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百万们还好吧?
08-05 17:2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990年12月19日上午9时,随着一声沉重而清脆的锣声响起,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告开业。彼时,中国股市刚刚起步,“炒股”二字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新鲜事儿。

但是,这世上从来都不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九十年代初,上海滩有这样15个人,他们在一片未知与冒险中,几经拼搏成为第一代股市大户。

他们是:被称为“3只领头羊”的杨怀定,杨良正,杨卫国;“舰队司令”蔡铁阳;“小山东”李森发;“大老李”李双成;“哲学家”陈林坚、李志林;退休医生邬明扬;盲人吴继明;教师应建中;以及孙鼎、江震锦、余建强和许春华。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中国股市潮涨潮落,股民们哭哭笑笑,当年上海滩第一代股市大户也大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于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之中,“大户”的称号也早已不再被提起。

本期股市人物,我们一起来追寻上海滩第一代炒股大户的足迹,看看当年这些“股市先锋”他们当年的故事。

“三杨沉浮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曹雪芹《回前诗》
1996年,上海某电视台拍摄了六集电视纪录片《股市人生》,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悉,当年这部纪录片开机时,上证指数处于600点附近,等片子快要拍完时,上证指数上涨到了1200点附近,拍完后不久,指数又回到了800点。

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叫做《三只领头“羊”》。

20多年前,在中国股市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中国股市看上海,上海股市看三杨。“三杨”分别是被称为杨百万的杨怀定,有青皮蛋外号的杨卫国,和当时号称上海大户室第一大户的杨良镇。彼时,杨怀定有着“杨百万”的称号,杨良镇和杨卫国的资产均已超过千万,20几年前的1000万,那可是相当一笔诱人的财富。“三杨”在当时被誉为中国股市的三只领头羊,他们经历了中国股市的第一轮三羊开泰。

据传,当年,杨怀定有自己的“证券办公室”,杨良镇“出门要带两个以上跟班”,有上海股市“巡洋舰”之称的杨卫国则派头更大,有着自己的私人炒股“秘书班子”。
“三杨”打喷嚏,股市重感冒,是那个时代无数股民闲时的揶揄。

当年,在拍摄《股市人生》纪录片时,导演一开始只找到了“杨百万”杨怀定一人,杨良镇、杨卫国这两“杨”下落不明。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导演找到了另一“杨”——杨良镇。但是杨卫国则成了“失踪的人”,直到该片在全国放映,导演也一直未曾见到杨卫国其人。最终,无奈之下,纪录片《股市人生》中关于杨卫国的资料空缺,“三杨沉浮记”始终留下了遗憾。

虽然同为上海滩第一代股市大户,当年一起被称为中国股市的三只领头羊,但三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在《股市人生》纪录片拍摄时,杨怀定仍是股民心中的“杨百万”,他依旧活跃在股票市场,还是不少股民心中“崇拜的平民偶像”。但杨良镇和杨卫国却先后跌落神坛。在上海的一些股民中间,流传着关于这两只杨”的无数“版本”:

有说杨良镇已金盆洗手,涉足实业了;有的说杨良镇被抓起来了;也有说杨良镇在马路上管自行车,靠四毛钱一辆收费过日子。至于杨卫国,“版本”则更多了,从“死了”、“疯了”、“隐居”、“出国发财”等等,应有尽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为江山不老。如今,斯人已去,关于“三杨”的昨天,我们无法亲身体会,只能用文字略作了解。

杨怀定

杨百万说:“一个职业的股市投资者,不能心太黑,心太黑了就会去做赌博行情,一赌就会有风险,你赢10次,100次,但只要输1次,就会倾家荡产。”
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关于杨百万的传言四起。据悉,杨怀定是各地捣腾国库券起家,简单说,就是某地的国库券便宜,杨怀定收了回上海来卖,从中赚取差价。

1989年,元旦刚过,有着“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告诉杨怀定,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一个星期以后上市。当时黑市价75元,上市则就是100元,利润最低25元。于是,杨百万成了万国证券的授权代表,在海宁路1028号自己的办公室内大张旗鼓地收购,买走了上海市面上一半的88年国库券。1989年下半年,88年国库券上市,价格为104元。管金生由此完成了原始积累。

1990年,上海证交所正式成立,申银证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的时候,“杨百万”等十数人一起昂首走了进去,成为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

