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老太君与潇湘妃子的隔空“交锋”——曹雪芹真正批判的是什么


编者按:

现在多有人引用《红楼梦》中的贾母言语来反对流俗文化,其中进取积极的文化精神值得肯定,但引用凭据却有可探讨之处。笔者想先从原文出发以明确讨论对象,上述被引用的贾母语录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具体如下: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得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贾母笑道:“……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连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贾母讽刺得入骨,也无怪今人如李纨薛姨妈般纷纷附议,俨然要追溯时光,把史太君立为打倒“才子佳人文学”的模范标兵了。但若是史老太君知道宝玉,特别是黛玉的所作所为,脸上又会流露出个什么情态?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阴魂泠

字数:2889,阅读时间:约5分钟

第二十三回中黛玉撞见宝玉看《西厢记》,自己抢来看也沉醉其中: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西厢记

这《西厢记》,全称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王实甫创作。其主要内容就是书生张生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与相国小姐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娘

本回之后又有:

……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而让黛玉“如痴如醉,站立不住”的戏文出自哪里呢?出自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牡丹亭》。其主要内容就是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爱而不得伤情而逝,以魂魄之身寻到柳梦梅相恋,后起死回生,以大团圆结尾。

▲牡丹亭

这下笔者不由抚掌大笑,以上文字,足以看出宝黛二人特别是黛玉对《西厢记》《牡丹亭》的喜爱。而以此一一对照贾母之言:崔莺莺为相国之女,杜丽娘差了些,为太守之女,虽说真不是尚书宰相之家,“书香门第”却是当的;贾母所说“鬼不成鬼”,本是虚写情态,却实实在在地对上了杜丽娘的人鬼情未了;“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又准准地朝《西厢记》里的红娘开了一炮。“连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但公子小姐都懂了,还会活学活用。除了先前引的“银样镴枪头”,第二十六回中黛玉伸懒腰不自觉道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戏谑“还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又与黛玉弄了一场大红脸。

▲林黛玉

若以上还可以说是言语勉强不足为怪,后面又有实绩在此:“大家规矩”,指第七十三回傻大姐在大观园里捡到了妖精打架的香囊,指第七十回司棋与潘又安越过“不少”的“大家人口”,计划相约在大观园相会,往来信物被当众拿住。若说这是下人作为,那贾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情、与碧痕洗的“晴雯不好进去看”的澡又算什么?如果这推到公子与丫鬟不算什么,那尤氏姐妹与贾家大爷聚麀又算得什么?那贾珍与秦可卿又算得什么?莫道曹公给史太君安排一桌犀利讽刺话语,殊知真正讽刺的还在话语之外。

回到对戏剧本子的判断上来,可能会有读者以贾母所言与黛玉所读之类格局层次不同开脱,但正如上文分析,贾母“箴言”,只是说戏剧情节如这般皆可杀,并未提及其中质量出彩的可以网开一面。而作者自己取向判断,究竟是落在贾母身上更多些,还是落在黛玉身上更多些,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问题了。

▲空空道人

有读者可能以开篇第一回空空道人对石头所言文字来佐证贾母之言,但其实细品,贾母之言无非就是“卫道士”三字罢了,而第一回文字却是以文学创作意趣为切入。笔者提取其中关键词句,以为真正批判的是以下几点:

1、“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批判创作没有新意,还流于低俗;

2、'’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批判本末倒置、动机不纯的创作理念;

3、“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批判人物塑造脱离人物背景,人物行为脱离自有逻辑的创作手法。

▲史太君

而对比贾母之言,只是以感性隐隐约约触摸到了创作雷同这一点,其余不过是觉得通俗话本毫无忌惮,“冒犯”了贾府这种“中等人家”的“体面”罢了。读者在阅读红楼当中,很容易陷入风月宝鉴的陷阱里来,过度沉迷于贵族生活描写,以至于过于代入所谓“大家规矩”,而忘记了背后的骷髅。我们即使不能给曹雪芹盖上“反封建礼教”的红印,也不得不承认其有着朴素的人文感情,认识到了人的天性被受到了不合理的束缚。贾母之言不足惧,黛玉之行不足愧,在曹雪芹的笔下,“停机德”也会“羞笼红麝串”,尤三姐也会击玉簪而奉鸳鸯剑。宝黛“”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是佳话,龄官画蔷忘情也足以让人动容。作者对阴暗背德之事的批评自然不少,但对纯洁感情的肯定也从不犹豫。

▲曹雪芹

我们以现代角度看去,男女情事本就是自然之理,即使不为婚媒,男女也有正常交流接触的需求。即使在现实沉重的引力上婚姻变得愈发复杂,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单纯大胆的爱情也让很多人憧憬。而在文学创作上,也不应以人被迫的异化去否定人对理想的追求。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阴魂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红笔记|红楼处处《牡丹亭》
共读西厢之后宝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林黛玉为什么没能嫁给贾宝玉?
最美还是林姑娘
鸳鸯被贾宝玉猴上身讨胭脂吃,为什么不恼?你看贾赦因何而生病
红楼梦里黛、钗的关系之谜,大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