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好诗 | 沙漠故乡


沙漠故乡

刘 涛

风越是使劲地吹
鸟越是在暗夜来到叙事的末端
列车将沙漠撕开一道口子
照见故乡泛白的炊烟

当炊烟成为记忆的一种方式
满眼繁花已为秋风落尽
故乡的枝头一片空白
相对于铁锹而言,世界只剩下
一只忘记吃药的沙鼠

列车在无名区转向
方巾在风中吹为白色
棉田中传唱着缺水的乡音
和一望无际的渴望

铁锹插在田埂
棉花分外的白
种田人久久未归
这一刻寂寥万分

这首诗中没有出现诗人的自我,诗人并没有出现在诗的情境之中,但全诗所展示和呈现的,却无不是诗人的眼中之景和胸中之物。全诗由四节构成,每一节所表现的都是不同的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之所至、情之所染的沙漠故乡。第一节写在沙漠的上方有不知名的鸟儿飞过,狂热的风在劲吹,泛白的炊烟在不断飞升,构成一幅沙漠炊烟图。第二节写在故乡的大地上,秋风落尽,树枝干枯,只有几只沙鼠在沙漠边缘飞奔,构成一幅沙漠故乡图。第三节写故乡的远景,列车转向,方巾变白,棉田干燥,构成一幅沙漠渴望图。第四节写故乡的近景,铁锹在田,棉花太白,而种田人不知去了哪里,此时的故乡特别寂寞,写出了一幅故乡田园图。诗人以自我之观察,分上下远近之镜头,以空间组接的方式而书之,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故乡形态。全诗表面上是一种客观描写,其实透露出诗人主观上的焦虑,眼中所见是一望无际的渴望,寂寥万分并非只是故乡的现实,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现实和心理的现实。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火车,两次出现于诗中,但并未改变故乡的现状。语言比较简洁,色彩感并不强烈,表现力也就受到影响。然而,诗人也许另有隐情,要以这幅图景来表现人类对破坏自然生态的警示,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关注,或者对人类精神状态的揭示。生存环境和精神生态都在发生变化,时代的影子和世界的影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个多倒面的铜镜,照见人类的处境和灵魂。以我观物而以物观世,是一种机智而巧妙的艺术选择。

特邀点评:邹惟山

诗人简介

   

刘涛,1971年生,祖籍安徽阜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艺术学院教授,一级作家。1994年以来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人民日报》《北京文学》等发表诗文作品若干。2008年参加第24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草木边关》《边土》《世界与我们》,出版文化启蒙读物《我要学经典》。曾获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全国征诗一等奖、《芳草》杂志第三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人、第四届新疆“天山文艺奖”及新疆兵团第一届“绿洲文艺奖”等奖项。

      专家简介


 邹惟山,本名邹建军,1963年10月27日生,四川省威远县越溪镇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1983年开始诗歌创作,四十年来,出版诗集《时光的年轮一一邹惟山抒情诗选》、《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邹惟山十四行诗选》和《惟山文存》(三册)、《惟山文存二集》(七册)等。同时从事诗歌批评,出版有《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中国新诗理论研究》、《现代诗的意象结构》、《现代诗学》和《中国新诗大辞典》等。另在文学地理学、文学伦理学、比较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有所开拓,有所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0年第一期
《新时代诗典•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集》入选诗人作品展:徐玉华
签约诗人||廖诗林:故乡有座山
汉语新诗鉴赏(102)王鸣久?莫渝?魏义芳?孟凡?梅新
致诗人陆萍
实力诗人‖夏寒的诗‖故乡(外三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