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剧透与剧评 | 评剧《伪装者》
作为《伪装者》剧迷,一开始知道《伪装者》拍成评剧的时候,我就很期待,并且期待值比音乐剧要高一些。
原因之一是我对评剧的喜欢大于音乐剧,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我认为戏曲对人物内心的表达、对戏剧冲突的表现力一定程度上高于音乐剧甚至是话剧。
看完戏之后发现整体效果比我期待的还要高一分,所以我很激动,第二天就兴冲冲又去重刷。我一年看几十场戏剧,重刷过的不到十个吧,第二天就重刷的这还是第一次。
第一天是首演,作者/编剧张勇也到了现场,还上了台,不过她并没有讲话。

(首演日谢幕:左二张勇,左三明镜,右二明楼)
第二天我去看,没想到散戏的时候又看到了张勇,她在比较中间的位置看的。

(第二日演出散场:中间为张勇)
我大着胆子上前搭话,问她评剧与音乐剧是否都是她编的(有些作者不亲自改编作品,比如金庸,有些作者亲自改编作品,比如琼瑶),她说是。
张勇还说,下次演出还会改编(戏剧就是这样,会根据观众的反馈不断改版,这样才能打磨出经典)
评剧《伪装者》,其实就相当于电视剧《伪装者》的一个同人,看完细品,觉得高,实在是高,亲妈写的不敢说高于所有同人作者吧,但高于绝大部分。
鉴于多数朋友没机会看这个戏,本篇就来全面详细剧透。

看之前,我并没有主动去构架两个多小时的剧会着重表现哪一段剧情,私心觉得太难了,无论哪一段,短短两个多小时很难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呀!
看完才知道,编剧狠心地、大胆地删减枝叶(剧情、人物),留出一条非常精彩的枝干来。
留下来的主要正面人物就是明镜、明楼、明台。阿诚是酱油党。


明楼



明镜



明台

反派主角是汪曼春,南田洋子是酱油党。
那么到底表现了哪些剧情呢?下面我就详细列一列。




第一部分:小祠堂风云




舞台艺术高于影视的一点在于广阔的舞台上,可以同时表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与剧情。序幕就在舞台上用倒三角形同时表现了三个场景。
场景一:明楼准备回国走马上任。
场景二:明镜收到装有子弹的信封。
场景三:明台入党。(这里就省去了明台先入国民党后被我党策反的剧情,直接就地下党了)
其中,明楼、明镜在舞台的前半部分,明台在舞台的后半部分,表现明台入D的秘密性。

(其实明台是在两人后面的正中间,因为我坐的位置比较偏,所以拍出来的是偏的。明楼左边的衣服代表着穿上伪政府的服装,明镜正在撕信封。)
接下来就是汪曼春恶意屠杀抗日分子。然后就进入了正剧部分。
第一个故事是和平大会召开,明台炸樱花号。
【第一幕】明楼回国,先去见汪曼春,两人叙旧。然后是汪家酒会,南田洋子来访。明楼让阿诚去与南田跳舞,顺便提起汪曼春到处抓人不利和平大会,南田因此临走前喝止汪曼春抓人。然后大姐来找明楼,包括耳光、包括翻过的书、汪曼春咒大姐、明楼喝止等一系列剧情。
这些剧情和台词都和电视剧中差不多。
这一段,明楼一方面与汪家人、南田洋子应酬,一方面与阿诚交头接耳,还碰个杯。明楼的八面玲珑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边和南田说保证要好好保卫和平大会,那边就与阿诚暗中说让明台炸樱花号。阿诚也不显得像工具人。
明镜不知道是否刻意在学剧中表演,无论是在语调还是在气势上,都非常相像。也许这段实在太经典了,难以超越吧。来段视频感受一下~
【第二幕】明台和程锦云(程锦云又是个工具人)去炸樱花号。
这里有大段日本人与汪芙蕖丑恶嘴脸表现,明台和程锦云的表现有些一般。两个人都像工具人,紧张刺激感表现得不够,仿佛是游戏一般。炸完之后,两人像去度假一般轻松地跳下火车(就像下面有海绵垫一样),兴奋地说给76号一个新年礼物。
这个任务设计的太简单了,幼稚园水平,正派表现一般,风头全被反派抢去了。