据杨怀定说,他把自己的资产分成3份:一份买房子、一份买国债,一份投资股票。

在投资股票的那部分中,他又一分为三:一份看准绩优股买入后长期持有;一份做短线,炒黑马;另一份机动。

他选择股票也与众不同。他的首选标准不是这个股票的上升空间有多大,而是下跌空间有多大。他一般选择没有下跌空间的股票,然后再在下跌空间较小的品种中选择上升空间较大的品种。
能够在股市这个股市修罗场全身而退,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杨百万做到了。随着股市不断扩容,大机构、大资金的不断进入,杨百万选择了退隐江湖。据传,后来杨百万就是养养花鸟虫草,看看书,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杨卫国

在上海第一代股市大户中,混得最惨的,当属“青皮蛋”(脸上有一块青记)杨卫国莫属。
当年,杨卫国是上海滩上出了名的“打桩模子”,即整天站在马路拐角上,贩卖国库券和外币;再后来,他又倒起了邮票、钱币之类的。几年下来,杨卫国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1990年股市开市后,杨卫国便顺理成章地进了股市。

进入1994年后,“青皮蛋”的身价达到了3000万。对一个普通中国人来说,3000万元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有人说,如果用这些钱来过日子,一辈子也吃不完,用不光。可是杨卫国不满足,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亿万富翁。

俗话说,人是世界上最贪婪的动物。杨卫国的人生,可以说就毁在了一个“贪”字上。转折是从杨卫国进入期货市场开始的。当时,杨卫国听说做期货赚钱更容易。于是,他立刻把3000万资金全部投入了期货之中。

杨卫国第一笔做的就是319国债,而319国债的“空头”是中国证券界赫赫有名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杨卫国以148元的价格买多,“中经开”一路打压,杨卫国死不悔改,一路买多。就这样,短短一个月里,价格滑到了140元,杨卫国的3000万输得一干二净,成了个彻底的穷光蛋。
相传,杨卫国平时是个极其节俭的人,即使在有了3000万身价后,也是每天骑一辆破自行车,从不“打的”;中午吃饭时,总是一碗咸菜面打发。有人劝他吃得好点,他回答说:“吃好的有什么意思,拉出来还不都是屎”。对他这样一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人来说,一个月输掉3000万,自然无法承受。

于是,杨卫国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因为他脸上有一块青色印记,因此得了“青皮蛋”的外号。后来,有股民在一个公园里看到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自言自语。

有时候,人的悲剧就在于,是历史造就的你,而不是你造就的历史。杨卫国疯了,曾经的他有多辉煌,结局的他就有多凄凉。

杨良镇

当年有上海大户室第一号大户之称的杨良正,后来不仅欠下了一屁股债,还卷进了一场艰难的官司久久不能自拔。
杨良镇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第一个使用技术分析炒股的人,他是第一个买深圳股票的上海人。他曾经自有资金超千万元,他曾经持有上海股市八分之一的股票,是上海证券公司第一个大户室室主。

作为中国股市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杨良镇在经历了一波启蒙牛市后,彻底膨胀了。当年,杨良镇作为技术分析的始祖,一段时间内确实赚的盆满钵满,成为那时的股市神话。于是,太过顺利滋生了骄傲的膨胀心理。当时,杨良镇一度膨胀到做1:4以上的透支。即1块钱做5块钱的生意,涨20%翻番,跌20%一文不剩。
于是,现实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以前的传奇没救得了他,技术分析也没救得了他。他,爆仓了。昔日千万富翁瞬间变成“负翁”。欠了一屁股债的他一度躲躲藏藏,被人追债,后来甚至陷入难缠的民事官司,无法脱身。

在股市,一定程度上,运气是一种绝对的实力,但运气这东西,并非常有。大多数人在股市赚钱是得益于牛市,而非自身天赋。这个道理,杨良镇明白得太晚了。

每一轮的悲欢故事,早就在上一轮预示过了,只不过没有人在意。历史,放大了看,其实就是简单的重复,只不过在细节上不一样,仅此而已。

结语

浪里行舟水常流,上下浮沉人常有。在A股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杨”也会如无数广大股民一般,只是一个渺小的过客。但是,作为中国股市的第一批神话,他们的经历,或许值得后人反思借鉴。

我倒下后,不敢回头,被社会伤害的人们,有人堕落,有人疯了,有人随着风去了

那些昙花一现的灿烂,是爆炸的烟火!那一团耀眼的火焰,在燃烧着你和我......

——摘自新裤子《生活因你而火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百万回首股海二十载:炒股票好比养宠物
股市往事(3)——杨百万
上海滩第一代炒股大户沉浮录
离世的中国第一股神:好好生活,远离股市
【散文】‖ 杨富来:寻找利器
中国版“巴菲特”,从2万到2000万,他是股市传奇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