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的名人们:章太炎、吴稚晖、于右任——读陈存仁著《银元时代生活史》(4)

书中描写了陈存仁与章太炎、吴稚晖、于右任这三位名人的交往经历。三人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

一、相同点

(一)清贫

章太炎对金钱看得很淡,也不关心生活用度,全由夫人调度安排。由于经济拮据,欠租多月,夫人常常要派弟子陈存仁去四处借钱,有时不得已还要典当应急。

吴稚晖生活简朴,不接受官方的高级待遇,生平最反对坐汽车,只肯租住在旧屋中。家中陈设简陋,四壁萧条,任何人都想不到这是大名鼎鼎的吴稚晖的居所。

于右任也是穿着朴素,一身不过是布袍、布鞋、土袜。他一生不爱钱,仅拿公务员的薪水,只够很清苦的家用。随身从不带钱,口袋里只有挥毫回报他人时用的两颗图章而已。陈存仁治好了他的伤寒,于右任写了一本怀素体的千字文作为答谢。

(二)书法家

三人都擅长书法,并卖过字。

于右任把写字作为终身的嗜好,每天都要写一到三个小时。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曾订过卖字的润例,但当时来求书的人很少。后来,他干脆取消了润格,只要有人喜欢,就直接奉送。

章太炎靠卖字为生,每件一百元,但从不登广告,所以来求字的人极少。而且即使收了银子,章太炎根据个人的好恶,有时还会拒写,常把事情弄得很僵。一次,杜月笙想请章太炎为其家族祠堂写一篇堂记。虽有好友代为相求,章也断然拒绝。所幸的是,陈存仁借着《史记》中《游侠列传》的典故,才逐渐说服了章太炎。于是,两厢皆大欢喜。

吴稚晖的日常开支出,也全靠他自己卖字,生意却好过前面的两位。他的润例不贵,又按期交件,求字者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有一百多件,远超当时的其他书法家。

(三)不吃药

对于疾病,吴稚晖和于右任都有不吃药,以乐观心理应对的观点。

于右任患有难以根治的皮肤病,发作起来坐卧难耐,用了外国药也无长效,且有副作用。他遂以坚强的意志忍受,再以诗词等爱好分散注意力和心情,竟也消除了奇痒。

吴稚晖则更加绝对,一生不肯吃药,反以为医生都是阎王的帮凶。他只靠自身免疫力恢复健康,哪怕是腹泻,也不吃陈存仁的药。吴稚晖早年得了童子痨,无锡的医生都判断活不了多久。他就每天一清早去爬惠泉山,脱得一丝不挂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也极为清淡简单。如是经年,童子痨也治好了。

陈存仁对于两位的做法也表示肯定,并强调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世界上有许多疾病,本就不能完全治愈,更需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来应对。痒来自神经的敏感,如果能压制住神经的刺激,痒也就停止了。至于肺痨病,唯一的疗养方法,就是心情舒畅。日光、空气和水,是人类养生三宝,所以吴稚晖可以不药而愈。

二、各自的特点

(一)率真随性的章太炎

1. 拜师

姚公鹤和章太炎是好友。陈存仁跟姚公鹤学国文时,常为二人往来送信。章太炎很喜欢陈的勤奋,主动提出愿收他为国学弟子。

章太炎的教法比较随性,只指点需读的书目及顺序,就是提一些问题,也不过略讲一下而已。有时,他又深入精讲,滔滔不绝,一个字要讲半小时以上。这样的做法,使陈存仁的进步很快,以至于每次要先到章老师处学三四小时,再到原先的姚老师处学一二小时了。

2. 杭州行

昭庆寺方丈请章太炎来寺中小住,本来只是客套话。章却信以为真,吵着立刻要上杭州,根本不考虑旅费是否有着落。章夫人迫不得已,筹了二十元,陪同他及两个弟子前去昭庆寺。

章太炎一行到达的次日,就轰动整个杭州,来访的新知故旧,络绎不绝。知客僧虽势利,却也生财有道,趁机叫上门求字的人捐助,收入大为可观。章太炎喜爱美食,在“楼外楼”去小酌后,竟给主人写了一首长得不得了的张苍水绝命诗。传说,这件墨宝被楼外楼主人以二百元售出,十五年后,又被陈群以黄金二十两购得。

章太炎在杭州期间,设坛讲学,又广收门生,此行竟收获了丰厚的拜师礼。章夫人趁经济稍有宽裕,听从朋友的建议,在苏州锦帆路废基买了一幢旧宅,作为养老之所。晚年的章太炎已少却了早年的嫉恶如仇,更显涵养稳重了。

(二)诙谐风趣的吴稚晖

吴稚晖活到八十九岁,长寿的秘诀除了不饮食过度之外,诙谐成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人一天到晚忧忧郁郁,难得笑容,所以常常多病而短寿。吴稚晖则谈笑风生,妙语如珠,特别是在他摆龙门阵时,可以教人连笑二三个钟头。

面对一切事情,他总是一笑了之,乐观豁达。某次开会的时候,主席王某骂他是一个王八蛋。吴听了毫无愠色,反而笑着回应“王八蛋应该是姓王的祖宗。”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吴稚晖与熟人常谈男女之事,不但毫不低俗,而且妙趣横生,与众不同。在其爱好所写的小篆中,就有许多关于男女间的有趣象形,他称之为“缠缠体”。对于男女之事,吴稚晖以为应有所节制,曾把男女房事的日期编成一首押韵的俚语歌谣:

血气方刚,切忌连连;

二十四五,不宜天天。

三十以上,要像数钱;(一五一十)

四十出头,教堂会面。(七天一次礼拜)

五十之后,如进佛殿;(逢初一和十五烧香)

六十在望,像付房钿。(每月缴租一次)

六十以上,好比拜年;

七十左右,解甲归田。

在给书斋所作的“寄舲序”中,吴稚晖就写道“虽有佳丽,未由缱绻”,意思说进入老年,精力衰退,所以虽有佳丽,也无能为力了。若有朋友续弦少妻,他也设法规劝。

(三)不忘旧恩的于右任

民国初年,于右任为躲避租界当局的缉拿,曾藏身于一个名叫荷花的妓女家中。他住了五个月,只付过十二元,荷花也没有因此短缺过各种供应,也不催费。在上海治病期间,于右任希望能找到这位荷花,并有所报答。

当时上海的妓院,都集中在四马路群玉坊一带。于是,钱化佛和陈存仁带着于右任在群玉坊寻访了几晚。期间,不少妓女纷纷求字,于来者不拒,逐一问明名字,每人送一副嵌字联。

不料,记者俞逸芬发现了这条消息,将其登在了《晶报》上。虽然标题是“于右老花丛访恩人”,但读者会误以为他是经常出入此类场所。开始,于右任也颇感不快,后来想想,也许登报会更容易找到荷花的下落。几经周折,最后他还是放弃了继续寻找。

陈存仁作为当时的亲历者,特地写明此事的来龙去脉,是为了表明于右任进入妓院,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寻找一个曾经庇护他的一个妇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四大书法家,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谁名副其实?
真草篆隶四大家,各领风骚。
书法空间
民国时期的四大书法家都有谁?
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民国四大书法家,谁最名副其实?
小令每师唐后主 尺书欲答卫夫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