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典籍的阅读去度过艰难的岁月——读【美】玛德琳·马丁著《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一、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书中主要描写的是,二战期间一个英国乡下姑娘班尼特·格蕾丝在伦敦最后一家书店的工作经历。

(一)店名的变化

与书名一样,这家书店也名为”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不过这不是它最初以及最后的名字。

1. 樱草山书店

这家店原来是叫樱草山书店,但它的位置并不在樱草山,店名是来自一段浪漫的故事。店主埃文斯先生和他的妻子最初邂逅在樱草山,他们背靠着同一棵大树,看的竟然是同一本书。由此结缘,两人一起开了家书店,起名为樱草山。

不幸的是,后来的一场车祸带走了埃文斯的妻子和女儿。格蕾丝很像他的女儿爱丽丝,埃文斯也对她视为己出,处处关心。上班迟到了没关系,下雨就早早关门休息。格蕾丝因残酷的战争而焦虑、恐惧,埃文斯就像父亲一样给她安慰和力量。他很不愿意格蕾丝离开书店,一面阻止挖角,一面提高她的薪水。他还是一位严厉的父亲,警告她不要与即将上前线的乔治走得太近。唯一一次冲格蕾丝发火,也是担心她做空袭防御督察员太危险。

格蕾丝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也把埃文斯当做是自己的父亲。在老先生病逝后,格蕾丝依据遗嘱继承了书店。她一定让樱草山书店发扬光大,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埃文斯先生。

2.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战争期间的书店经营艰难,德军飞机的轰炸毁掉了很多伦敦的书店。格蕾丝没有只顾自己的生意,特意在樱草山书店帮助那些被毁的书店代卖书籍。她不但用旧报纸折了很多小鸟用来装饰代卖的书架,还在下午的读书会中轮流朗读各家售卖的图书。慢慢地,书店的顾客越来越多,除了自家原本的客人,还吸引了其他书店的老主顾。

随着战争的继续,她的书店逐渐成为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了。在读者们的提议下,轰炸后修复的新招牌也改为名副其实的“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3. 埃文斯-班尼特书店

到了战后,虽然“伦敦最后一家书店”的名字让人觉得温暖,格蕾丝还是把书店的名字改成了“埃文斯-班尼特书店”。这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对书店历史的一种纪念。

(二)经营书店

不得不说,格蕾丝是一个出色的店主。如果没有她的努力,可能樱草山书店早就关门大吉了。这一切的改变开始于最不起眼的整理。

1. 整理

樱草山书店的门脸很小,也不在繁华的街道上,无论是内部的布置,还是外面的招牌,都早已陈旧不堪,缺乏美感,根本无法让人产生进去逛逛的欲望。走进书店,只看到书架上落满了灰,书籍也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到处散落着铅笔头和垃圾。

格蕾丝先将店内打扫干净,挂好精致的窗帘,再重新布置橱窗,最后按照主题进行图书分类。新的环境既整洁明亮,又便于顾客查找书籍。

2. 特色

当时的伦敦有很多附庸风雅的书店,宽敞的橱窗里展示着各种精美图书,玻璃上用烫金的大字写着书店的名字,五颜六色的海报宣传着各种打折信息。书店里窗明几净,看不到一丝灰尘,木质桌椅、书架都棱角分明、光泽亮丽。

格蕾丝认为,樱草山书店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如此雅致,更希望进来的客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她就心满意足了。而在伦敦众多千篇一律的书店中,这种怀旧风尤其难得,也正好是小店的特色。

3. 促销

战争令人人神经紧绷,很多人不再有心思逛书店。樱草山书店的顾客确实比之前少了,只有加强营销才能起死回生。

格蕾丝总是乐此不疲地为客人提供各种选书建议,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展示图书的主题。在宣传语上,她也很花心思,比如:灯火管制期间,用一本好书点亮你的生活;用一本新书打发防空洞的无聊时光;空袭时,书是你最好的陪伴。书店所推出的全国图书礼券活动大获成功,不仅提高了知名度,还拉动了销售业绩。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书店聚集了更多人气,顾客逗留书店的时间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实际的购买量更是比之前上涨了两倍。

二、格蕾丝的阅读历程

(一)读书的原因

其实格蕾丝最初从乡下来到伦敦,更希望去百货公司。在书店工作临时工作六个月,不过是为了能让埃文斯先生为她写一封推荐信罢了。而且,她之前在舅舅的日杂店太忙,没有时间读书,当然也不懂文学。她很好奇,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读书呢?喜欢她的乔治读过很多书,他是这样回答的:

