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裱糊匠的日子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流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又何术能负其责?

这段话来自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勉力支撑一个王朝的末路、被称为大清裱糊匠的李鸿章。

他在我们的史书中一出现就已经是一位镇压农民起义、屡屡卖国的老翁,以至于我们都忘了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他可是经历过书山苦海才拼搏爬上裱糊匠的位置,谁知道砸在手上的其实是一个破屋呢?东糊西裱之后,仍然要面临被打烂的真相,不可收拾之下,谁能体会一个裱糊匠的心痛呢?

他年轻时去应试的路上写了好多诗,其中一首读起来似乎已经预示了最终的结局。

穷与通,都免不了尘和土。就这样罢!尽数付流水。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  《赴试途中有感》 清  李鸿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的另类脸谱:晚清最后的裱糊匠,背负百年骂名,毁誉参半
李鸿章为何自卑自叹说自己是个“裱糊匠”
原创 | 人物:大厦将倾,不是裱糊匠应该背的锅
流传千古的民间歇后语(十五)
元朝的“裱糊匠”脱脱帖木儿,治理黄河,恢复科举,降低赋税
要成为"行家里手",不做"二传手";要当好"施工队长",不做"裱糊匠";要发挥"头雁效应",不做"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