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汝州元代武略将军哈喇鲁虎哥赤神道碑铭(完整版)

汝州武略将军哈喇鲁虎哥赤神道完整版

 
 

简介:

哈喇鲁虎哥赤,姓哈喇鲁,名虎哥赤,为元代南剑翼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飞骑尉、封赠武略将军

哈喇鲁虎哥赤位于汝州市米庙镇王河盘村武庄南当地群众“将军墓”。据神道碑记载应是哈喇鲁氏墓园,其中埋葬着虎哥赤及其长子帖木儿不花次孙也速普化墓园置有石人、石马、石羊神道和高约3米的墓碑。墓碑至正七年八月1347由虎哥赤曾孙芍陂屯田无为翼千户所达鲁花赤纳怀立,著名书法家赵孟撰文时任翰林文字编修出钜台书丹并篆额

哈喇鲁虎哥赤墓”2011年被确定为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汝州全志》1998版《汝州志》节录有哈喇鲁虎哥赤神道碑铭。其后高山、李泉海、尚自昌等同志都曾试图整理全文,但未完成。本人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又几次前往考查详加校验,细酌断句整理出“完整版”碑文。但由于自然剥蚀和人为破损,碑文多有漫漶和缺失,无法完全复原,故此仍存遗憾。

    这个墓园是蒙汉历史文化交融的见证,是蒙古人入居中原的地标性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碑额:

大元赠武略将军、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

飞骑尉 哈鲁公 墓碑

碑文

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知制诰领集贤院事 赵孟

承事郎应奉翰林之文字编修国史 出钜 书并篆额

 

哈喇鲁公世居朔漠。父八黑马,饶智略,精骑射,勇冠三军。太祖圣武皇帝时,侍臣有荐公者,从四太子南伐金,用兵如神,所至咸服。金室殄灭,公之功为多。中原平定,以功留镇汝州,因家焉。壬辰大饥,死者无数,公为免军民遭至岁饥荒之苦,每晨出猎至暮,所获禽兽捆载而归,皆散之。饥卒人赖以生。公性纯爱人,未尝妄杀,至于周急博施济众,盖其天性也。享年六十,殁于敌阵。妣刘氏,柔顺贤淑,独生武略公。

公名虎哥赤,丧其父,立志不苟,胸襟慷慨,膂力绝人,弓马熟孤之收置李坦,困襄樊,鏖战功多,授驽军百户。从大军渡江,收灭亡宋,大小百余战,矢刃创痕遍体,升敦武校尉管军百户。戍鄂渚,濒江多猛曽,甚为民害。公以勇叱射之,群兽皆伏不敢动。时平章鲁赤爱公绝艺,令射天鹅虎豹弦无虚发命公驰驿,以获奇异者进,赐以衣服弓矢,及赠名马等旋进军百户。至元间,乃众叛,公力战追至北海,手擒逆党帖哥,并降胁从之百余人。世祖皇帝嘉之,赐以白金裘马、鞍勒、铠甲,改授临清御河运粮官。每岁漕米达京师,额外羡余数多,当陟近卫。公以清白执政者愿效力边陲遂授金符,进阶忠翊校尉南剑翼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常诫诸子曰:“大丈夫当立功疆场,以死报国,马革裏尸还葬,始可见伏波于地下矣。乃逾闽岭莅治所,威风奋烈,政洽人忠,军民肃穆,溪洞皆安,人咸德之。会金疮举发,以大德四年十五日卒于官,享年六十有六。公平日恩惠及人甚普署里巷军民无不流涕。闽帅悯公官为护柩葬汝州东吴氏堡之原,追封梁县男。夫人马氏,前福建省达鲁花赤马公女,大德年间卒,追封南梁县君生三男一女。

