们再次推向死亡的阴霆下。当别人得知他们来自切尔诺贝利时,就会立刻躲开。一个“躲”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旁人对他们的那种畏惧之情。本就已经失去故土,身在异乡的切尔诺贝利幸存者还要遭受别人的排斥。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因为来自切尔诺贝利,班上的同学害怕他身上有辐射,不愿和他同桌,并给他起外号“亮闪闪”,他的妈妈说他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了。

他们本身是受害者,心灵的伤口还没有愈合,但别人的冷漠又加重了他们的创伤,以致于很多人丧失了寻求爱的勇气。一个切尔诺贝利幸存者坦言,因为害怕,她不敢去爱。她讲到她有一个未婚夫,已经在房子上登记了双方的名字,然而未来婆婆的一句质问“你能生孩子吗”,让她觉得爱反而成为一种罪过,因为核辐射会导致不孕不育,或者生出的宝宝是畸形。

一场核爆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异化,正常的恋爱繁衍都无法实现,这让经历了核灾难的切尔诺贝利附近定居的人所说,“你需要做多久是活下去,没了,就这些“。活着,称为这些幸存者最大的心愿。从作者记录下的这些声音里,你会感受到他们的无奈与悲戚。

这就是他们情感世界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恐惧。核爆炸让切尔诺贝利的幸存者一直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对核辐射的害怕,让这些本应是受害者的幸存者,遭受了外乡人的冷漠和排挤。如何面对未来成了他们更深的伤痛。

如果说以上两种情感是隐忍的,那么下面要说的第三种情绪就是喷薄而发的,这就是愤恨。作者在收集这部分感情的同时,也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

一个化学工程师直抒胸臆,因为受骗而感到愤怒。原来,当年他本是被通知去参加一个为期25天的短期服役,最后却在切尔诺贝利当了6个月的清理人。另一个清理人生气地讲到,他当年是突然接到要去核爆炸现场做清理的通知,他就像个犯人似的被押解到车上。作者在这里还用括号注明,说到这儿,他陷入了沉默,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抽烟。一个简单的抽烟细节透露出他愤怒的情绪。

作者在记录这些清理人的经历时,曾记录下来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美国机器人在屋顶上待5分钟后就停止了工作,日本机器人也不动了,俄罗斯机器人却在上面足足工作了两个小时。这时,大喇叭里传来了一道命令,二等兵伊万诺夫,你可以下来休息一下。这个俄罗斯机器人实际上是俄罗斯士兵。作者在这里用括号注明,讲到这里,这个清理人发出了一阵大笑。而这笑声的背后无疑是无奈的、愤怒的、带着眼泪的。据清理人回忆,他们在核反应堆屋顶上清扫留下来的辐射微尘,强烈的辐射其实来自他们的脚下,而他们的脚上只穿着普通又廉价的人造革靴子。

作者让不同性格的清理人发出他们内心的呐喊,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视角和话语,本真地还原了这场核爆炸的部分面貌。比如有一个清理人直接骂道“去死吧,你们通通都去死吧”。这句话其实透露出,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保障。因为去切尔诺贝利做清理人,他成了二等残废,因为总生病,工厂要开除他。他去找厂长说,我在切尔诺贝利工作过,是我救了你们,厂长却冷冷地回答,派你去那里的人又不是我。据他回忆,他们撤离后,签了保密协议,不能向外人讲起核爆炸的事情。他们在现场吸了多少辐射,也属于军事机密。忍无可忍的愤怒,让他贼出了刚才那句不登大雅之堂的粗话。


第三部分 

以上就是我们情感层面讲的三个关键词,痛苦、恐惧和愤恨,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感让这本书具有了文学的情感温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的第三个层面,反思。

面对这场巨大的核灾难,幸存者都有一个疑问,谁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谁该为此负责?不同的受访者有不同角度的思考。而通过作者巧妙的结构安排,人们的思考从外在走向内省,从个人走向历史,使这本书具有了警示未来的作用。

第一个思考的角度是这场悲剧是强权与高压的政治体系所致。一到切尔诺贝利纪念日,有一句话总会被提到:比核爆炸更恐怖的是谎言和欺骗。

一位被转移的乡村教师回忆说,“所有的事情都已发生,而人们却没有得到任何信息:政府保持缄默,医生也沉默不语。各地区等待来自州府的指令,州府等待明斯克的指示,明斯克则等待莫斯科的命令”。事实上,苏联政府不仅封锁消息,还控制媒体去制造一派欢乐祥和安全的假象。为了避免恐慌,虽然有一些防护措施,却不积极组织开展。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下级盲目服从上级的命令,并且配合上级去封锁消息、掩盖甚至篡改事实。所以有人说,这场灾难为5年后苏联的解体敲响了丧钟。连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也说,切尔诺贝利暴露了苏联的许多病灶面事件、没有责任感等等隐瞒灾难和负整个体系都弥着奴性、诌媚、文过饰非。

