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学熹说阴阳五行二:五行的基本规律

前言:邹教授提出的太极圆周图式值得研究

五行的基本规律,有比类取象规律和生克乘侮规律。


一、比类取象规律


比类取象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人体的各方面(在人体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及其生理、病理现象,和与中医诊治疾病有关的一些原理原则),按其属性归类排比和推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自然界事物来说,就是一种原始的原子学说;对中医学来说,则指人体与内外环境协调统一的“整体观念”。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存在着相应的和共通的规律。现就根据五行归类排比以进行推衍的方法,把人体和内外环境有关系的主要内容,列表说明如下(表1、表2)

说明:

1、本表以木、火、土、金、水为总纲领,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和自然各类群(在事为类,在物为群),择其主要者贯串起来,依次排列表中,以概其余。

2、表中横排表示同一属性的事物,所以称为属;表中纵行表示同一类别的事物,所以称为类。从横排把它一排一排地分开,就可以从中找出它们相应的规律来。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这皆属于木行,它们之间存在相应的规律,即内外环境统一的规律。其余的四排可以照此类推。若从纵行把它一行一行地分开,每一行就是一个五行的单元,它们之间存在着共通律。但应每一单元结合每一单元看,各单元的体系不能彼此混乱,相互参差。如看五气,就把风、暑、湿、燥、寒的生克制化,相互乘侮结合起来看;如看五脏,就把肺、心、脾、肝、肾的生克制化,相互乘侮结合起来看;若看其变,就把摧拉、炎烁、动注、肃杀、凝冽结合起来看;若看其形,就把叶、花、茎、果、根仁结合起来看。每一单元就是一个周期, 必须每一层每层的揭开看,各层结合各层的周期,不能搞概念转移,这就掌握到五行的正确运用方法了。

3、五行类属表中分自然方面、人体方面、气候方面和万物方面四大部分。自然方面列了十二项主要内容,人体方面列了十二项内容,气候方面列了八项内容,万物方面列了八项内容,加上五行,共四十一项内容。

4、五行类属表中有物、有则、有象、有数,各项目之间, 都有内在的联系。

“物”指寒暑燥湿风“五气”,生长化收藏“五化”等,这是气化活动的主体。气化活动若呈普遍性化生,则曰”其德”、“其用”;呈特殊性化生,则曰“其性”、“其化”。

“则”指事物准则。若掌握天时准则以为人用,则曰“其政”;依此准则按时作息,则曰“其令”;人对此天时准则的反 应,则曰“五候”。

“象”指征象。即事物在一定空间或时间里所显现出来的征象,包括五方应时之物。讲万物化生,则有“其谷”、“其果”、“其实”以为食用;“其虫”、“其畜”、“其臭”以为畜养。应时而动之物,必具有一定条件始能发生形气相感,故以“其形”、“其性”讲感应;“其色”、“其味”讲协调。如果气机发生违时妄动,在天则看“五星”、“其眚”;在地则看“五忌”、“其变”;在人地看“五志”、“五声”、“五动”、“五变”。在人体更以“五脏”为中心,联系“五腑”、“五体”、“五轮”、“五官”、“五华”,“五液”等以应五方之气,这就完全把人和自然之间的气化活动联成一个驱体。

“数”指律历之数,有纪“运”的“五数”;纪“气”的“五音”。

5、古人每有一事一物,必立一名,以便循名核实,类族辨物。但天人之间事物众多,不能有一事物即立一名,必须选择其主要者作为基本辞材,简称为“材”。五行类属表中各项目皆为基本辞材,只要查看表中为何时何方之字,就可以察知为何时何方的气机活动。如南方之字,则含有热义、火义;北方之字,则含有寒义、水义。如此则可当名辨物,顾名思义。

6、表中是根据《素问》的论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其性为喧,其用为动,其化为荣,其虫毛,……其变摧拉。”其余四脏类推。在上述内容中的生、为、其三字各有特殊意义。“生”指物之所本而言,如筋本于肝,肝本于酸,酸本于木,木本于风,风本于东方等。“为”指位之所在而言,如风之位在天,木之位在地,筋之位在体,心之位在脏等。“其”指形气相感后所显现的征象。

上述取类比象规律,反映了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决不是随便的凑合,而是长期对自常界的观察和不断总结医疗实践的成果。


二、生克乘侮规律


五行的生克乘侮,包括五行相生、母子学说、五行相克、乘侮规律、制化规律、太极圆周图式等。现分项论述如下,以便学者能完整地掌握五行学说。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生字,含有资生或助长的意义。相生,就是指五行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五行、五味结合人的五脏、五体作了如下排列:
“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肝;

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脾;

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肺;

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肾。” 

五行相生中的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现以木行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余可类推。

2、母子学说:母子学说起源于内难,它是以五行相生为基础,把五行五脏和病变治疗结合起来阐述问题。凡五行中任何一行,生我者即为这一行之母,我生者即为这一行之子。再结合气机的太过和不及,就可以说明这一行相生关系失去平衡的变化了。现将其用以说明病変和治疗的内容,列为筒表说明如下:(表3)

说明:

表中各项均可表示脏腑依存关系失调,如肾不纳气之喘证,从五行关系来说,叫做水虚金病;从母子相生关系来说,叫做子盗母气。因为金生水,肾为肺之子脏,肺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而累及肺脏发生喘证,所以叫做子盗母气或水虚金病。又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眩晕,从五行关系来说,叫做水 不涵木;从母子关系来说,叫做母病及子。其理由同上述(表4)

