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乌重新找回节奏
userphoto

2022.08.26 上海

关注

8月23日,义乌的最高气温又一次突破了40度。街头车流如织,却鲜见行人。顶着几乎要把眼球都焚化的灼人热浪走了10分钟,湿透了的T恤衫已经在明确地提示我:是时候投降了。

鲁师傅的出租车适时地出现在了我身边。核验了金华防疫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鲁师傅便载着我驶向义乌国际商贸城。抬头看了一眼车内后视镜,河南籍的出租车司机调侃起:“这么热的天还在街面上走,你还挺有勇气。”

“我从外地来的。义乌刚解封就过来,是不是更有勇气?”我反问。

鲁师傅不屑:“嗨!这算什么勇气!这两天高铁站已经开始忙起来了,来义乌的人才不止你一个咧,生意不等人呐!”

8月20日深夜,义乌发布通告,宣布自21日0点起除市内部分疫点外,全域解除静默管理状态。23日,义乌再发通告,宣布自24日0点起解除全市疫点管控,全面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小商品之都”重又找回往日的节奏。

生意的确不等人。

早上9点不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东扩市场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几乎每家店铺门前都堆满了纸板箱与编织袋,店主和店员们埋头打包理货,甚少有人说话,唯有撕扯胶带时发出的尖利噪音此起彼伏。

东扩市场主营各类饰品配件,属义乌小商品中的“传统强项”,上市企业旭平首饰亦在此设有两处规模颇大的门店。门店负责人蔡洪霞告诉我,21日静默管理解除后,“忙”就成为了东扩市场的主旋律:“其他地方我不敢说,但是东扩这里,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都在抢时间,要赶着把积压的订单赶紧发出去。”

进入8月,义乌突然被疫情撞了一下腰。8月2日晚,义乌在集中隔离点发现4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此后接连数日每日均有新增。至8月11日,义乌此轮疫情已报告感染者500例。当日,义乌宣布实施临时性全域静默管理。

疫情封控导致物流受阻,这对于“和全世界做生意”的义乌商人们而言,无疑是最为致命的打击。但是蔡洪霞却表示,此轮疫情期间,企业的外贸订单几乎未受影响,反倒是国内订单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我们的一些客户甚至都不知道义乌一度'封城’了。”蔡洪霞说,由于饰品体积小、重量轻,境外采购商习惯在订单累积到一定量后,以“拼柜”的形式集中出海,组货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对船期并不敏感,订单交付时间也相对宽裕。虽然也有一些海外客户看到新闻后来询问情况,但是并未影响他们的下单意愿。

近年来国内直播行业发展迅猛,义乌的各类饰品备受带货主播青睐,直播电商业已成为义乌饰品行业的一大客户群。相比外贸订单,高速周转的直播电商尤为强调物流的时效性。发现义乌物流不畅后,便迅速另寻他家。不少销售饰品配件的商户均表示疫情发生后,来自国内电商的订单损失最为严重。

义乌的生意人从不会计较一时一势的得失。蔡洪霞笃定地认为,随着物流的全面恢复,国内订单也将迅速回归:“这几天就已经有本地的主播来我们店里'走播’了。”

据悉,21日解除静默管理后,义乌全市快递恢复收派服务。据义乌邮政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22日当天义乌出港快递量3974万件,出港快递量恢复到疫情前132.5%(3000万),静默期前159%左右(2500万)。

义乌此轮疫情期间,曾有一张微信聊天的截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位封控在家的女老板询问志愿者,能否带一点待组装的首饰过来,因为“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事实证明,这可能还真不是段子。蔡洪霞告诉我,疫情初现苗头后,她便预感到接下来可能会施行更为严格的封控措施,于是她和手下的员工便分头将店内的部分样品各自带回家中:“每天在家里给样品拍照,然后发给客户,防疫和做买卖两不耽误。”

义乌的生意人从来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商机。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他们习惯的节奏。相比因为不能及时交付而一时折损的老订单,缺少新订单更令他们焦虑。

相比东扩市场,主营各类五金工具和小家电的国际商贸城二区市场则略显冷清,部分商铺还拉着卷帘门。但是一位商户指点迷津,教导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人坐在店里,未必真的有生意;卷帘门拉着,不代表人家没在忙。”

与饰品这类字面意义上的“小商品”不同,五金工具、工艺品、小家电等产品体积更大,经营户除市场内的店铺外,往往还在别处另外租用仓库。静默解除后,不少商户都选择去仓库优先处理此前积压的订单,店里没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经营陶瓷制品的夏舜是我在义乌的老朋友。每次到商贸城采访,我总要去他的店里坐一坐。而这一次,我扑了个空。发去微信询问情况,对方直至晚上10点多才回复:这几天都在仓库里,每天从早上6点多忙到晚上9点多。

