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禄山本是个好同志


一、谁说他是个好同志
当然是风流天子李三郎。
李三郎者,大唐玄宗李隆基。先先后后,有不少人,这些人其中既有李三郎的亲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也有李隆基的心腹亲信大宦官,比如杨国忠等。他们都说过安禄山的坏话,说他包藏祸心,图谋不轨,野心不小,当予提防,大唐天子一句话就给解决了,我看他是个好同志。就这一句,别的话就不要说了,就不敢说了。安禄山就是个好同志。皇上都说了,那还不是好同志?!
直到安禄山的队伍打过来,沿路报警,大事不好,那时候李隆基才信了,坏了,好媳妇的干儿子真的反了。然后他才慌忙跑路。
当然,这都是后话。我们需要从头说。
二、为什么他是个好同志
因为他会陪领导,特别会说话,特别能办事,特别招人疼。
御史中丞张利贞采访河北,安禄山百计谀媚,兼多馈赂。利贞还朝,盛称禄山才能。李林甫猜忌儒将,因劝玄宗信任禄山,禄山亦阴结林甫,以固兵权。天宝二年春正月,安禄山入朝,玄宗宠待甚厚,谒见时,禄山奏言:“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丛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馆。”玄宗以之憨直诚笃,从之。(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
禄山还镇,河北黜陟使席建信称其公直,李林甫、裴宽亦称誉其美。玄宗因于天宝三年(744年)使兼范阳节度使。禄山权力日盛,且知朝中大臣可以谀媚收买,天子可以欺骗瞒蔽,乃为邀功固宠计,以兵出袭已降之同罗、奚、契丹各部落,多事杀戮,露布告捷,然后启节入朝,以观察朝廷反应。天宝四年(745年)九月,禄山入长安,玄宗召见,因奏日:“臣生长番戎,仰蒙恩典,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许国,聊报皇恩!”玄宗大喜。会太子入侍,玄宗令禄山拜太子,禄山不肯即拜,乃佯问左右内监曰:“太子何官?”玄宗笑谓之曰:“朕百年后,当将帝位付托,所以叫皇太子。”禄山谢罪曰:“臣愚,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乃向太子叩拜。玄宗以为朴诚,大加赞美。即留禄山赐宴,禄山进献白鹦鹉二集,因谎奏曰:“臣讨契丹,过北平郡(治在今热河平泉),梦先朝名将李靖、李勩向臣求食,臣因建庙设祭,荐享之日,庙梁产芝,此鸟自空飞至不去,臣以为祥,养以上献。”玄宗见鸟修洁,以赐于杨贵妃。(见《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
 安禄山体肥,大腹鼓出,状厥滑稽,但应对敏给,离以诙谐,似极痴直憨愚。玄宗欲博杨贵妃一笑,乃召之入宫,令拜见贵妃。禄山见玄宗与妃并坐,乃先拜贵妃。玄宗问是何礼,禄山故慌转拜曰:“胡儿俗不知礼数,向先母后父,臣依习惯,遂忘天朝礼仪。”玄宗转向妃曰:“即此可见诚朴。”乃戏指禄山曰:“此胡腹中安所有?其大乃尔。”禄山对曰:“更无余物,止有赤心耳。”玄宗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使禄山位于御座东间,设金鸡帐榻上。又命杨铦姊弟皆与禄山叙兄弟。禄山欲时常出入宫禁,乃请为贵妃儿。玄宗皆许之,又封拜为御史大夫。年余方令回镇。天宝九年(750年)五月,赐爵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八月又使之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安禄山请入朝谢恩,玄宗命为之起第于昭应,使杨国忠兄弟姊妹皆往迎。玄宗偕贵妃至望春宫以待。禄山至先献俘,并献所铸钞样千缗而回。翌年春复入朝,玄宗为起第于亲仁坊,敕命但穷壮丽,不限财力,令中使监工日:“胡眼大,勿令笑我。”禄山至新第,置酒庆生辰,尘敕宰相至第为贺。后三日,杨贵妃私召安禄山入宫中,以预制大襁褓裹其身,令官女十余人舆舁以见玄宗,谓之“洗三”,玄宗因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使更兼领河东节度使,遂统领边疆国防线三大镇之重兵。其数几达当时全国边兵百分之四十。
三、好同志是如何变坏的
因为他看到了帝国软肋,只要哄好了领导,就什么都有了。需要别人哄的领导,如何会是个好领导。天天被人哄的领导,又如何不虚弱。所以,他就动了邪念。而领导又给他创造了足够条件,兵马、地盘都有了。
好同志曾有个苦出身。
