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学期第一次作文训练:赋、比、兴(1)

一、不会写就不会读

你可能会很奇怪:不对吧?应该是不会读就不会写吧?

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

现在,我有了新的理解。

我们做了个小练习,2018年江苏高考的古诗鉴赏题。

诗是这样的: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具体题目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问题出在对诗歌的理解上。

超过一半的同学把每句诗的主语理解为“我”(张籍)。

完全没有意识到还有“代为之思”这种构思写作方式。

从对方角度立意,这种方式并不罕见。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例子,人人学过,老师讲过。

为什么到这里就完全没有意识到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用”

学了那么多年外语,我现在还是“聋子”和“瞎子”,为什么?

因为我“不用”。我不用英语来阅读和写作,我没有用英语听说的使用需要。

不会用,哪里谈得上理解呢?

这给我一个启发——阅读理解里那些高级的写作技巧,为什么我们总是不理解呢?

因为我们“不用”它们来写自己的文章。

为什么不可以“用”

“用”起来,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我决定试试,尝试在作文写作中加进我们从阅读中学到的技巧。

二、赋、比、兴——文章的底层构思逻辑。

我把这三种方法简化一下。

赋,直接叙写。

比,比喻象征。

兴,建立相关。

各种写作技法,都可以理解为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变形。

抓住了这三点,能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你自己尝试“用”了之后,就会对古诗文的奇妙构思惊叹不已——亏他想得出来!也更能理解今天的小说、散文。

三、实战演练

理论是一回事,实战是另一回事,

要结合起来才有用。

我们已经是高三了,得为考试服务。

不能搞华而不实的东西。

从想法到成果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时还不一定能走得通。

总要试一试对不对?

不试,是死路一条。试,还有走通的希望。

第一次作文训练,先从和菜头的一篇文章开始。

你可以网搜《虎皮青椒》。

我在学校和课堂上可以随意使用任何作者的任何作品,这是老师的特权。在网络上不可以,老师要尊重人家的知识产权。

【作文要求】

这篇文章的写法对你是否有启发?

你的生活里,人和“物”之间的联系,有没有?

是否某人像某种植物或动物?

你能否在没有联系的“人和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四、作文交上来了。

15级新疆班作文练习(一)例文

“越狱”

马睿

“愣着干嘛?还不赶紧过来帮忙提东西!”一进门,妈妈就呵斥我。

我忙不迭的冲上前,接过妈妈手中的黑色袋子,再递上一杯热茶。老妈斜瞥了我一眼,轻呷了一口,这才有点满意了,轻哼一声:“去,把这些螃蟹拿到厨房里,今天中午给你改善伙食。”

螃蟹?我疑惑的打开袋子一看,果不其然,里面装着几只面目狰狞,张不了牙、舞不了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螃蟹。今天有口福了,我暗想。

酒足饭饱,老妈坐在桌边,惬意地剔着牙。“咦!怎么少了一只壳?”再数一遍,没错,确实少了一只。

嘿嘿,终于有点乐子了,我瘫在沙发上,看着东翻西找的老妈,竟有点幸灾乐祸。

“快来快来!在橱柜下面呢!”我和老爸也加入了追捕,可这小东西太过狡猾,仗着体小灵活的优势和我们打游击,一会儿在书桌下面,一会儿在鞋柜后面,弄得我们好不狼狈。好不容易用一个大搪瓷盆扣住了,却在怎么处置的问题上犯了难,最后一致决定,就用这一只盆子作为监狱,暂且收押。

经此一役,大家好像对这小东西产生了兴趣,时不时给点水,喂点火腿肠什么的,小家伙来者不拒,日子过得倒也滋润。只是夜深人静之时,常常听到他不安的踱步,发出连续不断的铛铛声,让人心烦意燥。同时不由得产生一丝同情。

终于,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他逃出了——束缚他多日、虽然安逸、但狭小逼仄的牢笼。我是在第二天早上喂食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件事,空荡荡的盆里只剩下一截断腿。

我不知道他在这些日夜中尝试了多少次,才成功的爬上了盆沿。但我似乎可以想象出他在盆外高举螯钳无声呐喊的画面,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深深的敬意。

