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元培计划及元培学院2001-2006级学生专业选择情况小结
发布时间:2009-04-27 阅读次数:1630
金顶兵邓德华
元培计划实验班至今共招收了六届学生。2001级和2002级两届学生已经毕业。2003级、2004级两届在校生也完成了专业分流。2005级学生初步确定了专业意向。2006级学生刚刚入校。
为总结分析实验班情况,我们2005年5月和2006年5月对实验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1]这里我们结合有关文献、统计数据和两次调查的情况,对实验班学生专业选择情况进行分析。
1、基本情况
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学生选择元培计划实验班,首要原因也是“希望对各个专业有更好的了解后再选专业”。实验班学生进校后可以自由选修全校各个院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各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如理科学生可以选修不同层次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并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通过课程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实验班还聘请各个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30多人为导师,导师通过讲座、座谈、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介绍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指导。
按照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学生在第二学期末提出自己的专业意向,管委会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考试成绩、导师意见以及各院系教学资源状况对学生的专业意向进行审核。学生在第三学期根据确定的专业意向开始选择相应院系专业课程,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
在四届完成专业分流的学生中,2001级是学生入学后由各院系学生自愿报名,经过推荐面试后录取的。经过一年多学习以后,80名学生中65%选择了新的专业,其中3人由文科转到理科[2],3人由理科转到文科。
实验班2002级以后从高考考生中直接招生,招生时只分文理两类。2002级114人,在专业分流时,86%的学生根据第一志愿确定了专业, 14%的学生根据第二志愿选定了专业,其中文科转理科2人,理科转文科9人。2003级131人, 93%满足第一志愿, 7%满足第二志愿,文科转理科2人,理科转文科14人。2004级164人,最终全部按照第一志愿确定了专业。
2、学生的思考与选择
到大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选择专业,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对个人的兴趣、能力、人生的目标和志趣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对于各个专业的情况也要进行了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李云对实验班 2002 级学生的专业选择进行了追踪,记录了6名学生选择专业过程的典型案例。比如,一个省高考状元“周周”,高中毕业时准备填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习“热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那时,她“根本不知道到底喜欢什么专业”,最后选择了元培实验班。在实验班,她通过选课和导师指导,“对北大的各个院系也逐渐有了一些了解”,发现“这些专业和你当初所理解得完全不一样”,最后权衡比较,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3]学生了解、比较和选择专业的过程往往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是,经过这个痛苦的思考过程之后,他们坚定了对专业的信念。
从01级到04级四届学生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实验班学生到大学一到两个学期之后基本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意向。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考虑过2个或3个专业,总体平均考虑过2.75个专业,学生考虑的专业平均跨越北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医学5个学部中的2个。
根据2006年的调查,实验班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依次是“个人喜欢”、“有能力学”、“社会热门”、“利于出国”、“利于就业”等等。他们首先考虑兴趣和能力,同时考虑就业和发展。应该说,这样的专业选择比较理性。
3、学生选择专业的学科分布
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是否会导致“热门”专业人数过分集中,而某些“冷门”学科乏人问津?这是学校最为担心的问题。从学校角度来说,需要考虑各个学科的平衡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师也担心本门学科是否会有高质量的生源。
从实验班01-04级学生专业分流情况来看,学生选择专业时,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分别仍然存在。吸引学生最多的三个文科学科是经济、法学、国际关系,理科学科是物理、生物、数学。进入地质、力学等院系的学生较少。但总体来说,学生兴趣广泛,选读各门学科的学生人数比较均衡。01-04级490名学生选择的专业分布在全校21个院系。
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每届都吸引了一些高分学生来就读。2003级一位同学是化学学科竞赛一等奖得主,本来要学化学,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就转学哲学。2004级10位文、理科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状元)中有两人选择了中文类专业(文理科状元各1人)。在初步确定的2005级学生的专业意向中,有1位状元选择了哲学,1位选择了历史。正是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结束了十多年没有省市状元学习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历史。
表1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院系分布情况