长曰木儿不花,身长八尺,性聪敏,习儒,熟读诗书,深谙吏事,通蒙古文字,武艺绝伦,初以进义校尉,管军上百户,转忠翊校尉佩银符,为松江翼管军常警盗贼里外入民,并置遗族抚治军民公正,处事廉明浙西宪府举之,转宣命忠显校尉佩金符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始闻武略公辞世泣血恸地,南下入漳,炎暑方炽,役口口口扶柩归葬,往复九千余里,孝笃友之义如是。泰定丁卯年二月二十八日,沐浴衣冠,隐枕高卧,言笑如平时,卒于华亭公廨,人咸异之,享年六十有之四,归葬祖茔。夫人魏氏,封南梁县君,生二子伯颜、也速普化

伯颜袭爵佩金符,松江翼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次曰也速普化,魁梧智勇严毅威重,究心经史著执锐行高洁粹衣冠雄伟交游不杂,僚属不惮其威严宗族无不赞其孝性沉厚,慎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勤于职,义□以处,挚理以制□,□取义疏财,声名驰于僚友;学以仲,自幼入宿卫,钦授□□□□,皇帝旨河南江北等处管民官,继授忠显校尉翼千户。延祐初,李胜乱忠显公节,临阵破城,果□□。□□传省命深入,□□诏谕降之留军屯镇,化盗为农。继而赐暗聚作耗忠显公执锐,冒矢石,深入险阻,以立战功,戮其渠魁,剿除余党,境内乃安。闺阃□,交荐于朝,其自歉然,则曰:“吾所以冒烟瘴而蹈百死一生之地庶几消埃,以报国家于不忘先训也。敢以有功而矜哉?”俄降宣命金符,授武略将军、江淅等处行中书省都镇抚,异待戍柳梦亭一所,遍内汝泉,常日在之人因□为号。天历己巳,奉直檄,赴桐□□。军中犯法者属有疾,辞不获,已疾而去至,公一日沐浴衣冠,命诸子曰:“疾而安。□以兄入地几载,而墓碑未立,汝其告于当世大手笔,若死暝目矣家之辈皆泣。公又曰:“死生有命,吾视死如归,毋悲戚为。”显公卒。是时,天历己巳正月二十三日也,享年六十有镇抚公继先公之志嘉课日闻而处身以清肃,令闻德音,洽于有政。有以见公修身愖行,恐辱其□之意。夫人哈刺鲁氏,封南梁县君,生二子。

长曰纳怀,袭父爵,佩金符,授忠显校尉、安丰芍陂屯田无为翼千户所达鲁花赤。其次曰完者都,不求闻达,久隐溪山。从夫人者赛氏、朱氏,生子补颜都。纳怀辈以是己巳八月吉日奉柩归葬于汝州先茔。曰哈刺不花,精于骑射,□祖□夫人者氏、姬生五子。宴只杰,西域司照磨忽都伦道,适南梁脱烈千户。从夫人者,牺古氏、施氏、周氏,生五子,曰宴智吉,曰不花,曰长寿、拜颜、拜也奴。

鸣呼八黑马公之仁,略公之忠,忠显公孝,公之义,集大成而之也。自八黑马公以来,总生子悉率之长于用武之地人向也,吾所背人也吾所喈都镇抚公藏书有堂,储经有笥直心醉所立也,卓所学也。粹公□□,□□其灵,承之绵绵,昭然而不朽者人也

墓铭曰:

       忠勤起身,俄持天槛。道洽政,民安于边。

终始既治,人皆曰贤。祖,口口口前

将门三世,文武兼全。忠诚王室,余数十年。

有子有孙,克承其先。丰功厚德,万代是传。

 

至正七年八月吉日

 

忠显校尉、芍陂屯田无为翼千户所达鲁花赤、孙男 纳怀

 

碑阴

□□       汝溪道人   代签

汝州石匠作头     秀富     

            郑义有     

链接:

1.   作耗:作乱;叛乱。

2.畲:即畲(she),中国少数民族。 今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一百多个县的部分山区。 其中绝大部分在闽东浙南。3.渠魁:大头目;首领。孔 传:“渠,大。魁,帅也。”

