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序言、译者后记---读《最好的告别》(上)

推荐序言

该书的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撰写了推荐序言,可令读者对作者的背景、观念了解得更加全面。

1,作者的简介

葛文德生于一个印度移民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他先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哈佛大学,获得了哲学、政治与经济学的学位、公共卫生硕士、医学博士。

(由此不难理解作者身为资深的医生,却对医学多一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更加重视人文关怀精神。)

葛文德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克林顿、奥巴马两届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医改顾问。他不仅是高水平的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

2,作者的著作

在《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这三本书中,葛文德写出了他对生命和医学的深入理解。

他认为医学中最大的困惑在于病情、医疗费用、社会舆论的各种不确定性。医生不仅应该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还应以友善与共情去安抚惶惑的病人和躁动的家属。而且由于医疗中的不确定性,相关的法律问题根本无法加以厘清,那么贸然起诉某个医生就站不住脚了。

医学的进步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特别是在临床医学的试用新技术和新人试手阶段中。当然,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要尽可能缩短,甚至消灭技术的学习与适应阶段。

同时,医生也面临着各个方面巨大的压力,也存在着心理上的孤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外科机器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医生。

随着科技复杂程度的提高,迫使医生和科学家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专业化。结果是,医生变成了一位专家,只关心自己专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缺乏系统观念和协同工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例子,由于外科医生、ICU医生和初级护理师之间没有协同和沟通,致使一位病人没有打疫苗而引发感染,代价是手指、脚趾全部被切除。

作者建议,医生必须向机械工程师学习,让各部分配件配合默契。这个行业需要科学(规范),需要艺术(直觉),需要革新(创造),也需要谦卑(敬畏)。

在新作《最好的告别》中,刚满50岁的葛文德把目光聚焦于人类的衰老和死亡的应对上。他深知,医学再怎么发愤图强,仍然永远无法战胜死神,生命的最后一课必定是衰老与死亡。

译者后记

1,值得介绍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也是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家。在各个具体的案例中,他从医生、朋友、亲人、儿子的不同角度,思考着医学、疾病与老年之间的关系,希望人们可以老得更舒服,死得更安详。

在这本书中,既有真切的个人故事,也展示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成果,信息量非常大,让人深受启发。

医疗和养老是译者长期关注和思考的现象,所以将该书翻译介绍给国内的读者。

2,译名的由来

本书的英文书名Being Mortal,是把mortal being换了顺序。

mortal being的意思是“凡人”。在信徒看来,相比神的万能,凡人存在生老病死、认知及能力的限制。being mortal直译就是“凡人有死”。

考虑到“身为凡人”不容易揭示本书的内容,中文读者对“死”字又比较忌讳,所以,作者将其译为“最好的告别”,不妨理解为“残阳依旧好”,保留了一些遐想和指望。

3,美国的医疗和养老状况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

美国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养老的社会化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安全、医疗、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又不增加儿女的负担。

然而,作者还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美国医学界缺乏对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关怀,常常进行过度、无效的治疗,令病人饱受折磨。

作者高度评价姑息治疗、善终服务。即在积极治疗无效下和最终死亡之前,医学护理不以治疗为主,而是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安宁地死去。

4,医患关系

作者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医患关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

在传统的“家长型”模式下,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并做出治疗决定,而病人只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资讯型”模式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只是提供信息,由病人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作者批评和反对以上这两种模式,更为推崇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的“解释型”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医生需要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

5,世界趋同

作者的父亲是从印度移民到美国的医生,一直是虔诚的印度教徒。

(作者也以印度教的方式在恒河撒下父亲的骨灰,喝下了三勺恒河水。作为一位医生,他知道恒河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并根据在网上查到的恒河细菌含量,预先服用了适当的抗生素。由于没考虑到寄生虫的问题,他还是感染了贾第虫。)

特殊的家庭背景带给了作者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当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养老方式和医疗方式也越来越趋同。

在该书的故事中,美国人的亲情与友情也跟中国人如此相似,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冷漠。

在工业化及少子化的背景下,美国老年人从以居家养老、子女照顾为主转变为以社会化养老为主。在当今的中国,也在面临类似美国的情况,传统养老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如何提升医疗、临终和老年生活的品质及生命的长度,化解隐患矛盾,美国的医疗及养老经验都可以为中国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小华:《生命的余韵》译者后记
译者后记
怎样写书的序言和后记
怎么书写序言?
散文集类杂志序言怎么写?
张晓辉:《1984》译者后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