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油画公社 || 李哲坤

2016年12月25日

李哲坤、张振江、余尚红、宋冲、辛建伟

正式加入70油画公社


李哲坤

蒙古族

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油画研究生班

大连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70油画公社社员

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大连分会副主席、油画学会会长


代表作品



庭院六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2


庭院八   150X170cm  布面油彩  2012



庭院二十六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3



庭院二十七   140X120cm  布面油彩  2013


庭院三十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4



庭院五十九   160X150cm  布面油彩  2015



庭院六十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5



庭院六十六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6



庭院六十七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6



庭院六十八   150X160cm  布面油彩  2016


重要展览与收藏

获奖: 

2012年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2012年辽宁风光作品展优秀奖(辽宁美术馆)

2013年美丽辽宁作品展铜奖(辽宁美术馆)

2013年辽宁省青年美展金奖(辽宁美术馆)

2014年可见之诗·第一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优秀奖(鲁台会展中心)

2015年辽宁省青年美展铜奖(辽宁美术馆)

2016年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佳作奖(十笏园美术馆)

2016年第七届大连油画作品展学术奖、大连美术最高奖-金彩奖(中山美术馆)

2016年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十佳作品”(中国美术馆)

个展: 

1999年李哲坤油画作品展(枫丹白露画廊)

2014年庭院·李哲坤油画艺术展(大连美术馆)

联展: 

2003年小幅油画精品展(鲁迅美术馆)

2005年艺术交流展(美国 意大利 法国)

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院庆精品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

2009年中韩当代艺术交流展(上上国际美术馆)

2011年化境长城外·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辽宁美术馆)

2012年中国油画名家迎新展(中山美术馆)

2012年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大芬美术馆)

2013年2013全国油画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2013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大芬美术馆)

2013年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大都美术馆)

2014年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大芬美术馆)

2015年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鲁台会展中心)

2015年“泰山之尊”全国绘画作品展(泰安美术馆)

2015年“最绘画”-第二届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5年“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苏州美术馆)

2015年“绘画的品格-中国油画作品邀请展(临沂红色美术馆)

2015年“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吴冠中艺术馆)

2015年“时代足迹—2015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江苏省美术馆)

2015年“创变中国—全球杰出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大连达沃斯会展中心)


出版:

《李哲坤油画作品集》和《庭院-李哲坤油画艺术展作品集》,作品分别收入《美术》、《中国油画》、《油画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美术家通讯》、《当代油画》、《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美术档案》及《美术报》等。

收藏:

作品分别被中国大都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上海美术馆、泰安美术馆、辽宁美术馆、十笏园美术馆、大连美术馆、大芬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艺术评论

迷失与归所

——李哲坤意象式抽象的精神寓意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主编、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 尚辉

艺术的当代性其实并不局限于诸多新媒体的实验,更在于人在过度物质化的社会精神栖居之地的探寻。从自我迷失到庭院归所,李哲坤的绘画磨砺之路,既是对于他们从都市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心灵轨迹的寻绎,也是对中国式抽象艺术某些审美特征的再度发掘。

中国文人画因追求书法用笔的意趣与格调而脱离了对于物象本体的再现性,但并未完全走向以点、线、面之间纯粹平面化关系的凸显,而陷入像极简主义那样纯抽象绘画的范畴。中国文人画的意象性,实是通过书法性笔墨的高度自立而在表现对象的过程中完成物我统一的境界。当中国画家运用油彩来绘画时,意象性依然是他们观照对象的基本方式,这便决定了中国油画在接受西方自然主义的写实绘画和现代主义抽象艺术时,既不能十分理性地研究造型的空间与体积,也较少进行绝对排除物象呈现的点、线、面之间形而上形式关系的探索。这就是我们从李哲坤早年创作的《状态》系列看到的,那种介于再现与表现之间的一种绘画表现形态,这当然是合乎中国艺术一以贯之的观照对象的形象思维方法。在这些作品里,画家一方面追求人物或物体的塑造感,另一方面又不是自然主义的再现,而是探求那些隐藏于对象内部各种结构关系的凸显与整合。这正像中国传统绘画,线的作用已从物象再现的状态转换到表现状态,但颇富意味的是,中国文人画的物象依然是那些抽象元素的依托,而抽象关系的建构,则是从那些物象的影子里伸展出来的或合理或不合理的一种内结构或隐框架。

当然,画家在处理这种介于再现与表现之间的绘画性元素时,既非追求一种单纯语言上的独立,也不是文人画那种优雅笔墨的承传,而是以一种当代青年人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感悟来触碰画布,以此冲抵当代社会对于人性的压抑、以此舒解人们在都市生存积蓄已久的焦虑。那些画面既有对烈酒的迷恋,也有在深夜对情色的想象,在都市青年真正走进社会后,他们仿佛坠入这个社会由许多丑恶现象编织的美丽陷阱与不测黑洞,描写悬浮状态是他们这代人表达内心世界对于社会认知的一种独特而鲜明的表现方式。李哲坤在他的《迷失·失乐园》系列里,以自我的高空坠落、楼群迷失和河道里的无尽滑行来揭示这样一种心理表现,也正是这种从内在精神出发的描摹,而使他的这些画面脱离了日常视觉经验,大场面的黑色、刚硬的笔触和阴郁的色调,显得特别富有心理的扩张感,仿佛是撞碎了心理那层蒙在社会表象上的一面透明而脆弱的镜子,塌陷了的破碎感正是那面心理镜子在画面上形成各种复杂而零乱关系的忠实表达。那画面里,有些坚硬的东西似乎在戳痛着他们美妙的幻景;那画面里,有些冰冷的东西似乎在冻伤着他们温热的良知;而这些东西,才真正使画家远离现实的再现而走向那些纯粹的线条与色块的表现。