4.照磨:官名,“照刷磨勘”的简称,掌管磨勘(即考核)和审计工作。元朝自朝廷六部、御史台、枢密院等院、光禄寺等寺、太府监等监、大司农府等府及诸卫诸亲军,至行中书省、肃政廉访司、宣慰使司、安抚司、都漕运使司、都转运使司、诸总管府等大多数官署皆置照磨。明朝都察院、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宣抚司及各府皆置照磨。清朝除都察院不置照磨外,皆沿袭明制。

5.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蒙古语音译,意为“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是蒙元时期各级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蒙元政权的“党委书记”。达鲁花赤也有译作“答鲁合臣”、“达鲁噶齐”。

蒙古贵族征服许多其他民族和国家,鉴于单独进行统治不便,于是委任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其贵族的统治。元朝的路、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达鲁花赤掌握地方行政军事实权,虽然品秩与路总管、府州县令尹相同,但实权大于这些官员。

与重要财政收入有关的官衙,如规运所、运粮提举司、茶园提举司、栽种提举司以及各种宝钞库,皆设达鲁花赤。御药院、行御药局、回回药物院、监造金玉宝贝官、御衣局、尚衣局、掌管大寺院财务的各总管府、营缮司、提举司等都设达鲁花赤。

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不设达鲁花赤。基层有两套行政组织(与驻防军相结合)。城关坊里制:于城内分若干片,名曰隅(如东西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隅下设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设里或社,置里正、社长;有的设巷而不设里,置巷长。农村村社制:于县下设乡,置乡长;有的设里正而不设乡长。乡之下设都,置主道。都之下设村社。以五十家为一社,置社长。可能三村、五村合并为一社。社长的职责在于劝督本社农民务勤农业,监督农民聚众集会,不服从劝告者,就便究治。

至元二年(1265年),元朝中央政府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当。之后,便解除汉人作达鲁花赤的官职。在缺少蒙古人时,允许由“有根脚”(门第高贵)的色目人充任。色目人。即各色名目之人,也即外国人,是元朝时对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一切非蒙古、汉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入居中原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禄,巨富大贾。这种制度明显地具有强烈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6.武略将军

武略将军是武散官名。南朝梁始设。金代为从六品。元代升为从五品。明代为从五品。这就是说,武略将军相当于州官的品级。文武官员除了有实职以外,还有各自的“散阶”。只有五品以上的武官才能被称为“将军”。“武略”即文韬武略。“韬”指《六韬》,分为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

7.哈喇鲁

哈喇鲁在元代文献中,又译作会儿鲁兀、合儿鲁、合鲁温、合鲁、哈剌鲁、匣剌鲁、哈儿鲁、哈利鲁、罕禄鲁、柯耳鲁、俄鲁。

公元1211年,海押立的哈剌鲁人首领阿儿思兰汗,阿力麻里的哈剌鲁人首领斡扎儿,自愿降服了蒙古人成吉思汗,并派出了哈剌鲁军,参加了元征战西夏、金和南宋的战争。战争中,成吉思汗大量征用已降附的西域军士,把他们编入“西域亲军”、“回回军”、“哈剌鲁军”、“阿鲁浑军”和“探马赤军”。他们攻城夺垒,拼搏疆场,为元帝国大一统的形成建立了功勋。这样,哈剌鲁人大批入居内陆,在元代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哈剌鲁来自中亚,一般以本民族的习惯命名,亦有按汉俗取名或字者,有的还采用汉姓。如元代后期哈剌鲁诗人乃贤,字易之,又以马为姓,人称马易之。哈剌鲁学者伯颜,一名宗圣,字宗道。有的哈剌鲁人采取蒙古人名。
8.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大书画艺术家。出身宋宗室,是秦王赵德芳之后,南渡江左,世居吴兴(今江苏湖州),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亡,家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由行台御史程钜夫荐举入京。元世祖忽必烈见赵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遂留任左右,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忽必烈常以赵孟頫比唐李白、宋苏轼。史家称赵孟頫“篆、籀(zhòu)、分、隶、真、行、草诸书无不冠绝古今。” 所画山水、人物、鞍马、花鸟无不精细传神、富有意趣”。当时人就称他的画属于“神品”。

