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母文明简述【原创】
         良母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成人类文明形成的重大作用。
  它由良母文化来体现,良母文明虽由来已久,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然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尽管见诸于报端、媒体上的女性业绩,受到了赞扬,然仅限于宣传、报道,尚未得以形成一种系统性的文化研讨。除《山海经》《淮南子?览冥训》等早期典籍对以女娲氏为代表的祖先做出了昭彰,历史上,仅对文化名人之母、民族英雄之母、抑或帝王之母,进行了著述。且母以子贵的色彩,差强文意。
  缘于此,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以历史典籍为路径,按照典型人物的踪迹,循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以良母文化为基础,探寻良母文明的渊源,为人类文明的大厦填加神采。
  良母一词出自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解释:
  称赞女子贤淑。所谓贤妻,自然是贤惠的妻子,给予丈夫最大的帮助和体贴;所谓良母,自然是温良的母亲,对孩子循循善诱,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给予最大的母爱。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①
  按一般性学术分类,良母现象,属家庭伦理范畴,涉及到每一个普通家庭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取向。
  当我们关注良母文明时,就要从母性开始。而所谓母性的核心实质与母爱具有不可分割的必要联系,所以,母爱是探讨女人的前提必备条件。
  母爱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做了母亲的女人才算是一个真正完整的女人。为什么女人做了母亲才算完整?
  女人,在把她的天性释放出后,就能得到她来到人世间的使命感,为了这种使命感,她宁愿失去她的一切,否则,生活会因此而索然乏味,实施母性乃是对这种缺憾的必须补充。她的母性在对孩子的实施中得以满足,而这种满足却从付出里获得,这就是母爱的神圣之处。当她在付出里获得满足时,对她而言,无异于是生活对她的回归,乃至于是一种质的飞跃。每一个母亲的表述母性的方式有所不同,或溺,或恨、或嗔,爱心却是一样的。
  尽管如此,母亲所施爱的对象,因出发点的差别,她的子女们的人生道路却种种不同,这又是为什么?
  显然,单纯的爱是远远不够的,爱孩子有时却是害孩子,这是令古往今来所有母亲痛心疾首的事情,自己含辛茹苦的孕育了孩子,并抚养成人,谁不望子成龙,谁不望女成凤?
  于是,一个施爱得当的问题浮现出来。施爱者只是原因,受爱者才是结果。
  做了母亲的女人,只是完成做完整女人的一个阶段。要想达到完整无缺,就需要她付出自己的一生为代价,自始至终燃烧自己的生命力,直到成灰。
  这种在律己的前提条件下,一餐一饭,一针一线,一言一行,都以子女成长为导向的言传身教,就结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也就建造了一种文明的大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诗意,写出了施爱者与受爱者的互感,在这种互感的交换流动里,一方面见证出来了良母的文化内容,一方面对良母文明做出了展示,这两方面,通过良母的文化内容,揭示着施爱者的原因和受爱者的结果。
  而李商隐的七言律绝句,虽题无题,却写着题意的无尽意。人世间生活的兴与废不在惊天动地的壮举里,不在轰轰烈烈的场面里,而在无时不在的奉献里,而在发自于真心的嘘寒问暖里。虽幽微,却无尽。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尽管李商隐的这首七言律诗,蕴含了丰富的精微情愫,难以探求。然通过使用春蚕、蜡烛二物舍生忘死的追求到终点的寓意上,不难得知,作者在抒发一种襟怀,并做足了此二物皆以奉献到极致的文章。故,与《游子吟》的词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具诵咏母性的意味。
  这些良母文化,无不在提示着:
  良母文化有始无终,与天地共存。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最早的良母文化来自于《山海经?大荒经》《淮南子?览冥训》,对以女娲氏为代表的祖先的昭彰,此文化上对良母现象的追溯,是良母形象的开始,然则为什么有始无终呢?