安禄山本营州(今热河朝阳南)杂胡,初名阿荦山,胡语战斗之意,母阿史德为女巫,居突厥中,后再嫁番目安延偃,荦山随至安家,因冒姓安,改名禄山。嗣因部落离散,禄山乃与安氏子思顺逃至幽州,初为互市牙郎(犹今翻译官),寻投于张守珪麾下。禄山性狡黠,善揣人情,与同里人史窣干(后改名为史思明)皆勇敢善战,故每随军出征,必建捕俘功,积功得为守捉使,又升讨击使。张守珪遣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破。依律不听约束当正法。禄山临刑大呼曰:“公欲灭奚、契丹,奈何杀壮士?”守珪亦惜其骁勇,欲活之,乃械送京师。右丞相张力龄批日:“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宛嫔,军法如山,何容瞻徇,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及玄宗亲按囚,见禄山状貌魁梧,不忍加诛,竟下诏特赦。九龄争之日:“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患!”玄宗日:“卿勿以王夷甫(衍)识石勒,枉害忠良。”李林甫因此排斥九龄,劝玄宗加恩胡将,故玄宗仍令禄山回幽州,听范阳节度使张守珪调遣。禄山感守珪恩,格外效力,守珪因认为养子,累摧至副将,旋又荐为平卢兵马使。(见《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
转祸为福,机会就这么来了。张守珪倒了之后,安禄山已经站稳脚跟。
如果说野心就像野草,需要一点春风春雨春消息,那他心头的一棵草也是一点点长大的。
安禄山数入朝,看清朝廷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不仅高官厚禄可买,计天下亦可取,遂由轻视之心而启叛逆之意,因而私下准备实力,决心造反。
每当想起安禄山,我就会想起仍在大牢里接受改造的某大员。每当想起来某大员,都让人想起来安禄山。情与貌,略相似。某大员一步一步向上爬,也是洞悉了个中诀窍。通过换妻攀龙附凤,从一个寻常的苦出身,搏得朝中高位。他们都已经洞悉人心,明察人性,你想的是啥他全知道。能够被他利用的人,你要啥他给你啥。不能够被他利用的人,他根本不会把你当人看。
四、好同志是怎么死掉的
当安禄山被人玩弄时,他当然会觉得屈辱,当然得不到自由、博爱和平等。所以,有朝一日,当他可以颐指气使时,他也不会平等而待人,他所给予周边人的,是不寻常,是恐怖,是畏惧。当没人感到安全时,他的安全也失去了。所以,他就只能横死,被人虐杀。安禄山之死,与某些暴君之死很相像,如同南北朝时南朝刘宋王朝那位前废帝。
至德二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为其子庆绪所杀。禄山自起兵以来,目渐昏,至是不能睹物,又病疽,性益躁暴,对其左右令史,动加棰挞,或时杀之。既称帝,深居禁中,大将稀得见面,皆因严庄白事。庄虽贵用事,亦不免棰挞。阉宦李猪儿,被挞尤多。因此,其左右人,皆不自保。禄山嬖妾段氏,生庆恩,欲以代庆绪为嗣。庆绪常惧死,不知所出。至是严庄说庆绪及猪儿行大事,皆从之。于是,庄与庆绪夜持兵立帐外,猪儿执刀直入帐中,斫禄山腹,左右惧不敢动,禄山遂死,严庄等秘之。同月六日,庄乃宣言,禄山疾亟,立晋王庆绪为太子,寻即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见《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
五、安禄山死了还没完
安禄山虽然被他的儿子和他的谋士和他的李猪儿给弄死了,但是事情并没完,因为大乱既成,并不因安禄山一死而了解。安史之乱仍持续多年。即使安史之乱结束了事情也没完,因为大唐盛世至此结束。盛唐从此成为了历史。
后人读史,看来看去,中国历史那么久,也只有唐才有个盛世。无论你之前的汉,没有一个盛汉;无论你随后的宋、明、清,历朝历代,再也没有一个盛世。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盛世的终结因为一个安禄山,更因为安禄山曾是个好同志,因为李三郎说他是个好同志。掩卷沉思,我们有哪些感想呢?
其一,一言九鼎的体制,真的是个好体制吗?只要把最高权力者哄好了,再坏的也是最好的。这样的体制难道能算正常吗?这样的帝国难道能够长久吗?
其二,所谓的大唐盛世,究竟靠什么在支撑?不是内部技术改进,生产力发展。给大唐盛世撑场面的,毋宁说是四方用兵,八面来朝。假如没有对外用兵,根本不可能有安禄山的机会。盛既然靠的是这些,衰必然也是因这些。盛世底下,本来已危机四伏。
其三,大唐能够包容,不妨称其为当时的民族政策。李世民用人,向来兼容并包,不分出身,不问既往。他甚至在东征高丽的时候,释放了很多俘虏兵。这当然是对的,使远方来服嘛。但这要有个前提,在帝国中央能够掌控全局的时候,各种力量皆能为我所用,而一旦帝国失控,各种异己的力量必然充分释放,其后果必然是严重的。后来的四分五裂,藩镇割据也就是必然的。
其他的如果再想,恐怕就要犯忌讳,于是不说也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禄山貌丑如猪,为何杨贵妃却看上了眼?
“安史之乱”安禄山,这个大胖子为何敢起兵造反,颠覆大唐盛世?
毁灭盛唐的安禄山的结局:双目失明,浑身长满毒疮,死后被埋床底
历史荒唐事:杨贵妃把安禄山当作婴儿,在澡盆中帮其洗澡
“安史之乱”安禄山:好可怜的一个大胖子
【盛唐终结者——安禄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