9.帖哥

帖哥是金末大将蒲鲜万奴(?-1233)之子。金贞三年(1215)万奴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建元天泰。贞佑四年(1216年)十月,蒙古军元帅木华黎率军攻陷万奴躲避的锦州,万奴以子帖哥为人质,至蒙古御营投降。兴定元年(1217年)正月,帖哥从蒙古返回辽东。待蒙古军撤退后,万奴杀掉蒙古留守(监军)耶律捏儿哥,又叛蒙返回辽东称王。金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命皇子贵由及诸王按赤率领左翼军征讨蒲鲜万奴。万奴兵败被杀,东真灭亡。中统三年(1262年),帖哥随从诸王按赤,平定李璮之乱。至元年间(1264——1294)帖哥叛蒙,逃至北海(今鄂霍次克海,元朝岭北行省北部),被元军虎哥赤生擒。

10.李胜

李胜(?~1340年)又名李志甫,“元末福建农民起义首领”(《辞海》),漳州路南胜县(今平和县南胜镇)人。至元三年(1337年)六月,李胜率领农民在南胜九牙山武装起义,很快占领南胜县衙。起义军杀出南胜县,直捣漳州,转战龙溪。漳州“守将搠思监与战失利”,起义军攻破漳州城,“杀长史晏只哥、同知郑晟、府制喜春令”(《漳州府志》)。元军急调“江浙行省章别不花,总浙、闽、江西、广东军讨之”(《元史》本纪三十九)。别不花起用熟悉当地情况的陈君用(南胜县人),组织地方武装夹击起义军。起义军伤亡惨重,给养困难,不得不化整为零,转战山岭。至元六年(1340年)春,李胜集黄二使等少数骨干,据守高坑霄岭乌泥洞。陈君用强攻不下,纠集敢死队,从小路包抄,奇袭乌泥洞。起义军猝不及防,大败。李胜被陈君用射中左臂,遂为元军所杀,黄二使被擒。起义军余部由郑子箕率领,转战龙岩,为县尉黄佐才所捕,持续三年的反元起义失败。
11.芍陂

芍陂,又名期思陂,现名安丰塘,在今安徽寿县南。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因引淠水经白芍亭东积而成湖而得名。相传系春秋时楚相孙叔敖所凿,“陂径百里,灌田万顷。”以后,在此设置安丰县,称为安丰塘

12.溪洞

溪洞亦作溪峒。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

13.元代蒙古人的名字

蒙古族没有姓,只有氏族名和名字。蒙古人的名字,多种多样。

以颜色取名:例如,察罕(白色)、哈剌(黑色)、昔剌(亦作失剌,黄色)、忽兰(红色)、勃罗(亦作博罗,青色),阔阔(亦作扩廓,青色)。

以数目取名:例如,朵儿别(亦作掇里班,四)、塔本(五)、只儿瓦歹(六)、朵罗(七)、乃蛮(八)、也孙(九)、哈儿班答(十)、忽陈(亦作忽嗔,三十),乃颜(亦作乃燕,八十)、明安(各),秃满(万)。