第一个高潮在【第三幕】明公馆的新年。
首先是明镜(阿香自然也被删了)独自在家孤独过除夕。
爆竹声声响清宵
除夕夜清风习习明月邀
明镜我独立空庭心寂寥
最是流光容易把人抛
接着楼诚、明台从不同方向同时回了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圆了。
然而,这是一幕与剧中完全不同的新年,明公馆日常温馨中透着焦虑与紧张。
舞台右边四个座椅表现客厅,左边却是明氏先祖牌位,预示着这不是一个祥和的除夕。
果然,团圆没一会儿,明楼就去小祠堂了。
剧中小祠堂就是明镜、明楼的主场。但评剧明台和阿诚还在客厅呢!
四人同在一个舞台上,因而四个人全有戏!!
这正是戏剧的伟大之处,可以同时表现不同场景的不同人物!
而这个除夕,这个小祠堂,看起来虽然与剧中情节类似,但暗含的意思却大大大大的不同了!
我把唱词录下来,仔细来分析:

这边厢,诚台先来两句铺垫~~

(诚)大哥他出任伪职声名销
          姐姐她嫉恶如仇怎轻饶
(台)难道你甘愿与贼来同道
(诚)小祠堂家规森严怎样熬
(台)又莫非其中另有原因在
(诚)伪装者龙蛇卧底在敌巢

那边厢,大姐开始拷(鞭)问明楼的身份~~
(镜)好一个精忠报国酬夙愿
         好一个不敢附逆去为奸
        我尊一声
(楼)大姐
(镜)明长官
(楼)不敢
(镜)愚姐求教在尊前: 
         你这汪伪的财政新官员
         解释下你的官阶头衔
(楼)还不止这些,还有…… …… 
【明镜抽明楼】
(楼)姐姐呀,你休动怒慢挥鞭
          且听小弟来分辨
          我欲分辨犹恐露机关
          猛想起姐姐她提到了抗联
          这一鞭甄别我是国还是共
          这一鞭证明大姐非等闲
(楼、诚、台合)姐姐呀,受教在幼年
                         姐姐的教诲记心间
(楼)岂不闻芳槿无终日
          贞松耐岁寒
客厅
(台)恨日寇铁蹄践踏犯中原
          衰衰百姓千家万户血斑斑
(诚)好男儿背污名、卧薪尝苦胆
          都只为扫狼烟、恢复汉山川
小祠堂
(镜)一念攸关千念切
(楼)百般难为伪官员
(镜)何时云开能见月
(楼)水落方知山下泉
(诚)大哥啊,伪政府如履薄冰心孤单
          处处谨慎临深渊
(台)大哥啊,莫非你伪装于世共周旋
(楼、诚、台合)兄弟们同在忧危患难间

这一段,其实有三个场景:
  1. 在外面担心的阿诚

  2. 暗自思索的明台

  3. 小祠堂中明镜审明楼


先说阿诚这条线。
大哥一进小祠堂,阿诚就开始担心“姐姐她嫉恶如仇怎轻饶,小祠堂家规森严怎样熬
评剧一开始并没有交待明家四姐弟的关系,但是后面通过回忆都有表明阿诚和明台的身世,和电视剧中是一样的。
看楼诚台合的这一句:姐姐呀,受教在幼年,姐姐的教诲记心间
也说明阿诚在明家长大,与明楼、明台接受一样的教养。
接下来,阿诚唱的是明楼,也是楼诚:
好男儿背污名、卧薪尝苦胆,都只为扫狼烟、恢复汉山川
大哥啊,伪政府如履薄冰心孤单,处处谨慎临深渊
兄弟们同在忧危患难间     
因为时长的关系,明楼与阿诚的身份并没有弄那么复杂,应该直接就是地下党,是明台的上线。虽然阿诚十分酱油,但是明里暗里都表明阿诚是一直跟着明楼的,是最懂明楼的,和剧中是一样一样的。

再来看明台线。
评剧的明台智商要比电视剧中高上一截,少爷气也淡一些,直接就加入了我党,选择了伟光正的道路,而且从一开始就对大哥的选择有疑问与猜想:“难道你甘愿与贼来同道,又莫非其中另有原因在”,一开始他就不相信大哥会走上错误的路。
看楼诚台合的这一句:姐姐呀,受教在幼年,姐姐的教诲记心间
明台心中有疑问,他与大哥从小都接受姐姐一样的教诲,看到衰衰百姓千家万户血斑斑,大哥怎么可能无动于衷,甚至附逆为奸呢?
明台怎么也不相信!所以比剧中明台智商高的评剧明台就大胆推测:大哥啊,莫非你伪装于世共周旋?
所以,在大哥身在小祠堂的时候,聪明的明台就开始猜测大哥的伪装者身份啦!并且因为明台没有经历王天风那一份挫折,所以明台的心思不会太复杂,这里他猜的伪装应该直接就是地下党。
也不能因此称赞明台智商大幅提升,实在是评剧时间太短,给不了明台那么长时间去怀疑、发现、体会、思考以及蹉跎呀!

