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境峰|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个人简介】

梁境峰,乙巳年生于广州。国家高级美术师。广东省岭南人文书画院院长。中国农工党中央书画院理事,广州书画院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光孝寺菩提诗书画院研究员。
    


【作品鉴赏】
佛教艺术的禅意之美

——浅谈梁境峰的中国画

文/湛蓝

      唐人诗句:“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上句说佛经,下句说艺术,可看作艺术升华到宗教的意义。在艺术家眼里,能把自然当作人去看,而化无情为有情,这便是“人物一体”的境界。在进一步就是“万法从心”、“诸相非相”的佛教真谛了。艺术的最高点在哪里?可能就在无人之境——禅之意境。可以说艺术的最高点跨越哲学,跨越逻辑,超越时空,与宗教同一,深入人心,进入灵魂!

读梁境峰先生的佛教艺术题材的系列中国画作品,給人一种“道艺互参,禅境一如”之美的玄化艺术境界。画作所表现出来的,不是一般美术作品以写实为特征之象,甚至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精髓之意象,而是探究灵魂、启智开能之心象。心象的描绘方法,显然不能用一般的美术技法技巧来鉴识。要读懂梁先生的佛教艺术题材画作,必需要有一定相关的知识储备,必需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深厚的佛学修养。从其大量的佛教题材的人物画中,我们分明能看到画家自己的心迹,能看到画家:静心、沉思、顿悟、笃行的认知过程和艺术行为。画家全身心投入其绘画之中,因而才能创作出一幅幅艺术精品,尤其系列人物画面部表情的刻画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整体来说,画作线条简洁精确唯美,又能把自己独创的精美线条,熟练地运用到每一幅画中,而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梁先生的笔墨线条能散发出一种神秘的“禅意”,其佛教艺术绘画人物形象:如日如月,若神若人,大智大美!的确可称得上中国佛教艺术史册上的优秀作品。中国美术史几乎就是佛教艺术史。梁先生的作品既能弘扬佛教,又绽放出中国绘画美学的光辉!
从梁先生系列画作中能感受“乾旋坤转”的“法轮”气场,绘画的艺术气场呈现在画面中的气韵,就是一种 “禅意”之气象。“禅”即“静虑” ,即静中思虑之意,又称“禅定” 。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即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精神境界 。“禅”之觉悟,世人常有顿悟,渐悟之分,其只是参悟途径而非本质之别。“禅”是对生命对自然对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那种超然,穿透智能后,就可能达到一种空灵,明净之境界,顿渐在实则上是一致。学艺悟道,习书写画,皆与禅之觉悟一个道理。不在为学日益,而在为道日损。不心外求,本心自然,道艺互参,禅境一如。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通。弘一法师常引用儒家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所谓“文艺”,便是艺术,所谓“道”,“德”,“器识”,正是宗教的修养。艺术在精神层次,宗教在灵魂层次,宗教与艺术的高下重轻关系我们应该十分明白。可见艺术顶点之上和宗教融汇。所以往往深入宗教的人,不须多花精神去学习艺术的小技巧,因为宗教已经包括了艺术。而学艺术的人,身心必须从精神层次进入宗教的灵魂层次,其艺术方有生动灵气。这就是久驻闽中的高僧,为何世人所景仰之缘由。在人的修身上,器识重于一切,可以想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佛教的“禅境”。弘一法师,直接弃文艺而进入宗教信仰,即突破艺术精神顶层而上升到宗教灵魂的境界。到此,观众已经不难理解梁境峰先生的佛教题材绘画为什么接近中国画艺术的高点。

