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新生儿具有一系列比较原始的反射,这些反射说明人类种系发生进化的某些情况,即人类是从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在婴儿身上发现的这些原始反射现象,反映了婴儿的神经系统是受皮层下控制的,因为大脑皮层的成熟能够抑制这些反射现象。其中,有些反射行为在生命的第一年内就消失了,而那些虽然是保护人体组织的反射,如瞳孔反射(眼睛遇到强烈的光线时瞳孔会收缩)、眨眼、打呵欠、咳嗽、打嗝和打喷嚏等,却不会消失。新生儿的特殊反射主要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踏步反射、自我保护反射等先天反射本领。通过对婴儿反射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婴儿皮层机能的成熟程度,断定他们神经发育是否正常。

一.婴儿的觅食反射(又名寻乳反射):新生儿反射反应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而觅食反射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当妈妈用手指或乳头触及宝宝面颊时,宝宝的头会立即转过来,好像在“觅食”一样。觅食,是哺乳动物寻找食物的反应。觅食反射最后转为吸吮。这个重要的反射能使婴儿找到和吃到食物。3-4个月后会慢慢消失。在出生仅半小时的、醒着的婴儿身上就可以观察到这种反射了,然而,酣睡着的婴儿没有觅食反射。

如何评估吸吮反射的情况呢?检查者可以把手指放入婴儿口中,指腹抵住上腭,然后感受婴儿吸吮反射的节律和强度;

新生儿觅食反射不强的原因:首先要判断是不是早产儿,常见情况如下:

1.新生儿:如果胎龄比较小,尤其是孕周34周之前出生的新生儿,这种早产儿往往觅食反射比较弱,因为在34周之前还没有建立觅食反射,而且有些时候新生儿还不能吸吮,此时要经过管饲喂养;

2.足月新生儿:觅食反射比较弱,要考虑是否有感染、脑损伤,尤其是在感染的时候可以表现为反应差、吸吮差,导致觅食反射比较弱,甚至不能引出。在脑损伤的时候也可以表现为觅食反射比较弱,所以如果是足月的新生儿出现觅食反射异常,要及时去就医。

二.吸吮反射:吸吮反射是哺乳动物及人类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射之一,是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一种。当用乳头或手指碰新生儿的口唇时,会相应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蠕动。出生后3-4个月自行消失,逐渐被主动的进食动作所代替。但在睡眠和其他一些场合,婴儿仍会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自发的吸吮动作。 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吸吮反射与寻乳反射为配套的反射反应,一定要能寻乳后且有吸吮的动作,才能真正达到喝奶与补充营养的效果。否则,奶瓶或乳头放到婴儿嘴巴里了,但婴儿却无法有吸吮的动作。由此可见,婴儿无法以吸吮的方式获得食物,除了神经发展可能有问题外,婴儿的吸收营养的方式与量也将出现障碍。

 三.巴宾斯基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是新生儿反射的一种。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其大脚趾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的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未成熟,因而该反射不受大脑皮层抑制。因法国神经学家巴宾斯基发现而得名。最早可见于4个月~6个月的胎儿。约在出生后6个月~18个月该反射逐渐消失,但在睡眠和昏迷中仍可出现。2岁后为足蹄反射所代替。此时若再出现巴宾斯基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但在睡眠状态下和长时间的步行之后(例如士兵行军)出现的巴宾斯基反射仍属于正常 。临床上可用这种原始的屈肌反射来检查患者的锥体束机能是否正常。

四. 行下步反射(又名踏步反射):踏步反射是宝宝出现的行为动作,很多大人都喜欢抱新生儿,当将宝宝竖着抱起的时候,宝宝的足触及床沿时会出现交替性伸腿动作。这个动作的出现,说明宝宝的下肢发育已经能收起放开,感觉脚下物体的存在。踏步反射对于新生儿是正常的行为,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6-10周时消失。若8个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则可能有脑性疾患。所以,爸妈们要细心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这些都是身体状况的重要讯号。

五.抓握反射(又名达尔文反射):如果爸爸妈妈的手指触及宝宝的手掌,宝宝会立即紧紧握住你的手指,双手同时握持,甚至可使整个身体悬挂起来。这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提升了活下来的可能性。9个星期大的宝宝就有这种反射,到婴儿1周岁时这种反射就会消失。这种反射常被用来测定神经的成熟情况。

六.拥抱反射:拥抱反射亦称惊跳反射,用力敲击婴儿头部两侧的床垫,可引起此反射,最好用手拖住婴儿头、背部,使其呈斜坡卧位,躯干与床面呈30度角,然后迅速使其头向后倾10~15度倾拖引起上、下肢外展,同时躯干及手指伸直,然后上肢屈曲呈现拥抱状。拥抱反射是脊髓的固有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此反射生后3个月表现明显,6个月后完全消失。新生儿期无此反射,说明有脑损伤,若一侧上肢缺乏惊跳反射,提示臂丛神经因产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痹或锁骨骨折。脑部有损伤或急性病变时,惊跳反射可延迟或消失。如4个月后仍能引起,应引起注意;9个月以后仍出现,是大脑慢性病变的特征。

七.强直性颈反射:又名不对称颈紧张反射。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他的头会转向一侧,摆出击剑者的姿势,伸出他喜欢的那一边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这种反射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发现,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若继续存在,则为脑性病变。

八.推移反射:推移反射也叫及时反射,当你把宝宝放在床上或者是地面上,让他们爬着,当肢体受到刺激的时候,宝宝的双脚就会用力的踢,向后蹬踹地面或者是床,使身体移动。借助这样的先天反射,宝宝就可以感受到向前移动是什么样的,宝宝可以认识自己的肢体部位。通过这样下意识的移动,宝宝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肢体,从而使他们的运动变成自主移动的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生儿包裹睡好还是自然睡好? 婴儿用防惊跳被的危害
新生儿前三个月,到底是要哄睡还是抱睡?父母应知道正确方式
给宝宝买睡袋有这么多讲究?手把手教你买对0-6岁睡袋
新生儿很容易受到惊吓应该怎么办
婴儿反射:妈妈们好好看看,小宝宝的这些“神奇”本领,你家有吗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原因可能是这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