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入周问礼(一)



洛阳东关有条小街,名叫东通巷,巷子不大,却装有文化。巷子北头,是现在的市第24中学家属院,里面有老子的故宅,儒道两位先驱就是在那里会晤的。附近街口,还竖着一通石碑,牌坊式,3.56米,宽0.92米,碑面刻“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9个大字。


一通碑,一个故事,引出两位文化巨人。细察中国历史,有一个文化上的“两河流域”。“两河”非指黄河、长江,而指儒家、道家。两脉活水的源头,分别站着两位文化巨人——孔子和老子。


               

 



但站在这里看碑,却发现了问题,“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到底向谁问礼?立碑人没有说。其实是向老子问礼。故意省去“老子”不提,啥意思?这是谜,得揭开。那就得看看,是谁立的碑?哦!看明白了: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洛阳县令郭朝鼎立的碑。原来两人发现这里有“老子故宅”后,就利用职务之便,在此修了座文庙,并在庙前立碑。


 张汉、郭朝鼎立碑时,离孔子“入周问礼”已2200多年,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内,竟无人在此立碑,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一块迟到的碑?!请教有关专家,终于明白:原来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皆尊孔子,但他们的至圣先师竟然入周问礼,这使大家都感到很没面子。为尊者讳,于是很少提及孔子向老子求教之事。所以张汉、郭朝鼎立碑时,点到为止,只写了9个字


   



“孔子入周问礼”,这件事被中国历史做了强调性记录,但不同学术领域对此事的关注点不同:史学家关注入周问礼的具体时间,文学家关注入周问礼的文化意义…… 洛阳人关注的更多:孔子为啥要向老子问礼?儒道两家鼻祖为何要在洛阳相会?“双星揖洛”是否说明河洛文化是本源文化?还有,孔子入周问礼,总共有几次?有人说是一次,有人说是两次,还有人说是五次-----



   

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道德之归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能来周王朝的洛都问礼,得力于他的弟子南宫敬叔,“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老子是楚国苦县(今属河南鹿邑)人,姓李,名耳,长期生活在东周王朝的国都洛阳,担任周守藏室(相当于国家图书馆)之史,有机会接触和研究周王朝大量的典籍,其中当然也包括周公当年制定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制度。老子博学多识,且以仁人著称。

  

        老子与孔子会面时,其哲学巨著《道德经》尚未完稿,但他的“道法自然”“清静自正”“无为自化”等哲学观点已形成。因为他向孔子介绍周礼之后,给孔子的临别赠言,即表明了他的哲学观点。老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过分的

愿望),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人要收敛锋芒,戒骄气,少欲望,守拙若愚,这是老子做人的准则,因为他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种观点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处事方法大相径庭。可是孔子听了这样的赠言并不反感,并且对他的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是说孔子对老子的话虽未完全接受,但对老子之人赞叹敬佩不已,崇敬有加。老子的话引起了他深刻的反思。

  

     孔子入周问礼,与老子会面,这件事在中国学术史上意义非凡。中国历史上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们的学说完全形成之前,得以沟通交流,对他们各自学说的形成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老子,其后来完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部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学著作。老子突破了殷周以来的天命观,将天地人的关系抽象上升为“道”论,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种学说在思想和哲学层面的成就,在当时达到了巅峰,对其后儒家、墨家、法家各学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仅举《论语》上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知其明显地受到老子学说的影响。

  

      老子在河洛地区构建了道家学说,孔子入周问礼,促进了儒家学说的形成,这都表明了中国学术的源头就在河洛。由此看来,洛阳这座闻名世界的

古都,还是中国学术的发源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入周问礼处
◤洛阳◢孔子入周问礼碑
孔子入周问礼碑
洛阳老城的喧哗闹市之中隐藏着一处文物 郭沫若曾专门到此徘徊观瞻
郑贞富:孔子入周问礼碑
我的千年友之一 老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