但逃得掉牢笼逃不掉“监狱”,房间对他,是一个更大的囚笼,他无法逃离的。很快他就被捉了回来,再一次被关进关进了盆子里。老妈恼怒于他的逃脱,几天没有给它喂食。老爸倒是饶有兴趣地夸了一句:“现实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他似乎并不气馁,仍然在夜晚不知疲倦地尝试。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聆听铛铛,铛铛铛,这是他踱步时敲击的声响。擦,擦擦,这是他尝试爬上光滑的盆沿,用前肢刮擦发出的声音。还有偶尔间隔的啪的一声,这是他从盆沿跌落的摔跤声。

一夜又一夜,我都已经渐渐习惯在这些“越狱”声音中入睡。

一天早上,我去喂食的时候,看见他仰躺在盆底,保持着一个攀爬的姿势——他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个瞬间,旁边还横着上次摔断的那截残腿。

在攀爬中开始,在攀爬中结束。

为自由而奋斗的螃蟹,值得我为他载入此册。

断了线的风筝

夏依达。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离家,或许是因为对前方的向往。朦胧的前方散发着致命的诱惑。又或许是处于对生活的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他,容不得家了。

但走着走着,有的人走远了,把自己的牵挂都遗忘了,就像放飞高空的风筝,越飞越高,自己的线断了都不知道。当有一天功成名就,回头看时,时间已经超出预期很久了。迫不及待的回到童年那条街,习惯性的推开那扇曾经进出无数次的门,陌生的屋里,除了冰冷的墙壁和痛心的寂静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那些曾经的唠叨,如今想听都没有了。

桑椹树下,曾经经常用芭蕉扇给他扇风的人也没有了踪影。

这时,他又不得不回到自己所谓的远方,用自己的钱财和功名来安慰自己说,这不怪我,这就是生活。

更准确的来讲,这叫野心。

生活,不是用他的金山银山撑爆家里的保险柜,而是无论远近,无论是否闲着,都要想想是否自己爱他们多一点。多回家看看,能说上每天的早安,晚安。

风筝断了线,就不是风筝了。

为什么圆规可以画圆?因为无论它的半径有多大,他的圆心始终会固定在那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海子

花乱开

李懿

我不想上学。

屋外的几枝花开了,是几支洋甘菊与向日葵。屈指可数的几只,相拥而簇,聚成一团。并没有有心栽种过,不经意落了种子,便开了花,没有什么香气,有的开的艳,开的疯狂,真好看。

没心情理他们。

我心里满是忧虑。抬起手又轻轻放下。笔,落在地上,也不去捡。

那只手肿了,写不成字了,手心手背满是火辣辣的烧灼感。很想深深将那些作恶的皮肉撕去。

不写了!我不写了!

“作业不想写就不写吧,早早睡,这几天,我得闲,带你去找老师评理,明天先去上课吧。”

“嗯。”

嗯,循规蹈矩,循规蹈矩,为何循规蹈矩的我也要受到这般待遇?又如何?写不完,自然明天少不了盘问与责难,为什么我要受这种待遇?到了明天,这手会不会废?

我睡不着,不想睡。

怕,可怕,好可怕。路很长,我不想走,走着走着竟停了下来。

突然抓起书包,我一路狂奔,越远越好,离的越远越好!

天,泛起了霞光,有点发暗,是时候回家了。

桌上放着青菜肉丝和一盘鸭腿,我坐下拿了碗筷。桌上没人说话,不约而同,不发一词。

妈妈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给我夹菜。

第二天,妈妈去找了老师,他们俩人在门口说了很久。

之后,好了很多天。只是好了很多天,可这是方圆十里唯一的幼儿园。对此我只能叹气:打错了珠算盘,还是要被细柳条抽小腿;做错了数学题,还是要乘以十敲手心;背不熟课文,还是要被教科书砸后脑勺;椅子发出吱吱声,还是要被抽脚底板!

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不,还有两个月,只要两个月,就能回家。

屋外的洋甘菊与向日葵被摘得不成样子,花瓣浮在水面漂了一层,只留花心光秃秃的,花杆被剥的干干净净,像是某人被砍去了四肢,丑陋之极。

“你真的决定了提前升小学?我担心你进度跟不上。不然我们等一年,等你七岁。”

“我跟得上!一定跟得上!我不等!我跟得上!”