“阅读对于我来说,就像出发去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之所以能去到那里,我凭借的不是火车或轮船,而是书上的文字。读书可以让你体会他人的人生,了解他人的视角,读书本身就是学习,有了书上学来的经验,你就可以少走弯路,就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种空虚感,总希望能有什么东西将其填满,对我而言,能填补空虚的就是阅读。”

因为爱上了这个帅气的乔治,格蕾丝也爱上了读书。从他送的《基督山伯爵》开始,不管是工作的间隙,还是在地铁站躲避空袭,一有时间,她就会忘我地看书。

(二)阅读的力量

从书中的故事来看,阅读的确展示出了巨大的力量。

1. 疗愈战争的创伤

当时的英国正经历二战中最困难的时期,国家实行食品管制,公园和自家的花园早就改成了菜地,人们只能吃到人造的黄油。物资极为紧张,报纸比半年前缩水了一半,连礼物的包装纸都要留着以后用。

德军的空袭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伦敦城的各个角落火灾肆虐,消防员疲于应付,连格蕾丝这样的空袭防御督察员都要参与灭火。爆炸切断了给消防栓供水的水管线,只能眼看着大火蔓延,格蕾丝想起威廉·哈里森·安斯沃思在《曾经的圣保罗大教堂》里描写的可怕一幕。现在的圣保罗大教堂是烧毁后重建的,它在地狱的熊熊烈火中安然无恙,这就证明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前线的战事也不利,英法联军不得不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房东的儿子死于这场行动,老太太从此意志消沉,不再烹饪美食和打扫卫生,哪怕轰炸当头,都不愿意进防空洞躲避。孩子们都被疏散到了乡下,母亲们陷入相思之苦。这时,格蕾丝介绍了一本经典的小说《爱玛》,就抚慰了沮丧的季德林夫人。

书籍还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就像《南里丁》讲述“一战”之后的英国重建那样。这个故事非常有力量,它让人们明白,不管命运何等不公,只要大家勇敢向前,都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2. 为世界留下了更多的声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量子力学》,是七年前纳粹下令焚烧的禁书。格蕾丝听说竟然有人为了保护这本书而牺牲了生命。

埃文斯先生一直在收集旧书,在他的保险柜中,不仅有这本《量子力学》,还有海因里希·海涅的《阿曼索》。埃文斯先生告诉格蕾丝,像他这么一个老头,或许无法上前线打仗了,但他愿意收藏所谓的禁书,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更多的声音。

3. 学会宽容

内比斯特夫人对格蕾丝的态度极为恶劣,埃文斯先生开导格蕾丝,需要从对方的经历来理解这一切。其实内比斯特夫人就像《圣诞颂歌》中不幸的埃比尼泽先生那样,是因为书店被毁,而以对他人的愤怒掩饰自己的痛心。

格蕾丝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才恍然大悟,想起刚来书店上班的时候,埃文斯先生也曾用粗暴的言语掩饰他对女儿的思念。

格蕾丝当初是被逼离开家乡的,现在来看,或许舅舅的无情无义也是因为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吧。所以,她不再气愤,反而对他心生同情。战后,格蕾丝果然与舅舅达成了和解。

格蕾丝感谢阅读让她忘记了疲惫、轰炸和食品限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性。随着读过的书越来越多,她对各种人物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自己也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坚韧。

(三)读书会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格蕾丝通过读书会影响了更多的人。

阅读使她充满了力量,也愿意给所有身处恐惧之中的人读《米德尔马契》、《双城记》和《爱玛》。慕名而来听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从地铁站一直追到樱草山书店。从此,格蕾丝每天都会给大家读书,有空袭的话就去地铁站,否则就在樱草山书店。

樱草山书店昨晚遭遇了轰炸,读书会仍照常举行。在为大家读《简爱》时,她说:“即使没有樱草山书店……也请大家记住,我们永远都有书籍为伴,我们永远不要丧失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有很多人因为参加了格蕾丝的读书会而受益匪浅。在这里,孤儿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失去亲人的市民结识了新朋友,教授找到了研究的同伴,书店被毁的老板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甚至还有人因为赶来听读书,正好躲过了轰炸的劫数。

三、小结

在战争的至暗时刻,是书里的故事给他们带来了安慰、友爱和欢笑。战争甚至成了格蕾丝爱上读书的催化剂。阅读对人们的重要性,当年如是,今天亦如是。在这样一个变幻无常的时代中,不管是否会出现最后的一家书店,你都要不断地学习,特别是从典籍中获得力量和慰藉,永远充满着希望,向阳而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以书为媒,传递爱与能量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读书,是最好的富养方式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文字能够带你去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只要笑一笑,就觉得生活没有那么难了
讲一个我读过的故事
用读书对抗虚无,哪怕是在战争中,我们也依然可以满怀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