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心光明,至人用心若镜,慧能却偷了神秀的袈裟

15291月,肺疾缠身的王阳明舟泊赣江青龙铺,连续咳血不止。某日清晨,红日初升,江上霞光一片,阳明先生坐起身来,整理衣冠,精神仿佛又好了很多,遂把弟子周积叫入船舱,说:“吾去矣。”周积泣泪如雨,问曰:“有何遗言?”王阳明展颜一笑,只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代心学大师溘然长逝。

江西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王阳明落星亭”

《黄帝内经·素问·本神》讲“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学大师王阳明讲“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徐爱 录》)”

心与物往往相对待而言,从我们一般人的常识来说,心在内,物在外,身为中,身体起着心物联通之媒介作用。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直接心物对言,有意无意地略过身体而不言。问题是,内藏于身的心怎么可能接触甚至反作用于外物呢?

道家对此问题最早提出了“镜像”理论,佛家入驻中土以后中国学者以“格义连类”的方式讲佛经(格义:中国学者企图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第一种方法:冯友兰),儒学大家朱熹、王阳明年轻时都深研过佛学,又援佛入儒,犹如阳明先生临终遗言“此心光明”。

一、道家:圣人用心若镜

《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 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圣人之虚心若明镜,虚灵知觉,作生作灭,随机应境,物来则顺应,物去则不留,物来则朗然普照,物去则寂然独明,花来则照花,鸟来则照鸟,来去无痕迹则应而不藏,千变万化,瞬息千里,役物而不役于物,故胜物而不伤。

心之体,虚灵知觉;心之用,随机应境。体用不二,故说“圣人之用心若镜”。但大多数人为情利之欲所蔽,鱼来想吃鱼,见财而起意,好高骛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故禅宗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体用兼施,境界工夫兼济,这才是渐悟之法门。

神秀偈于墙

二、禅宗:明心见性

舌为心之窍,神发于心而出于口,神秀的竞争对手慧能起念于心,后作偈于口,曰“身非菩提树 心无明镜台 本来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

后世都说慧能之佛境界高于神秀之佛境界,其实大家都陷入了佛家的“我执”而不自知,因为每个人私下都认为自己慧根超人,参禅说法时,唯恐自己谈论渐悟而在一众顿悟高手面前丢了面子。

殊不知,慧能的顿悟也是由渐悟来的,其实他早就侵染《金刚经》日久了,这部经核心强调的就是真空妙有,它和《心经》同气连枝,都是紧扣“妙有”之心来展开的。慧能顿悟之法离不开他自身日积月累渐悟之功。《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拨动的就是“圣人之用心若镜”这根心弦,慧能早就听之于耳,烂熟于心了,在《金刚经》中,佛开示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就是《西游记》中给美猴王赐名悟空的那个菩提老祖)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经中多次用到“A者,是名A者”这样强调“名A”并非“真A”这样的句式,还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翻来覆去还是上引庄子那句话的意思。

禅宗讲“明心见性”,所谓明心,明的就是心之全体湛然虚明,所谓见性见的就是心之大用应而不藏体用不二,道家称之为至人,佛家称之为佛,儒家称之为圣人,其实在最高境界上都是一回事,如儒家经典《易经·系辞》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难道与道家、佛家在心之究竟义上有根本差异吗?

有人疑问说,如果没有根本差异,那又怎么会有三家之分呢?源同而流异嘛。心体为一,心用为多,不要说三家,就是百家争鸣也是可能的。“明心”无根本差异,但“见性”可就自说自话喽。——由于我们这里只谈心,所以,现在就不论性了……

还是回过头来接着讲神秀和慧能吧。世人多称颂慧能而贬损神秀,其实这还是大家伙儿的虚荣心在作怪,好像这么做自己就能象会慧能一样高人一等而且也能传颂后世似的。其实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

打坐参禅

首先,神秀作为禅宗五祖弘忍法师的大弟子,在众弟子中那真可谓是一枝独秀,简直就是衣钵传人的不二人选,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神秀跟着弘忍法师多年,耳提面命,深习《金刚经》、《心经》,不要忘了,据说,慧能是在离开弘忍法师的当夜才听闻弘忍法师说《心经》的。一般人都知道身不是菩提树,心也不是明镜台,难道神秀是个傻子吗?就他不知道?这也太搞笑了吧。佛还持钵行乞呢,耶稣在知道自己要被处死前还偷偷跑开且内心痛苦地做祷告呢呢?圣人、至人、佛都得食人间烟火,没有烟火气,哪来的香火缭绕?说来说去,是要说明,神秀只不过是要采用“援物比类”、“取类比象”的方法来“明心见性”而已,若要说神秀尚未达到“明心见性”的佛境界,恐怕也不合于理吧。

其二,腿脚跑得快的慧明都能在慧能“不思善不思恶,正与幺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言语之下,立地顿悟,难道神秀悟不到?慧明到底是真悟还是假悟暂且不论。

其三,慧能投机取巧,就像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人才能看的远,慧能也是在神秀的偈子基础之上才出口成偈的。神秀用的是“表诠法”,而慧能用的则是“遮诠法”。自龙树《中论》之“八不中道”问世以来,佛家特喜谈空说不,这玩意儿特别能把人绕进去。在大家伙都津津有味地细品神秀的偈子时,慧能冷不丁地来了个否定辩证法,这一般人谁受得了。你说是,我却硬说非,哗众取宠,针尖对麦芒。关键是这种“遮诠法”还忒对老和尚弘忍法师的胃口,不惜深夜偷偷私授衣钵。

这老和尚不地道啊,怪不得佛门也不清净啊。

也怪不得神秀得到消息后率众师弟一路追撵慧能,毕竟,慧能偷了本属于神秀的袈裟!

“取类比象,明心见性”还是“直之人心,明心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毕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菩提本无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能助力六祖慧能得到禅宗衣钵?
佛家的境界
生活心学| 王阳明:慧能、神秀别打架
神秀的渐悟与慧能的顿悟究竟谁境界高?
六祖庙的传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