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心】“安全陷阱”!这些行为很危险,一定要让爸妈知道!

运动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在2400年以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讲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长期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使人精力充沛、青春常在。

运动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当运动可能会引发意外。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可能成为“安全陷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起床太猛伤血管

中老年人起床过猛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谨防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起床后可静卧3分钟,慢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

减少弯腰防意外

所有过度弯屈的动作都不适合中老年人。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容易诱发脑出血。在弯腰捡东西时,也应尽量放缓动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捡。

量力而行提重物

中老年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都会减弱,在负重的情况下很容易损伤肌肉或造成骨折。因此,中老年人不但要在生活中减少负重,在锻炼时也要量力而行。

避免猛回头防晕倒

中老年人颈动脉血管会变窄、管壁变脆,突然转脖子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甚至会导致昏厥。因此,中老年人运动颈部,幅度不宜太大太猛。

避免嗓门大血压升高

中老年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因此,老人平时尽量轻声细语的说话,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

锻炼动作要缓慢柔和

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项目以动作缓慢柔和,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活动量容易调节掌握而又简便易学为原则。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不要空腹锻炼

空腹锻炼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运动前要适量进食,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

锻炼需循序渐进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中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因此,中老人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活动量过大。



生活中面对各项身体机能的下降,中老年人应该如何“因时而动”,保证生活起居的安全呢?让我们特别关注一下,有可能出现危险的几个时刻吧!

清晨

清晨是脑中风和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危时刻。由于晨起时体内缺乏水分,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强,再加上脉搏、心律减慢,容易形成血栓。清晨起床后,应适当喝水,改善血液循环。

餐后

饮食会造成血压、血糖波动,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血压下降幅度比年轻人大,从而导致血流减慢,血管瘀血,诱发血栓形成。因此,进餐要适量,晚餐不宜过饱,餐后1-2小时也要多加注意。

洗澡后

浴室大小、室温和水温都会带来血压波动。因此,洗澡水温最好不超过42℃,洗澡时间也不宜太长。沐浴后还要注意保暖,以防冷空气刺激皮肤,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上升,同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上厕所时

用力屏气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过度用力。


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也许只需要一点改变,就会令人受益匪浅。快来分享给你最关心的人吧!

热文推荐

  扎心了!这些流传甚广的养生常识居然都是谣言!

  只有1%的人知道……10个拍案叫绝的小妙招!

  据说看完这篇文章的人能瘦十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频打哈欠,或是脑中风先兆
饭后是心梗、脑梗高发期!提醒家里老人这么防范,别大意
在“倒春寒”期间,特殊人群如何“护心防病”?
很多中老年人B超会提示“颈动脉硬化”,来龙去脉今天给您讲清楚
中风(脑梗塞)分级预防, 你知道怎么预防吗?
高血压了还喝酒?原来高血压的人喝酒这么危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