阅历会让人消解、弥合那些曾经的青涩与伤痛。李哲坤的绘画真正进入人们视线的,是他众多变体的《庭院》系列。相对而言,《庭院》系列既没有《状态》系列的迷茫与困苦,也没有《迷失·失乐园》系列的郁闷与愤张,而多了些许对于世事炎凉的包容、淡定、温厚与悠长,也因此,那些过度躁动焦虑的心理被某种舒缓而朴实的场域述写所替代。在笔者看来,那些被反复描述的“庭院”,其实都是未被现代化城市触及的老街道、老房子。那些画作与其说是对“庭院”的绘写,毋宁说是对人们记忆中的心理“庭院”的回味。那些被他反复描画的高高的天空下的低矮街道与庭院,也许永远都不可能被现代化的水晶式的建筑盒子所涂抹所覆盖。在他的那些画作里,记忆模糊了庭院的房屋院墙、厚实温暖了街道的门窗灯火、想象压缩了邻居街坊的深远空间,这些有关被街道隔着的庭院的心理再置,让画家获得了从再现、表现向抽象的跳跃,并开始形成李哲坤自己的个性图式。

在这些温厚而浑朴的画面里,画家从具象的有关街道庭院的描写转向从庭院房屋边线里抽离出的几何形结构,色彩也从状态的叙事转变为符合那些抽象关系表达的变调或重置。画家始终探寻的是,这些形色与线条和庭院构成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假若离物象太过切近,便构成了对于街道庭院的再现描绘,由此也失缺了观看的想象性;而假若离物象太过遥远,则形成了脱缰野马式的纯粹线面分割关系的表露,由此似乎也便不能表现他这代人对于童少年生存记忆的精神怀乡。造成他的这种意象中的抽象,多半还是中国文人画那种对于观照世界方式的心理暗示,这并不排除画家自觉地对中国文人画那种物我为一高级创作状态的精神汲取。当然,真正让画家始终不忍离弃具象表现的缘由,还是出自对“表现了什么”所能携带意涵信息的注重。因为,那些能够被辨识的街坊庭院是他们这代人的精神记忆与情感乡愁。

不论怎样,李哲坤都在“庭院”里找到了自己精神情感与艺术创作的突破口,他反复去描画他心中的那些老街坊里的被封闭了的“庭院”,而且,不断地涂改、反复地修正所添加的他的那些记忆的过程,也便成为他不断地挣脱物象与复原具象、不断地析离物象与浓缩抽象的过程。反反复复,重重叠叠,他不断地让画面陌生,也不断地让画面熟识,由此也使得色层变厚变浊、变朴变厚。而这个过程,恰恰是他摆脱他者图式而建立自己个性的一种探寻与磨砺。如果说《庭院》系列,让李哲坤获得了在中国式抽象油画方面的自我体认,那么他的《山山水水·黑岛》系列则让他得到更多跨越,而这种跨越,分明是在“庭院”那种天空下的旷野、房屋和陆地的意象中,进行的更加超脱也更加富有哲学精神高度的抽象离析。灵异一般的黑色、灰色、土色,组成了大色块、大笔触与大刮痕的具有想象力与玄秘意味的构置,让人们体味出天地之玄黄、苍天之厚土那样的一种对黎民百姓的深沉感怀,那其中不乏画家曾经生活的有关大海、有关黑岛的故事背景与人物命运。在《山山水水·黑岛》系列,画面可辨识的物象越少,抽象的形式越简,而隐寓的意涵越丰。

对于一位70后的画家而言,李哲坤在油画的当代性探寻上是以一种抽象语式来实现的。这种抽象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文人画那种优雅的意象,另一方面则是以他们精神还乡的方式来寻求后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家园的栖居之所。倘若李哲坤艺术的样貌仍然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更变,那一定是在过度物质化社会因精神家园的荒芜或颓废而促发、而逼迫的结果。但不论怎样,意象抽象都会是他艺术探寻的精神家园。

                                                   2016年8月30日于北京22院街艺术区



社员(按年龄排序)

李谟中  胡  强  黄润生  李哲坤  孟新宇

李  猛  黄胜贤  李晓伟  郝雪鹏  张振江

 李洪震  许章伟  梁智龙  汪鹏飞  张春华  

陈光龙  李永光  孙昌武  余尚红  王永昌

沈   磊  沈水明  靳其涛  宋   冲  辛建伟



70油画公社公众文章设有

【公社动态】【社员动态】【个案研究】

【学术理论研究】等栏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迷失与归所——李哲坤意象式抽象的精神寓意
断面景观:2019—2020山东青年油画作品展即将亮相青岛澜湾美术馆
王永才|于“写生”中求艺术之生
众元合一,和而不同—罗尔纯绘画艺术解读【国内名家推介】
写生、写意是一种绘画状态,更是一种文化选择
艺术新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