年级
01级
02级
03级
04级
05级(意向)
合计
数学科学学院
6
11
11
19
27
74
物理学院
11
18
19
23
17
88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0
0
1
0
0
1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
8
11
12
11
46
生命科学学院
12
13
15
19
18
77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5
4
6
3
7
25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
0
0
1
0
2
环境学院
3
5
6
5
3
22
心理学系
1
4
4
9
4
22
中文系
5
4
1
6
4
20
历史学系
2
0
1
1
2
6
哲学系
2
0
3
1
2
8
经济学院
13
16
17
19
15
80
光华管理学院
1
5
5
4
5
20
法学院
5
9
11
15
15
55
国际关系学院
1
9
8
11
10
39
政府管理学院
3
0
5
6
4
18
社会学系
3
2
4
7
5
21
新闻与传播学院
3
4
2
3
1
13
外国语学院
0
2
0
0
0
2
艺术学系
0
0
1
0
0
1
未定
4
4
合计
81
114
131
164
154
644
4、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适应性
实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学生专业兴趣到底如何,学生个性与学科专业适应性方面,元培计划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究竟有什么差别?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2005年的调查发现,2001和2002级实验班学生认为“我进入了想选择的专业,而且对专业也很感兴趣”的比例为71.3%。而在对北大几个具有代表性院系01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进入了想进专业并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为54.9%。实验班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的比例比非实验班学生平均高出16.4个百分点。2006年的调查结果与此非常接近,实验班03、04级学生认为专业符合自己意愿且有兴趣的比例为70.7%,而北大教务部网上调查中非实验班学生进入了想进专业并有兴趣的比例为47.1%。实验班学生对自己专业有兴趣的比例比非实验班学生平均高出23.6个百分点。
表2 元培计划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专业兴趣比较表
2005年调查结果
2006年调查结果
实验班01-02级
非实验班
实验班03-04级
非实验班
专业兴趣
进入了想进专业并有兴趣
71.3%
54.9%
70.7%
47.1%
进入了想进专业但无兴趣
21.9%
30.9%
20.1%
21.6%
没有进入想进专业
6.9%
14.2%
9.3%
24.2%
其它
-
-
-
7.1%
合计
100%
(160)
100%
(401)
100%
(259)
100%
(1321)
说明:1、实验班的数据是前述2005年和2006年的调查结果。非实验班2005年数据为抽样调查结果;2006年数据为北京大学教务部网上调查结果,数据由诸诣博提供。笔者在统计时分离了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的问卷。2、括号中的数字是回答该问题的总人数。
学生的个性、能力是否适应某个学科专业的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调查发现,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的专业适应程度与非实验班学生相比也有显著提高。实验班学生适合或比较适合学习现在专业的比例2005年调查结果为69.4%,2006年调查结果为63.6%。而根据2006年的网上调查,非实验班学生适合或比较适合学习自己专业的比例为50.6%。非实验班学生不太适合和很不适合学习自己专业的比例达20.3%,而实验班学生为6.5%。
表3 元培计划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专业适应性比较表
2005年调查结果
2006年调查结果
实验班01-02级
非实验班
实验班03-04级
非实验班
专业适应性
很适合
16.9%
-
18%
15.2%
比较适合
52.5%
-
45.6%
35.4%
一般
30.0%
-
29.9%
29.1%
不太适合
0.6%
-
5.4%
14.2%
很不适合
0
-
1.1%
6.1%
合计
100%
(160)
-
100%
(261)
100%
(1400)
说明:1、数据来源同表2。2、2005年对非实验班的专业适应性未作调查。
附件:元培计划2006级学生分专业情况表
专业
人数
专业
人数
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
1
物理学院
16
法学院
17
心理学系
9
光华管理学院
5
新闻与传播学院
1
国际关系学院
9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4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5
哲学系
1
环境学院
1
政府管理学院
9
经济学院
25
中国语言文学系
5
历史学系
1
转学香港大学
2
社会学系
6
休学至2007级
1
生命科学学院
16
数学学院在读
2
数学学院
24
(2007年10月9日整理)
[1] 2005年的调查是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委托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进行的,调查对象为实验班2001级和2002级全体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2006年5月的调查由笔者组织进行,调查对象为实验班2002-2005级全体学生。发放问卷572份,回收有效问卷484份。下文引用数据时分别称这两次调查为2005年调查和2006年调查。
[2] 学生最初的文理科类别根据高考时考生类别认定。
[3] 李云. 通识教育背景下学生专业选择研究[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毕业论文.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一所985院校全面施行大类招生!大类招生解析
张悦:深度揭秘“大类招生”那些事
清华大学招办发言人
什么是大类招生?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指南,大类招生:能解决你的专业选择困难症吗?
这么多名牌高校都按【大类招生】,再不了解就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