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乌克兰的一些资料

(网图)

关注乌克兰问题,我正在翻阅资料,可是普京已经开始动手了。作为观众,需要了解真实、准确的信息,我查阅资料,主要使用了《世界历史文库乌克兰史》(库比塞克著,颜震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9)的一些内容。部分内容已经有变,但可参考。
一、乌克兰
乌克兰,乌克兰语中为“Ukraina”,意为“在边缘”或“边疆”。在其大部分历史中,乌克兰处于一种中间地带的位置:东西分隔开俄 罗斯与波兰(后来为奥地利—匈牙利),占据广阔的欧亚大草原的最西端,成为欧洲与亚洲、西方与东方的中心。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乌克兰是苏联的一部分;但当苏联于1991年分解为15个国家的 时候,乌克兰获得了独立。在人口上,乌克兰为后苏联时代国家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而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乌克兰的国土面 积排行第二位(同样仅次于俄罗斯)。尽管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乌克 兰却拥有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而在今天其历史的重要性已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乌克兰东西区域的分裂;对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经验缺 乏使其有争议的后苏联时代转型更为困难;现代国家形态的欠缺使乌 克兰民族认同复杂化;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其与邻国,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在沙俄和苏联时代都曾统治乌克兰。
二、乌克兰带来的影响
1991年12月,乌克兰公民纷纷涌向投票站,选择了独立。之后一个星期,强大的苏联就解体了。
2004年,身着橙色衣衫、情绪高昂的群众挤满了基辅的广场与街道,要求举行公平的选举。他们最终达到了目的。这便是所谓的“橙色革命”。接着,从塞尔维亚到黎巴嫩,从格鲁吉亚到吉尔吉斯斯坦,就有了所谓的“颜色革命”。
2013年的11至12月,人们再次走上基辅的大街,支持国家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2014年年初,形势逆转,亲欧盟者遭到镇压。
2014年3月俄罗斯企图吞并克里米亚,莫斯科随后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策动了混合战。7月,亲俄的分离主义者更是将这场俄乌冲突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国际冲突。
三、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归属问题
1954年2月,乌克兰、俄罗斯和全苏联的最高苏维埃签署了协议,将俄罗斯联邦管辖的克里米亚半岛移交给乌克兰。克里米亚成了乌克兰的一部分。这是乌克兰领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基于地理和经济考虑而非出于族群因素的扩张。在克里米亚的120万居民中,俄罗斯人占了71%,乌克兰人只有22%(克里米亚鞑靼人由于被指控在二战期间全体与德国人合作,被迁出)。
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之间被刻赤海峡隔开,却通过交通线与乌克兰本土连接在一起。
四、地理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北方和东方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接壤,西临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南滨黑海与亚速海,东西跨度约800英里,南北宽约550英里,拥有长约1700英里的海岸线。乌克兰面积约233000平方英里。其国土多为平坦无树的大草原,仅有的山脉为延伸至其领土西部的喀尔巴阡山一部分,以及克里米亚半岛沿黑海边的部分山脉。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大部仅有一条狭窄的土地相连。由于缺少自然屏障,乌克兰成为无数战争、移民与文化影响的汇聚之地。其草原地带肥沃高产的黑土地则助其赢得“谷仓”的美誉,并使得农业生活成为乌克兰文化的标志。

乌克兰被自北向南流向黑海的第聂伯河(乌克兰语中为Dnipro) 分为东西两半。历史上第聂伯河是重要的商道,乌克兰众多早期定居 点便在其左右,而首都基辅(乌克兰语为Kyiv)即地跨大河两岸。第聂伯河历史上也曾经是俄罗斯与波兰-立陶宛控制下的乌克兰的边界,因此至今仍经常被人称为“左岸”(东)和“右岸”(西)乌克兰。南布格河(Buh)与德涅斯特河(Dnister)位于西部,同样注入黑海, 也曾是重要的商道,直到今天仍提供着丰富的水资源。
