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化之常①,兼及亢害承制与中见之气理论 ——六气正纪十二变之第四变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六气正纪十二变”中的一至三变。

请参看:

时化之常:六气正纪十二变之第一变

司化之常、气化之常:六气正纪十二变之第二至三变

今天我们将展开对德化之常①这第四变的论述,中间重点穿插“亢害承制理论”和“中见之气理论”。

“德化之常”有二,因为这里涉及到本气、标气和中见之气的问题,为循序渐进计,我们此篇推文仅讨论“德化之常①”

根据“以经解经”原则,这里的文本依据主要是:

《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五运行大论》:“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德化之常①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岐伯曰: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注解:

六气之正化而承者随之,皆生物之本。本立则道生,所本之道不同,所得之德亦不同,故曰“德化之常”。

“终”与“中”两字在不严格区分的情况下可以互通,皆指六气胜极必复,向相反的气化方向转化,这里涉及到中医著名的“亢害承制生化”理论。六气惟少阴与太阳之气讲“中”,其它讲“终”,其中有深意,下面会提到。

一、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

“生”即“胜或盛”,六气皆有所偏胜,亦皆有其相反之气。下皆同。

厥阴,初之气,主风木,风气偏胜,是为“风生”。“终为肃”又什么意思呢。可从两个角度来讲。

A. 风气有余。

以《素问·六微旨大论》“风位之下,金气承之”理论讲,燥金之气承而制之,金克木,燥金主司肃杀之府,是以“终为肃”。

风气有余为偏胜,偏胜则为亢害,风木亢则害湿土。由于六气之间存在自组织协调作用,湿土受害则其子燥金必然来复(报复),故湿土之子燥金承而继之以复母仇,母仇得报则子侮而乘仇家,燥金承湿土母仇而反制仇家风木,是以“终为肃”。燥金反制风木以救湿土,湿土得救则可正常“生化”。

这就是“亢害承制生化”理论的大体逻辑,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等等,大同小异,以此类推,则其他“终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图所示: 

B. 风气不及。

以《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理论讲,风木不及,则其所不胜之燥金之气“侮而乘之”,金克木,燥金主肃杀,是以“终为肃”。

稍微解释一下《素问·五运行大论》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例如,风木之气偏胜有余,则克制风木所胜之湿土(木克土),乘侮风木所不胜之燥金(金克土);风木之气偏弱不足,则风木所不胜之气燥金侮而乘之,风木所胜湿土之气亦轻而侮之。

厥阴所至,风气偏胜,

二、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

少阴,二之气,热气偏胜,是为“热胜”。热气偏胜则相反之复气承而制之,少阴为君火,“君火之下,阴精承之”,阴精代指太阳寒水,按照“亢害承制生化理论”,君火亢而害燥金,燥金之子寒水承金害而制君火,母仇子报则母能生化(复水克亢火则弱金遂生化如常初),是以“中为寒”。

“终”和“中”一样皆表示相反之复气,但六气惟少阴、太阳言“中”其它四气皆言“终”。

何以如此?

张介宾《类经》注曰:

愚按∶上文六化,厥阴太阴少阳阳明俱言终,而惟少阴太阳言中者何也?盖六气之道,阴阳而已;阴阳征兆,水火而已。少阴者,君火也;太阳者,寒水也。阳胜则阴复,故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此离象之外阳内阴也。阴胜则阳复,故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此坎象之外阴内阳也。故惟此二气言中者,言阴阳互藏之纲领也;其他言终者,言五行下承之义耳。

从后天八卦的角度讲,离南坎北,离为少阴为天,坎为太阳为地。离坎为天地气交之轴,震兑为天地气交之枢。天地六气之交无非阴阳交互,离卦☲为君火,负阳而抱阴,动极而静,阳胜则阴复,坎卦☵为寒水,静极而动,负阴而抱阳。水火周备天地交则坎上离下为既济,水火既济则能为“阴阳互藏之纲领”,故惟少阴、太阳二气言“中”,其它四气言“终”,以示区别凸显坎离阴阳。

另外,《素问·六微旨大论》中尚有专论“中见”之气的地方,其意为与六气相反的气。

岐伯曰: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如下图所示: 

六气标本及中见之气图解:
外圈为六本气;中圈为六中气;内圈为六标气。
内圈和中圈互为表里。
在十二经脉中,中气谓互为表里经,如少阴心经与手少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与手太阳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三焦少阳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再回到“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上来,少阴为标气,“少阴之上,热气治之”,热气为本气,本气主宰标气。“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热气之本和少阴之标的“中气”为“太阳”,“太阳之上,”寒气治之”,由少阴而太阳、由离而坎、由热而寒,是以“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中为寒,即少阴中见之气为寒气。

三、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

少阳,三之气,为相火,是为“火生”。“相火之下,水气承之”,道理同“少阴之至”。少阴君火以明,少阳相火以位,按照“亢害承制生化理论”,相火亢害燥金,燥金之子寒水承而至相火,炎暑相火交战冷冽寒水,滋滋冒烟雾的样子,亦犹如火烧水开之蒸气溽热,是为“蒸溽”。

四、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

太阴,四之气,主湿土,故为“湿生”。太阴湿土之气,上蒸为云为雨,故“终为注雨”。

五、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

阳明,五之气,主燥金,故为“燥生”。三之气、四之气为炎暑、为埃溽(时化之常),天气由炎热、闷湿转为凉燥,是以“终为凉”。

六、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

太阳,终之气,主寒水,是以“为寒生”,冬至一阳生,冬月伏阳,是以“中为温”。少阴二之气,少阴主君火,夏至一阴生,夏月伏阴,“中为寒”,少阴太阳乃阴阳互藏之纲领,少阴中为寒,太阳中为温,相对而为言。

德化之常也

六气生化有正化亦有亢害承制,自组织自协调,天道天德如此,是以为“德化之常也”。

明天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何谓标本?
天地六六之节标本之应亢则害承乃制
方药中《六微旨大论》讲解 2
内经谈“亢则害 承乃制”
《黄帝内经素问》68六微旨大论诗解2《类经》张景岳23卷6亢则害承乃制
内经临床精要 (五行学说)3.2.【亢害承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