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不见心南飞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的今天,在凤翔已经呆了四年的苏轼,喊上小张、小王一起去南溪郊游。

彼时,苏轼才27岁,仕途刚刚开始,夫人、父亲尚在,人生的一场场告别和苦难还未拉开序幕。

三个朋友一起,喝了山泉水,吃了溪水鱼,自然还免不了一场小酌。微醺中竞相背诵韩愈的《山石》,一时兴起,干脆也学韩愈,在南溪中泡脚。

溪水从高处落下,撼动着巨大的山石。挑起的水珠和飞沫四处散逸,化为白雾,在四周罩起一层层细密的水幕。

三个人的衣服被水汽冲起,随着飞浪一起舞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就如同在茂密的草原中中隐身的麋鹿,脱去了玉做的笼头,解开了黄金打造的缰绳,何其乐哉!

苏轼开心得不得了,以为自己正与韩愈同游,一时间竟忘了人家距离自己已有几百年之远。只好用韩愈《山石》韵,写就一篇游记,呼唤着:此间乐,除了韩公,普天之下,还有谁要加入我的郊游小组?

我举起手跳得三尺高,“我!我!带上我!”

年轻的苏轼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去去去,先把韩公的《山石》熟读了再说。

唉,人傻就得多读书,我先从苏轼的游记开始吧。


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次其韵。

宋  苏轼

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

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

须臾渡溪踏乱石,山光渐近行人稀。

穷探愈好去愈锐,意未满足枵如饥。

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

跳波溅沫不可向,散为白雾纷霏霏。

醉中相与弃拘束,顾劝二子解带围。

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

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鞿。

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随苏轼游完凤翔南溪,我迫不及待跟随韩愈去洛阳惠林寺走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二十二日,韩愈带着三个朋友去郊游。

这一年,韩愈33岁,比苏轼果然显得稳重许多。首先,他们没有喝酒,其次,他们也没有吃鱼。因为是去寺庙游览,只用了些粗茶淡饭。更重要的一点区别是:韩愈只是脱了袜子泡脚,苏轼他们可是连衣带都解了。

至于我,此刻连一份报告都还没做完,袜子是万万不能脱的。干脆,解开发带吧,今日散发弄扁舟!希望两位大文豪能带上我,让那清泉濯我心。

山石

唐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赞韩愈二首
神侃第七天!人生是一本书,有的人满腹经纶,有的人孤陋寡闻!
潮州人对韩愈的感恩之情,连苏轼都pick!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01--山石
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四句赞誉,看韩愈苦难而传奇的一生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