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燃现代农业的新希望

在榆林农村,活跃着一支专门从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业队伍,他们通过严格规范的专业技能培育,掌握了农村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创新创业,发展产业,成为榆林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这支队伍就是日益发展壮大的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市按照中省文件精神,结合榆林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培育对象、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市县农业部门制定并落实了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12年,我市靖边县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2013年,榆林农校、米脂县承担了陕西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我市被省农业厅确立为全省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市。经过市县12个培育机构共同努力,已培育的2100名对象经省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职业农民的共1538名,其中高级25名、中级160名、初级1353名,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呈现出培育规范、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现代农业500强”的法人、领办人和其他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人员为重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推进“培育、认定、管理、扶持”相结合,培养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职业农民,使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新培育模式 强化培育效果

为了全面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使之成为榆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市、县区及培育机构普遍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培育办公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14年11月17日,召开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2015年1月21日,召开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座谈会,7月2日,召开了全市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会。一年来,市培育办公室召开11次专题会议,在培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和2015年,市政府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了市农业局主要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市农业局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了各县区农业局年度主要工作考核指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不留空挡的工作局面,有力推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根本和保证。我市按照全省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出台了《榆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细则》,从资格审查、培育认定、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落实。榆林市农广校、榆林农校、榆阳区农广校、靖边县农广校等12个培育机构是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同时以市县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为补充,通过政府推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各方积极参与,构建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各培训机构落实了培训场所、组建了教师队伍,选定了培训基地,新购置了教学设备,加强了体系建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全市各培育机构积极创新思路,探索出“理论授课、网络辅导、基地实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扶持发展”的培育模式。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市各培育机构根据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种植业、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3大类专业,具体包括马铃薯栽培、玉米种植、蔬菜种植、山地苹果栽培、旱作农业栽培、羊子养殖、生猪养殖、红枣加工、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9种专业。在培育的1700名初级职业农民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占80%,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占20%。

抓好教育培训各环节工作是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各培训机构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统一发放了省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开班仪式上聘请专家、教授、专业教师进行了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集中授课。开班、抽查、结业等“三堂课”制度落实到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各培育机构创新培育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育方式,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注重了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呈现出诸多培育亮点。

亮点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培育的实效性。2015年春,子洲县12个乡镇养羊场发生了羊子大面积小反刍兽疫,县农广校先安排专业教师霍廷刚、李建东组织养殖专业100多名职业农民在砖庙镇、李孝河办事处进行现场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治疗疫病,后分别赴其它乡镇进行巡回教学,既控制了疫情,又教会了职业农民防治技能。我市其它培育机构普遍落实了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亮点二:充分发挥网络辅导在培育中的作用,凸显培育特色。全市各培育机构为灵活多样地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拓展学习视野,方便学员开展自学,按照《陕西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和中央农广校网络微信平台教学优势,为受训学员提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三农早报》和《乡村大讲堂》栏目,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以及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栏目微信公众号。靖边县农广校、神木农机监理站为培育对象提供“农技宝”终端应用服务,为职业农民搭建了集网络互动、专家咨询、政策咨询、网上查询、网上销售为一体的多元信息化平台,促进了职业农民间农技知识的交流传播与农商信息的发布共享,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定边县、府谷县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短信平台,在培育管理及远程学习交流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亮点三:基地实训扎实认真,效果良好。靖边县农广校组织培育对象赴榆林市、银川市、山东省寿光市等地考察学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生态农业园发展建设情况,安排学员到县内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等10家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实训。榆阳区农广校把全部培育对象组织在农业企业及实训基地进行理论授课,同时开展实践技能教学。府谷县、绥德县、子洲县、佳县将部分专业安排在实训基地进行理论授课,使培育对象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培育效果。

亮点四:开展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2015年9月15日至18日,我市在榆林农校举行了2015年农技人员技能大赛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大赛,12县(区)107名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了比赛。此次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大赛设置了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工、蔬菜园艺工等11个赛项。比赛中,选手们各显身手、奋力争先。最终,职业农民中评出个人一等奖13个,绥德县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11月11日至12日,由省农业厅主办的陕西省首届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大赛在我市举办。全省10个设区市和韩城市、杨凌区的256名职业农民参赛。本次大赛涉及花卉园艺、果茶桑园、蔬菜园艺、拖拉机驾驶、家畜饲养等11个工种,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知识竞赛3大环节。通过激烈竞赛,33名职业农民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我市王刚、孙增林、郝喜东、高海平、刘俊涛、白海军、王建飞等7名职业农民获此殊荣。通过竞赛,为新型职业农民搭建了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亮点五:加强帮扶指导,使新型职业农民得实惠。帮扶指导是职业农民培育有别于一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一大特点。为了让职业农民的“翅膀硬起来”,市、县区农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与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指导关系。榆林市农广校经常组织农技专家深入职业农民产业基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他们在种养殖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榆林农校组建了职业农民培育技术帮扶专家团队,不定期深入培育对象的种养企业、家庭农场开展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指导,提高了职业农民实用技能水平。

子洲县农广校组织农业系统20名专业人员组成7个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指导组,组织畜牧系统30名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为职业农民进行了45天蹲点帮扶;府谷县农广校印发了专家帮扶指导“一折通”;靖边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抽调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二”帮扶指导,将指导成效与个人年度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等挂钩,压担子、扛责任,促进帮扶指导落实到位;佳县农广校按照全县三个行政区域,由3名领导分别负责,带领技术队伍深入职业农民基地进行实地指导帮扶。榆阳区、横山县等整合农业政策性资金,将粮食生产的良种补贴、大户奖励、购机补贴和畜牧生产的养殖大户补贴以及其他技术性支持资金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经营思路变“活”了

