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明是土生土长的江苏人浙江人,怎么都一口河南话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苏浙皖交界地区,在方言地理上属于吴语区,却包含星罗棋布的河南话方言岛,也就是被周边吴语包围的河南话。

这来源于近代以来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三次北方移民大浪潮,一是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的政策移民浪潮,二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逃难移民浪潮,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移民浪潮。特别是第一次移民大浪潮,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地区的人口籍贯结构,也大大改变了方言地理格局。

苏浙皖三省为太平天国战争主要战场,战后清政府为休养生息,实行“招垦招佃”“轻徭薄赋”等政策,河南、湖北、安徽等省民众纷至沓来,安家落户,其中以河南省籍为最多,主要来自光山、罗山、商城、固始等县。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各县客籍人口均超过土著人口。

新来的移民分布各地,同族或同乡小聚居,依田畈而居,以务农为生。而他们带来的中原官话就此形成河南话方言岛。除方言外,民俗与当地土著有所不同。这些方言岛主要分布在苏南的溧水;浙北的长兴、安吉;皖南的广德、郎溪和宣州。据上世纪80年代统计,土著和外来移民及后裔的人口大约各占一半。此外,苏南的句容、溧阳、金坛、高淳等区县也有零星分布。

从地名也可以追寻河南方言岛的地理分布,这一带有许多通名为“棚子”或“棚”的地名,据《溧水县地名录》(1983年)仅这一个县“棚”字地名就有58个。还有更小地方的地名是以“湾”字为通名的,例如“张家湾、秦涧湾、郭家湾”等。据《长兴县地名录》(1983年)仅这一个县“湾”地名就有162个。

这些以棚、湾为通名的地方,最初即是河南移民村落。“湾”在河南话里是“村庄”的意思。例如“胡家小湾”系清代河南移民来此垦荒耕种发展而成,因村民以胡姓为多,故冠以“胡家”,“小湾”是小村的意思。

本地人称新来的移民为客边人、客民、客家、客家人、客民人。还有“湖北佬”的称呼,原来现在的河南光山、罗山县与湖北交界,在清代光山、罗山属湖北省,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河南省,所以句容一带人称这里的河南人后裔为“湖北佬”,其实祖上也是河南人。

本地人称移民的方言为客边话、客家话、河南话,而移民称当地吴语为“老百姓话”。落雨、渠、小把戏、剪刀这四个吴语词,客边话称为下雨、他、小娃子、剪子。客边话原来只有四个声调,没有入声和全浊声母,但受当地吴语影响,有些入声字也有了喉塞韵尾,有的卷舌音如“知”字也变成平舌音了。同时当地吴语也受客边话的影响,有些字本来读浊音声母,现在也清化或浊度减弱了,例如,同、茶、桥这三个字,吴语原来都是读浊音声母的。

据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因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很多客边人也学会了说当地吴语,常见一个家庭或一个村庄通行两种方言,“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双语现象非常普遍。在政府机构人们则使用带官话色彩的当地吴语进行交流。方言母语不同的居民生活在同一地区,因互相交往的需要,不同方言自然互相影响,势必产生交融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地方方言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
镇江方言
益阳话的来源与文化价值
(11)寻根问底:杭州话里有多少开封话元素
安徽南部广德、宁国两市,为何方言用湖北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