五、人口和语言
据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乌克兰拥有4 840万人口,比1989年的5 180万人口(当时乌克兰仍属干苏联)相比显著下降(6% )。据2007年的估算数据,乌克兰只有4 630万人口,年增长率为-0. 675 %。人口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对外移民。由于经济状况不佳,许多乌克兰人出国寻找工作机会,主要前往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以色列、土耳其、加拿大和葡萄牙。生育率(每名妇女1. 24个孩子)也极为低下。女性人口明显多于男性(54 % : 46% ),多半因为女性寿命更长(女性预期寿命为74岁,男性为62岁)。出生率过低与男性预期寿命过短被视为主要的人口问题。
人口普查显示,多数乌克兰人(67.2%)为城市居民。乌克兰的土地上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乌克兰族(2001年占总人口的78 %)与俄罗斯族(2001年17%),他们拥有共同的斯拉夫人背景。
俄罗斯人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来到乌克兰煤矿和工厂工作,现在占东部与南部人口比例较大。
当谈及民族、语言与宗教时,我们发现乌克兰有着很明显的区域划分。乌克兰最重要的区域划分为东部与西部。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东乌克兰在I7世纪中叶便纳入沙俄(随后苏联)统治之下;乌克兰西部则被波兰一立陶宛、奥地利和(之后的)波兰与罗马尼亚分别统治,直到1944年方被苏联吞并。因此,东乌克兰在血缘上更接近俄罗斯人,也更加俄罗斯化。例如在东南部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38%的人口为俄罗斯裔,而且过半数的乌克兰裔母语为俄语。与之相反,西乌克兰的公民更愿意认同自己的乌克兰人身份,更多地使用乌克兰语,并且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例如乌克兰希腊天主教会。在沙俄和苏联统治下,乌克兰人生活在高压政治政治环境中,使他们能够较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政治和社会机制。沙俄和苏联治下的东乌克兰很快实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因此东乌克兰人口较稠密。西乌克兰则更加农村化,在波兰和奥匈帝国境内是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
六、区域主义
当代乌克兰东西部的分裂有着诸多的表现形式,这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东乌克兰人更倾向于与俄罗斯建立紧密的关系,往往投票给左翼政党(如共产党或社会党),并希望保证俄语的地位。西乌克兰人倾向与欧盟、北约和美国建立紧密关系,往往投票给“民族民主”政党,例如鲁赫和“我们的乌克兰”,并希望提升乌克兰语的地位。在后苏联时代的选举中,东西部的分歧显著体现在对关键议题(如经济改革、对外政策)的公众舆论和投票上。在2004-2005年“橙色革命”期间,维克托·尤先科领导的“橙色”力量主导了西部、基辅和一些沿第聂伯河的“边界”地带,而“蓝色”政党区域集中在东乌克兰,尤其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些人担忧,由于语言、政治文化和经济造成的严重区域分裂会使乌克兰分崩离析,尽管20世纪90年代一些迹象表明“乌克兰人”的认同感在增强。
一些人认为不应该把乌克兰简单地分做东西两部分。作为乌克兰特殊的地区,克里米亚在地理、人口和历史等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直到18世纪末,克里米亚仍在鞑靼人控制之下;今天,它仍然是乌克兰俄裔居民占多数(2005年为59%)的唯一区域。而它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原因只是由于1954年当乌克兰还处于苏联统治的时候,为了庆祝俄乌自《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签署300年以来的友谊,而将管辖权从俄罗斯移交给乌克兰的。
这次事件在当时看来无关紧要—毕竟俄罗斯与乌克兰同属苏联——但当乌克兰独立以后,其严重性便凸显出来。许多俄罗斯人和克里米亚的居民都希望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因为得到一定的缓解,克里米亚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并非十分严峻。敖德萨及其周边地区从来不是乌克兰的核心区域,当地居民已经高度俄罗斯化,借用了18世纪沙俄时代的旧称来命名自己为“新俄罗斯”,宣称自己并非归属于乌克兰。许多远在西部和多山地的特兰斯卡帕提亚地区(州)的居民则认为自己是卢森尼亚人而非乌克兰人,因此有权享受特殊的待遇或保护。
