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色列(上)宗教文明交融激荡之所

你若是展开一张世界地图,以色列就是地中海东岸那块极小极狭长的土地,却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历史上,这块土地是王国兴替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宗教文明交融激荡之所,更是上帝对犹太人“应许之地”的一部分……

凡此种种的描述中,那宽阔、流奶与蜜之地,最为真切诱人,事实也是如此。深入这里,你会发现,所有的宗教、纷争、过往,都远不如生活本身,来得鲜活、真实、坚韧、长久。

以色列,

一个生存在中东,

唯一的不是伊斯兰的国家;

一个看似动乱,

但比任何人都珍惜和捍卫

和平的国家;

一个沙漠覆盖三分之二,

但创造了沙漠农业奇迹,

世界一流农业强国的国家;

一个被周边国家制约,

但是一个如此发达、如此美丽、

如此和平、如此神奇的国家。

扫描二维码

一起出发吧

起飞

1月1日,新年伊始,开启以色列新征程,继续拥入大千世界的怀抱,只要一直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让阅历在不断行走中充实,用我的左右脚左右世界……

以航初体验

* 中国直飞以色列的航空公司有且只有一家,那就是以色列航空—EL AL,希伯来语的意思是“去往最高处”。目前以航开通中国直飞特拉维夫的城市只有北京(每周固定3班往返)和香港;

* 最严格、最繁琐、最费时的安检手续,检查虽严格,但服务非常好,工作人员也很幽默,不会感觉太异样;

* 入关时不会在护照上留下任何入境章,而是给一张蓝色的小纸条,出境的时候会取走,这样是为了避免出入阿联酋、马来西亚、印尼、伊朗等伊斯兰教国家时因为以色列签证被禁止入境的情况;

* 飞行航站刻意避开阿拉伯国家的领空,所以飞机驶离中国本土后,便开始“绕圈飞”,依次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最终从地中海东岸进入以国领空,北京到特拉维夫的飞行时间需要11个小时左右;

* 飞行员都是现役军人;

* 全程不让拍照,关键图片木有,但无图却有真相!

以色列安全问题

听说我来以色列,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胆子真大,这种地方你都敢去?!

其实真的没必要担忧,就像当地人说的:“我们遇到一颗汽车炸弹的可能,要远远低于在你的城市遇到一场交通事故。”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早就达成了停火协议,而且以色列国防十分发达,据说哈马斯发射火箭弹到以色列境内时,许多以色列人对自己国家的拦截技术太自信了,不到防空洞躲避,而是围观“铁穹”拦截,看天光闪烁或缕缕白烟冒起。

你好,地中海!

顺利抵达特拉维夫,直接奔赴依山傍海的内坦利亚入住,洗去航班上的疲惫。

Haifa海法

知道Haifa海法,还是黎以关系紧张的时期。那时的新闻里不时报道: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越过黎以边界,落到海法,炸伤以色列居民,有许多外国游客遇难,以色列国防军随即予以还击。如此推断,那自然是一座战备紧张的边疆城镇。而当来到这里,彻底打破了我的想象,这是一座恬淡、宁静的城市。

海法是希伯莱文“美丽的海岸”之意,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濒临地中海,以色列的门户,天然良港。海法闻名世界,主要因为它是巴哈伊教的圣地。巴哈伊教的前身是1844年脱离伊朗什叶派的巴孛教派,因主张“人类一家,世界大同”也被称为大同教,是基督教之外分布最广的宗教,其全球中心就设在海法。

与这宗教相关的著名景观就是空中花园。这是一座新的空中花园,借用了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美名。它依山而建,背靠着有“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尔山麓,呼吸着地中海的湿润海风。它以金色穹顶的主建筑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了19级巨大的平台式阶梯,自山脚至山顶绵延近一公里。远远望去,就像是凌空而建,非常华丽秀美。

以色列有大片国土处于干旱或者半干旱的沙漠地带,在这片饥渴的土地上,当地人对于有限的水资源的利用做到了极致,在巴哈伊阶梯花园的建设过程中,建筑者们克服重重难关,按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量的差异安装了不同等级的灌溉系统,经过近50年的修建,才建成这座凌空屹立、美丽庄严的阶梯花园,也难怪被誉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完美再现。

花园便是巴哈伊教的圣地,也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陵寝。普通游客只能在花园首层和顶层观看,只有教徒才能走进朝圣之路。站在空中花园上方俯瞰海法,中间就是巴哈圣地,遗憾的是巴哈祠堂也不让偶们进,所以他的辉煌无法亲眼目睹。

