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是一种需要深思熟虑和方法论的方式

交流的前提是什么?是在两方基础不同的时候。很多时候,感性和理性由于共筑在一个人身上,所以她总是这样定义交流:我所说的一切,你必然都是需要接收而且做出反馈的。这种定义当然既包括同基础的生活经验,也包括思维上的上层经验。但非常明显,这种泛化的定义总是被无限扩大的使用,以至于总是否认交流者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意义。

那么,如果我们把上述的定义暂且给到交流,我们就需要对个体一个更加具体的定义:对话。当两方所持有的基础或者认知相当不一样时,我们需要对话来解决或者说勾商我们我了解的内容。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语境,即站在立场中去审视和判断这样的不同。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个时候,任何言语的辅助都是言语本身的表达,哪怕是一种符号,一种物品,他都是言语的具象。他所能解释的是言语本身表达的意义,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当然否定这些符号,物品在对话中不具备任何的意义。

但是,符号,物品毕竟还只是“无言之物”,要想在对话中做到坦诚的对待,就需要表明自身的含义,尤其是准确的含义。当我们否认自身有能力去表达这种含义时,对话者所能做的是什么?即通过对你所传达的物品和符号进行分析解释,用以获得相应的你的思维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缺陷,即物和符号本身可以被具有无数种被解释的可能性,当我们根据对话者的初始意思进行判断时,这个符号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具有准确性的。也就是说,在这场真诚的交流里,当真正能够表现言语的人失语时,他所传达的符号必须通过最初与其对话的情绪和意识进行判断,而这种判断,在这种意义上是合理的。

但是,一旦失语者开始回归语言,那么既然对物的解释具有无限可能性,他就会用言语对你对其物的判断进行评述,那么,对话者将永远陷入更地层的打压中。这并不是说明对话者它本身出现了什么问题,对话本身是需要保持二元一体性的。如果对话者拒绝对话,那么对话本身由于失语和拒绝从而终结,在这个基础上,对话将失去意义。符号也将失去意义。而对话者,即使对物和符号的判断在被另一者恢复语言后进行评述式抨击,也绝对表现出其想要对话的愿景。

那么,我们来看复语的评述者,当他否定了其物和符号的语境意义,那么物和符号就失去了代表其思想可能性的意义。其次,如果他否定了对话者对其物的判断,认为交流者的判断不仅不能表现复语者自身的含义,那么交流的意义也丧失。这里又有一个缺陷,即在复语者的评述中,他虽然以最义正词严的方式否定了一切,那么那必然会陷入认知偏差中,即对对话者本身的思想进行否认,这种否认往往是以想象达成的。即他对对话者对自身符号的评述的评述,也是充满了对对话者本身思想的想象,从而加强了自身表达愿景的合理合法性。

但是,我们仍然必须看到,对话本身不像交流那样具有随意性,这是因为观点论本身就是多元对立的,如果我们肆意搅浑交流和对话的界限,否认其接收的意义,那么对话也不得不随即终止。情绪当然也是在对话中不可丢失的一环,在不同观点中,情绪的意义或许更大程度的高于讨论价值本身。有其是在言语者失语的时候,照顾情绪可能比回复本身更具有意义。因此,在每一个对话议题中期进行总结缓冲和在结尾的时候进行总结回顾,对于明晰情感的意义和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7. 言外之意
如何给定义
12月26日合作对话学习总结
原来这个叫情绪价值
沟通还是沟通
易理解字: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