七、政府
除了1918-1921年这段短暂的时间之外,乌克兰直到1989年才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国家,因此乌克兰缺乏国家构建的经验,以及民主或代议制政府的实践。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是15个加盟共和国的一员,共和国一首府基辅有自己的政府机构。以莫斯科为首都的苏联由苏共掌控,禁止其他党派的活动,控制新闻媒体与经济,并且压制乌克兰民族主义的表达。
在一系列事件的共同作用下,乌克兰于1991年取得独立。许多人希望乌克兰从苏联统治下解放出来,人民能够享受民主政府的好处。但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行之有效的民主体制并非易事。在总统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1991-1994)和列昂尼德·库奇马(1994-2014)执政期间,乌克兰民主进程受到很多阻碍,主要在于政治腐败、政府操纵媒体、民间社团和政治反对派软弱无力、选举舞弊和敌对政治派别间无穷的争吵。经过尖锐的辩论,乌克兰于1996年通过新宪法,赋予了总统更大的权力。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的非民主性更加表露无疑。2000年,库奇马总统被一盘录音带清楚地指证其曾下令谋杀反对派记者。这起事件导致大规模的民众抗议,后被政府强行镇压下去。
2004年的大选中,库奇马指定的接班人维克托·亚努科维奇试图伪造选举结果来赢得大选。而前总理尤先科领导的反对党识破其意图,进而鼓动上百万乌克兰人上街示威,这就是被尤先科政党颜色所命名的“橙色革命”。最后,由于游行抗议、乌克兰法院的干涉和国际调解,新一轮的选举将尤先科—其在竞选期间神秘中毒—推上总统宝座。尽管此事给许多乌克兰人带来新一轮希望,但因为亚努科维奇令人吃惊地在2006年成为总理,乌克兰仍然处于政治分裂中。毫无疑问,作为死对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之间很难进行合作,随后便产生了几次政治危机。
“橙色革命”期间的修宪给乌克兰带来了议会一总统体制。国家元首为总统,每5年由大选产生。总统必须赢得多数选票;如果没有候选人得票过半,则必须由得票最多的前2位候选人进入下一轮选举。与库奇马时代总统享有的广泛权力相反,现在乌克兰总统的权力大多集中在外交与军事政策领域。
乌克兰立法机构称为最高拉达(议会)。正常情况下每5年改选 一次,当然在像2007年那样的特殊情况下会提前进行选举。最高拉达有450个席位,采取按代表比例分布的党派选举制。这就意味着投票者需要选择一个政党,而一个政党所获得的席位与其获得选票的百分比成正比。例如,一个政党赢得20%的选票,就会获得90个席位 (450席中的20%),使得该政党名单上的前90名党员成为最高拉达成员。为了赢得席位,一个政党至少要获得3%的选票。接下来由最高拉达选举产生总理,除了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由总统任命外,总理任命政府其他各部部长(内阁阁员)。总理为政府首脑,拥有最高决策权。由最高拉达制定法律。总统可以否决立法议案,但最高拉达可以通过2/3以上的投票推翻总统的否决。最高拉达同样可以通过2/3以上的投票进行修宪。
乌克兰宪法法院成立于1996年,是唯一有权对涉宪问题做出裁决的司法机构。宪法法院有18名法官,由总统、最高拉达与法官大会平均任命。法官的任期为9年。法院系统的最高级别为最高法院,法官由议会任命。法官数目并非固定不变(2007年有85名)。最高法院下设几个专门法庭(如民事法庭、刑事法庭)。最高法院下为地区法院和上诉法院。总检察官代表国家负责起诉,由总统任命。如果不针对被腐败侵蚀的司法制度进行改革的话,这一直是后苏联时代乌克兰热议的议题。
乌克兰是单一制而非联邦制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国家政府与地区或次国家政府之间不存在分权。全国被划分为24个地区(州),每个州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同时也被进一步划分为区或市。克里米亚作为地位特殊的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的议会,可以通过仅在克里米亚地区实行,且不与乌克兰宪法或国家级法律相抵触的法律。基辅与塞瓦斯托波尔市(克里米亚主要港口与军事基地)地位特殊,并不受任何州一级政府的管辖。
乌克兰政党众多,其政党体制也是多变的。独立后即告成立的政党大多数已经消失或合并为新政党。只有少数乌克兰人加入政党,而 许多政党只被少数人所控制。在2007年议会选举中,20个政党和联 盟提名各自的候选人,有5个政党和联盟超过了 3%的门槛:地区党(34.4%);尤莉亚·季莫申科联盟(30.7%);我们的乌克兰 (14.2%);共产党(5.4%);利特温联盟(4%)。
