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履秋医案(一)

汪履秋,1919年生。江苏省兴化市人。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1936年从师于当地名医陈一如,学成后悬壶桑梓与沪上。1955年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毕业后至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汪氏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特别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对肺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亦颇具特色。临床喜用经方,但师古而不泥古,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曾公开发表《中风证治体会》、《谈高热的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证治浅见》等论文三十余篇。

南京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委员,药品审评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急症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一、加减痛风汤治愈顽痹一例

陈某,女,51岁。

初诊∶1982512日。

主诉及病史肢体关节肿痛年余。病初以手指、腕关节为主,继而肘、膝、踝、跖趾、颞颌等关节亦逐渐受累,手指关节明显肿胀疼痛,晨僵,局部有灼热感,活动受限,阴雨天疼痛加剧,形寒喜暖。

诊查手指关节肿胀,扪之灼手,活动不利;步履艰难;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查血沉65mm/1h,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

辨证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久郁化热,痰瘀凝滞。

治法清热化湿,祛痰消瘀,通络止痛为先。

处方麻黄10g桂枝10g苍术10g黄柏10g防风己各10g制胆南星10g桃仁10g红花10g雷公藤10g(先煎)生地黄15g全蝎3g生甘草5g

二诊上方进服7剂,关节肿痛减轻,灼热感消失。原方去黄柏、生地黄,加地鳖虫10g,制川乌10g

三诊上方连进30剂,关节肿痛全部消失,活动自如。复查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C反应蛋白阴性,病情向愈。

【按语】本例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属顽痹之证。其病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病久邪阻络脉,气血津液运行受阻,而形成痰瘀痹阻。病理性质主要属实。治疗必须以祛邪通络为原则,以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基础。该方既能散风邪于上,又能泻湿热于下,还可化痰活血、消滞和中。然后再根据寒热虚实的变化随证加减。本病例病初邪从热化,加生地清热凉血,兼制它药之温燥;雷公藤祛风解毒,并可作为辨病用药。痛剧再加全蝎搜风剔络。随后,热邪渐退,但痰湿、瘀血难除,加制川乌温经通络,地鳖虫活血消瘀。药力较宏,病情很快消除。

二、春泽汤加味治愈臌胀一例

马某,男,43岁。

初诊∶19871019日。

主诉及病史慢性肝炎病史三年余,腹部胀大三个月,在某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刻下腹部胀满,朝宽暮急,小便量少,神疲乏力,胃纳不佳,大便溏薄。

诊查腹部膨隆,按之如囊裹水,腹壁青筋暴露;面色苍黄,舌质偏淡,边有齿印。脉沉而细弦。肝功能;黄痘指数38U,胆红素90.63μmol/L,谷丙转氨酶132U,硫酸锌浊度20U,麝香草酚浊度18U,白蛋白23g/L,球蛋白32g/LB超探查示∶"肝硬化,中等量腹水,脾大。"

辨证脾虚不运,水湿内停。

治法健脾利水,行气消胀。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泽泻15g猪苓10g川朴6g枳壳10g商陆10g陈葫芦瓢15g红花10g泽兰10g路路通10g

二诊上方连进7剂,腹胀明显减轻,小便量增多。原方去商陆继进。

三诊上方连服2月,腹胀消失,精神转振,大便转实。查B超腹水消失,肝功能亦明显改善。

【按语】臌胀主要是肝脾肾损伤所致,其中尤以脾气受损为要。因为腹中乃肝脾肾三阴聚集之地,而脾又为三阴之长,乃阴中之至阴,惟脾气虚衰,水邪方能窃踞腹中。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治疗臌胀必须首先注重健脾补气,脾气得复,水湿渐化。则胀满自除。而春泽汤以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为君,伍以茯芩、泽泻、猪苓利水渗湿;桂枝性偏温,一般以不用为宜。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再加川朴、积壳理气消胀。又"血不利则为水",活血化瘀亦有利于腹水的消除,故红花、泽兰活血之品一般亦不可少。为加强利水之功,还须加商陆、陈葫芦瓢、路路通等味,但商陆毕竟攻逐之辈,宜中病即止,故二诊时即去之,以免戕伐正气,加重病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愈奇病--水臌胀
《医学妙谛》 > 卷中\杂症 膨胀章
『治愈奇病』水臌胀
肝硬化腹水治疗“臌胀”
【科普】“产后风湿”会变成“类风湿”吗?
风湿和类风湿一样吗:如何区分呢虽然风湿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