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央红军曲折的长征路线---读王树增《长征》(2)

中央红军曲折的长征路线

在长征开始,中央红军并没有大规模转移到中国西北地区的打算。所以,红军出发时带上了大量的辎重和附属人员。

1,到湘西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最初,毛泽东仅把中央红军的大规模军事转移当作调动敌人的机动作战。

毛泽东一直主张红军向北,深入到湖南的腹地去。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

只是李德和博古无论如何也不会到毛泽东的老家去。他们的意图是红军必须向西,沿着前几个月红六军团走过的那条路,与湘西的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那里重新建立红色根据地。

2,到贵州的遵义去,建立根据地。

在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遭受严重损失,人数从八万人锐减至三万。

(1)通道会议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共产党中央在通道就红军的进军目标进行过一次短暂的讨论。

鉴于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路线已经被敌人严密封锁,毛泽东建议继续向西进军,进入贵州内陆,得到支持。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意见被共产党中央第一次集体否决。

(2)黎平会议

在接下来的黎平会议上,毛泽东提到:四川盆地富饶,且被高山环抱。斯大林早在一九三〇年就建议中国红军向四川发展。

目前国民党军在贵州的防御力量薄弱,如果中央红军在贵州东北部的遵义地区能够站住脚,既可以与力量更强大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又可以与红二、红六军团相互策应。

张闻天和王稼祥都表示支持毛泽东的建议。李德和博古这些“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自然也不会反对斯大林的建议。

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黎平会议的另外一个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政治局会议的集体讨论,并以会议决议的形式给予明确确定。黎平会议还决定,刘伯承重新当上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参谋长。

中央红军基本控制了以遵义为核心的黔西北地区。在南北长约两百公里、东西宽约一百公里的区域里,新的共产党苏区根据地已经呈现雏形。

据当年参与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的人回忆,红军领导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定在遵义。

3,与川陕甘边界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1)遵义会议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根据目前严重的敌情,遵义已不适合建立根据地,中央红军应该迅速北上,于川南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张闻天曾和博古同属于“真正的布尔什维克”阵营。他激烈批评了博古在五次反“围剿”中的战略战术、不利用福建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兵变的时机、不顾敌情机械地坚持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等错误。王稼祥也支持毛泽东的观点,并建议毛泽东参与军事指挥。

会议最后补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具体分工是“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党的最高决策层。

会议解除了博古的中央总负责人和李德的军事顾问职务,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同时中断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2)联系共产国际

作为共产国际的五十七个支部之一,中国共产党一直处在共产国际的绝对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任何重要的会议决议,必须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才算生效。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巧妙地回避了王明路线这一敏感话题,坚持让张闻天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保留博古在政治局,以便共产国际认可遵义会议。

中共派陈云和潘汉年到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相关的情况。共产国际肯定了遵义会议决议,以及张闻天和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3)扎西会议

在国民党重兵围堵之下,中央红军损失严重。

特别是土城战斗的失利和北渡长江的夭折,令红军官兵再度对“到底要走向哪里”迷茫起来。

扎西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延续。

博古彻底交出了共产党总负责人的权力,张闻天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五任总负责人。

前四任是:一九二七年以前,陈独秀;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八年,瞿秋白;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一年,向忠发;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空缺;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博古。

扎西会议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将中央红军的征战目标改为:“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

军委纵队进入遵义之后,张闻天宣布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同志组成军事指挥小组。

(4)会理会议

在敌人重兵追堵的情况下,生存成为唯一目的。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极其复杂曲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毛泽东的战略意图。

极度疲劳使红军内部情绪急躁,对军事指挥也产生了不同意见。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给党中央写信,质疑部队行军太多,精疲力竭,建议将前线指挥更换为彭德怀。

五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理召开。张闻天、朱德和周恩来在发言中支持毛泽东的观点。

尽管彭德怀并不知道林彪给中央写信的事,但面对毛泽东的批评,他从未辩解过。

毛泽东始终认为是彭德怀鼓动了林彪,直到一九五九年的庐山会议,又一次提到会理会议。三十五年后,彭德怀身陷囹圄,才感叹“从现在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应当谈清楚好。”

4,建立川陕甘根据地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新的战略总方针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

(1)两河口会议

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了“两河口会议”。

周恩来根据红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的现实,提出应该选择向北,向川、陕、甘方向发展。在中央红军还没有离开瑞金的时候,共产国际也曾指示,”中国红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靠近外蒙古。”

毛泽东认为,现在红军有被消灭的危险,应占据敌人防守薄弱且富裕的宁夏,也便于共产国际从外蒙古方向策应红军。如果在宁夏不能立足,就通过沙漠去外蒙古,留下革命的火种以图再起。

张国焘倾向于,先在川康地区立下脚来。如果不行再考虑西进,因为到新疆去得到苏联援助的可能性大,蒋介石的军队也不容易进入那里。

(2)毛儿盖会议

会合的两支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由于张国焘一直延误着红军的北进,仍试图促使红军实施他的西进川康计划。

八月二十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举行了会议,明确“实现赤化川陕甘,而为苏维埃中国确立巩固不拔之基础”。

5,向北“打通国际联系”

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史称“俄界会议”。

中央坚持继续向北的基本方针。原定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应该在陕、甘、川创造苏区。但现在只有一方面军主力一、三军,应该经过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联系,得到国际的指示与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的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以及现在的通过游击战继续向北“打通国际联系”,都是在并不知道陕北苏区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

6,目的地:陕北苏区

从收集的报纸和杂志上,毛泽东了解到: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六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了。在陕北,红军活动之剧烈犹如当年的江西苏区;而且,在陕北,存在着一块几乎与江西的中央苏区面积一样大的红色根据地!

据此,毛泽东明确了红军的前进目的地:陕北苏区。

中央纵队和红一方面军主力被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前进的目标是陕北苏区,准备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

经历一系列的艰苦战斗,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长征:红军在遵义一下子能转向?这3次会议比遵义会议更重要
1确定红军战略行军方向的系列会议
陈云在长征时期的历史贡献
红军长征路线全图
长征中为何七次更改目的地,是什么原因最终选择了陕北?
红军长征的湖南故事,足迹遍及9个市州46个县(市)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