八、经济
传统上,乌克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当其他民族的人(如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犹太人)定居在城市中成为商人、工匠和公 务员时,乌克兰人多为农民或小农场主,居住在农村。时光流逝,乌 克兰人逐渐被城市化,但即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开始之时, 农业仍然是许多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苏联时期,乌克兰以占苏联 3%领土面积的土地生产了全国农业产量的1/4。主要的农作物为糖用甜菜、土豆、玉米、小麦、大麦和其他谷物,肉类和乳制品也是重要的产业。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农业产值占到乌克兰2005年国民生产 总值的11% ,近1/5的人口从事农业与食品加工业。
乌克兰重要的工业部门多半是在苏联时代建设起来的。大多数“重工业”(如,化学与钢铁厂、矿业、工业设备、汽车业、军工业) 集中在东乌克兰。尽管由于近期缺乏投资以及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许多工厂已经被荒废,但以钢铁为代表的一些工业产品仍是乌克兰的主导出口项目。不过乌克兰缺乏重要的石油或天然气储备,在能源需求方面依赖俄罗斯。鉴于俄罗斯提高燃料价格,或在乌克兰偿付欠款 之前威胁掐断燃料供应,此类事件不时会造成政治危机。
乌克兰在苏联时期的经济体制为共产主义性质,不存在私有财产,大部分经济计划(如食品价格、生产目的)由国家决定。工厂与农场 或为国家所有,或者是集体财产,而集体财产实际上也由国家所控制。尽管国家计划和投资对乌克兰工业增长做出过贡献,但到20世纪80 年代,已经明显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经济失败是共产主义在苏联崩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独立伊始,经济改革便凸显其急迫性。许多乌克兰人希望摆脱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接纳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然而,由于共产主义体制 保证就业、福利以及对维持存在的国家资金非常重要,一些人并不情 愿拥抱资本主义,尤其对东乌克兰来说,许多人害怕资本主义将导致大型工业企业的破产与大量失业现象。
和波兰、匈牙利与捷克等引入市场主导政策的国家不同,乌克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极为缓慢。虽然物价已经放开,但国家继续支持许多工业企业。许多公司被私有化,但这一过程往往伴 随着腐败,新的所有者也往往缺乏能力与资金使企业盈利。因此,乌 克兰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经济问题: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 4735% ,从1991年到1995年经济每年平均衰退14%。少数有 政治背景的公司通过腐败商业手段获利颇丰,但多数企业声称无力支 付工人的工资,许多人的生活水准也直线下降,挣扎在贫困线上。“乌克兰化”这个词已经获得“使之毁灭”的另一层涵义。
自2000年改革开始加速后,乌克兰的经济经历了反弹。乌克兰吸引了更多的外资(2005年为78亿美元),经济开始持续增长,2001-2006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1996年起用的货币格里夫纳相当稳定, 2001—2006年间年通胀率只有8%。因为许多人的工作收入为“灰色收入”,得以逃税,失业率的数据比较难以把握,但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失业率约为7%。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好百顺。贫困,尤其是依靠小额养老金生活的老年公民的贫困状况依然严峻。平均月工资只有约200美元。世界银 行的报告称2005年人均收入只有1 520美元,而俄罗斯为4 460美元,波兰为7 160美元,美国为43 560美元。腐败与公司治理是主要的问题所在。不平等的问题同样突出,不仅表现在崛起的超级“寡头”,同样表现在农村的收入远远落后于基辅、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等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大城市。许多乌克兰人离开故土,到别处寻找更好的机会。
九、对外关系
