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咳、止血、止泻,这味药都行
userphoto

2022.07.05 河北

关注

有一味药,能止咳,能止血,能止泻,你能想到是哪味药吗?提示一下,是清热药哦。想到了吗?有朋友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它就是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等功效,临床可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快来了解一下它吧。

NO.1
黄芩止咳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治疗咳嗽不论有无发热皆佐用黄芩。起初,余也不甚理解,后在临床中不断摸索,特别是从《备急千金要方》中得到很多启悟。比如小青龙汤,我们常用,治疗外寒内饮的咳嗽,疗效甚佳。对于慢性咳嗽,出现寒饮证,余在小青龙基础上,加用黄芩。一是根据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理,慢性咳嗽大多易寒易热,寒饮郁久,极易化热;其次,小青龙方麻黄、桂枝、半夏皆燥,用黄芩可以制约其燥性伤肺。所以,对于急性咳嗽,舌尖红,可以加用黄芩;慢性咳嗽,常规加用,可提高疗效。

NO.2
黄芩止血

黄芩止血首见于《太平圣惠方》:治衄血、吐血,黄芩散主之。《本草纲目》谓黄芩能疗诸失血。上海夏仲方先生的经验:黄芩为广谱止血药,不论是咯血、吐血、便血还是妇科的功血,止血效果甚佳。余常用黄芩炒炭15~30g,配贯众、阿胶治疗功血;配白及、合欢皮治疗咯血;配大黄、三七治疗吐血;治疗尿血,余常用小柴胡汤加血余炭、白茅根,也可服用栀子豉汤泻三焦之火以止血。

NO.3
黄芩退热

《神农本草经》载:“黄芩能主诸热。”肺结核急性期出现咯血、潮热、盗汗等症状非常多见,特别是出现潮热,一般的药物往往不能控制,此时可重用黄芩20~40g,合青蒿、功劳叶退痨热,效果甚佳。

NO.4
黄芩止泻

《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余对此条文之理解,外邪陷入少阳以后引起的太少合病,表现腹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有时可以伴有发热,所以用黄芩来清少阳之里热,白芍、甘草、大枣酸苦敛阴,少阳为表里出入之枢纽,里热一清,外邪得解,枢机功能正常。

医案分享

王某,女,3岁。2019年5月22日初诊。

主诉:泻下稀水样便,伴发热1天。

病史:患儿1天前因受寒后出现发热,其母给予小儿感冒颗粒治疗效果差。

刻诊:发热,体温达38℃,泻下如蛋花样粪便,肛门潮红,烦躁,舌质偏红,苔白腻,脉沉细数。

辨证:太少合病两感证。

方药:黄芩汤加味。

黄芩6g,白芍6g,甘草3g,苏叶6g,生姜2片,红枣3g。3剂。

患儿母亲代述,1剂烧退,2剂腹泻止。

临证心悟

黄芩汤见于《伤寒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 此方是太阳、少阳合病,里热盛而自利。方虽小,但配伍精妙,疗效颇佳。


名家用药集粹


学习了天花粉的临床妙用,还想了解更多吗?这本徐书老师总结的用药方面的专著中还有许多中药的讲解,非常适合临床学习。

徐书教授素勤研经典,博涉诸家,上承伤寒千金,下继孟河学说,提出了以脉诊为中心,以经方为龙头,时方为龙尾,专病专药画龙点睛的学术思想。本书是其用药方面的专著系列,载有40余味中药的临床应用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参考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1)——阳明之热利证之热痞等方证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加减化裁
经方佐药探讨
四圣医理析药集·长沙药解·黄芩
老中医医案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