以珍宝取名:例如,按弹(亦作阿勒坛,金)、速不台(亦作碎不歹,珠),纳失失(亦作纳石失,金锦)、失列门(亦作昔剌门,铜),帖木儿(亦作铁木尔,又作帖睦尔,铁)。

以形相取名:例如,你敦(眼睛)、赤斤(耳朵)。

以吉祥意取名:例如,伯颜(富)、只儿哈郎(亦作只儿哈郎,快乐)、阿木忽郎(安)、赛因(好)、也克(大)、蔑儿干(亦作默尔杰,多能)。

以物类取名:例如,不花(亦作补化,牯牛)、不忽(亦作白忽,鹿)、巴而思(虎)、阿尔思兰(狮子)、脱来(亦作讨来,兔)、火你(羊)、昔宝(鹰)、昂吉儿(鸳鸯)。

以部族名取名:例如,蒙古台、唐兀台、逊都台、瓮吉剌歹、兀良哈歹、塔塔儿歹、亦乞列歹、散术歹(亦作珊竹台)、肃良合(亦作琐郎哈,高丽人),都是部族名。

以维吾尔语取名:例如,也忒迷失(七十)、阿忒迷失(六十),都是维吾尔语。

以俗语(就是汉族民间流行的语言)取名:例如,文殊奴、普颜奴、观音奴、佛家奴、汪家奴、众家奴、百家奴、丑厮、丑驴、和尚、六哥、五哥、七十、八十之类,皆是俗语。或厌其低俗代以同音字,如“奴”为“讷”、“驴”为“闾”、“哥”为“格”等。还有以汉人小名为名字:例如,宝哥、道童、庆童等。

有些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保持蒙古名,采用汉人的字或号:例如,忽必烈的侍臣阔阔字子清、元末权臣脱脱字大用、大臣朵尔直班字惟中、别儿怯不花亦字大用、达不华字兼善号白野。亦有既用蒙古名又有汉名者:例如,元末曾任侍正府都事的帖木儿不花,汉名刘正卿。

14.元朝的文武散官和勋官名称 
元朝的制度沿袭金朝,于元世祖至正年间制定。其中文散官四十二阶: 
    
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特进、崇进、金紫光禄大夫、银青荣禄大夫,俱正一品; 
    
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从一品; 
    
资德大夫、资政大夫、资善大夫,正二品; 
    
正奉大夫、通奉大夫、中奉大夫、从二品; 
    
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嘉议大夫,正三品; 
    
太中大夫、中大夫、亚中大夫(旧为少中,延祐改亚中),从三品; 
    
中议大夫、中宪大夫、中顺大夫,正四品; 
    
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列大夫,从四品; 
    
奉政大夫、奉议大夫,正五品; 
    
奉直大夫、奉训大夫,从五品; 
    
承德郎、承直郎,正六品; 
    
儒林郎、承务郎,从六品; 
    
文林郎、承事郎,正七品; 
    
征事郎、从事郎,从七品; 
    
登仕郎、将仕郎,正八品; 
    
登仕佐郎、将仕佐郎,从八品 
    
由一品至五品为宣授,六品至九品为敕授。敕授则中书署牒,宣授则以制命之。

武散官除授与文散官相同。武散官有三十四阶: 
    
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骠骑卫上将军,正二品; 
    
奉国上将军、辅国上将军、镇国上将军,从二品; 
    
昭武大将军、昭勇大将军、昭毅大将军,正三品; 
    
安远大将军、定远大将军、怀远大将军,从三品; 
    
广威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正四品; 
    
信武将军、显武将军、宣武将军,从四品; 
    
武节将军、武德将军,正五品; 
    
武义将军、武略将军,从五品; 
    
承信校尉、昭信校尉,正六品; 
    
忠武校尉、忠显校尉,从六品; 
    
忠勇校尉、忠翊校尉,正七品; 
    
修武校尉、敦武校尉,从七品; 
    
保义校尉、进义校尉,正八品; 
    
保义副尉、进义副尉,从八品。 
勋官变为十阶: 
    
上柱国,正一品;柱国,从一品; 
    
上护军,正二品;护军,从二品; 
    
上轻车都尉,正三品;轻车都尉,从三品; 
    
上骑都尉,正四品;骑都尉,从四品; 
    
骁骑尉,正五品;飞骑尉,从五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元统元年进士录
元史卷九十一 百官7
哈剌觞传阅读答案
〖全套〗明朝各级官职和职能一览表
清代官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