接下来,双线合一:
明台去找阿诚问大哥的事情,这里就接了“家人才是永远的”“报国”“那不是工作,那是信仰”这段对话。

明台有了疑问,不问大哥,问阿诚,因为他知道大哥的事,阿诚哥都知道!
说到报国是信仰,更加坚定了明台的猜测,此时明台至少百分之九十确定大哥和阿诚也是地下党,甚至明台会猜测到大哥的身份不一般,有可能就是他的上级。

再来看小祠堂线。
在外人面前(汪家),明镜的表现是生气、打了明楼一巴掌、骂他……在外人看来明镜对明楼做伪政府的官是非常不赞同的,而明楼是背着明镜做的这一切。
那么,明镜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小祠堂这一幕演得明明白白!
明镜其实并不相信弟弟人品堕落了,她原本就猜测明楼是一个伪装者!聊了几句之后,她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但明楼究竟来自哪一方呢?明镜有比明台多的疑问!她问了,还是打了一鞭子问的,她就是想知道真相。
但明楼“欲分辨犹恐露机关”,他的身份就是最亲的大姐也不能透露啊,这可是我党的高级机密,别说亲姐了,就是亲爹也不说啊!
来看明楼机智的回复,他说曲线救国,又说:“岂不闻芳槿无终日,贞松耐岁寒
这一句出自关汉卿的《望江亭》:你着他休忘了容易间,则这十个字莫放闲。岂不闻芳槿无终日,贞松耐岁寒。
意思是:芬芳的木槿不会整天鲜艳,坚贞的松树能忍耐严寒。比喻不求一时美好,而求永远坚贞。也有日久见人心之意。
明楼请姐姐往后看,让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坚贞。
明镜问:何时云开能见月?
明楼答:水落方知山下泉!
明镜问,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是你证明自己的时候?
明楼答,等到最后,最后一刻,总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到时你会明白我的。

阿诚说完“那是信仰”后,就接小祠堂:
明镜问明楼多久,明楼说很久,也许三五年,也许七八年,明镜就说有个办法可以证明,就是求明长官个事,让他跪着签名那段。
其实这里,明镜基本就确定了明楼的身份,主要是明楼问清楚了大姐送药的方向,大姐虽然说是抗日前线,但否定了重庆,没有否定延安,而明楼还是签了名,这一行动让大姐明白明楼是心向延安的。
这一幕戏,虽然只有十分钟多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值得反复回味!
短短十分钟,明楼确认了明镜也是我党外围人员,甚至就是党员的身份,也相当于是个伪装者。明镜和明台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基本确定了明楼和阿诚的真实身份,但是明镜与明台还是互相不知道伪装身份的。




第二部分:明台被捕后…




下半部分主要任务是明台和程锦云到日本领事馆偷情报汪曼春其实早就料到会有人来偷,所以布下了天罗地网,明台为掩护程锦云带情报逃跑而被捕。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情报是真还是假?既然汪曼春事先预料到有人偷,就应该放一份假情报才对。而如果是假文件,明台就没必要冒险被捕了。可能是因为时长的关系吧,死间计划情节不方便展开,这里改成了这样简单的剧情。其实就是为了表现明台被捕,就不必去关心情报真假、明台被捕值不值的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汪曼春审明台,还叫了明楼在外面围观听审明台因着汪曼春与明楼的关系,猜到了明楼在外面。此时明台其实并没有当面确认明楼的真实身份,只是猜测他很可能是伪装者,明台咬紧牙关并做好心理准备,就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大哥。

这一部分明台的戏份表现不错,明台的执着、明台的坚定、明台的不屈都表现出来了。尤其是受刑的表现挺加分的。

汪曼春这位演员也不错,演得比电视剧中更有气势,气场更强大。戏曲演员在这方面可能比电视剧演员有优势,毕竟戏曲的表演比电视剧的真实场景要夸张。

相比较而言,明楼的戏份就有些一般了。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明镜冒雨前来找明台。

在电视剧中,这一部分也是重点,不过剧中明楼、明镜,甚至是阿诚都很出彩,而评剧中这一段明镜是最出彩的。剧中的内容大部分都表现了,包括汪曼春给大姐明台的指甲,大姐跪下求汪曼春。汪曼春说要杀了明台,灰都不剩。

大姐哭明台,在这里大姐的唱段回忆了明台的身世,这种安排很巧妙。

大姐单独的戏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大姐唱得酣畅淋漓,赢得了很多掌声。

录这段唱词:

