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公众对疫苗的怀疑,如何自证?

公共群众打疫苗,也抱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态度,在不同的态度指引之下,便会有不同的行动。

大部分的澳大利亚公众,都认同疫苗是被灭活的或者真正病毒的某个部分被提取出来,注射到体内,主要是为了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这样的病毒,并且对危害力极为微弱的病原体进行攻击,在体内产生了抗体。在一段时间内,对入侵体内的病原有了记忆,倘若下一次再遭遇相同病毒的攻击,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便会发动更大规模的更具杀伤力的攻击,尽早也更容易杀害病毒。

在澳大利亚,从医院一出生,小婴儿就要接种乙肝疫苗,接着在成长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也要接受不同种类的各种疫苗,尤其是出生后的两个月开始到四岁这一段时间,接种疫苗的频率挺高,为的就是增加小朋友们的抵抗力,通过人为的干预,对身边环境的各种无法避免的病毒,提前做好准备,让体内对已经接种的疫苗的病毒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

之后青春期的青少年,也要接种国家免疫计划下规定的疫苗,在澳大利亚,19岁以前的澳洲公民或者永居签证持有者,若是漏掉了国家免疫计划项目下规定的一个人应该接种的某些疫苗,只要满足相关的条件,都是可以免费得到补充针剂的。

每一年的流感疫苗,也有不少的民众踊跃的自愿接种,为的就是为身体里构筑一道保护墙,更好的保护自己不受到每年都变异变种的流感病毒的袭击。当然,流感疫苗接种完毕以后,并不能百分之百避免感染流感,不过即便是感染了流感,症状也会更轻微,痊愈的时间会更短,造成的危害会更小。别小看区区的流感,每年世界范围内因为感染流感而死亡的病例,比大众以为的要多很多。

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让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也因此每个人都面临是否要接种疫苗的选择。

我之前在一个为应对公众接种新冠疫苗的高涨需求而临时设置的疫苗接种临时站点工作,这个临时站点就安排在某个住宅片区的市政厅内。不同的片区,有不同的疫苗接种临时站点,一个临时接种的疫苗接种站点,依据受众人数的多少,服务范围的大小,人员数量的配置会有不同。不过一般的人员设置,包括一名医生,几名甚至十几名护士,好几名前台登记人员,安保人员,社工性质的社区参与员,或者专门引导公众的引导工作者。

临时设置的疫苗站点内,配有急救的基本医疗器械,来应对万一有民众出现的各种疫苗后反应。为了保证能快速的引流公众,不同的人员各自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形成一个小团队,尽量让公众能快速的完成上门登记、接种疫苗、等候区观察、完成疫苗接种并离开现场这一系列工作。

大部分民众,既然是自愿上门接种疫苗,都比较配合疫苗接种工作,不过也有一些民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不同的顾虑和观点,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小插曲。

我就亲眼看见,包着黑色头巾的两三个女性,先是去疫苗中心的前台登记,要打辉瑞疫苗。不过登记尚且还没完毕,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她们中有人就怀疑疫苗中心的疫苗,不是澳洲政府审核通过的辉瑞疫苗。

疫苗中心的护士们,面对她们的质疑,表示可以把已经抽空的原装小药瓶给她们看,小药瓶上的标签,清楚的表明了药物的名称、基本信息和过期日期。并且表示从原装小瓶里抽的疫苗针剂,都是两位护士或者两位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共同检查并且签名的,签名者对此承担责任。

双人核查,就是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性,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不过这两三位女性并没有信服,表示既然是空药瓶,就不能证明针管中已经抽好的疫苗,就是从给她们展示的空的小药瓶里抽出来的,因为她们没有亲眼看见。

虽说逻辑上正确,但医护人员们却很无奈,因为为了工作能正常开展,尽快的保证疫苗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实现就要开始准备药物,毕竟抽取药物是要花时间的。而且抽取到针管内的药物,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要接种到人体内,否则药物就会失效。

依据实际工作情况,根本不可能在每一位接种疫苗的公众面前当场抽取疫苗并做出解释,时间不允许,环境不允许,条件不允许,也不现实。这样的解释并没有让这两三位女性信服,她们也不可能获得特殊待遇到抽取疫苗的医护工作者身边“检查”,最后她们选择了离开。

每位民众都有对疫苗说不的权利,澳大利亚的医护人员也绝对尊重民众对医疗的自主权利,毕竟那是民众自己的身体,一切可能的后果和副作用都要民众自己承担。在详细了解了疫苗可能的副作用之后,民众需要做出他们自己是否要接种疫苗的决定。

对于这几位女性提出的怀疑,从现实层面确实比较难让她们亲眼所见去验证疫苗。对于普通大众,如果没有对疫苗有系统性的学习,也很难对检查疫苗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所了解,若是解释起来,也得耗费很多的时间。

这就要求了医护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履行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医护责任。不仅如此,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履行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是最低的要求,毕竟面对普罗大众,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整个社会的发展,确实要建立在对专业人士的基本信任之下才能高效、快速的运转。

信任危机一旦出现,会造成很多的时间、资源浪费,社会运转低效又吃力甚至举步维艰人人自危的局面。在一个信任度高的社会里,大家各司其责,信任专业人士的工作和服务,整个社会才能良性发展。而时不时来自民众的怀疑、质疑也会反向督促社会人的自我督促与官方监督,建立更合理科学的监督机制和体系,确保一个信任度高的社会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每年近9万人死于流感,新冠第二波侵袭,华裔学者吁紧急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不同疫苗要间隔多久?
新冠、感冒、流感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预防普通感冒与流感?
WHO专家 预防接种,今年尤其重要
史上杀人最多的传染病,流感曾致4000万人死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