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以为焦虑症一辈子治不好了,直到我明白了这一点

有焦虑症学员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老师,我在练习观息法的时候,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走神了,等我回过神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了。”

我回答:“嗯,有问题吗?”

他说:“当然啊,我发现专注于呼吸好难。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一直专注在呼吸上吗?”

我说:“当你发现自己不能专注于呼吸的时候,你是不是对自己有很多的评判,比如会觉得自己怎么又跑了,类似这样的自责。”

他说:“是的。会有这样的自责。”

我说:“你的问题不在于走神,而在于不能接纳走神。走神并不是什么问题。像我在练习过程中也会有走神的。走神了,然后你知道了。说明在这个当下你已经有觉知了,这是个好事。不仅不应该被谴责,反而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

对于过去发生的评判,往往就是我们的习性在作用。如果在那个当下,你可以不去评判自己,你就是在改变了。这就是你在逆着你的习性。慢慢改变我们的内在习惯性心理反应,这就是疗愈,就是调整。

所以,走神了,就走神了。继续回到呼吸上。对于走神只是一个知道。对于呼吸也只是一个知道。面对发生,不去评判,面对过去和未来的妄念不去跟随,这就是改变,就是疗愈。”

其实在我们调整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别说我们心理调整,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个是可以一帆风顺的呢?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即便喝水,是不是也有呛着的时候。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逼迫自己在这个过程不犯错呢?

学习就是一个犯错的过程。

只有勇于犯错,敢于犯错,才能获得真知。犯错越少,往往收获也越少。因为,一般来说,实践越多,错误越多。花的时间越多,遇到的问题也会越多。

比如我,我以前学习的时候,基本不会提问。总觉得把老师教的学到就可以了。可是现在,每次参加培训的时候,我都是坐在最前排的,而且也是提问最积极的。为什么?因为现场交流收获最多。有的时候,在提问之前,我好像已经知道答案了,但是当我问过老师,老师的回答却会给我新的思路,让我有新的体悟和体验。

可以说,提问的习惯让我收获很多。这也让我养成了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以至于,后来我参加同学之间的辩论赛,我发现,想要辩赢别人并不困难。当然,这句话说起来有点狂,但是,如果我们把握其中的关键,掌握其中的诀窍,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后来在培训的时候,我有时没有问题,但我也会刻意寻找一些问题来提问。这也是我判断老师水平的标准。真正有水平的老师,不管你怎么问,他都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情况,给予适合你的答案。

所以,敢于犯错,勇于提问是一个好习惯。面对学习,我们要像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句这样的话,叫“不疯魔不成活。”为什么要疯魔,因为疯魔之后,你还会在乎面子吗?你还会计较一时的得失吗?

当你放下了评判,你就会敢于尝试、勇于犯错、勇于突破。而这才是成功的根本捷径。

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并积极寻求突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再跟你说真话,你可能做错了三件事 | 生命问答
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她变得完美,不要犯错
我是一个不完美却很好的咨询师
亲子教育经典谈
如果可以,我宁愿孩子在我身边把所有的错误全犯一遍
那些一犯错就想辞职的实习生,最后都怎么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