手捧断甲心撕裂,仰望苍天放悲声

千般疼啊万般痛、痛煞人

锥心刺骨万箭攒身啊

明台呀明台呀

姐姐在这里、姐姐在这里

你应一声、叫一声

叫声疼叫声痛、叫声姐姐呀

我的小弟呀

明台明台~~~

想当年汪家图财害明家

汪芙蕖制造车祸要灭门

是你亲娘舍了身哪

车轮下救我姐弟还了魂

那时小弟年纪小,嘤嘤啼哭牵衣行

是姐姐一把将你来抱起

从今后明台你进了明家的门

我是又当爹来又当娘

爱你犹如掌上珍、你犹如掌上珍

明台明台~~~

看着你蹒跚学步笑盈盈

看着你牙牙学语读诗文

看着你宛如朝阳多明亮

看着你盖世风华正青春

看着你爱国报国显忠烈

看着你淋漓血透

漓血苦受折磨惨死成灰为国牺牲

苍天哪苍天哪

我求求你求求你

我愿将我生换弟生

明台明台~~

后面有一段与明楼的对手戏,和剧中差不多,以及阿诚把大姐带走之后,有一段明楼的内心独白,这整段得有二十多分钟。

明楼:

姐姐她情绪崩溃哭声惨

大姐!

风雨中血泪连连叫苍天

一声声一句句、化作利剑痛煞人

明楼心中似箭穿

大姐!

(明镜:明台~~)

滴血的断甲血肉粘连

那是我娇生惯养的小弟呀、忠心报国的男

大姐!

姐姐的痛楚啊也是我的痛啊

姐姐的眼神让我透骨寒

前有豺狼后有虎、明楼不能吐真言

姐姐呀,明台之事你交给我

姐姐你回家家才安

明镜:

明长官,我求求你

我求求你求求你呀、我的明长官

(大姐倒地)

(明楼:阿诚,你是死人哪!)

(阿诚扶住大姐)

一口气在心口悬

忍不住双泪涟涟

明长官……

(大姐!)

你看在一母同胞面

求求你把我抓进监

让我去替明台死

让我替他赴黄泉

我的明长官、明长官(大姐跪地乞求)

(大姐、大姐……阿诚,你送大姐回家!)

不,明台在这里,我哪都不去!明台、明台、明台……

明镜用尽一切办法,哪怕给汪曼春下跪,也救不了明台。

接下来就是明楼出来了,此时明镜已经濒于崩溃,和剧中是一样的,冲动之下说了那句“你在家里是怎么说的……”然后被明楼一巴掌打断。

相比较而言,明楼的唱段是弱于大姐唱段的(唱词量就少好多)。大姐的唱段,把对明台的爱都表现出来了,可以说表现得很充分,这份爱不是凭白无故就有的,有因又有果。

因1:明台母亲是姐弟二人的救命恩人;

因2:可怜又可爱的明台依赖大姐,大姐又当爹又当娘把他养大;

果:明台长成一个盖世风华的青春少年、一个爱国报国的好儿男。

这些充分的因果,明镜爱明台如命就顺理成章感情的铺垫、渲染就很到位,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爆发,所以就能感动观众。

明楼的唱词就太弱了,对明台的感情,就两句:

滴血的断甲血肉粘连

那是我娇生惯养的小弟呀、忠心报国的男

你倒是多唱几句呀!唱唱他小时候多么可爱,多么疼爱他,长大后知道他入了D后的心情,以及给他下达危险命令时心中的痛苦,还有对他表现的肯定,有很多可以唱的呀!

然后关于伪装者身份,也只有两句唱:

前有豺狼后有虎、明楼不能吐真言

明楼心中那么多痛苦,那么多的无奈,倒是多唱几句呀!

以及对姐姐的感情,也应该多唱几句,结果就两句:

明楼心中似箭穿

姐姐的痛楚啊也是我的痛啊、姐姐的眼神让我透骨寒

多说几句对姐姐的心疼与理解呀!或者是剧中明楼那些台词也都挺好的,都没有表现。

就感觉明楼的感情没有表达出来,太隐忍,点到为止,观众看得情绪也得不到解放,所以看着不痛快。

原本明楼是主角,但明台、明镜因为戏份过于出彩,把明楼的光彩掩盖住了。我感觉怎么也应该再多给明楼10分钟表现。

尾声部分,明楼只交待了一句话明台就被救出来了,然后明楼交待大姐抱着明台的“骨灰”坐火车去苏州。在火车站一场戏,是全剧压轴演出——正反派直接交手大较量,南田被杀,汪曼春绑架了大姐,大姐不得已拉爆了骨灰盒里的炸药与汪曼春同归于尽了。