“现在处理的都是之前积压下来的单子。疫情这段时间没什么新单子,这也预示着下个月我可能就不会太忙了。”夏舜发来的微信回复,字里行间透着无奈。

同样无奈的,还有主营帐篷等户外露营用品的周俊凯。他自认这一轮疫情对自己的影响并不算大,因为最近这一年自己的生意“一直就不怎么样”。新冠流行以来,周俊凯惨淡经营至今。他的产品主销东南亚市场,虽然疫情初期户外用品曾一度逆势翻红,但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海外消费能力持续衰退的大背景下,户外用品的热销最终还是昙花一现。至于当下国内的露营热潮,周俊凯则更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俊凯说:“一方面我们主营的产品在设计风格上和当下流行的精致露营差距太大,如果要进军国内,产品线就需要彻底转向,短时间内显然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国内露营用品品牌崛起非常迅速,几乎已经完成了市场收割,能留给我们的空间非常有限。”

生意好做还是难做,因人而异。但是疫情对于传统外贸的冲击,确实毋庸置疑。

我走进黄丽娟的店铺里时,她正盯着女儿做暑假作业。和丈夫一道做灯具生意多年,黄丽娟夫妇是入驻二区市场的第一批商户。在她看来,“人坐在店里”始终是在义乌做生意的第一要义:“客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撞进来,店里终归要有个人盯着。”秉持这一想法,21日解除静默首日,她便赶回市场开店。

疫情后,越来越多的商户将生意全面转至线上,黄丽娟对此却并不十分认同。她认为,纵使受制于疫情,外商无法像过去那样频繁来义乌采购,但是义乌当地仍活跃着大量外贸公司居间操持着“小商品之都”的对外贸易。放弃实体店铺这块阵地,在很大程度上也就等于放弃了这部分的生意。更重要的是,在黄丽娟看来,并非所有的商品品类都适合在网上做生意。

“质感、分量、材质,这些东西不是网上甩一张图片给客户就能表达清楚的。”女老板说,“甚至尺寸,光靠数字也很难给客户直观的感受。很多客户还是要把产品实际拿在手里之后,才会决定是否下单。”

疫情前,每年来义乌采购的外商超过56万人次。外商的回归,对于义乌这个“世界超市”至关重要。

对此,义乌正在行动。8月,义乌组织的两架国际包机先后落地,带来了163名巴基斯坦客商和107名印度客商。虽然入境后不久就迎面撞上了义乌的这一轮疫情,所幸他们原本就要在义乌接受集中隔离等健康管控措施,因此行程并没有被太多耽搁。24日,首批49名外商来到久违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始集中采购。

义乌外贸进出口的节奏正加速恢复。据义乌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23日,义乌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0%,外贸出口日申报量恢复至90%。8月23日义乌单日申报出口16.21亿元,是平时申报的105%,同比增长10%。

与此同时,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力复工复产,义乌也于19日出台了《义乌市抗疫情稳经济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共13条,涵盖财政补助、金融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

在财政补助方面,义乌将对三季度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及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每家给予2万元的奖励;工业营业收入每同比增加500万元则奖励1万元,每家企业最高20万元。对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0%且上一年度第三季度销售额超1亿元的限上批发企业,每家则奖励5万元。

为助力贸易企业稳增长,义乌将对年自营出口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外贸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升档采取补差方式计算奖励。对年自营进出口达1亿元及以上的流通型外贸企业开展金银牌贸易商贡献评价,分档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年度奖励。对《2022年义乌市促进进口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进口招商“一事一议”项目的进口额限制降为10亿元。对运输到义乌综保区报关的非日用消费品,给予境内收货人400元/票的报关补助;对从国内其他口岸运输至义乌综保区清关的非日用消费品,给予800元/自然箱的运输奖励。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参照执行。

华东局原创稿件,转载、投稿或提供线索,请加小编微信并注明来意,暂不接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讯:卖口罩的“小姐姐” (解放日报)(于量)
“外贸不会差”!中国的“世界超市”火了:快递忙到凌晨!摊位价格暴涨50%,包装机成“印钞机”!
5000草根主播在义乌:一夜爆红后,90%的人又会逃离
探访义乌商贸城:订单量只有从前10%,转型内贸顾虑重重
探访义乌商贸城:订单量只有从前10%,转型内贸顾虑重重
30年来专注卖拖鞋,这个义乌老板每年赚1.2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