我一伸手,揪下一片花瓣。

“我问问你老师的意见。”

“别问他!”我狠狠又揪了一片,扔进水里。

“要问问,哪怕你不喜欢他。”

“别问!我要你别问!我要上小学!”揪下仅剩的几片花瓣,我进了屋子。

放下书包,喝了一大口果汁,很甜,是我想象中小学的味道。

小柳条敲着我的桌子:“你妈跟我说,你想去小学?跟不上的!你才五岁!再上一年吧。”

“下个月我就六岁了。”

“六岁也小。总之,安心上课吧。”

我想把算盘珠子扣下来。

把铅笔扳断。

把作业本撕成碎片。

把粉笔全扔进红墨水

把那根细柳条折成两段。

可我知道这没什么好果子吃。

天灰蒙蒙的,没有霞光,也不会有星星。洋甘菊与向日葵被扔在我家的柴火垛上,已经有些发蔫,秆子有些缩水。那些花如果还能将之称之为花,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知道他们死了。花本来就是朝生暮死的东西,何须留恋。可我留恋,那些明亮的颜色。可他们死了,连根拔起,明年也不会有。

“为什么死了?”

“有小孩子来打打闹闹,你拔一根,我拔一根,扔的满院子都是。收拾了就扔柴火堆上了。嗯,明天我带你去学校,是团部的小学。那里的校长明天要给你小测验一下,通过了你就可以提前入学。——嗯,别担心,洋甘菊生命力很旺盛的,它的根系很发达的,今年能长几只,明年就能开一片。”

“嗯,好。”

第二年,洋甘菊开满了我家的外院。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胡畔

树,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黄叶不肯落下枝头,做着最后的抗争。

我再次见到外公时,他的皮肤已经深深的陷下去,紧贴着骨头。

“外公,我好想你。”

他干枯的眼眶中掉落出几颗泪珠,呜呜的哭着。舅舅边哭边说:“你外公一直在等你,你来之前,他一直都没哭。”

好一阵,他擦尽眼泪,唤来他的三个孙子,将自己所有的积蓄给了我们。外婆在里屋对我说:“你外公4月检查出癌症晚期。”一直被瞒着的我满是遗憾。

接下来的几天,外公竟奇迹般的好转了起来,开始吃饭,下床活动。

麻雀在树枝间叽叽喳喳的叫着,给肃杀的秋天带来一丝生机。树安静地望着他们,年轮间流淌着音符。

外公说:“你放心吧,我会活到你高考结束。”

外公身上揣着诺基亚,计算着吃药的时间和吃饭的时间要岔开。

他的一些症状也在消失,他开始每天在屋子里转悠十圈。

他告诉我,我小的时候是怎样照看我的。看到才一岁的我被送进幼儿园,整天大哭,他立马租了车把我接了回去。他说我当时半夜一哭就是好几次,他来来回回的调奶粉。

“来,跟着外公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回忆总是美好的。

我想起点点滴滴。

开始,每次放学他都站在那个角落接我。

后来,他就站在窗口守望着我回家的身影,而我总是慢慢的走在他的视线里,然后一个箭步狂奔上楼,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窗户里的身影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他浓密的头发,一如门前桑树上繁茂的叶子。

他对我说:“钱,别人会来借,而知识,放在肚子里,谁也偷不走,谁也借不走。你是他们中最爱学习的,以后地位肯定比你弟弟高。我从小在私塾上课,老先生让背课文,错一个字都要挨板子。学习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现在我不担心你的学习,你要注意身体,也不能光顾着学习,要劳逸结合。”

他胸有成竹的说:“我知道你会来三份通知书,美国、英国你就不要去了,去清华!”我和母亲都笑着,尽管天方夜谭。

他每天都关注着海峡两岸的广播,极其认真地听着。我很好奇,也许他能坚持到祖国统一吧。

他没能等到我的高考,就安静的走了。他喝下了最后一碗药,喝了一点牛奶,缓缓睡去了。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我默念着外公教我的句子。

车拉着棺木走在乡镇小路,光秃秃的树枝静默无言,仿佛在送行。

时钟

梁澜

哒哒哒,秒针在走,一刻也不停。我在心里默数着,闭着眼,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我就要背上行囊,踏上远方的路,未来的四年会怎样?临行前的一晚,对我来说是最为难熬的,我翻来覆去,心里既有即将前往内高班的兴奋,也有对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的疑惑,更有对陪伴我生命整整15年不曾有一天分开的父母的不舍。我在脑海中想象了很多的画面:第二天分别时的情景,我的新同学会是什么样的,新的校园会是什么样的┄┄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下了床。吃着离家前的最后一顿饭,哒哒哒,静得只有秒针的声音。妈妈也不吃饭,就坐在一旁看着我吃。爸爸在楼下为我收拾行李。我看到妈妈的眼眶里有泪珠在打转,那是我15年来第一次见到。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哒哒哒,秒针在催。

