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良春医案(一)

朱良春,1917年生人,江苏丹徒人。中医主任医师、名誉教授,全国名老中医。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随章次公先生实习,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从医已逾六十余载。19561983年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现任该院技术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祖国医学》编委会委员、海南中国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暨南通市委会主委、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委会副主席等职。朱氏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助人为乐,医德高尚。曾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治疗急性病当"先发制病"和慢性久病"从肾论治"的观点。对内科杂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对治疗痹症、脾胃病、肝病、肾病等有独到之见解,疗效卓著。在选药组方方面,多喜取"一药多能"之品,每获协同加强之功,而明显提高疗效;在剂量上或轻或重,恒出奇制胜。著述讲学,也颇多创见。1982年卫生部聘为《实用中医内科学》专家审稿组成员。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益气化瘀补肾汤等经验方。主要著作有《传染性肝炎的综合疗法》、《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朱良春用药经验》及日文版的《现代中医临床新选》(合著)等六部,论文130余篇。1987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同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他研制的"益肾蠲痹丸"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牌奖及1990年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并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八五金桥计划"。并对糖尿病进行研究,探索其价廉效高之方药,颇有突破。

一、通腑熄风法治愈暑痉(流行性乙型脑炎)二例

例一王某,男,6岁。

初诊1977715日。

主诉(代诉)及病史∶高热4日,痉厥谵妄,有时昏睡。患儿体质素健。5日前发热,头痛,以为系感冒,作一般对症处理。翌日热势升高至39.6℃,头痛,泛呕,并有嗜睡之症;经理化检查,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即行住院治疗。高热稽留,入暮更甚;项强痉厥,谵妄搐,日益加剧。5日未更衣,迭为之降温、镇静仍乏效,乃邀请紧急会诊。

诊查∶神志不清,朦胧声鼾,谵妄,烦躁抽搐;少腹胀满,按之坚硬灼热;白细胞数16×/L,中性粒细胞0.85,脑脊液细胞数0.3×/L,巴彬斯基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苔黄腻而糙,脉数疾搏指。

辨证∶暑邪夹湿滞互结,蒸阳明,熏灼心胞之暑痉(乙脑)。

治法∶通腑泻热,熄风定痉。

处方∶生锦纹10g芒硝6g(分冲)板蓝根20g广地龙10g炙僵蚕8g炙全蝎1.5g(研末,分2次冲)蚤休15g甘草3g2

急煎,分4次鼻饲之。

二诊716日。药后6小时,排便3次,宿垢积热由肠道而泻,高热下挫,神智渐清,烦躁谵妄渐解而趋安。苔仍黄腻,脉数。前法损益,以靖余氛。

上方硝黄减量,续进2剂,每日1剂。

三诊718日。症情平稳,患儿知饥索食。苔黄腻渐化,脉小数。再为善后调理之。

例二徐某,女,5岁。

初诊1977721日。

主诉及病史∶乙脑第6日,高热神昏,搐搦痰壅,时有窒息之虞。起病已6日,高热烦躁,神识昏糊,痰涎雍盛,吸痰时每引起气管痉挛而窒息,而痰浊壅阻气道,亦易导致窒息,甚感棘手家属要求中医会诊。