站在花园顶层俯瞰,便足以让我沉醉。美好的岂止是风景,还有那热爱和平、追求平等、人类一家的伟大理想。我希望,无论是何种宗教,都应该凝聚起人类的一种向善的力量,它能化解分歧和争端,求得世界的友爱与和平。

Caesarea凯撒利亚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Caesarea凯撒利亚古城,曾是以色列王国在地中海的第一大港,由希律王于公元前22年建造,拥有一个圆形斗兽场,一座露天剧院,一个运动场,一处大市场,是一座罗马化程度极高的城市。

每一步都能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加之优美的地中海景色,更增加了这座古城的韵味。

但物换星移,在近两千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破坏下,凯撒利亚历尽沧桑,当时繁忙兴盛的古码头现在只剩下根根断柱,横七竖八地浸泡在海水中,最终湮没在茫茫黄沙中,只有地中海的波涛日复一日地为它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Nazareth拿撒勒

Nazareth拿撒勒,是以色列北部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城市。拿撒勒是耶稣父母居住的地方,圣母玛利亚在这里由圣灵感孕,耶稣也是在这里长大的。拜占庭时期,大批信徒为了朝拜圣母玛丽亚和耶稣曾住过的地方远道而来,使拿撒勒成为最著名的朝圣之地。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天使报喜堂,是拿撒勒最著名的建筑,也是中东地区最大最壮观的天主教堂。这座教堂是近代新修建的,一共两层。最早圣母玛利亚只是在一个岩洞里得到了天使加百利的喜讯,告诉她怀了上帝的儿子。所以在这个叫“报喜岩洞”的地方先后修建了五座教堂,但是也因为宗教战争被摧毁了,目前这座修建于1969年。

教堂的大门上都是圣经故事,玛利亚怀孕后很紧张,因为她是处女之身,这时天使来告诉她,她怀的是上帝之子,让她安心,这个孩子将来会代表上帝为人间带来福祉,他就是基督耶稣……

教堂内部更是奇特,因为要以那个“报喜岩洞”修建,所以中间是个大坑。许多信徒延石阶排队而下,走到那个岩洞门口,望着里面的洞穴顶礼膜拜。中间的白桌子也是为教徒做弥撒时使用的。

此教堂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展示了很多不同国家赠送的「圣母与圣婴」壁画和雕塑像,各具自己国家的特色,如来自中国貌似「观音」或来自日本穿著和服的玛利亚……

Kana迦拿

在位于拿撒勒北边靠近加利利湖的Kana迦拿村,坐落着圣·方济各教堂,俗称婚礼教堂。

之所以叫婚礼教堂,是因为这里曾举办过的一场婚礼,因为酒喝光了,玛利亚就叫耶稣再取一些来,耶稣将6个石罐的水全部变为美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迦拿也是耶稣显现第一个神迹的地方。教堂1641年开始由圣.方济各接管,1879年开始建成现时的天主教婚礼教堂。

在戈兰高地感受战争与和平

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边陲,被划分为三区,分别由叙利亚、以色列和联合国管辖。并规定三方在辖区内的只能保留轻武器。戈兰高地的60%的土地归叙利亚,20%由以色列“租借”90年,余部作为缓冲地带由多国维和部队控制。

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素为兵家必争之地,以色列国内使用的40%的水源都来自这里。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戈兰高地,千百年来,从未消停过。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突袭,在短短六天内,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西奈半岛,以及戈兰高地。这场闪电战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六日战争”。这场战争更是把戈兰高地推到中东的风口浪尖。踏访戈兰高地,一种反思战争、祈求和平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去往戈兰高地的道路两侧是铁丝网围起的雷区,“防线”上有数以万计的各种型号地雷,隐藏在纯洁美丽的野花之下,张开嗜血的大口随时吞噬着被鲜花吸引的来者。一路上,除了迎面驶过的军车(有些军车的引擎盖上印着大大的UN),偶尔在路边汽车站上也能见到些士兵和个别当地人,还能见到一些废弃的房屋。一些房屋的立柱都被炸折了,无需多言,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当年这里发生过什么。再还能见到的,就是零零散散的兵营。有些兵营里停着坦克,仔细看,坦克出口还有士兵。除此之外,我们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行驶时,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乘车登上戈兰高地的本塔尔山,东边可俯视叙利亚国土,西边可看黎巴嫩,北边可观赏黑门山。站在戈兰高地上,亲身体验在之前的战壕中穿梭,下方便是以、叙边境和眼泪谷。眼泪谷是六次中东战争中的第四次赎罪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以色列以1对7战胜了叙利亚,死亡较多,故那条山谷就称“眼泪谷”。如今战壕已经成为遗迹,堡垒内有许多铁皮制作的战士原型,让人联想炮火纷飞的年代,希望永远都是铁皮人驻守这里。

