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知之明很重要

萧规曹随是一个成语。萧何生前创立了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读《史记·曹相国世家》有感。
一、曹参的功劳与本事
曹参的功劳,在攻城略地。在萧相国世家里提到,曹参身上有七十几次创伤,身经百战,有命享福,真不容易。
但攻城略地的事不需说,因为他很多的功劳在于配合韩信,而韩信实在是用兵如神。韩信对曹参等人,未必能够看得起;萧何对他,平时也表示最不服。而等到萧何病重,汉孝惠帝探病询问他的接任者,萧何的回答很艺术,知臣莫如君。
孝惠帝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
萧何立即叩头下拜说,皇帝已经选到最适当的人选,我死后无所怨恨了。
萧何何以如此说?
他对曹参实在很了解,二人本是旧相识。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yuàn,佐助,副职或属员),萧何做主吏。
二、先把齐国治理好
战争结束之后,曹参担任了齐国丞相。
当时天下初定,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治安之策。但读书人人多口杂,意见不一,不知如何决定。
听说胶西有位盖(gě,舸)公精研黄老之学,就派人重金礼聘。见面后,盖公教他首先要清净无为,让百姓自行安定。如此等等。曹参于是让出正厅安置盖公。任齐相九年,齐国安定,人赞贤明。
三、最大长处在于明
一明进退。
惠帝二年(前193),萧何去世。曹参闻讯,立即安排门客整装,说将要入朝为相了。
过时不久,朝廷使者就来了。
二明安人。
曹参离开时,嘱咐后任,把齐国的狱政相托,希望用心开化,莫要制造困扰。
后任问,治国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曹参说,不然,狱政要善恶并容,倘严加干涉,坏人将如何容身呢?所以才作为要务。
吹雪先生读书至此,就想起在北欧某些国家的监狱,给服刑者提供的条件简直如度假。那样就鼓励了犯罪吗?不然啊。好人要安顿,坏人也要安顿啊。有人说除恶务尽,恶自善生,怎么能够除得尽?
三明用人。
曹参接替萧何为相后,对人事有了安排。
他从郡国官吏中选一些长相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召来作属官。对那些苛求文辞,专好虚名的人,立即斥退。
四明形势与己才。
曹参任相,实在是不要太轻松。他一天到晚在喝酒,想要劝他的人络绎不绝,一来就上酒,先把嘴堵上,直到灌醉,根本不给劝告机会。
不仅他喝酒,朝中的一些官吏也喝酒。不仅喝酒还唱歌,曹参不仅不管,还加鼓励,又和大家一起喝,一起唱。
真是拿他没办法。
他见人有了小过失,专门帮助隐瞒,这倒好,相府里倒很安宁。
汉惠帝见曹参这么办,就有些对他不满意。先派在身边任中大夫的曹窋(zhuó,琢,曹参的儿子)回去劝,但不要提是皇帝的意思。
曹窋回家见了爹,不说还好,说了之后,被拉下去抽鞭子。
他爹不仅揍他,还教他赶紧进宫侍奉皇上去,治理天下的事不该你来说。
上朝的时候,惠帝只好当面批评了,你揍你儿子是不对的,那些话是我教的。
曹参一听,脱帽谢罪。
接着说,请陛下仔细想想,您和高帝谁更圣明?
惠帝说,那我怎么敢相比。
曹参说,我和萧何,您看哪个更贤能?
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
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定,陛下只要垂衣拱手,我等谨守职责,遵循旧章而不肆意更改,不就很好吗?
惠帝一听说有道理!
曹参任相国三年而逝,谥为懿侯。
在他身后,百姓写了一首歌:
萧何为法,顜(讲)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四、读后感
所谓黄老之术,与市场经济相类似,把市场的交给市场,做市长的做好市长。
曹参从担任齐相就已经认识到,不要肆意骚扰百姓,坏人也要有碗吃。
接替萧何之后看得更清楚,衡量自己的德与才,保持政策、法令稳定性,不要肆意变更,不要乱做主张,不要自作聪明。天下连年征战那么久,不给百姓安身立命的机会,怎么成。
而在用人上,更是只选能办事的厚道人,沽名钓誉,苛责深察之徒一律斥退,概因此辈人等用心严酷,爱造新词吧。
202212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参战功名列第一
萧相国世家
中国名人 汉初名相萧何
汉初人物志:萧何
出将入相的曹参,功劳不亚于韩信,为啥他就没被刘、吕怀疑过?
换种方式讲西汉(2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