诊查∶面色晦滞,高热39.9℃,神糊,谵妄抽搐,痰涎壅盛,呼吸急促,两肺满布痰鸣音。苔垢腻,脉滑数。理化检查结果符合乙脑病变。

辨证∶温邪内传,邪扰神明,痰热互结,壅阻气道之暑痉(乙脑极期)。

治法∶清热慧神,涤痰定痉。

处方

1)汤方∶生石膏30g大青叶20g广地龙12g天竺黄6g鲜竹沥一小匙炙僵蚕8g石菖蒲6g葶苈子6g炙全蝎1g(研分冲)1

煎汁鼻饲,12次。

2)散剂∶夺痰定痉散,每次0.7g,温开水调化鼻饲,每日12次,得畅便即停用。附"夺痰定痉散"组成∶

炙全蝎30巴豆霜0.45g犀黄0.6g硼砂1.5g雄精2.1g胆南星6g川贝母、天竺黄各3g元寸0.3g(后入),共研极细末,密贮备用。

二诊722日。药后5小时,得畅便,杂有黄白黏液,即痰消神苏,高热顿挫,气促已平,神志渐清。苔微腻,脉细数。再予清化善后。

处方∶黛蛤散6g化橘红4g麦冬6g地龙8g僵蚕6g甘草2g2

三诊724日。诸象均平,嘱善加调理,以利恢复。

【按语】流行性乙型脑炎类似于暑痉、暑温、暑厥,发病一般在79月份,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分症状阶段殊难判明,确诊时已呈气营相兼或气血两燔之候。治疗本病,贵在审证明确、用药果断,切忌轻描淡写而贻误病机。我认为只要没有明显的表证,而温邪已渐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躁狂风动,或有腹满便结者,均宜通利,"急下存阴",使邪有出路;滞既去,邪可以迅速挫降,这是直接关系到预后的关键时刻。例一就是具体的明证。该患儿原已服大剂量白虎汤及注射抗痉厥、解热等药,为何无效,而且病情日剧?就是没有通利。因为暑邪夹湿与食滞互结,蕴蒸阳明胃腑;重灼心胞而神昏窍闭,此时急当泻胃腑有形之滞,清阳明无形之热,佐以平肝熄风,则脏通滞泄,热挫窍开,此乃通利排毒使邪有出路之捷效也。关于热病通下问题,《内经》、《伤寒论》早有垂训;吴又可氏更明确指出"温邪以祛邪为急,逐邪不拘结粪"。所谓"温病下不嫌早"之说,是很有见地的。温邪在气分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阳明、邪热蕴蒸,最易化燥伤阴,所以及早应用下法,最是上策。柳宝诒对此作了中肯的评述,他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上,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充分说明"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之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如温病初起,纯属卫分表证,恶寒较著,而热势不甚,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为孕妇和妇女经期,则宜慎用;二是邪已深入气营,或气血两燔,在采用通利疗法时又应复入清气、凉血、解毒之品,才能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例二则系乙脑极期,温邪内传,灼热扰神,痰热互结,壅塞气道,呼吸不利,时有窒息之虞,而吸痰时又易引起气管痉挛,导致室息;治颇棘手。我曾应用"夺痰定痉散"鼻饲,收效殊佳,服后约四小时许,即泻出黑色粪便,杂有黄白黏液甚多,旋即痰消神苏,热挫痉解,调理而安。此散化痰、泄热、定痉之功甚著,4岁以上者用0.7g13岁者只用0.30.5g即可。得效即勿再服。此散还可用于肺炎、流脑、中毒性菌痢、百日咳、脑病等疾患之痰热交阻而痰涎雍盛如曳锯者,收效亦佳。西医同道观此疗效,甚感惊异,询问"肺部之痰,何以得泻而排出"?余据中医理论,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一语以释之,彼等莞尔领首,认为中医理论真是奇妙之至!

对高热、神昏、惊厥者,既可用紫雪、至宝、安宫牛黄等成药鼻饲,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制剂)静滴之,其清热、开窍、慧神、定痉之功,殊为显著。但此辈之品均属"凉开",如患儿系痰浊内闭、面色晦滞、深昏并无躁动,舌苔白腻、脉沉伏之"阴闭",又宜采用苏合香丸以"温开"之。

至于热灼阴伤、烦躁抽搐、苔焦黄质红绛、脉细数者,需用大剂养阴生津之药,佐以平肝熄风之品,如鲜生地黄、鲜石斛、知母、元参、地龙、全蝎等均可选用。

乙脑极期变么幻从生,有因脑水肿、脑疝而深度昏迷者,除审证施治外,应加镇降利水之品如代赭石、姜半夏、车前子等,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如观察患儿球结膜有水肿,或眼球轻度突出者,即宜及早应用,颇有防患于未然之功。有因阴阳双脱而致之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而大汗如雨、肢冷、脉细微欲绝、呼吸短促者,必须应用大剂量参附合桂枝龙牡、生脉等,必要时配合针剂急救,始可扶危固脱。有因热灼津血、经脉失养、四肢转戾挛屈者,则又宜大剂养阴生津,熄风舒筋之品,如生地黄、白芍、阿胶、僵蚕、全蝎、蜈蚣之属。至于后遗症之失聪、失明、偏瘫、痴呆者,需中西医综合治疗,始可收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9、全蝎熄风定痉、开瘀蠲痹
国宝秘方:乙型脑炎屡治屡愈夺痰定惊汤
『国宝秘方』乙型脑炎屡治屡愈夺痰定惊汤
名老中医经验集江育仁(5)
外感医案 一定要读顶尖的
朱良春主任治疗乙脑夺痰定惊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