说明:

本表所列乃临床常用的补母泻子法,仅作范例。

3、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克字,含有制胜、克服的意义。相克,就是指五行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气更至,各有所胜。”《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木得土而绝,万物皆然,不可胜竭。”说明五行的规律,除了有相互依存的一面,还有相互制约的一面。

五行相克的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余可类推。

4、乘侮规律:五行相乘的乘字,具有侵袭的意思,五行相侮的侮字,具有欺凌的意思。五行在相克方面发生了太过或不及,就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医学利用这一规律说明五脏的病理变化。相乘指克得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程度,使五脏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相侮是指被克的一方不仅不受制,而且发生了反克,同样可以造成五脏之间失去平衡。相乘相侮规律,主要是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提出来的,现列表并说明如下:(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行中任何一行,如果发生太过(气有余),则我克的一方就要受到相乘(制己所胜);而克我的一方则要发生相侮(侮所不胜)。如果发生不及(气不足),则克我一方(己所不胜),就要受到反乘(侮而乘之);而我克的一方(己所胜者),就要发生反侮(轻而侮之)。

后面的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三句,是较难理解的。侮反受邪,是指发生气机偏盛的一行,它虽然是制己所胜,侮所不胜,但它本身反而受邪。侮而受邪,是指发生气机偏衰的一行,因而导致对方来反乘反侮,以致反乘反侮的对方反而受邪。寡于畏也,是指五行之间彼此失去正常的相互制约,就会发 生气机的反常而为灾害。以上便是五行乘侮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说明五脏受病的传变与五行乘侮的规律是吻合的。五行中任何一行发生太过或不及,便可使正常的生克失去平衡而发生病变。《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就是讲的这个问题。

5、制化规律:制化二字,是制约生化的简称。制即克制,化即化生。制化规律就是在五行“相互制约,相互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化中有制,制中有化”,“相生中寓有相克,相克中寓有相生”这一原理。中医学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从而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素问·六微旨大论》对这一规律及其运用作了提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类经图翼》进一步阐述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无由发育,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现将制化规律的内容简略概括如下并加以说明: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从制化规律来看,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这四方面的联系,这就是每一行都与其余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举木行为例说明如下:

(1)木生火,对木来说是一种负担,但木本身也承受着水的所生,所以在这我生、生我的两方面仍然是平衡的。

(2)木克土,对木来说似乎是可取的,但木本身同时受到了金之所克,所以在这我克、克我的两方面也是平衡的。

(3)木在相生方面的生我之水,又可以反过来去克制我生之火;木在相克方面的克木之金,又与木克之土有依存关系。因而形成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这一有胜有复、亦生亦化的局面。

(4)制化规律主要说明五行在正常情况下的依存、制约关系,如果五行生克发生太过不及,亢而为害,则属于五行乘侮的范围了。

6、太极圆周图式:根据太极“含三为一”之旨,阴阳在运用上要“—分为三”,而五行则以“土布四围”以划界来分阴分阳,结会人身五脏,制成太极圆周图式,以作为宇宙和人身合一的公式图并附说明:(附图1)

说明:

(1)这个圏式,也象数理化的公式一样,可用以推知气化活动的基本规律,揭露事物之间(包括天人之间和五脏之间)内在联系的奥秘,简明实用,学者切勿因其平凡而忽略了。

(2)圆周图式分内中外三圈:圆圈表示宇宙万有皆一气所化生。一条横于圆圈中的斜行线,穿过三个圆圈,把它分为两半,以作为划分阴阳五行法线。圆周图内圈可分阴阳两面;中圈有木、火、土、金、水等字;外圆有肝、心、脾、肺、肾等字;斜行线上有脾、土等字;圈外有上、下、左、右等字。

(3)通过脾土的斜行线划界来看,可以从图中发现阴阳五行有两种排列组合形式:一是左为木,右为金,上为火,下为水的组合方式,体现了阴阳互为对待的关系,即木为阳,金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一是从土字的横线划界,以左上的木火为阳,右下的金水为阴。这种组合方式,体现了五行的生克关系,即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4)木为阳,金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土则以阳土为阳,阴土为阴。木金互为对待,水火互为对待,土则自为对待,表明了五行不是别的什么体系,而是阴阳的进一步推衍。故曰“木金者,生成之始终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若以木金联成一条线来划界,结合到五脏,则可心在上,其气主浮;肾在下,其气主沉。若以水火联成一条线,则可见肝在左,其气主升;肺在右,其气主降。

(5)从圆周图上可以看出,肝之方位在左,肺之方位在右,《内经》所说的“左肝右肺”,是指的公式上的方位,不是指的人体上真正脏器的方位。但此小题聚讼了若干年:或者说左右二字写错了,别人退问?左肝的左或许是右字的错写,肺明明在中央,总不会把中误为右吧!或解释说,肝之气在左,肺之气在右。别人追问:根据何在?有何实验证明?最后仍不能圆满解答这些问题。如果懂得这个圆周图式,就可以一语道破,“左肝右肺”这是从公式上得出来的结论,不是指的人身上的五脏实体。

本文选自邹学熹《中国五脏学说》,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相对应,相生相克有规律
【干货】考研中基里的五行变化
周老师讲中医基础理论6(3期班)
中医基础理论 | 重点01(绪论&阴阳五行)
吻过中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与 医学总体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