最后,明台离开,明楼与阿诚继续做伪装者。也就是和剧中是同一结局。

这部分,明台被救出来的太容易了,大姐为何去火车站交待的也不充分,不像剧中她是被迫去的,她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嘛。还是觉得大姐死的不值。

(二刷谢幕)








看完之后的整体感觉,明镜与明台的刻画强于明楼,明楼的唱词比较一般(或许是我还没有get到其精妙之处?),高潮部分完全是明镜主场,毕竟梅花奖演员,综合实力是优于明楼演员的。明镜凭实力抢了真正的C位。

主题歌写得也很好,最后两句是:

江水滔滔浪千叠

流不尽中华儿女英雄血

遗憾之处①




除了明楼表现有些弱,还有一些遗憾之处。在剧中名场面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姐弟四人伪装者身份一层层被当面扒开,包括大姐知道明楼真实身份,明台知道明楼真实身份,我特别想看这个。但戏中,大姐和明台其实自始至终都是在猜测而没有最终确定明楼的身份,实在太遗憾了!
不过,这也和评剧的设定和时长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明台的人设变了很多,没有明台的成长与从小少爷到军统到地下党的过度,直接就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了。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有些伪装者如明楼、阿诚,一辈子不被家人所知(家人至死不知),这才是伪装者的终极含义。

遗憾之处②




电视剧《伪装者》最打动人心之处就是明家四姐弟的亲情。

剧中无论是镜楼、镜台、镜诚,还是楼诚、楼台、诚台,姐弟、兄弟之情都表达十分到位。

对两个半小时的评剧,当然就不能吹毛求疵要求全部表现到位了。

事实上,评剧中,对镜台(最多)、镜诚(雨中阿诚护着大姐)、楼诚(两人始终是最可信任的战友)、诚台(明台与阿诚关于信仰的对话)的关系多多少少有所表现,所欠缺的是楼镜、楼台的亲情展现。

其实评剧中主要应该表现的就是楼镜与楼台,虽然间接有表现,但就觉得是隔靴搔痒,还达不到抓人心的那个点,可能稍微加一点明楼与明镜、明台之间的亲情对手戏,会更好一些。

另外还有一个小小遗憾,音效没有跟上,无论是明镜打明楼的巴掌声、还是抽明楼的鞭子声,都没有;汪曼春拷打明台的音效也没有,就感觉差了那么点劲。








最后再来说一下行当与派别。

我对评剧的了解非常有限,喜欢的只是旦角的新(凤霞)派,对其他派别与行当知之甚少。

但戏曲嘛,大同小异。

刚一得知明楼的演员是花脸时,我是懵逼并难以接受的。

在我的印象中,花脸就是包公、曹操、钟馗那种,实在难以接受明楼是那种形象。

但其实评剧花脸并不是那样的,只不过嗓音比较低沉,类似男低音或男中音,是比较浑厚的那种,听完感觉还挺适合明楼人设的,而且音色很好听,嗓子条件很好,就是觉得没有完全挖掘出来,还有表现空间。

明台与阿诚都是小生,评剧的小生不像京剧那样音高,但也挺高的,类似男高音,音色比较清亮,尤其是明台,也挺符合人设,而且表现的比较到位。

明镜是白派,我分不清楚白派与其他的区别,但也听过一些,是那种与新派的活泼亮丽完全相反的低回婉转、浑厚悲切,请代入秦香莲的形象。但是感觉明镜唱法并不像白派,白派也不适合明镜。唱得还不错,但是特点不是很突出。也许唱的就不是白派,自成一派?

PS:南田像是老旦唱腔,还挺有意思。

其实,开始的时候,我还在注意听,唱得评剧味不是很浓,到后来就完全忽略了这一点。进入了剧情,接受了人物,就把唱腔忽略了,唱的是什么剧种、什么派别、什么唱腔,都不重要。我看这么多戏,对唱的水平很挑剔,尤其是对梅花奖演员,忽略唱腔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别说唱的是不是白派了,是不是评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唱出了感情。

评剧本身就很像歌,念白和话剧基本一样。

所以对于非戏迷或者说非评剧戏迷来说,和看音乐剧区别也不是很大。对剧粉来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好几位剧粉已被评剧圈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伪装者》那些让人心疼的角色
再看《伪装者》才知:明楼为了和汪曼春“旧情复燃”,下了多大一盘棋
再看《伪装者》原著:顿悟被汪曼春骂老处女的明镜终身未嫁的隐情
《伪装者》:是该心疼汪曼春 还是手撕汪曼春?
《伪装者》她把爱给了明台,温暖给了明诚,命给了明楼,满腔热血给了解放事业,她死时令无数观众泪奔心碎,意难平
《伪装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