这是受访者从政治体系层面的反思,不过如果原书仅仅停留在批评政府,这样的反思略显单薄。人们第二个角度的反思就是,科技的发展会不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书中的一些受访者表示痛恨科学家,说“切尔诺贝利是科学家们的错,他们从上帝手里抢面包,而现在,上帝在天上哈哈大笑,我们却成了科学家们的替罪羔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物理学成了苏联当时所有人顶礼膜拜的焦点。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让当时的科学家在核爆炸发生后,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依靠科技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问题解决。然而,当一场核爆炸变成核灾难后,当科学家自己也变成受害者后,人们对科学的信仰开始崩塌。科学家发现,科技所引发的危机也会给人类造成致命的打击。可是这是科学技术的错吗?就像书中一位受访者所说,知识本身并无过错,学习和了解知识并不犯法。所以,人类需要虔诚反思的是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在发展任何一项科学技术之前,应明确这项技术给人类会带来哪些好处,又暗藏哪些危机?利好和危机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权衡?因此科技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人类本身。

所以说,切尔诺贝利核爆炸还是人类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那究竟是人类的哪里出了问题呢?这场核灾难让人们从狭隘的人类社会跳脱出来,去衡量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是本书第三个角度的思考。

在本书中,作者记录了不少关于动物的故事,比如,人们被转移时不能带着他们的动物离开,猎人被派往隔离区去射杀被辐射污染的动物。对此,一个小男孩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没有人帮帮那些动物?一个孩子单纯的发问,其实也暗含一个朴素的道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发展、繁荣共生。就如同一个去过核灾难现场做摄影师的受访者说,“我们的艺术只有一个主角:人类。而切尔诺贝利人的眼界更开阔,他会向世间的一切挥手致意”。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人类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能源趋近枯竭,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是例证。核电站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清洁的能源,看起来弥补了人类的贪婪,然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让人类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灭顶之灾。这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所带来的悲剧。这场大灾难其实也在警醒着我们,如果人类只把其他生物看作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资源,如果人类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这个根基自然界终将毁灭,人类也会随着自然万物的覆灭而灭亡。

总 结

说到这,《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重点内容就介绍得差不多了,我们再简单梳理下。

本书中,作者让上百位切尔诺比利事故的幸存者亲自发声。从他们的声音中,我们勾勒出这场核爆炸的 一些基本事实: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炉发生爆炸,不同身份的清理人去往前线,清理事故现场。核污染区的居民被迫转移疏散,离开家园。核辐射带来死亡,幸存者遭到排挤,受害者得不到保障。官方封锁消息,伪装安全。

在这些事实背后,作者投射出的是切尔诺贝利人复杂的感情世界: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他们的身心饱受痛苦的摧残,巨大的恐惧,让幸存者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无望,面对谎言,他们的愤怒喷薄而出。

这些情感被作者逐渐深化,升华到人类和历史的高度,警示未来。科学技术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科技问题最终要回归人类本身,而人类的狂妄和贪婪终将让人类社会随着自然界的毁灭而灭亡。

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它能给你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真实的力量和细节的描写。这对于新闻报道或者专题片制作,有很大的启发。第一个启发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任何花哨的渲染都是徒劳的,真实记录就是最好的方式。用最冷静的语言,最克制的感情,去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种冲击力,是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真实记录,并非是说完全客观,其中也隐含着创作者的态度。这就要靠记者去选取最有情感冲击力的细节,同时,片段与片段的衔接也要考虑受众的情绪起伏,最后还要通过巧妙的结构,将情绪逐渐深化。作者其实也有一个写作套路,她总是先去记录一些讲述者当前的日常生活,接着用回忆的方式讲述那场事故最惊惊的内容,之后会讲一个笑中带泪的情感故事,最后,是讲述者的个人反思。

第三,捕捉细节和真实的故事,靠的是大量深入的采访。为了写这本书,作者花了3年时间,采访了500多个人,和受访者一聊就是4、5个小时,甚至1天,但最终在书中的呈现可能只是几句话。只有如此这般俯下身去做深入的采访,新闻报道才可能生动鲜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伸阅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核灾难亲历者口述历史
触目惊心切尔诺贝利灾难
曾经被原子弹毁灭的广岛、长崎为何现在可以住人
实拍: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纪念馆 1
世界十大核爆炸事故
UC头条:为什么植物不怕核辐射? 切尔诺贝利灾难后植物反而更加茂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