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谨防清代假母钱——教你看穿口

本文为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徐灵岩(金刀客) 老师原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前言

随着清代母钱价格的上涨,清代假母钱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现在最流行的制假方法是将精美的普通钱修刻,俗称加刀或改刻。而清代母钱穿口是由熟练工匠精心修刻而成的,因此,充分了解清代母钱穿口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和实物中可以发现,为了制造出高质量的钱模,母钱都要精修穿口,清代母钱的修穿工艺非常复杂,远远超过了宋代、明代。顺治、康熙、雍正母钱的特征比较接近明代晚期母钱,尤其是顺治早期,其铸造工艺承接明代。从乾隆朝以后,基本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铸钱工艺。本文重点介绍清代乾隆朝以后母钱的修穿工艺。

一、清代母钱胚穿口的特征

大多数母钱胚内部的状态基本保留雕母穿口的轮廓,从穿口内部的状态看,母钱胚穿口的内郭稍微宽一点,这也是为修穿留有余量,否则修穿时容易伤到钱肉。

道光通宝 宝源局 母胚·清【尺寸、重量】直径22.6毫米,厚1.8毫米,重4.3克 2017年天眷堂成交价5250元

内郭稍厚

铁母钱胚内部的特征

铁母胚内部的特征和铜母胚大体相同,只是部分铁母胚的穿口属于阔内郭。一般情况,铜母胚穿口的内郭比铁母胚略微窄一些。

咸丰通宝 三点宝 小平铁母 ·清【尺寸、重量】直径24.9毫米,厚2毫米,重6.5克 天眷堂2016年成交19055元

铁母胚边道

铁母胚穿口内部的特征

二、母钱穿口的特征

母钱穿口内部的特征非常复杂,造成修穿复杂的原因主要是各个钱局的铸钱方法稍有差异,因此,各地钱局的修穿工艺各具特色。本文主要论述京局小平钱的修穿工艺。

(1)单侧下刀修穿工艺:

在放大镜下,许多清代母钱穿口内部非常不规则,主要原因是运用了特殊的走刀方法。部分母钱的穿口修刻方法是单侧走刀法,绝大多数是从左向右走刀,可能是右手持刀所修。

乾隆通宝 宝泉局 宫钱母钱·清【尺寸、重量】直径28.4毫米,厚1.6毫米,重6.2克 2017年天眷堂24150元

单侧下刀图

(2)双侧下刀修穿工艺:

部分清代母钱穿口内部比较规则,主要原因是运用了双侧走刀的修穿工艺。从穿口中间向两个穿角下刀。

嘉庆通宝 宝泉局 母钱·清【尺寸、重量】直径24.5毫米,厚1.5毫米,重4.6克 2017年天眷堂4095元

双侧下刀图

三、晚期母钱修穿工艺粗犷

清代晚期母钱的修穿工艺比较粗犷 ,主要修穿口的四个角,并且走刀力度很大,许多母钱穿口四角的内郭被修的很薄,更有甚者修到钱肉上了。

光绪通宝 宝源局 小平母钱·清【尺寸、重量】直径22.4毫米,厚1.6毫米,重4.2克 天眷堂8528元

刀工集中在穿角处

刀工粗旷,下刀力量大,穿角处的穿郭几乎断开。

四、磨损母钱的穿口特征

母钱经过较长时间的流通后,穿口内部的刀痕虽然变浅,但穿角处的刀痕仍然清晰可见。

乾隆通宝 宝源局 缶隆母钱·清【尺寸、重量】直径24.0毫米,厚1.3毫米,重4.0克 2017年天眷堂11025元

磨损后穿角仍然留有刀痕

注意:钱局工匠修穿时走刀流畅,下刀力度较大,绝对不会在一个部位多次走刀。模仿者为了模仿真母钱穿口的形状,往往运用多次走刀的修磨方法,因此,假母钱穿口内部走刀细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顺治通宝 背上新母钱
遼05号 会同通宝母钱系列 中国古泉母钱100珍
她们让人彻夜难眠——天眷堂第239期古钱币(百万场) 微拍结果公布
在比较中认识和把握母钱的特征
崇宁通宝的几个难点问题
如痴如醉玩花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