  最美的妈妈吴菊萍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舍己救婴以生动的事例,做出了“无终”的回答,她虽然不是最初的一个,相信绝不是最后的一个。
  无论她今后的生活如何,在她张开双臂的一瞬间,都是在为母性定格。未必所有的女人都能够做到她那样,她却集中表现了母性的光辉之处。她的行为用生动的事例,为自女娲氏以降,所有的女人,找到了母爱的理据,找到了良母的文明之处。她印证了以往良母文化中施爱者的原因和受爱者的结果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对历史良母文化的连续,确证了它的无终。成为我们追溯良母文明的契机。
  关于良母文明,我们可以在对良母文化的划分中进行探讨。并循着人类母与子的关系里进行参照。盖因对良母的记述,多从子出。
  良母文化的划分
  女娲氏,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她是创世之神,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成为女性最瑰丽的诗篇,并以道德高尚而垂仰万世。据载: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々,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宜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至于关于她的种种传说,虽种种有别,也无非是各个民族对女娲氏的认祖归宗所为,无伤大雅,反见博大。只能得出凡在中国境内各民族人氏,皆为女娲氏子孙的结论。正如人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在谈到良母文明时,把自己称之为女娲子孙也无不可。
  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秦安文化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良母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只有秦安文化属于子以母贵,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中华各民族公认女娲氏为始祖的情结里,得到充分的证明。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②
  尽管孟母位居“贤良三母”之首,却具有母以子显的意味。然仍不能掩遮她良母形象的高尚:子成龙、女成风的最大因素,取决于母亲的教育上。好母亲孕育出好儿女,好母亲培养出好未来。与“严师出高徒”相对照的是慈教出圣人。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可见,圣婴出自圣母。
  因此,我们把战国时期孟母所表现出来的良母文化,确定为邹城文化
  公元1103年,在相州汤阴(今属河南)农村的一间破旧的民房里,姚太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婴。当时正逢乱世,金人进犯中原在即,姚太夫人希望襁褓中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她跟丈夫商量,想给孩子起一个能代表自己心愿的名字。这时姚太夫人听说有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她脱口而出:“有了。就叫岳飞吧。”
  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③
  这对母子展示出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姚太夫人身处贫贱之地,深明大义,真正体现出了“时穷节乃见”的高风亮节,岳飞则以“国难出英雄”的报国忠良,对母亲的美好愿望,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因此,我们把南宋时期岳母的深明大义,确定为汤阴文化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这位揽辔澄清的范滂,生于东汉(137—169)时期,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以澄清天下之志,令宋时苏轼景仰,壮志未酬身先死,死的壮观。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重于泰山”,重在虽几番遇救而不避祸的坚定上,如欲澄清天下,必先澄清自身,对澄清二字做到底的决绝,范母不以为悲,引以为荣,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襟怀相对应。从另一种层面上,投射出母亲的良苦用心。
  因此,我们把东汉时期范母的良苦用心,确定为漯河文化
  良母文化的特征
  良母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母教。母施子受,所以,母亲的巨大影响力将伴随子女一生,甚至于子女所取得的成就,几乎等于是替母行道。如此说来,是子女的成就,证实着母亲教育的成果。说到底,是良母滋润了子女的心灵。俗话说:漂亮女人养眼;聪明女人养脑;善良女人养心;温柔女人养神;才气的女人养性;健康女人养身。与其望子成龙,不如修行自身。
  秦安文化
  女娲氏是良母文化的源头,她奠定了良母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支柱,对人类文明的创建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勋。因此,秦安文化,是良母文明的始祖
  邹城文化
  孟子是持“人性善”说的大学者,他的这种观点受到了母亲的巨大影响。“人性善”学说,是一项亮化工程,成为照亮千古的一盏明灯。而从“孟母三迁”等故事里,可以看到孟子的学术观点,受到了母亲的巨大影响。
  因此,母慈则天下慈,是邹城文化的特征。
  因此,邹城文化,也是慈母文化。或者说,是慈善文化
  汤阴文化
  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是一支精锐之师,正义之师。沥泉挥出,所向披靡,冲冠一怒,六郡归宋,横扫中原,破虏如风(扫落叶)。岳飞的一身浩然正气,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还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侍母至孝、廉洁奉公的品行闻名于世,视功名富贵如尘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达到了忠义与治军的完美结合。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观岳飞一生,自幼承母训,自始至终以“还我河山”为己任,及至被奸人所害,不改其志。生于贫贱,见识富贵,蔑视威武。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典范。
  因此,母义则天下义,是汤阴文化的特征。
  因此,汤阴文化,也是母义文化。从这种母义文化里,反映出的是民族气节。
  漯河文化
  揽辔澄清的范滂,为伸张正义,初,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乡各界的钦佩(举孝廉、光禄四行)当时冀州因灾荒而发生治安混乱,他被委任为清诏使(这个官名类似监察的意思)。刚到任,贪官污吏就摄于他的廉直刚正,闻风而逃。后来因“严整疾恶”,得罪奸人,遭人诬陷,锒铛入狱。无罪获释。公元169年(建宁二年),再遭受冤屈,被缉捕,为保全他人(同事、朋友、家人),自投案,舍身明志。范母在刑场上,范滂临刑时,以有范滂这样的儿子为荣。
  因此,母清则天下清,是漯河文化的特征。
  因此,漯河文化,也是母清文化。
  我们的历史长河中,绝非仅仅这几位母亲在缔造着良母文化。她们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数不胜数的母亲,用她们全部性命的付出,才汇聚成了浩瀚的良母文化,并凝结成良母文明。正如“一夫不耕天下为之饥”,而使男子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一妇不织天下为之寒”在论证着良母文明,因此,良母文明具有不可或缺性。
  让我们引用2011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之颁奖词作为结束语吧
  千钧一发之际,你把生死置之度外;
  电光火石间,一个生命因你而重生。
  母亲,只有母亲,
  才会迸发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能量。
  天之大,
  唯有你的爱,
  纯洁无暇。
  这一瞬间迸发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能量,并非是偶然,而是必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伏羲文化的弘扬传承
母亲节由来你知多少——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的母亲节
梦栖伏羲文化 邹城郭里镇民间举行祭祀女娲伏羲活动
梅洁:柴桑有个贤母园
“2023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戳片
中国神话被篡改,网络小说,请尊重民族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