后苏联时代乌克兰的国际定位是人们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苏联时期,乌克兰并没有独立的外交政策,尽管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根据达成的妥协,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一同获得联合国大会的席位。直到独立之后,乌克兰才开始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认识到自身地处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地理位置,乌克兰在20世纪 90年代寻求一种“多向平衡外交政策”,与一系列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很明显,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在苏联成立前后,乌克兰与俄罗斯结成的纽带颇深。俄罗斯是乌克兰主要的贸易伙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整合为一体。乌克兰于1991 年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是一个旨在使苏联和平解体,保持前苏联各国经济、政治、安全联系的组织。1994年,库奇马被选为总统,号召与俄罗斯结成更紧密的关系,并提出“更少的壁垒,更多的桥梁”的口号。
由于害怕俄罗斯会对乌克兰采取帝国政策或寻求重新兼并乌克兰的机会,许多乌克兰人并不想与俄罗斯保持亲近的关系。20世纪90 年代,乌克兰与俄罗斯曾就乌克兰境内的前苏联核武器以及驻扎在克里米亚的前苏联黑海舰队的分配发生激烈的争吵。最终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和平解决——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和黑海舰队,并于1998年与俄罗斯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然而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问题远未终结,包括2003年围绕亚速海中刻赤海峡的领土争端,“橙色革命”中俄罗斯对舞弊选举的支持,以及俄罗斯试图提高售乌天然气价格。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是俄罗斯干涉乌克兰的潜在威胁,令许多乌克兰人为之担忧。对俄罗斯的警惕使得乌克兰加入了所谓的GUAM (格鲁吉亚一乌克兰一阿塞拜疆一摩尔多瓦)集团。此集团致力于修建绕过俄14 罗斯境内、起自里海的新石油天然气管道。
乌克兰同样热衷于与欧盟和美国建立友好关系。的确,后苏联时代的历届乌克兰政府强调将欧洲大西洋整合作为优先事项。乌克兰与 北约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于1994年加入北约和平伙伴计划。乌克兰曾派遣维和部队协助北约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的行动。同时,乌克兰也寻求与欧盟建立更密切的联系。1998年欧盟与乌克兰友好合作协议正式生效,1999年欧盟对乌克兰共同战略的提出,再次加深了双方的关系。乌克兰从欧盟与美国那里得到了用于经济改革、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清理、民主化的数十亿美元援助。尽管有政治腐败问题,民主建设拖沓和未经证实的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军售等记录,乌克兰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在库奇马政府后期还是得到很大的提升。
“橙色革命”后,尤先科总统试图使乌克兰更加向西方倾斜。他曾清楚地指出希望乌克兰加入欧盟,这个想法得到乌克兰人民的总体 认可。而欧盟只将乌克兰局限在欧洲睦邻计划(EuropeanNeighborhood Program)的框架下进行进一步合作。波兰是欧盟内乌克兰的主要支持者,证明两国能把几个世纪以来的不时龌龊的关系置之身后。尤先科同时也主张乌克兰加入北约,但这个议题在乌克兰国内争议非常大,许多乌克兰人并不想加入一个被认为是针对俄罗斯的同盟。这一点也体现了乌克兰的外交侧重依然与其地理、国家历史和区域分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克兰危机五问(2)
【中华论坛】世界上最愚蠢的是乌克兰人 发表于:2014-09-01 08:34:54 作者:jjvvvv发短信加关注更多作品 级别:少校等级12等级12等级12积分:13334
俄罗斯之痛
克里米亚事件的几点教训
俄乌篇--克里米亚战火一触即发?
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为何都选择远离俄罗斯,投入北约怀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