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实现碳中和——读安永碳中和课题组著《一本书读懂碳中和》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介绍碳中和的宣传小册子,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碳中和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家、企业、个人的相应对策。

一、碳中和是什么?

全球变暖已对人类的生存形成威胁,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致使地球变暖的最主要因素。让人类绝对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不可能的,要消除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现实可行的做法是,通过技术手段吸收与排放量相等的温室气体,相当于做到“零排放”,即“碳中和”。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各国于2015年12月签订了《巴黎协定》,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也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举不仅是积极地响应《巴黎协定》,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有利于加速我国社会、经济、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转型与重构。

二、我国如何实现碳中和?

按行业来看,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为:发电和供热行业51%,工业行业28%,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分别是10%和6%。可见,能源的减排是重中之重,对应的策略大概是在三方面入手:

(一)减少碳的排放量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燃料的火电占比最大。这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也是减排的重点。所以,应逐步淘汰落后的煤电产能,关停一些低效、老旧、小规模的煤电厂。采用CCS(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US技术,捕集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新手段。

在交通领域,则是逐步退出燃油型汽车。

(二)提高碳排放中的使用效率

运用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等技术手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控峰谷,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提高煤电运行的灵活性。

特高压技术和储能技术也极大地降低了输电过程中的损耗,等同于减少了碳排放。

(三)发展替代的新能源、新技术

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等。

其他降低碳排放的措施还有,增大吸附碳的森林面积,运用金融和市场的手段促进企业主动参与减排和技术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与碳中和相关的许多新技术仍在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书中提到了氢能源汽车,可实现碳的零排放,而实际上氢的制备和储存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否则容易出现安全风险。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四项关键要素:技术可行、成本可控、政策引导及多边共赢。

三、需要避免的误区

书中列出了十一项对于“碳中和”的认识误区,这里将其中典型的几条略作说明。

(一)煤电机组将完全退出。

煤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污染大是公认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未来会关停全部煤电机组。

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煤电供应稳定,需保留一部分煤电用于调控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

二是煤电具有发电成本低的优势。

(二)电动汽车既昂贵又不方便.

目前制约电动汽车使用的因素都集中在电池方面,即充电不方便,电池昂贵。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并开发氢能等新能源技术。当然,电池技术的革命并不容易,恐怕不会在短期内实现。

(三)碳中和影响相关行业的前景,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碳中和确实增加了企业改造的成本,研发的难度,同时也升级了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的利用,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更是促进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不仅企业要转型升级,个人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碳排放,在职业发展中选择顺应减排的道路。总的来说,碳中和是必由之路,顺势而为,无疑将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观点 |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再电气化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
全球电力行业碳强度概况
煤电、燃气发电、水电、光伏发电、风电等的碳排放怎样?
碳交易市场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意义巨大
碳中和大趋势下,化工企业可以怎么做?
双碳目标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