产业发展更“火”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使受培对象掌握了种养殖一技之长,学到了经营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他们传统的种养殖观念,经营思路拓宽了、变“活”了,胆识大了,干事创业的信心足了,产业也越做越大了,成为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靖边县高级职业农民刘向军,过去是一名农资销售员,守着自己的小店,经营着农资生意。2013年,他参加了靖边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市、县农技专家的理论、实践教学,使他不仅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而且也改变了他的经营观念。他认为,靠销售传统农资,产业难以做大。为此,他走出国门,到农资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针对本地需求,开始引进销售国外杜邦农药、德国戴尔系列农药、中国植保农科院系列农药等,拓宽了农资销售渠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唤起了他大搞马铃薯种植的信心,2013年以来,他采取股份经营的方式,累计在靖边县黄蒿界镇、东坑镇以及内蒙古乌审旗流转治理荒地4200亩种植马铃薯,引进喷灌设施,开展马铃薯组培技术,2015年实现纯收入200万元,实现了从农资小老板到集农资销售,马铃薯组培、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大户的大飞跃。种植规模大了,雇佣的劳动力也不断增加,目前已带动周边村200多户农民种植马铃薯,给每户平均带来3万元的纯收入。

子洲县浩丽山羊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应国是2015年被市农业局认定的中级职业农民,这位出生在子洲县老君殿镇的普通农民,高中毕业后在榆林市经营小生意,1995年,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凭着一腔热情和对创业的激情,到河北经营羊绒生意。在河北,他成立了“河北安隆红太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从养殖培育绒山羊到挠毛,从加工分梳到成品绒,从染色到纺纱、织纱、织衫,已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他在子洲县成立了子洲县浩丽山羊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周边村养羊户给予技术和资金扶持,带动群众致富。公司为周边每个养羊户无偿平整场地,并提供5000元至8000元养羊场地建设资金;为养殖户一次性无息借款3万元至5万元购买母种羊,并无偿提供公种羊一只;三年内每年给养殖户无偿提供资金1万元,用于饲草的种植、加工等;三年内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60元的价格收购养殖户的合格羊绒。目前,已带动18户村民发展养殖业,平均每户年增收8—10万元。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使一些年轻人创业思路更活了,有的瞅准了农业特色产业,独辟蹊径搞特色产业开发,绥德县初级职业农民王浩春就是其中一个。2010年,王浩春从山东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做起了生意,2013年,他参加了绥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他对开发食用菌产业萌发了兴趣。他想,食用菌是健康食品,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一条好路子。于是,2014年11月,年仅23岁的他注册成立了绥德县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从事食用菌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

为了搞好食用菌的研发、生产,他常年聘用技术专家指导各种食用菌的培育,经过多次反复试验,食用菌培育步入正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带动榆阳、米脂、子洲、定边等县区300多户农民种植食用菌,公司负责给种植户提供菌棒,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培育好的蘑菇公司又全部回收,解除了食用菌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他还长期雇佣周边村民35人在公司上班,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还涌现出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种粮大户,2014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首批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的乔俊宏就是其中一个。

从小生长在横山县响水镇驼燕沟村的乔俊宏,对种植水稻情有独钟。2004年,他和村里商量,流转河滩地500亩,当年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开始了规模种植水稻的尝试。近年来,他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将农民撂荒的土地流转过来,进行标准化整理、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打造高标准农田,实现规模发展。

2006年,他创办了榆林市宏驼农业有限公司,从流转撂荒稻田开始,截至2013年,公司流转土地1.3万亩,通过引进优良水稻品种、应用先进技术,建设水稻工厂化育秧工厂,购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稻机械设备,建成了陕北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水稻种植基地。2012年,公司被陕西省农业厅确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他自己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他领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和陕西省百强示范社。在他的示范带动下,2014年,横山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重现了塞外江南的美景。

作为一名高级职业农民,他深知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动农民富了才是富。近年来,他先后为周边农民和种粮大户提供优质水稻良种15万公斤,提供工厂化育苗3万余盘,并给农民提供水稻栽培技术指导。他还及时为农民兑付土地承包费和农民工资1000多万元、大米60余吨,带动周围农民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农民的普遍赞誉。

落实保障措施是完成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任务的关键

我市正处在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打造陕西“第二粮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培育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型、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为此,我市决定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全市培育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生产经营型1.1万名、专业技能型3500名、社会服务型3500名、新生代型2000名。

要实现这一艰巨的目标任务,笔者认为,首先,落实好保障措施至关重要。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取得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对从事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享受涉农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力所能及地给职业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农业保险保障、养老保障,给他们创业吃上“定心丸”,增添发展后劲。通过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各种产业项目的扶持,各种保障措施的实施,给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提供机遇和平台,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榆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要营造关心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社会大环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要出台落实一系列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措施,引导农业从业者、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员军人等参加职业农民培育。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好处,营造关心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社会大环境,共同促进培育工作深入开展。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只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培育计划,坚持不懈实施下去,就一定能实现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开辟新局面。

文图/孙士清 高庆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校长有点牛,他要打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黄埔军校”-————记万州区农广校校长周宗渝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实践及政策建议
2014嵩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学员感言
西安市关于着力加强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考察调研报告2012
陕西农民职业化破冰:经历大学深造 年收入过百万
山东省第一所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在临沂市成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