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想的“后思”中介性:思想的四个特点之三

自由是人类精神的本性,思想是精神最内在的法则,思想对象的真实本性唯有借助“后思”才能清晰地意识中被意识到。

一、思想唯有以“后思”为中介,对感性经验对象有所“改变”,才能达致对象的真实本性

思想作为人类精神所有活动中一以贯之的东西,人们在感觉、直观、表象对象的同时,必然已有思想的作用参与其中了。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讲,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

思想的第二个特点告诉我们,思想活动的产物即普遍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内在实质、真理。

但是,本篇文章要论述的思想的第三个特点要提醒人们注意:事物的真实本性并不是思想所直接认识到的,思想只有在感觉、直观、表象等感性经验基础上持续性地“后思”即反复深入思索以后才能达到。这种“后思”必然对感性经验有所改变和提升,以后思为“中介”,事物或对象的真实本性才能真正显露出来。这里的“后思”对感性材料的“改变”,即是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论》中所讲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66年,人民出版社,P288

思想为什么要对感性经验材料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的“改造制作功夫”呢?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同上,P262-263)毛泽东用《三国演义》中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和普通说话“让我想想”来说明“人在脑子里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同上,P262

二、思想的任务即在于揭示出对象的真理,达致思想和事物本质之间的一致性

经过“后思”作用而产生出来的就是思想的产物,思想的产物就是普遍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内在实质和真理。

初看起来,思想的产物似乎是纯粹主观的东西,犹如梭伦为雅典人所立的法律(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德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决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有无财产的公民都可参加,等等),好像是从梭伦自己主观的头脑中产出出来的。

但是,我们的思想不能仅仅将“梭伦立法”视作主观的观念,“并且还要从这里面认识到事物本质、真实的、和客观的东西。”(黑格尔《小逻辑》,贺麟 译,1980年,商务出版社,§22P77)显然,要想发现遮蔽在事物中的真理,单凭经验主义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所不逮,而必须发挥主观[思维]活动,以便将直接呈现在当前的东西加以形态的改变

有人会反驳说,主观的思想活动“改变”感性给予材料,这会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导致观念和事物的不一致。但黑格尔坚持自古以来人们对“现象和本质、意见和真理”相区分的一切时代的共有信念,主张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唯有经过思想的“后思作用”对直接感性材料加以“改变”后思想产物,“才能达到实体性的东西”。

坚持思想的产物和事物本身存在区别,这是近代哲学以来才产生的问题,“据说,事物本身与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完全是两回事。”由休谟的温和怀疑论所引发的康德批判哲学就坚持认为,物自体和思想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根本跨越的巨大的鸿沟,思想只能认识表象、规整表象,思想对物自体本身是无能为力的。

黑格尔本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徒然引起失望和怀疑的不健康态度,这种不健康态度认为我们的知识只是一种主观的态度,这种主观的态度在康德批判哲学“人为自然立法”的断语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认为这种主观的认识就是最后的、极致的东西。

“但是,真正讲来,真理应该是客观的,并且应是规定一切个人信念的标准,只要个人的信念不符合这个标准,这信念便是错误的。”“我们进行思考,不顾其他,只是坚决相信思想与事情是符合的,而这种信念确实异常重要

三、反思与后思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坚定不移地认为“事情(Sache)与思想相符合是不成问题的信心”Sache不同于Ding,后者一般指称“物”或“事物”,前者一般指称“事情”、“实质”等。另外,“Etwas”一般虚指或泛指“某事某物”,类似于英语的something

日常情形下,人们一般不用Nachdeken”(后思)这个词,而是通常用“Reflexion”(反思)这个词。但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并未意识到单凭“反思”就能达到真理,“反思”似乎是和情感、意志等感性表象经验糅合在一起的无意识思想,并未将“反思”凸显出来。“后思”将无意识的日常反思状态提升为有意识的反思状态,这种有意识的思想状态或思想运作就是“后思”,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后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为思想”。§2P39“后思”是在感性表象经验给定的情形下,在经验之“后面或背后”继续“思想”,将感性表象经验“转化”“改变”为思想。

“人心的使命即在于认识真理”这一旧信念包含着一层及其深刻的道理,“即任何对象,外在的自然和内心的本性,举凡一切事物,其自身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想的那样,所以,思维即在于揭示对出对象的真理”所以,哲学的使命无他,无非是将日常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反思”(Reflexion)提升到为人类精神所清晰意识到的自觉“后思”(Nachdeken)状态而已。“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6P43思想虽然在“经验”之后进行的“后思”,但思想和经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只是真理性知识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已;思想不但是人在主观意识认识到的思想,思想更是事物本身的思想,即客观存在的思想;客观思想即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主观思想即自觉的理性,哲学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思想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同一或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逻辑学(哲学专业术语)
第二部▪第一编▪第一卷▪第一章
黑格尔:只有思维才能认识上帝
黑格尔评形而上学
黑格尔教你如何摆脱事物的表象,直达本质
思想靠实践激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