吃过早饭后,我和爸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们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客厅里只是回荡着秒针转动的声音。

不知道过了多久,爸爸的手机铃声终于打破了这个宁静:“喂,到了是吗?好,我现在就下去。”

我拿着行李走到了门口,爸爸跟我说着路上要注意的事,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她的眼睛已经红得不能再红了。我拒绝了爸爸给我提行李:“从现在开始什么事我都要自己做。”

一个人默默地提着箱子往楼下走。行李箱很重,是我15年来提过的最重的东西了。那四层的楼梯也仿佛很长,我好像走了很久,这和我前一天晚上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我坐上了去乌鲁木齐的车,一路上司机也没有放音乐。

滴答滴答滴答,这款声音很大的手表在提醒着我,时间在1分1秒的流逝着。

我终于在秒针转动的声音下睡着了。

600公里,在平日里是非常远的,但这一次好像很近。我一共醒了两次,第二次醒时就已经到了。

滴答,滴答,滴答,我数着秒,在培训学校熬过了三天,等待着去火车站的时刻的到来。

也许我的适应能力好,这三天竟然没怎么想家。

开往内陆的火车启动了,咔嚓,咔嚓,咔嚓,掩盖了秒针的哒哒声。

再见,我亲爱的家乡。

奶奶的饺子

党政

古人有言,上马饺子下马面。我奶奶可不管这些,在我们家通通都是饺子。

每年我放假回家,迎接我的总是一盘饺子:冷热适中,不粘不黏,汤不多而味悠长,再配上一份奶奶亲手炸制的辣子佐料,真是能让我忘却双肩上的酸痛。

奶奶年逾70,但眼不怎么花,耳不怎么聋,头发不怎么白,腿脚不怎么老。但有一点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与奶奶的隔阂,他总认为我不够吃。

“早上就吃两个包子,一个鸡蛋啊?我再给你热个粽子。”奶奶每天早上喝着稀饭,嘴上不停的叨叨。

“你就给自己盛这么一点饭啊,够不够啊?”奶奶每天中午抱怨我吃的太少,总是一边说着一边往我的碗里扒拉饭。

“晚上要吃少,你就少吃点饭,多吃点菜。”每天晚饭,她往我碗里夹菜时就一直这么说。

结果是,我一个假期过去,原定的少吃多餐的减肥计划,没有实现。更加致命的是,我甚至还胖了一些。为此,我对奶奶诉苦:“我回家都胖了!你们这是把我当猪养!”奶奶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哈哈的笑了起来,留我一个人在旁跺脚叹息。

8月中旬,三爷爷做了胃癌手术,奶奶去医院照顾她。姐姐来家里看看奶奶,我便带姐姐去医院。路上,姐姐问我早上吃了什么,我没怎么在意,随意的说,就吃了些饺子。谁想姐姐突然严肃起来:“吃了饺子还不满意吗?”我猛然意识到姐姐并不像我,能与奶奶一起生活。我暗自检讨,我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月底了,我也该走了。临行前奶奶如往年一样给我做了饺子。我突然感到似曾相识:是了,每年走前都是这样,这是“上马”饺子,总是不出意料的鲜美,让人留恋而不想离家。

如今不在家,想到家时并没有伤感,不知道为什么,脑中浮现出的总是热气腾腾的饺子,以及香气缭绕中奶奶的笑脸。

五、阅后记

你看了这几篇例文,也许会惊叹:学习能力真不错!

但这是冰山上的尖尖。

我们班有同学在作文里直言不讳:一到写作课,某些人就特别兴奋。你们兴奋啥?没有我们这些怕写作文的人,你们神气得了么?

可谓洞见!

冰山看不见的部分,有许多等待探索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次学习的重点。

我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办,要摸着石头过河。

河里有什么?既让人慌张,又让人兴奋。

人生的未来也是这样啊,既焦虑又期待。

尝试要趁早。

莫待无花空折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重阳节作文300字
安然原创:过年
写除夕的作文资料
传统文化感想作文600字
2015级高一材料作文讲评
快乐星期天作文400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