闲适自在 艺道互参

——梁境峰的大写意人物国画感读

文/刘三齐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于生活和实用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产生发展的主要因原和根本,远古的 “陶河滨,作什器”(唐·张彦远)是重要的印证和说明。而出于“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功”(唐·张彦远)等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功用需求,人物绘画也较早得到大量广泛应用并推崇,其早期表现以“宫墙文饰”、庙堂和墓室壁画为主的人物及肖像画,主要题材内容以圣哲先贤、君王功臣、道释人物等,多为“天地山川之神,古圣贤之像”(现代·陈师曾)。如汉代就有专门为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功臣等造型画像的记载。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并最早独立成科、完善成熟的重要原因。
随着政治、社会、经济及宗教文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个性意识的日益关注和自我精神的不断觉醒,文人士大夫在绘画上的积极参与介入,绘画材料及工具等的发明、完善和推广应用等,也进一步促进了具有哲思性、精神性的所谓“澄怀媚象”“含道映物” ,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的谢赫 “六法论”,“形”“神”“骨”“气”“意”“韵”“趣”等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艺术理论和框架等的确立并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画家重要的创作遵循和评判标准,绘画逐渐摆脱和超越最初简单的实用社会功能,并不断向“笔情墨戏”“抒情言志”“怡神悦性”的“人本”及艺术本体性、独立性、纯粹性方向发展,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开始关注绘画本体语言、笔墨韵致等的个性风格探索追求、彰显和丰富上。而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等人物画家涌现以及其“春蚕吐丝” “曹衣带水”,“象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唐·张怀瑾)等笔线运用、风格特点被画史突出描述记载也正充分说明这一点,表明此时人物画已经十分完善成熟并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

自此,包括人物画在内的中国传统绘画开始沿着自身发展路径和模式一路不断铺开、舒展并延伸至今,并形成了无比深厚和灿烂辉煌的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为一代代后学者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样式参照和灵感源泉。境峰兄是认识很多年的老朋友,印象中认识时他懂“易学”,时能帮人取字、堪舆、择吉等,言谈中对儒道释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研习,见解和感触良多,让我心生赞叹。也许是出于自己所从事与传统“易学”文化有关的工作原因,或所有传统文化的同源相通,也许是性格乐观积极,聪慧圆融,兴趣喜好,自然而然境峰兄与中国传统书画早结下不解之缘,并不断寻师问道,一直努力坚持创作至今,实属难能可贵。这过程艰辛不用言说,但于书画创作、精神文化上也获益良多,丰硕充实。

境峰兄的习画之路是从中国传统书法和大写意国画入手,他明白凡事最好能“取法乎上”,入道起步应尽量高远和开阔。因此,对历代传统书法及大写意国画的名家名迹不断观摩临习是最好的方法和捷径。包括对先秦及汉魏古朴浑厚金石碑刻书法,明清花鸟、人物大家的作品,特别是近现代“海派”画家所倡导和践行的注重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文人画”精神,强调以书入画,中锋运笔、金石气格,“画气不画形”等绘画理念和审美精神等,成为境峰兄在笔墨风格样式上的最主要范本和参照,并一直坚守和不断探索。而得益于自己对于儒道释人物题材的熟悉、喜好和尊崇,所谓“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清·石涛),境峰兄不断把儒道释等人物作为自己国画创作的主要表现题材和情感表达方式,也就顺理成章了。

于作品而言,其笔下大写意人物,无论是孔孟老聃、佛陀达摩,仙人道士等,或立或坐,或静思或禅定,神态多样,配于古树、顽石、祥兽等,线面结合,写染、浓淡互用,运笔用线总体不失骨法,运笔中锋雄健,造型饱满,笔简意远,气格墨韵大胆舒张,画面流露并散发出一种自在、闲适、淡定、释然的精神气息和意象,相信这应该也是境峰兄自己喜欢和追求的心境和状态,所谓“体道艺之合”。正如其自己所写一文中所言,“学艺悟道,习书写画,皆与禅之觉悟一个道理。不在为学日益,而在为道日损。不心外求,本心自然,道艺互参,禅境一如。祈愿同道同修,各得其所。”境峰兄内心一定是清明和愉悦并能自得其所的。祝兄艺有大成!
(刘三齐,画家、美术评论家,现任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书画欣赏之人物篇
梁永贵:感受生命的力与美
中国美术简史9—— 近现代美术
纵情挥洒天地宽--记人物画家郑重
书画世家 百年传承
张伟|他以大写意罗汉的独特创作,步入当代人物画大家的行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