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排队等待核酸检测时,我在做些什么
今天做了第六次核酸检测,意味着这是我回家的第11天。
 
生活像是陷入了土拨鼠之日般的循环往复,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跳脱出这样的剧情,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尽管经常自称“我已经退休啦”,可此番蛰居在家无法四处晃荡的“退休生活”,却是令我始料未及的。不过也没有太意外,毕竟已经是新冠年历的第三年了。
 
原本是为了躲开嘉兴的疫情才决定提前回的家,怎奈一回来,便在同一天冒出了阳性病例,开始了第一轮核酸检测。从此每两天一轮,一轮又一轮,仍看不到结束的那天。
 
小区早已开始封禁,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封小区的情况。去年夏天,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当时住的小区也没有封禁,进小区时只要求出示健康码和测体温。我和朋友还在憋闷的晚上,进行过几次夏夜出逃。
 
父母对这样的状况早已习惯而麻木,封小区不是头一遭了。每两天每户人家可以派一个人外出,去市场采购生活物资。据妈妈说,通常上午十点之前,市场上的东西就会抢购一空。小区里的喇叭也时不时播报着与疫情有关的信息。
 
我问他们有没有觉得疫情之后的生活很受影响,爸爸说:“还好”,妈妈说:“有冰箱,没啥影响”。
 
啊,这。
 
不知该说他们心态好还是太逆来顺受了,只觉得很服气。于我而言,或多或少还是让我人生进程的推动迟滞了几分。我能做的只有接受和等待,耐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自打全世界都被新冠病毒扰乱后,我变得更加专注于每个此刻。当人们问起我关于未来的规划时,只知道自己正朝着一个方向迈进。我不喜欢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张扬,只想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此刻是能够被我抓得住的。未来不可预测,有时候做太多计划反而像是做了无用功,不妨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分钟。
 
那么,回归正题,当排队等待核酸检测时,我在做些什么呢?
 
○ 第一次:
 
下高铁后第一时间往出站口飞奔,经验告诉我,省外人士需要排队做核酸。
 
一口气跑到了很优先的位置,测核酸的队伍分了两列,肉眼判断了一下哪个队伍更短。
 
不到三分钟就轮到我,如此便做完了第一轮检测。
 
○ 第二次:
 
陆陆续续开始封路,和妈妈一起出的门,路走到一半,被大爷喊住,说前方路不通。于是换一条路走,沿着池塘边的小路,结果看到前面的人折返,路依然不通。好像走迷宫哦,终于在一个小区里绕来绕去后,找到了可以做核酸检测的地方。
 
有点花花太阳,把手机屏幕的亮度调到合适,开始读「失踪的孩子」。我在小城,也感受着遥远的那不勒斯这个小城。
 
两三年前读完这系列小说的前三本,微微喘不过气,看着故事里的人,像是走过她们的人生,实在不敢把中年和老年阶段读下去。直到这几年我也经历了好多事,才有勇气把最后一本读完。
 
读了大概半个多小时,轮到我了。
 
做完核酸检测,还去取了一次快递,磨铁最近做的书封面都很好看。
 

妈妈说:“让那些出版社别给你寄书了,你又看不完。”我说:“我知不过来,很多没打招呼就给我寄了。”(想说,也有自己买的。虽然看不完,但拥有过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谁知几天后都不用通知,快递全面停了。
 
○ 第三次:
 
吃过晚饭才去做了核酸检测,排在我身后的妹妹一直在通电话,和朋友聊网课和作业有关的事情。
 
风很大很冷,让人无法相信这竟然是春天。
 
我在干嘛呢,背单词。
 
背了半个小时,终于到我了。
 
这一晚的月亮是又大又亮的,但盖着一层朦胧的影子。
 

○ 第四次:
 
小区正式封了,寸步难行。连核酸检测的通知都是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在楼下喊,大家才会纷纷下楼。
 
碰到楼上的阿姨,很久没见了。一看到我就问:“是不是长胖啦?”妈妈听到后,有点不好意思:“她啊,是比以前过得好了一点。”
 
诶,有这么明显吗?(虽然目前确实是史上最重时期。)可能最近这一两年,实在有点心宽体胖。
 
只闲聊了这么两句,工作人员立刻说:“不要聚众聊天!”
 
好吧,各回各家。
 
○ 第五次:
 
耳朵里听的是Ludovico Einaudi的「Undiscovered」,眼睛里看的是朱天心的「击壤歌」。
 
鲁叔和17岁的朱天心,我都好喜欢。
 
○ 第六次:
 
队伍很短,才听三首歌就排到了。
 

天终于放晴,尽管出不了小区,也有人出来在短短的小路上晃荡。
 
小区的偏僻角落,还有妈妈的小菜园。在蔬菜愈发难买的当下,拥有一片菜园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要花很多时间精力才可以收获这些菜,之前妈妈算过,可能最终只能省下几块钱。然而在不能实现买菜自由的艰难岁月里,蔬菜真是且吃且珍惜。
 
/
 
家乡太小了,小到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铜陵」这个城市。所以,这样的一个小地方,当它成为中风险地区,当它封路封小区,停工又停学,不会掀起任何波澜。
 
曾几何时,它还是最小的地级市,称得上一个“最”字,姑且有几分特别。如今,它不再拥有这样的身份了。它成为了最平平无奇的一个小地方,只因是我的家乡而有那么几分特别。
 
看到上海的朋友们说着“咖啡梗”,有的也陷入了“2+2+2……”的循环时,想在这里招手:“啊,我也一样呢。”
 
爸妈有时候会为那些贫寒的打工人忧虑,觉得大家的日子更难熬了。我们每隔一天也在计算着接下来要买点什么菜,蔬菜水果愈发贵了,鱼和肉也越来越难买了。
 
爸爸想带我去钓鱼,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吃饭的时候,我感慨了一下:“每天都好像复制粘贴哦。而我现在对生活的全部期待,就只剩吃饭了。”
 
好好吃饭。好在我们一家三口做饭都很好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之下 安有完卵(十五)
居家隔离笔记(四)
疫情下的北京生活:3) 很远,很近
隔离解除
亲爱的大白,我为你骄傲
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心里美滋滋的【抗疫日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