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巨型煤田”,预计储量达6690亿吨,为何我国还要进口煤炭?

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也造就了我国在各种资源上都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煤炭资源上。

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达不到美国那样多,但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而且煤炭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根据报道,今年我国在原煤产量上还将保持增长,然而在如此雄厚的煤炭资源背景下,我国今年煤炭进口量居然也在大幅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九月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了27.51%,而前九个月总进口的煤炭,同比增长了73.1%,累计进口金额也同比增长了30.5%。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了,为什么还会是最大的煤炭进口国?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怪现象”呢?

国内煤炭资源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三面环海,拥有广袤的国土面积,在这片土地上,许多宝贵的能源资源深埋地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陕甘宁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经过长期的勘探和开发,一个规模空前的超大型煤田在此地方浮出水面,那就是神府-东胜煤田。

神府东胜煤田横跨陕西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是一处大型的连续性边界煤田,占地面积达到22000平方公里之巨。

此处蕴藏的煤炭资源丰富异常,储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根据实地勘测结果,神府东胜煤田的总储煤量高达惊人的6690亿吨,已探明的可开采量也达到2300亿吨,相当于100多个抚顺矿区的总和。

如果按照我国每年消耗约43亿吨的煤炭量来计算的话,神府东胜煤田的资源量还够我国使用近200多年。

目前,神华神东集团已经在矿区建立了15座大型采煤作业区,正有序进行开发建设。

而且,这些煤层中形成的煤炭品质非常优良,它们热值高、灰分和硫含量低,属于高热量低灰分的动力用煤。

这些煤炭不仅可以为火力发电提供充足的燃料,还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生产,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意义非凡。

中国煤炭储量的飞跃

起初,由于地质勘探技术水平有限,人们对这个煤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刚刚成立之初,急需发展重工业,但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为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国家积极勘探国内资源,而神府-东胜煤田也在这一背景下被发现。

但当时勘探技术水平有限,对其重视不够,所以当时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还是继续依赖进口资源维持经济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勘探技术逐渐进步,对国内资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到21世纪初,我国的勘探设备和技术已然实现跨越式发展。

先进的三维地震勘探可以清晰勘测地层结构,计算机模拟可以精确预测煤层分布,这些技术的掌握都为神府-东胜煤田的再发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2000年之后,在新技术启发下,有识之士重新审视这个被忽视已久的煤田,通过现代化手段,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蕴藏着远超想象的丰厚煤层。

从2000年到2007年,该煤田新发现的煤炭储量居高不下,累计超过190亿吨,2008年的深入勘探,探明总储量达到200亿吨。

根据计算推断,它的远景储量可能高达6690亿吨,完全超出过去的认知,一时间,神府-东胜煤田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其他煤田不同,神府-东胜煤田埋藏较浅,采煤层分布多,地质构造简单,有利于安全高效开采,这些都来源于它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

据网上分析,该煤田极有可能形成于侏罗纪,当时气候湿润,植被繁盛,为大规模的煤层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简单的地层构造也使煤层分布较为集中、易于采掘。

更为重要的是,该煤田出产的煤炭属于优质动力煤,炭质优良,燃烧后污染少,非常适合火力发电。

这对长期依赖进口动力煤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优质国产动力煤的稳定供给,将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尽管我国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但实际上煤炭在能源消费中还占主导地位。

而该煤田的发现增加了优质煤炭的稳定供给,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有助于更平稳地实现绿色转型。

而且神府东胜煤田的发现,对振兴西北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陕西省榆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500元。

煤田的开发利用,使这里迅速崛起为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相关产业,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

为更好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能源资源,我国还组建了神东能源集团,目前已建成多座大型现代化煤矿,形成产能近3亿吨的煤炭生产基地。

尽管国内煤炭资源丰富,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之一

是不是大家心里都会或多或少有这一个疑问,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煤炭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为何还需要大量进口煤炭呢?

一方面来说,这与我国煤田分布的地理特点有关。

我国主要的煤田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北方内陆省份,这些省份的煤炭资源丰富,产量高居全国前列。

以山西为例,该省拥有褐煤、无烟煤、肥煤等多种煤种,煤炭资源储量达2700亿吨,其中可开采量1167亿吨,占全国的一半左右。

山西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输出基地,但问题是,我国的经济发达中心和人口聚集区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和环渤海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活跃,能源消耗量大,却是我国煤炭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以广东为例,该省能源消费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本地煤炭资源极为有限。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这些地区往往需要从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尼等国进口大量煤炭。

这种通过海运方式的煤炭进口,能够大幅降低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澳大利亚和印尼运送煤炭到我国东南沿海的成本,要比从山西、内蒙古等内陆省份运输的成本低上许多。

其次,我国不断进口煤炭还也与我国国内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有关。

我国内陆产煤区到沿海的运输主要依赖铁路、公路、内河、沿海水运长距离调配,这种运输模式限制了运输效率,单位运输成本非常高。

据测算,每吨煤炭的铁路运输成本约在170-200元左右,公路运输则高达300-400元/吨,长距离运输还会造成一定比例的运输损耗和质量流失。

相形之下,水运运煤则能充分利用我国沿海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大降低运费成本。

此外,我国存在'北煤南运 '的情况,这也加大了运输距离,提高了成本。

所以,进口煤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我国煤炭运输体系的不完善。

再次,我国不断加大煤炭进口量还与我国国内外煤炭质量的差异有关。

我国的原煤中,褐煤等低热值、高灰分煤种占比较大比例,而沿海地区的电厂、钢铁企业等需要大量的高热值、低灰分的优质动力煤和炼焦煤。

我国本身这部分煤炭的产量有限,大量依赖进口弥补。

以炼焦煤为例,2022年我国焦煤产量仅3亿吨左右,转换成焦炭产量约2.3亿吨,但全国钢铁产业对焦炭的需求量高达4-5亿吨

进口具有低灰分、低硫的优质焦煤,是满足钢铁生产需求的重要手段。

最后,这也与我国煤矿开采条件的变化有关。

我国大量煤矿采用井下开采的方式,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开采难度加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区开始限制煤炭开采,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具有开采条件好、矿区规模化的优势煤矿,使其煤炭单位产量成本较低。

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煤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国内煤炭生产,以降低成本、保障供应。

所以说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运输体系不完善、煤质差异大以及国内外开采条件变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共同导致我国需要依靠大量进口煤炭的现状。

但是不管怎么说,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煤炭来源,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降低成本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已探明最大煤矿:就在中国,煤炭质量罕见,矿区还通有火车
重磅!我国首次发现储量超千亿方深煤层气田,就在我国最大煤田中
煤层厚达1千米,延伸上千公里!世界最大的煤田竟是植物形成?
dl
世界七大煤田,中国占一席,并且位列全球之首
2008年,陕西发现远景储量达10000亿吨的世界头号煤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