戈兰高地上还有很多铁艺雕塑,都是用战争后遗留下的武器零件组装的。其实,在戈兰高地附近,叙利亚与以色列都有重兵部署,火药桶会随时爆发。

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要是没有战争,人类能够和平共处就好了。相信在不久将来,我会抵达以色列周边的国家,同样也会站在高山上,遥望着以色列,回味着曾经在以色列走过的日子。

提比利亚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個淡水湖,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来到加利利湖边,登上木船。

船主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升国旗奏国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时,大家齐声唱和,国旗在船头冉冉升起,一片惊喜、激动。犹太人的祖国意识太强烈了,他们冷不丁地为中国游人上了一课。我数次在外国坐游船,从没这个项目。

加利利湖湖面风平浪静,微风吹拂,船载着我们驶向湖的深处。看着平静的湖面,自然想到当年耶稣曾在这个海面上平静风和浪。耶稣既然能平静大自然的风浪,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风浪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交给祂,让祂在我们的人生之舟上掌舵,任何风浪就都不可怕了。求主赐我们信心、智慧和勇气,跟随祂到底……

八福堂

八福山是位于加利利湖西北岸一座高丘,1600多年来一直是基督教圣地。传说当年几千信徒与民众跟随耶稣来到这里,耶稣停下脚步,走上这座山丘,向追随他的数千名信徒民众传道,这就是基督教中著名的“登山训众”,传讲“登山宝训”,就是圣训第一部分内容”论八福”,故而得名八福堂Beatitudes Church。这是基督教历史和耶稣的生涯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活动。

沿湖边坡地前行,远远看见八福堂的大圆顶,青灰色,圆顶上方,耸一小圆顶,也是青灰色,像是钟楼。近前,就见八福堂绿树掩映,端坐山坡,让人想起中国江南水乡青堂瓦舍的色调。

八福堂,整体青灰色,用火山石建造。教堂墙体像中国早年用的青砖,磨砖对缝,是规整的四方形。方形墙体外廓,建有罗马式拱形立柱迴廊,透着一份高雅庄重。中间部分两层,为八面体,均开有窗户,窗户墙面用白色耶路撒冷石,上覆大圆顶。八福堂,整座建筑清宁圣洁,如同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进入教堂大门,里面又是一圈迴廊,迴廊四周建有附属房间,其中一间,有修女出售宗教用品,迴廊中间是八面体教堂。

走进教堂,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所有人放轻了脚步,放低了声音。两排木头长椅围成八角形,中间,拱形大理石灯架下,立一十字架,十字架安放于八面体深色基座,上面是耶稣受难、复活、升天的金色浮雕。其后面,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

教堂地面,有马赛克彩色拼图,工艺精细。窟顶为金色,中心是蓝色天宇。长椅上,基督徒游客悄然静坐,默默祈祷,与基督做心的交流。

出教堂,沿台阶而上,步道两边,鲜花缤纷,绿树参天,伫足回首,八福堂空灵独立,如天国一端,此时,尘世俗务化为乌有,人的心灵仿佛也被净化。

山上大树,须两人合抱。大树之下,东一处,西一处,一圈圈石凳,坐满信众,一石桌,蒙桌布,立一十字架,一修女持《圣经》诵读,旁边坐有白袍神职人员。

山上有一座楼,是修道院,修女的住所。路边鹅卵石还拼成的“五饼二鱼”图形。

八福堂,梵天净土一般的所在!

耶稣圣训内声明的有福的八种人: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新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彼得献心堂

彼得献心堂坐落在加利利湖畔,教堂记述了当年耶稣来此传福音,而彼得(耶稣的第一个弟子)正在此打鱼,并向耶稣奉献了自己虔诚的衷心。

教堂是用黑色火山石建成的,两扇门为青铜浮雕,讲述着当年耶稣向门徒显现的神迹。

教堂内的一块大岩石,名为「基督之桌」,相传这就是耶稣烧炭火烤鱼烤饼,与七门徒共进早餐的地方。这里也是耶稣复活后向门徒们显形之处,在这里,耶稣确立了彼得作为未来教会的领袖地位。教堂墙壁,火山岩原貌,黑色,唯岩石前方祭桌位置,拱门形制的窟顶圣堂,墙壁白色,嵌彩色玻璃窗,正中悬挂“耶路撒冷十字架”,十字架短而宽,不是天主教堂细细长长的那种。

教堂对面是美丽的花园,园中巨树参天,遮天蔽日。花园中的一棵大树旁立一青铜雕塑,站立者耶稣,左手持杖,昂首向前,右手上举,像在交待彼得: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面前跪着彼得,双手张开,仰望耶稣,仿佛在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

出教堂,地上尽是火山碎石,漫坡至湖边。站在岸边,加利利湖一望无际,烟波浩渺,湖边浅水处,长有芦苇和灌木。加利利湖,当年耶稣传教、神迹遍布的地方,曾经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

实拍雨中的约旦河洗礼

在提比利亚,有一条河流名为约旦河。它起源于约旦,流过以色列。《圣经》中记载:“耶稣离开加利利的拿撒勒,在约旦河接受了约翰的洗礼。”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都希望能来到约旦河参加洗礼,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荣耀,并不是每个教徒都有幸参加的,这里是基督徒们一生向往的圣地。

约旦河不宽,是条安静的小河,两岸绿树成荫,河边立着栏杆,修筑了一级级的台阶。受洗处在约旦河到加利利湖的入口处,受洗处的河面狭窄,仅数米之遥,河道也浅浅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受洗处旁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用希伯来文和英文写着“主耶稣受洗处”。

我抵达时,约旦河上飘起了蒙蒙细雨,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芬芳,我站在栏杆上看去,烟雨中,两个人身着单薄的白色长袍,从河边的小平台静静地向河中走去,将身体慢慢浸泡在水里,在这个当年耶稣基督接受约翰洗礼之地,用约旦河圣水来洗净自己凡世的罪孽,于是,旧的“我”已经死去,新的“我”得以重生。 往上游看去,约旦河水经过一座桥从上游慢慢流下,到了受洗处这里以后河水就仿佛不动了。

这约旦河水,是多么的神圣,我也来沾沾光,手捧起一汪清水至脑门,在额头划了一个十字……

离开约旦河的时候,雨渐渐停了,看着天边露出七色彩虹,我从心底产生了一种神圣的感觉,虽然没有像信徒们那样下到河中,但这样的仪式一样会熏陶人的心灵,作为《圣经》描述的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标志,约旦河已深深地渗透到上帝赐福之地的历史和文化之中。

Qumran昆兰

有时,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能改变历史,比如,一只迷路的山羊。 这只1947年在耶路撒冷附近Qumran昆兰地区吃草的山羊,无意中掉了队,闯入一座山洞。它的主人也跟了进去,并在山洞里发现了一些被麻布包裹着的经卷,那便是尘封了2000多年的“人类宝藏”—用希伯莱文书写的手抄本伊斯兰教、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早期经文,即后来所称的《死海古卷》。圣经学者们仔细地对比了在这里找到的圣经和现代的圣经,发现二者的差别很小,可以到忽略不计的地步。这次偶然发现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曾轰动世界。

死海古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证实了对神的种种预言。这些古卷目前主要存放在以色列博物馆,有的则保存在耶路撒冷的洛克斐勒博物馆。不过,2000多年过去,即便人们得以展开死海古卷,有一些东西也已永远被历史埋葬了。起码,人们找遍了铜卷中提到的64处宝藏,至今为止,却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宝物。

《死海古卷》的发现地Qumran昆兰,在2千年前,一帮不满耶路撒冷宗教领袖腐化的虔诚犹太教徒曾隐遁居住于这里。

偶顺便还参观了昆兰社区遗址、供水系统、储粮仓……

足迹

去南极,是一场修行⑥重回简单,心无杂念

埃及,戈壁金沙中的恢宏巨制

迷情土耳其

马达加斯加,浮光掠影几逍遥

行走肯尼亚,最原始的狂野

“除了雪,上帝给了她一切” | 初遇斯里兰卡

浓情毛里求斯

走进蓝色的失落天堂―马尔代夫

打赏

原创是一种坚持

打赏是一种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色列探知
以色列丨它有听不完的历史,看不完的宗教遗迹
以色列约旦探秘猎奇之二:神奇事件神奇地点//高居贤
从戈兰高地到死海 遇见多面以色列
多姿多彩的约旦河西岸(上)-2015以色列(6)
消逝中的加利利海:水资源对以色列和阿拉伯为什么都如此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